猪粪肥管多久

猪粪肥管多久"/

*想起当年家家养猪

小时候我家有一头猪因为嘴馋,只吃粮面不吃粗饲 ,瘦骨嶙峋 。为了治治它的嘴馋 ,爸妈狠心三天没给它喂食,然后粗饲撒点面让其猛吃差点撑死(目的是撑大猪胃),然后再饿三天后正常喂食粗饲不再撒面,那头饥饿的猪再也不挑肥捡廋,粗饲也是猛吃,后来这头猪长到了三百来斤,卖了一百五十多块钱(在七十年代可不是小钱)

其实现在的年轻人对四十多年前家家养猪脑中很是没有画面感,因为没有亲眼见过也没有切身体会。在那个还是大集体的时代,见了资本主义尾巴就狠割的年代,养猪可是农家各户一笔不小的收入,远比养鸡从鸡腚里扣那几个鸡蛋换几块零花钱带来的收入大多了。

老百姓喂猪并不是只指望猪长成后卖猪挣钱,猪粪也是一份收入。

那时候农村几乎家家户户都养猪,养猪得有猪圈。山东一带的猪圈由两部分构成:地上部分是猪舍 ,半米高的石头加水泥盘根,这是必须的,因为猪拱嘴的破坏力惊人,不能低估;再往上还真不结实,是用泥加麦草叉的墙,但猪没那多心眼,不知道去拱盘根之上的泥墙。

那时候的猪比现在的猪幸福多了,首先住房面积大,猪舍4-6平不等,不像现在的猪只有半平的地方可躺,还被铁栏杆框着,连转身都不可能,猪权根本得不到保护,而且紧挨着猪舍正前方还要挖一个圆柱形大坑,深约两米,直径2-3米,用砖砌衬,留一个像楼梯一样宽半米左右的台阶向上通到上面猪舍,供猪上下。猪在上面猪舍睡觉吃食,到下面猪圈大小便和遛弯。这下面的猪圈简直就是那时候的猪饭后休闲娱乐遛弯解闷的后花园。山东这种具有地方特色的上下结构的猪圈比起其他地域单层结构的猪圈强多了,它不仅让猪生活的舒服滋润,而且省去了单层猪圈不时要清理猪粪的麻烦,同时又兼顾了农家肥的沤制和积累,可谓既讲人道又讲猪道还顺带财道。

不过三十年前的猪饮食营养比起现在的猪可差远了。

那时的粮食人都不够吃,更不可能用上好的粮食去喂猪。一般都是人吃饱饭后再喂猪,目的是不浪费那些刷锅刷碗的泔水,用它来给猪拌食。时间长了,猪都能总结出经验,听到人吃饭的声音,猪就开始在猪圈里骚动不安,嗷嗷乱叫,催着人们给它喂食。

那时的猪主要吃糠,小麦磨面加工后出的麸皮对当时的猪来说就算是高营养的了。做豆腐出的豆腐渣配上蔬菜炝锅熬制后主要给人吃,有时也给猪点吃。制作烧酒、酱油和醋发酵后剩下的酒糟、醋糟、酱油糟都可以喂猪。

我们放学后的任务就是拿上篮子或包袱到田野里找野菜,每天挖的野菜得够猪吃的,如果哪天偷懒,野菜挖得少了是要被家长责骂的。

如果当年的地瓜产量高丰收了,人也吃猪也吃。那时冬天会储存一地窖的白菜萝卜等菜蔬,白菜外面的菜帮扒下来也喂猪,炒菜前择菜的下脚料也收集起来一股脑地喂给猪。

粮食虽然一般不舍得喂猪,但猪出圈前最后育肥期农户会舍得喂猪些面糊糊,不过猪好像有预感一样 ,出圈前最后几天都不怎么吃食,每当这样,家长就说这猪到该出圈的时候了。

我们挖的野菜等非流体的猪食有时候也会直接扔到下面猪圈中,这样的好处是一方面诱导猪下来踩圈 ,另外也省下打扫上面的猪食残留物的麻烦。隔一段时间我们会拉一车土垫到下面猪圈里,一是可以中和猪圈的泥泞增强猪圈干燥度,另外当然是让猪粪肥体积增多,当然家里打扫的垃圾,做饭后的草木灰,柴草垛剩余底盘等也都一股脑扔到猪圈。

每到临近秋收秋种,生产队就会下通知让各家各户出圈,就是把猪圈中一年积累的肥料挖上来,并且堆成一个四面梯形的粪堆,方便测量体积。粪堆完成后就告诉队长,队长就安排生产队的会计和保管来量一下体积,根据体积再折合成工分。

当然不是你生产队想给多少工分人家就接受,有时候也会出现社员嫌给的工分少而拒绝把猪肥给生产队,队长就再增加一些工分,直到社员接受为止,毕竟那时生产队的一个工分也值不了几个钱,生产队的总收入就那些,分子是固定的,多几分无非就是年终分配时分母大点,人均收入摊薄一点而已,他生产队和队长有啥损失呢?

然后生产队就把所有的本队社员的农家肥一起运到田里做底肥。

这猪圈肥也就算是当年农家养猪的第二份收入。

小时候的一件趣事就往往引起很多回忆,即便当时生活是万般艰难困苦而现在回忆起来却总是如此有趣和温馨,这就是所谓:回忆总是美好的吧!果树上秋肥了,用美壤代替鸡粪不烧根更省劲。

这马上就要给果树上秋肥了,想要改良土壤提高肥效离不开有机肥,但是有机肥不要以为只有猪粪、羊粪、牛粪这样的才算是有机肥。

咱们有一个产品是绿陇美壤,里面的主要成分是腐植酸钾,它是大分子物质,可以和复合肥拌匀了之后一起洒施,可以改善土壤颗粒、结构疏松土壤,促进生根,并且还可以提高肥效药效。像这个大包装,二十公斤一袋的可以用个一到两亩地,并且拍十包还给大家多送一包。有需要的朋友可以直接去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