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种植技术与管理(花生种植技术)

花生种植方法?

步骤/方式1

播种时间

花生最佳种植时间,是在4月下旬-5月上旬,也就是谷雨前后是花生播种的最佳时间。如果播种过早,温度过低会使得花生不能正常发芽,并且出苗后的花生长势也较弱,最终影响花生的产量。

步骤/方式2

整地

选择质地疏松、土层深厚向阳、中性或者微酸性土壤种植花生,结合整地一次性施足花生一生所需要的肥料。每亩施土杂肥2000—3000公斤、磷肥25公斤。

步骤/方式3

拌种

现在拌种是花生种植必不可少的步骤,花生拌种可以促进出苗,预防病虫害,花生长势好下针多,增加产量。拌种可以用硼砂,首先将硼砂用适量清水溶解,一般每千克种子拌0.4克硼砂。另外为了有效防地下害虫,可用吡虫啉或者噻虫嗪、噻呋酰胺,多菌灵等进行拌种。

步骤/方式4

播种

在进行花生播种时,要注意深浅,播种过深,花生容易盘芽或者形成高脚苗。播种过浅,在少雨情况下影响幼苗茁壮生长,形成老僵苗。花生播种深度一般掌握在5厘米左右,播种后,覆盖细泥土3厘米,不要用大块泥土覆盖,否则容易盘芽,甚至不能出芽

步骤/方式5

追肥

幼苗期追肥:亩施5—15公斤氮素化肥,结合清棵或者中耕除草深施土层中,或者施人畜粪水5000公斤对2.5—5公斤氮素化肥施用。花期追肥:追肥方法、种类和数量与幼苗期追肥相似。中后期追肥:每亩用1—1.5公斤磷肥浸泡在70—100公斤清水中一晚上,过滤残渣后加入50—100克尿素进行叶面施肥。

花生种植技术?


1. 土壤准备:花生偏爱土质疏松的砂壤土,不耐水湿和积水。在种植前应该根据花生的特点调整土壤肥力和PH值,同时通过耕作疏松土壤,消毒病虫害等方式来准备土壤。

2. 品种选择:应该选择品种适应当地的气候、土壤等地理特征的种类。如: 花生 “红皮”、 “竹籽”、 “新春” 等。

3. 环境要求:每平方米只允许种植 2~3 株,要远离重度污染源和其他影响生长的因素。

4. 播种时间:在温度适宜、无霜冻、不太炎热的季节中进行播种。一般春季和夏季是比较适宜的时间,如 3 月至 5 月播种, 6 月至 7 月份采摘。

5. 播种方式:可采用直播、穴播、沟播等方式进行播种。

6. 管理:花生生长阶段需要注意及时松土、除草、追肥等形式的管理,避免病虫害的侵害,同时需要注意灌溉技术和通风排水的控制,提高出苗率。

7.采收时间:一般在花生的开花期过后,果荚内的花生就应该逐渐成熟,并且在秋季气候转凉之前应该及时收割。

花生种植技术全过程?

1、播种时间

花生最佳种植时间,是在4月下旬-5月上旬,也就是谷雨前后是花生播种的最佳时间。如果播种过早,温度过低会使得花生不能正常发芽,并且出苗后的花生长势也较弱,最终影响花生的产量。

2、整地

选择质地疏松、土层深厚向阳、中性或者微酸性土壤种植花生,结合整地一次性施足花生一生所需要的肥料。每亩施土杂肥2000—3000公斤、磷肥25公斤。

3、拌种

现在拌种是花生种植必不可少的步骤,花生拌种可以促进出苗,预防病虫害,花生长势好下针多,增加产量。拌种可以用硼砂,首先将硼砂用适量清水溶解,一般每千克种子拌0.4克硼砂。另外为了有效防地下害虫,可用吡虫啉或者噻虫嗪、噻呋酰胺,多菌灵等进行拌种。

4、播种

在进行花生播种时,要注意深浅,播种过深,花生容易盘芽或者形成高脚苗。播种过浅,在少雨情况下影响幼苗茁壮生长,形成老僵苗。花生播种深度一般掌握在5厘米左右,播种后,覆盖细泥土3厘米,不要用大块泥土覆盖,否则容易盘芽,甚至不能出芽。

5、追肥

幼苗期追肥:亩施5—15公斤氮素化肥,结合清棵或者中耕除草深施土层中,或者施人畜粪水5000公斤对2.5—5公斤氮素化肥施用。花期追肥:追肥方法、种类和数量与幼苗期追肥相似。中后期追肥:每亩用1—1.5公斤磷肥浸泡在70—100公斤清水中一晚上,过滤残渣后加入50—100克尿素进行叶面施肥。

6、浇水

花生属于一种耐旱作物但不耐渍水,抗涝性不强,在不同的生长阶段需要做好水分管理。在开花期、结荚期以及饱果期分别浇水一次,能够促进开花和结荚,提升饱果率,进而促进产量提升。浇水要注意浇透,但应避免大水漫灌而产生积水。

7、清棵蹲苗

在花生苗大致出齐时开始,首先清理干净苗附近的杂草,之后将土扒开,让子叶露出地面,这个过程注意不能够损伤根部。清棵之后15天左右进行填土埋窝。

8、中耕除草

在苗期、团棵期以及花期各实施三次中耕除草作业,坚持落实浅、深、浅的基本原则,避免苗期中耕用土压苗,花期中耕注意不要对果针造成损伤。最后是培土作业,开花之后半个月左右可培土,培土通常以3cm为宜。

9、病虫害防治

花生常见的病虫害有根腐病、青枯病、蛴螬、小地老虎等。其中根腐病可选择2%菌克毒克400倍稀释液进行喷雾喷洒;青枯病可选择70%农用链霉素3000倍稀释液喷根;蛴螬、小地老虎等亩选择7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0.

花生的种植技术方法?

一、精施肥。施入基肥采用一次性施肥方法,亩施腐熟家栏肥1000公斤,花生专用复合肥50公斤或复合肥75公斤,加过磷酸钙40-50公斤、氯化钾10公斤、硼砂1公斤于犁翻前全层均匀施下。

二、巧控苗。花生始花后40-50天即花生结荚前期,当植株长至30厘米时,应及时叶面喷施70-100毫克/升ppm水溶液,每亩可用液50-75升。可使花生植株矮化,防止徒长倒伏。喷后若生长仍过旺盛,可隔10天左右再喷施一次,确保植株高度在30-40厘米。

三、喷叶肥。根外追肥可于结荚期以后叶面喷施1%的尿素溶液和2%-3%的过磷酸钙1-2次;也可每亩用钼酸铵50克,加水50公斤喷施,10天后再喷1次。

四、巧施钙肥。花生需钙量大,对钙的需要量多于磷接近于钾,尤其在结实期需钙量大。在缺钙或缺硫的土壤中施用石膏,有利于花生果壳的形成,提高结果率。

五、巧施微肥。花生对硼、钼等需求量虽少,但影响却很大。在苗期,花期,每亩用0.2%硼砂水溶液50公斤对叶面各喷洒一次;生长期,每亩用0.1%-0.2%钼酸铵水溶液50公斤对叶面喷施一次,每亩增产可达20%。

六、剪枝。花生开始有花苞时,用剪刀把病枝和无花向上枝剪掉。剪无花枝时对枝叶矮小的每窝留3-4枝,枝叶高大的每窝留2-3枝,这样可达到果实饱满个大的目的。

七、摘除主茎。花生的顶端优势非常突出,在盛花期10天后摘除主茎增产效果明显,每亩可增产15%左右,过早或过迟摘除效果不显著。

八、花生踩秧。在花生生长旺季,采取人工踩秧措施能控上促下,促使果针下扎,可使单穴有效果数增加3-5个,使产量提高20%。方法是:一般在7月下旬至8月中旬,选晴天下午3时后,用脚将直立的花生秧踩倒,缩短果针与地面距离,促使果针早入土达到控上促下增果增收的目的。

九、扒土埋果。花生大量果针入土时,总有一部分果针难入土,若先用锄在花生行间锄一遍,再用手在果苗周围扒土埋果,这样可以提高果针入土率及结果率,一般每亩可增产15%左右。

十、整株套圈。在花生盛花期进行整株压圈,能改善穴内株间的拥挤状况,充分利用空间与光能,缩短果针与地面的距离,扩大结果范围,有利于果针早扎土,多结果,结饱果。其方法是:盛花期压圈,用直径30-35厘米的柳条编成圆圈,压在三棵花生苗的中央部位,使每穴花生各占1/3,使茎枝尽量匍匐于地面即可。

十一、适时摘心。花生适时摘心能有效地抑制顶端优势,促进第二对侧枝的伸长和结果。花生主茎被摘掉后,可增产10%左右。花生摘心时期,以始花期至盛花期前进行为好。

花生种植技术?

1、选地整地


种植花生时,应选择地势较为平坦、排水性强的沙壤土,土壤的PH值在6.5-7.5之间,并对其进行深耕,适宜的深度为25-30cm,深耕可以增强土壤的抗旱耐涝性能,促进花生根系发育。


2、选种催芽


播种花生的过程中,通常选择颗粒饱满且有光泽的花生种子,选种后进行催芽处理,将已剥好壳的种子用水浸泡1个晚上,随后捞出放到塑料袋中密封,待种子冒出小芽后便可种植。


3、播种入土


花生种植密度一般为垄距50cm,穴距13-17cm,每公顷有12-15万穴,每穴播2粒,然后在种子表层覆盖一层细土,最后浇灌一次稀薄的有机肥肥水。


4、日常管理


通常花生从播种至地面长出根苗,一般需要15天的时间,在此期间,必须进行除草、松土、施肥,追肥最好使用尿素,促使根茎生长,然后把地块中的杂草全部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