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手把手教你写《10000字读后感》,(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5-12 06:56

手把手教你写《10000字读后感》,(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10000字读后感的作文,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一、明确读后感的目的
1. 确定读后感的主要目的:是表达对作品的个人感悟,还是分析作品的主题思想,或是探讨作品的艺术特色等。
2. 根据目的,确定文章的结构和内容。
二、了解作品背景
1. 研究作品的作者、创作背景、历史背景等,以便更好地理解作品。
2. 了解作品所属的文学流派、时代背景、社会环境等,有助于分析作品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三、梳理作品内容
1. 对作品进行整体把握,梳理故事情节、人物关系、主题思想等。
2. 分析作品中的关键情节、人物形象、修辞手法等,为读后感写作提供素材。
四、提炼感悟观点
1. 结合作品内容,提炼出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感悟、观点。
2. 观点应具有独特性、深度和广度,避免泛泛而谈。
五、合理安排结构
1. 引言:简要介绍作品的基本情况,引出读后感的主旨。
2. 正文: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分几个部分阐述自己的感悟、观点。
a. 分析作品的主题思想:阐述作品所表达的中心思想,以及作者的创作意图。
b. 探讨作品的艺术特色:分析作品在人物塑造、情节安排、语言运用等方面的特点。
c. 结合个人

用心“理解”儿童——读长篇儿童小说《一万种你》

作者:徐妍(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

常新港的长篇儿童小说《一万种你》(青岛出版社2022年11月出版)是专为儿童写作的,也是为现代文学的思想与艺术而写作的。

孩子们在老师带领下阅读童书。新华社发

《一万种你》的特别之处表现为对长篇儿童小说艺术中的人物塑造、语言风格、结构形式等的新拓展。由肖菲菲、舒西西和被他们串联起来的二十几个儿童形象,在一个个特定的情境里展现出各自不同的“隐痛”。比如,幼儿时期的肖菲菲什么都顺利,却苦于分不清楚图画书中的藏獒与狮子;“父母都是快递员”、甘愿为同学“跑腿”的陈果果时常被人忽视;“几乎一次批评都没有受过”的班长刘清小松也有哭得不能自控的时候;“脸油黑油黑”的赫庆林终究还是离开了小学;“说话慢”的吕威内心记挂着敬老院里的奶奶;“沉默寡言”的尚一诺无论如何也忘不掉“姥姥抱着她离去的事情”……这些人物形象新颖、生动、饱满,又让人感慨万千。

小说的语言平实、天然。驾驭这样的语言,考验的不只是语言的表现力,更是作家对生活的观察力和体察力。通过作品中关于人物的行动描写、对话描写、细节描写等,可以感知到作者如何在“人”的意义上,而不单是“儿童”的意义上来体察人物形象。尽管小说与当下长篇儿童小说的结构形式看起来相似,故事由一个个事件推动,但各个故事之间并非平行结构关系,而是纵深结构关系。每一个相对独立的故事颇为精妙,堪称是对传统小说“虽云短篇,颇为长制”的经典艺术结构的一种承继,亦是对长篇儿童小说艺术结构的一种新拓展。

常新港在长篇儿童小说艺术上的种种拓展,使得这部小说虽然选材于今日儿童所熟悉的日常生活内容,包括上幼儿园、上小学、上课、下课、打篮球、打雪仗、回家等,但在思想意蕴上则具有相当深邃的现代意识。

之所以这样说,不单是因为这部小说新增了养宠物猫狗、玩无人机、上网课、拍短视频等现代生活内容,更因为它内含了重新“理解”儿童的21世纪现代儿童观。尽管小说的故事内容可以概括当下儿童自幼儿园至小学在家庭、学校、部分社会场景所经历的各自不同的成长过程,但在这一过程中,哪些故事参与了儿童的成长?如何参与儿童的成长?作家为何选择这些故事?这些故事的背后所蕴含的深意是什么?正是这些成长故事所引发的儿童问题,才构成它们在小说中被讲述的动因。作家关注的不是儿童成长的故事,而是儿童成长的问题。因此,这部小说的故事内容既有经验层面的意义,也有思想层面的意义,一个个看似平行的故事内容却有一个纵深的思想构成,所有故事都旨在推动读者思考:在21世纪中国,如何重新“理解”儿童?

这个问题不仅是贯穿于这部小说的思想主线,而且是沉潜在这部小说中百年中国儿童的历史远景与现实近景。百年前,以鲁迅为代表的现代思想家发现了“儿童”。1919年,鲁迅提出“一切设施,都应该以孩子为本位”,确立“儿童本位”的中国现代儿童观。他还提出,对儿童“开宗第一,便是理解”。这是针对成人对儿童的“误解”而提出来的,也是批判将儿童培养为“缩小的成人”的传统教育观。鲁迅所言的“理解”,是与“指导”和“解放”结合在一起的。只有实现三者融合,“儿童”才会成为“人子”。百年里,“儿童”在中国一次次重新诞生,都与社会的变化同步而行,儿童文学史上的“小少爷”“小公主”“小八路”“小英雄”“小大人”等形象皆源自百年中国社会变化。当下的中国社会加速城镇化、网络化、数字化,也同时催生了21世纪中国的新儿童,包括“小游戏迷”“小手机控”“留守儿童”等新形象。在此意义上,多维变化中的21世纪中国社会可谓是塑造《一万个你》中儿童形象的现实近景。小说中,二十几位儿童形象被放置在21世纪背景下的家庭、幼儿园、学校、公园、电梯等具体场景中。这些场景,不只是这部小说中的艺术场景,而且是小说中的儿童成长所置身的生活场景。

常新港赓续了百年前的现代儿童观和现代教育观,以重新“理解”儿童的方法深思21世纪中国的新型父子、母子、师生、同学和邻里关系等。小说中儿童与父母之间的关系,更多地表现为经由矛盾性“反抗”抵达新的理解、和解与尊重的新关系。父母和老师教育儿童的旨归是培养儿童,尤其是成人在意识到自身对儿童存在误解时,能够主动向儿童认错,这一点曾经是难以想象的。

这部小说还重新理解儿童与祖父母、同学、邻里等关系问题。儿童对祖父母则常常带有难以言说的深厚的隐秘情感,正所谓血浓于水。儿童对同学的友爱、对邻居的关爱,呈现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醇厚民风、素朴心性和精神血脉。

《光明日报》( 2023年05月24日14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中国家长的烦心事:天价补课费、奇葩作业、变异家长群

现在的家长除了上班赚钱养家,下班还可能要跟孩子“数一亿粒米”或者“周更万字读后感”。孩子上学的时候要一直盯着在“攀比群”和“马屁群”来回切换的家长群。孩子放假的时候又要面对2000多一期的英语班,450一节的钢琴课。于是,一边咬紧牙关掏钱,一边感叹半年工资养不起一个孩子的暑假,同时还总有着“别人都学,我的孩子不能不学”的不甘心和不放心……

一、被“起跑线思维”裹挟——补习班、整容潮,别家孩子有的我们一个不能少

在刚刚结束的暑假里,可能有不少家长为孩子的补习班下血本。许多家长都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别人报班,我也报班”,正如一位家长所说,“现在没有家长不给孩子报暑假班的吧。别人家的孩子都在上补习班,你不上的话,差距就会越来越大。”

对于家长们在补习班的问题上为何集体“抢跑”,疯狂跟风,或许下面这段独白表现的更为贴切。砸钱报班的行为下,是家长们对孩子前途日益加重的焦虑。

针对暑假补课花费,招考部落曾在暑期做过微调查。在348名参与投票的网友中,有115位网友表示,孩子暑期培训班补课的费用在10000元以上,占投票人总数的33%。补课费用在5000元及以上的占总数的57%。一位家长补充说,这些花费仅是上补习课的费用,如果加上购买辅导资料、课外书,外出旅游或者各种游学夏令营,1万元是远远不够的。

除了带孩子跟风“抢跑”上补习班,有些地区甚至出现了“整容潮”,由此带出了整容日趋低龄化的社会问题。据新华社报道,今年暑假期间,不仅割双眼皮手术火爆,隆鼻、削下巴等整容手术也受到学生群体的青睐,有的是孩子要求进行整容,有的是家长主动带孩子去整容。

在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不少学生是由家长带着来做整容手术的。据介绍,整个暑假期间,该科室整容手术比平时增加了40%。吉林一位带孩子整容的家长直言,“上学期间比较清闲,有很多时间可以用来恢复,为毕业找工作和将来找对象做好准备。”成都的家长更是坦言,“别人的孩子都做了,我家孩子也不能落后,不然以后会吃亏的。”

二、让人头大的奇葩作业——“数一亿粒米”“写一万字读后感”锻炼孩子还是折腾家长?

日前,佛山一小学数学老师留的“数一亿粒米”的作业让小学生的奇葩作业再次成为热议的话题。老师留完作业后,有家长怀疑自己没审明白题目,追问一句,“是怎样数”,老师答:“一粒一粒地数”。

此题一出,一时间引爆网络,当事老师回应称,可能和家长沟通中出现了误解,只想让学生带一小撮回来,学生可以用量杯先去量一部分,然后再估算。从“一粒一粒地数”变“估算”,估计这位老师也发现了作业中的bug。

有小学生被要求“数米”,还有幼儿园家长被要求写读后感。据上海网友爆料,幼儿园要求家长定期看一档网综,并提交1万字观后感,有家长熬夜写到凌晨三点。幼儿园称:写观后感可以让家长总结并学习更多育儿知识。

半月谈在此前的报道中也放出了一些家长被家庭作业“折腾”的经历

可见如今奇葩作业不仅越来越多,而且花样还在不断翻新。

三、变异的家长群——马屁不断,攀比不绝,开学三天就退了家长群

给孩子报了补习班,完成了奇葩作业,家长们过五关斩六将,还没喘口气就发现自己早已被拉进了“家长群”。微信家长群作为家校沟通新渠道,初衷是好的,老师可以第一时间传达消息,家长们也能随时了解孩子的在校情况。但如今却有变异倾向。

“老师每天要在群里贴出班里字写得好的同学的作业本,还要点名哪些同学写得不好,作为家长能不提心吊胆吗?尤其当在群里发布孩子学习成绩、点名表扬或批评的时候,简直是自己回到了学生时代。”小学一年级学生家长刘女士说。

幼儿园孩子家长龚女士说,“临近某个孩子生日,老师会在群里提前祝福他,并建议生日当天给班上其他孩子送个小礼物,家长一般都会同意,但礼物越送越昂贵,有一次班上一个孩子给每人送了一套文具,价值百元,给下一个过生日的孩子家长极大压力,如果按照这个规格,一次生日光送礼物就要几千元。”

对于群里拍马屁的现象,也有网友留言吐槽,“老师群里随便说一句话,下面一片溢美之词,其吹捧之肉麻,跪舔之无耻令人咋舌。”(殤-無關風月)“现在有些家长群确实是,只要老师说一句话,不管合不合理对不对,总有戏精家长在下面竖大拇指,尴尬至极”(鲨鱼爱吃辣椒)。

对于家长群的种种跑偏,有的家长因为实在无法忍受选择退群,于是就有了此前的热门话题#开学三天就退了家长群#。

面对“家长三困”,有网友戏称“也就是说生完孩子,你还得念一遍幼儿园,一遍小学,一遍中学。”中国家长的望子成龙情节,让他们不得不在孩子的教育上全程“陪跑”,并且在“跑”的过程中还要紧盯别人家的速度,生怕自己家一不小心就落后了。

当然,中国家长的教育困局绝不只是家长自身的问题,教育资源的不均衡,教育理念的不协调,应试为主的教育模式,都最终催生了以上问题。

(来源:半月谈微信公号)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