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5-14 03:12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校风校纪心得体会的作文,以下是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1. 确定主题:明确作文的主题是关于校风校纪的心得体会,围绕这一主题展开论述。
2. 结构清晰:作文应具备完整的结构,包括引言、正文和结尾。引言部分简要介绍校风校纪的概念,正文部分阐述个人心得体会,结尾部分总结全文,呼应主题。
3. 突出个人观点:在作文中,要充分表达自己对校风校纪的认识和理解,结合自身经历和感受,展现个人观点。
4. 结合实际:在论述校风校纪时,要结合具体事例或亲身经历,使论述更具说服力。
5. 体现情感:在作文中融入自己的情感,使文章更具感染力。可以表达对校风校纪的认同、对违规行为的厌恶等。
6. 注意语言表达:使用规范的书面语言,避免口语化表达。同时,注意语句通顺、逻辑清晰。
7. 遵循学校要求:根据学校对校风校纪的要求,在作文中充分体现学校的规章制度。
以下是一篇关于校风校纪心得体会的作文示例:
标题:传承校风,践行校纪——我的心得体会
引言: 校风校纪是学校的精神支柱,是培养学生品德的重要途径。在我国,许多学校都高度重视校风校纪的建设,使之成为学校
作者:崔禄春(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机关党委一级巡视员)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90周年庆祝大会暨202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坚守党校初心,就必须始终坚持从严治校、质量立校,遵循最严格的政治标准、学术标准、教学标准、管理标准,发挥不正之风‘净化器’、党性锻炼‘大熔炉’、全面从严治党‘风向标’的作用。”这一重要要求,既是对中央党校90年从严治校优良传统的深刻总结,也是新时代新征程全面推进从严治校工作的根本遵循。
从严治校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党校工作的一贯要求
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深刻指出,“党校是党的重要窗口,必须保持风清气正”,“各级党校要坚持把从严治党要求和从严治校方针结合起来,坚持严以治校、严以治教、严以治学”。全面从严治党体现在党校工作中就是从严治校,就是党校的校风、校纪、校规都要坚持从严要求。党校既要通过从严治校带头落实好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又要通过从严治校体现出不正之风“净化器”、党性锻炼“大熔炉”、全面从严治党“风向标”的作用,在全面从严治党实践中展现使命担当。
党校姓党原则只有具体化为从严治校的制度和措施,贯穿于党校教学、科研、宣传、管理等各项工作、各个环节,才能得以实现。中央党校90年的历史成就和光辉业绩充分表明,从严治校方针什么时候贯彻落实得好,什么时候党校干部培训主渠道、理论宣传主阵地、党性锻炼“大熔炉”作用就发挥得充分,党校就能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局中找准自身特殊定位、彰显自身独特价值;反之,什么时候贯彻落实得不好,党校事业发展就受影响,就会定位偏移、作用弱化、价值不彰。
新形势下党校从严治校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党校在干部培训中要“重点提升领导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服务群众本领、防范化解风险本领,同时加强斗争精神和斗争本领养成,着力增强防风险、攻难关、迎挑战、抗打压能力”。高标准要靠严要求实现,党校工作面临的形势越紧,任务越重,治校就要越严。
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主阵地,党校要真正发挥作用,既要聚焦理论学习、党性教育和能力培养,也要让党校成为引领党员干部锤炼优良作风的神圣殿堂。因此,党校为党育才、为党献策的初心决定了党校必须持久而不是短暂地、高标准而不是一般地坚持从严治校方针。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党校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校办学治校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从严治校方针,狠抓校风学风建设,党校面貌焕然一新,学习之风、朴素之风、清朗之风日益浓郁,为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贡献了力量。党校不是一般的学校,而是政治学校、姓党的学校。党校的学员也不是一般的学员,而是党的执政骨干。没有严的作风和从严管理,推进新时代党校事业高质量发展就成为一句空话。
依规齐抓教与学,把从严治校落到实处
新时代新征程上,各级党校必须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从严治校的重要论述,聚焦教师和学员两个主体、教与学两个环节,把严的标准、严的要求贯彻到党校教学教育全过程、落实到党校工作各方面。
坚持从严治教。育人者先育己。党校教师承担着教育培训党的执政骨干的重要责任,应当在为人师表、行为世范上有更高标准。要带头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坚持党校姓党、党校教师姓党,时刻牢记自己党校教师的身份,热爱党校,珍惜荣誉,坚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执着和坚守,坚定对党和人民的忠诚,带着光荣感和使命感传道授业解惑。要严把教学科研政治关,处理好学术研究与理论宣传的关系,处理好言论自由与政治纪律的关系,把握好政治立场坚定性和科学探索创新性的有机统一,做到讲台论坛有纪律、公开言论守规矩,自觉维护党的威信、维护党中央权威,自觉维护党校尊严、维护党校教师和科研人员的形象。要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切实加强对各类阵地的管理,创新宣传教育形式,积极宣传党的主张,做到以理服人、以理育人,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锐性,有针对性地批驳各种歪理邪说,当好党的创新理论的积极宣讲者、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坚定维护者、用党的意识形态引导社会思潮的可靠排头兵。决不容许发表反对四项基本原则、违背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错误观点。
坚持从严管理学员。任何学员无论在原单位担任什么职务,到了党校都是普通学员,都要遵规守矩,绝不能搞特殊。党校必须本着对学员负责、对党负责的态度,严格教育、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监督,把思想教育与制度管理结合起来,做到敢抓敢管、严抓严管,使学员自觉按校规校纪办事,使党校的学习之风、朴素之风、清朗之风浓郁扑面。要立足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主业主课,把学校管理与学员自我管理结合起来,以管促学、以学促管,充分发挥学员的主观能动性,加强教学互动,促进教学相长、学学相长,提高管理水平和教学效果。要把党性锻炼贯穿于教学、管理全过程,对学员进行党的优良传统和党校优良校风教育,严格组织生活制度,在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学习生活氛围中强化党性意识、党员意识、党风意识和纪律意识,引导学员沉下心来“踱方步、冷思考”,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养成崇尚学习、勤奋学习的习惯。要坚持勤俭办学治校,反对大手大脚、铺张浪费,教育学员牢记“三个务必”。要把党性教育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党的宗旨教育,深入开展“四史”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反腐倡廉教育。要把党章和党规党纪作为学习教育重要内容,教育学员严守纪律规矩,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通过从严从紧从细从实的全过程党校学习培训,真正使学员的政治站位得到提高、理论修养得到巩固、精神世界得到塑造、思想境界得到升华,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执政骨干。
坚持依规办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校要“遵循最严格的政治标准、学术标准、教学标准、管理标准”。标准就是规矩、规范。政治标准是管总的,居于统领地位,核心内容是坚持党校姓党根本原则;学术标准是基础,党校教育教学必须严谨治学,恪守学术规范;教学标准是关键,党校教学必须坚持最高标准,使学员学有所得、研有所悟;管理标准是保障,党校管理要从严从紧,宁紧勿松、宁严勿宽。各级党校要按照“四个标准”的要求,把严以治校各方面的规范、规矩和标准、高点立起来,融入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党的建设各方面日常工作中。坚持用制度管校、管人、管事,结合新时代新征程面临的形势任务,不断健全和细化各方面制度,严格树立制度权威,强化规矩意识,做到有令必行、有禁必止,以制度建设不断推进严以治校常态化,确保党中央从严治校方针不走样、不变形。对明确规定的考核评价、请销假、补训等制度,党校必须一视同仁、严格执行。
《光明日报》( 2023年03月13日15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从现实情况看,有必要根据新时代中小学工作的特点,以更宽的视野、更新的思路、更广的路径做好中小学校风校纪建设。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这是古今中外已经达成的共识。“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办好教育必须把立德树人贯穿于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各领域。其中,中小学是一个人学习知识、启迪心智、形成思想的最佳时期,是做好立德树人的重要阶段。贯彻落实好这项根本任务,关键在于紧紧抓住校风校纪建设这一重要抓手。
一般而言,校风就是学校的风气,它反映了学校整体的精神面貌、办学水平和文化底蕴,反映了师生整体的思想、神韵、状态,也反映了学校未来发展的趋势。校纪是学校的“法”,是一种为了维持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而提出的行为准则,它不仅约束着师生的言行,而且还引导着师生的思想发展。校风校纪建设看似非常普通的话题,但对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重要程度不亚于中小学改革发展过程中的任何一个问题。
近年来,我国中小学校风校纪建设在取得很大成效的同时,还存在一些问题,有些难题急需解决。例如,一些学校的校风校纪建设只是强调严格管理,并提出一些难以让广大师生真心认可的要求。广大师生自觉参与校风校纪建设的内在动力没有很好形成,中小学良好校风校纪建设的内在活力没有很好激发;一些学校只注重学生成绩的提升,忽略了校风校纪等软实力的构建。个别教师存在收受家长财物、组织或参与针对学生的经营性活动、强制学生订购教辅资料等谋取个人利益的行为,有的教师组织、要求学生参加校内外有偿补课,或组织、参与校外培训机构对学生有偿补课。因此,有必要根据新时代中小学工作的特点,以更宽的视野、更新的思路、更广的路径做好中小学校风校纪建设。
做好校风校纪建设,首先要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立德树人不能只停留在办学理念上,而要将校风校纪建设的相关制度落实落细,引导学生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因此,当务之急是完善校规校纪,健全学校管理制度,规范学校治理行为,形成全体师生广泛认同和自觉遵守的制度规范,提高学校管理水平,将中小学校风校纪建设贯穿于学校管理制度的每一个细节,且严格执行,这样才能真正确保良好校风的形成、遵守校纪习惯的养成。
校风校纪建设要在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上花心思。基础教育是打基础的工作,是培育未来、创造未来的工作。身为教育者,要深入研究和准确把握中小学生成长的规律、中小学校风校纪建设的规律,否则很难做到育人工作有吸引力、感染力、针对性和实效性。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因此,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按照《中小学生守则》的要求,培养中小学生明礼守法讲美德,遵守国法校纪,高度重视行为习惯的养成,让学生从小打牢人生的根基。
此外,深化改革是校风校纪建设的关键一招,必须坚持改革创新,推进课程、教材和教学改革创新,按照《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要求,做到“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协同育人”等方面的协调统一,进一步形成有利于立德树人的正确导向。校长要更好地肩负起建设校风校纪的使命,担起引领学校发展的重任。教师要更好地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发挥榜样的作用,指导学生遵守学校的相关纪律要求。同时,要发挥校园文化的引导作用,让校园成为孩子们习惯养成、健康成长的乐园,在学校文化建设中体现出优秀的校风和严格的校纪。
基础教育具有为人生奠基的重大意义,面对多元文化的冲击,良好校风校纪的建设和形成绝非一朝一夕之功,也不可能一劳永逸。我们只有常抓不懈,持之以恒,良好校风校纪才会形成,才能落实好新时代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作者系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教师)
《中国教育报》2018年12月05日第2版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