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推荐《昆虫记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相关写作范文范例(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5-14 05:14

推荐《昆虫记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相关写作范文范例(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昆虫记》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的作文,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确定作文主题:首先,明确作文的主题,即围绕《昆虫记》这本书的哪些方面进行摘抄和感悟。可以是昆虫的习性、法布尔的写作风格、对生命的感悟等。
2. 摘抄内容:在阅读《昆虫记》的过程中,挑选出你认为有代表性的、有启发性的内容进行摘抄。摘抄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a. 保持原文的准确性,避免出现错别字或漏字。 b. 突出重点,摘抄与主题相关的内容。 c. 注意摘抄的篇幅,不宜过长,以免影响作文的整体结构。
3. 感悟与思考:在摘抄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和思考,写出对《昆虫记》的感悟。以下是一些建议: a. 分析昆虫的行为和习性,探讨其背后的原因和意义。 b. 结合法布尔的写作风格,评价其独特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技巧。 c. 思考《昆虫记》对人类的影响,如对科学、对生命、对自然的认识等。
4. 结构安排:一篇好的作文需要具备清晰的结构,以下是一些建议: a. 引言:简要介绍《昆虫记》的作者、背景和主题,引起读者的兴趣。 b. 摘抄

《昆虫记》好词好句摘抄+阅读感悟

《昆虫记》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的杰作。本书生动地讲述了各种昆虫的本能、习性、劳动、繁衍和死亡,记录了它们在昆虫王国的漫游历程。文字生动有趣,适合小学生阅读,能让孩子们了解昆虫世界的奇妙,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以下是从书中摘录的一些好词、好句以及阅读感悟。

好词

本能、稀奇、灵敏、高明

疑惑、强悍、推测、详尽

异想天开、无拘无束、小心翼翼

晶莹剔透、微不足道、威风凛凛

金蝉脱壳、逃之夭夭、丑陋不堪

历经艰辛、毫不迟疑、声如霹雷

毫无疑问、烦吵浮夸、与生俱来

默默无闻、自作主张、美味佳肴

不远千里、不辞辛苦、温柔可人

面不改色、泰然自若、天经地义

没心没肺、凯旋而归、毫不客气

稀奇古怪、各种各样、洁白细致

干劲十足、不遗余力、摇摆不定

不可思议、纹丝不动、敬而远之

毫不吝惜、丑陋不堪、繁吵浮夸


好句

(1)它的胸下有一片胸翼,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像佩戴在一个威武的大将军胸前的一块闪着银光的胸甲。

(2)离这儿不远的地方,有一队池鳐正在向这边游来,它们那傍击式的泳姿,就像裁缝手中的缝针那样迅速而有力。

(3)那池水浅浅的,温温的,水中露出的土丘就好像是一个个小小的岛屿。

(4)如果我们慢慢地,稍稍掘开堤的表面,我们就会惊奇地发现更多有趣的东西。

(5)这真是一个壮观美丽的建筑啊!它大得简直像一个大南瓜。

(6)它们身体鼓鼓的,像半粒豌豆,鞘翅光滑或有绒毛,通常黑色的鞘翅上有红色或黄色的斑纹。

(7)四年黑暗的苦工,一月日光中的享乐,这就是蝉的生活。

(8)在南方有一种昆虫,与蝉一样,能引起人的兴趣,但不怎么出名,因为它不能唱歌。

(9)它会用自己的前足紧紧地握住茧,然后把自己的身体从里面慢慢地往外推。

(10)这小筒的外貌,有点像丝织品,白里略透一点红,小筒的上面叠着一层层鳞片。


(11)有少数的蜘蛛的确有毒,如狼蛛,但是大多数的蜘蛛是无毒的。

(12)其实,它的举措简直像矿工或是铁路工程师一样。矿工用支柱支持隧道,铁路工程师利用砖墙使地道坚固。

(13)假使那贼安然逃走了,主人艰苦做起来的东西,只有自认倒霉。它揩揩颊部,吸点空气,飞走,重新另起炉灶。

(14)这些时候,它是在地底下梨形的巢穴里居住着的。它很渴望冲开硬壳的甲巢,跑到日光里来。但它能否成功,是要依靠环境而定的。

(15)这时候它的颜色是红白色,在变成檀木的黑色之前,它是要换好几回衣服的,颜色渐黑,硬度渐强,直到披上了角质的甲胄,才是完全长成的甲虫。

(16)然后,它会表演一种奇怪的体操,身体在空中向后腾空,只留尾部一点固着在旧皮的鞘中。

(17)当然了,要热心委身于音乐,那么只有缩小内部的器官,来安置乐器了。

(18)蝉与我比邻相守,到现在已有十五年了,每个夏天差不多有两个月之久,它们总不离我的左右,而歌声也不离我的耳畔。

(19)这样几下抖动便去掉了舍腰蜂刚刚初具规模的窠巢,就是在这个时候,在这么短暂的时间里,它的蜂巢居然已经有一个橡树果子那样大了,真让人始料不及。它们可真是一些让人惊奇的小动物。

(20)临近沟渠的时候,它当然就会注意到这件可喜的事情,于是就匆匆忙忙地跑过来取水边这一点点十分宝贵的泥土。它们不肯轻意放过这没有湿气的时节极为珍稀的发现。

(21)石蚕原本是生长在泥潭沼泽中的芦苇丛里的。在许多时候,它依附在芦苇的断枝上,随芦苇在水中漂泊。

(22)我们大多数人对于蝉的歌声,总是不大熟悉的,因为它是住在生有洋橄榄树的地方,但是凡读过拉封敦的寓言的人,大概都记得蝉曾受过蚂蚁的嘲笑吧。

(23)野蛮的水甲虫还在继续凶狠地撕扯着小鞘,直到知道早已失去了想要的食物,受了石蚕的骗,这才显出懊恼沮丧的神情,无限留恋又无可奈何地把空鞘丢下,去别处觅食了。

(24)不过,石蚕并不是十分擅长游泳的水手,它转身或拐弯的动作看上去很笨拙。这是因为它只靠着那伸在鞘外的一段身体作为舵桨,再也没有别的辅助工具了,当它享受了足够的阳光后,它就缩回前身,排出空气,渐渐向下沉落了。

(25)普通的蝉喜欢把卵产在干的细枝上,它选择最小的枝,像枯草或铅笔那样粗细,而且往往是向上翘起,差不多已经枯死的小枝。

(26)在幼虫吸食蜜蜂卵的过程中,储备在蜂卵周围的甜美的蜜汁,却一点儿也诱惑不了贪吃的蜂螨幼虫,它理都不理睬一下,也不去碰它们一下。

(27)一会儿,它就要吃了。没有人教它,它也会做,像它的前辈一样,去做一个食物的球,也去掘一个储藏所,储藏食物,一点不用学习,它就完全会从事它的工作。

(28)四年黑暗的苦工,一月日光中的享乐,这就是蝉的生活,我们不应厌恶它歌声中的烦吵浮夸。因为它掘土四年,现在忽然穿起漂亮的衣服,长起与飞鸟可以匹敌的翅膀,在温暖的日光中沐浴着。那种钹的声音能高到足以歌颂它的快乐,如此难得,而又如此短暂。

(29)当那个可怜的蝗虫移动到螳螂刚好可以碰到它的时候,螳螂就毫不客气,一点儿也不留情地立刻动用它的武器,用它那有力的“掌”重重的地击打那个可怜虫,再用那两条锯子用力地把它压紧。于是,那个小俘虏无论怎样顽强抵抗,也无济于事了。接下来,这个残暴的魔鬼胜利者便开始咀嚼它的战利品了。它肯定是会感到十分得意的。就这样,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地对待敌人,是螳螂永不改变的信条。

(30)当我面对池塘,凝视着它的时候,我可从来都不觉得厌倦。在这个绿色的小小世界里,不知道会有多少忙碌的小生命生生不息。

(31)它真是凶猛如饿虎,残忍如妖魔,它是专食活的动物的。看来,在它温柔的面纱下,隐藏着十分吓人的杀气。

(32)在六种园蛛中,通常歇在网中央的只有两种,那就是条纹蜘蛛和丝光蜘蛛。它们即使受到烈日的焦灼,也绝不会轻易离开网去阴凉处歇一会儿。至于其他蜘蛛,它们一律不在白天出现。它们自有办法是工作和休息两个互不相误,在离开它们的网不远的地方,有一个隐蔽的场所,是用叶片和线卷成的。白天它们就躲在这里面,静静地,让自己深深地陷入沉思中。

(33)我已经说过,古代埃及人以为神圣甲虫的卵,是在我刚才叙述的圆球当中的。这个已经我证明不是如此。关于甲虫被放卵的真实情形,有一天碰巧被我发现了。

(34)最后,这个庞大的大家庭消失了。这些小蛛纷纷被飘浮的丝带到各个地方。原来背着一群孩子的荣耀的母蛛变成了孤老。一下子失去那么多孩子,它看来似乎并不悲痛。它更加精神焕发地到处觅食,因为这时候它背上再也没有厚厚的负担了,轻松了不少,反而显得年轻了。不久以后它就要做祖母,以后还要做曾祖母,因为一只狼蛛可以活上好几年呢。

(35)有的时候,蜣螂好像是一个善于合作的动物,而这种事情是常常发生的。当一个甲虫的球已经做成,它离开它的同类,把收获品向后推动。一个将要开始工作的邻居,看到这种情况,会忽然抛下工作,跑到这个滚动的球边上来,帮球主人一臂之力。它的帮助当然是值得欢迎的。但它并不是真正的伙伴,而是一个强盗。要知道自己做成圆球是需要苦工和忍耐力的!而偷一个已经做成的,或者到邻居家去吃顿饭,那就容易多了。有的贼甲虫,用很狡猾的手段,有的简直施用武力呢!

(36)身材小的想要到达这个井边,就偷偷从蝉的身底爬过,而主人却很大方地抬起身子,让它们过去。大的昆虫,抢到一口,就赶紧跑开,走到邻近的枝头,当它再转回头来时,胆子比从前变大来了,它忽然就成了强盗,想把蝉从井边赶走。

(37)玻璃池塘的水中原本潜伏着一打水甲虫,它们游泳的姿态激起了我极大的兴趣。有一天,我无意中撒下两把石蚕,正好被潜在石块旁的水甲虫看见了,它们立刻游到水面上,迅速地抓住了石蚕的小鞘,里面的石蚕感觉到此次攻击来势凶猛,不易抵抗,就想出了金蝉脱壳的妙计,不慌不忙地从小鞘里溜出来,一眨眼间就逃得无影无踪了。

(38)在池塘的底下,躺着许多沉静又稳重的贝壳动物。有时候,小小的田螺们会沿着池底轻轻地、缓缓地爬到岸边,小心翼翼地慢慢张开它们沉沉的盖子,眨巴着眼睛,好奇地展望这个美丽的水中乐园,同时又尽情地呼吸一些陆上空气;水蛭们伏在它们的征服物上,不停地扭动着它们的身躯,一副得意洋洋的样子;成千上万的孑孓在水中有节奏地一扭一曲,不久的将来它们会变成蚊子,成为人人喊打的坏蛋。

(39)在这样恶劣的天气条件下,连那凶狠强壮的猫头鹰都不敢轻易离开巢,可孔雀蛾却能果断地飞出来,而且不受树枝的阻挡,顺利到达目的地。它们是那样的无畏,那样的执着,以至于到达目的地的时候,它们身上没有一个地方被刮伤,哪怕是细微的小伤口也没有。这个黑夜对它们来说,如同大白天一般。

(40)你这贪吃的小毛虫,不是我不客气,是你太放肆了。如果我不赶走你,你就要喧宾夺主了。我将再也听不到满载着针叶的松树在风中低声谈话了。不过我突然对你产生了兴趣,所以,我要和你订一个合同,我要你把你一生的传奇故事告诉我,一年、两年,或者更多年,直到我知道你全部的故事为止。而我呢,在这期间不来打扰你,任凭你来占据我的松树。

阅读感悟(一)

最近,我读了一本非常有趣的书——《昆虫记》。这本书是法国的科学家法布尔写的,他花了很长时间去观察各种各样的小虫子,并把它们的故事写了下来。

在这本书里,我认识了很多以前没见过的昆虫。比如,有一种叫作“蝉”的昆虫,它会在地下待好几年才爬出来唱歌。还有蜜蜂,它们会跳舞告诉同伴哪里有花蜜可以采。最神奇的是蚂蚁,它们特别团结,一起工作建房子,还能搬动比自己重好多倍的东西呢!

法布尔先生写得非常生动,让我好像亲眼看到了这些昆虫一样。他还告诉我们,虽然昆虫很小,但是它们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也有自己的智慧。有时候,我们觉得它们很烦,比如蚊子总是在耳边嗡嗡叫,但其实它们也在努力生活着。

读了《昆虫记》,我觉得自己好像也成了一个小探险家,跟着法布尔先生一起去探索昆虫的世界。我开始更加好奇大自然里的每一样东西,也开始更加爱护它们了。以后我也要多观察身边的事物,也许我也会发现一些别人不知道的秘密呢!

阅读感悟(二)

最近我读了一本很有趣的书,叫《昆虫记》。

这本书让我认识了好多好多的昆虫,有会唱歌的蝉,有勤劳的蜜蜂,还有爱打架的螳螂。书里把昆虫们的生活写得活灵活现,就好像它们是我的朋友一样。

法布尔爷爷真的太厉害了,他能观察得那么仔细,还能把昆虫的世界讲得这么有趣。我从书里知道了,原来每一种昆虫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和习性。比如,小蜜蜂会建造漂亮的蜂巢,它们每天都辛勤地采蜜;而屎壳郎会努力地滚粪球,为自己的宝宝准备食物。

读完这本书,我觉得昆虫的世界真奇妙!我以后也要像法布尔爷爷一样,认真观察身边的事物,去发现更多有趣的秘密。

阅读感悟(三)

最近我读了《昆虫记》这本书,它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的主要著作。这本书让我对昆虫世界有了全新的认识。

在书中,法布尔用生动的文字,讲述了各种昆虫的生活习性和特点。我知道了蝉在地下生活四年,却只能在阳光下歌唱一个月;我了解了螳螂那看似温柔的外表下,隐藏着锋利的武器;我还感受到了蜜蜂的勤劳和蚂蚁的团结。

通过阅读《昆虫记》,我明白了昆虫世界也是一个充满神奇和奥秘的世界。法布尔对昆虫的热爱和坚持不懈的观察精神,让我深受感动。他让我知道,只要我们用心去观察,就能发现身边许多有趣的事物。

这本书不仅让我学到了很多关于昆虫的知识,还让我懂得了要尊重每一个生命,哪怕是一只小小的昆虫。我会像法布尔一样,保持对世界的好奇心,去探索更多的未知。

阅读感悟(四)

读了《昆虫记》这本书,我仿佛进入了一个奇妙的昆虫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我认识了会唱歌的蟋蟀、勤劳的蜜蜂、聪明的蚂蚁等好多有趣的昆虫。

法布尔爷爷用生动的文字和有趣的故事,让我知道了昆虫们的生活习性和特点。我惊讶地发现,原来小小的昆虫也有这么多的奥秘。它们也会为了生存努力奋斗,有着自己独特的行为方式。

这本书让我懂得要细心观察生活中的小事物,去发现它们的美好。而且,昆虫们虽然渺小,但它们也在大自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我以后也要像法布尔爷爷一样,热爱大自然,尊重每一个生命。我还会继续读这本书,去探索更多关于昆虫的奇妙故事,去感受大自然的无穷魅力。

《昆虫记》一课四上后的思考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教材进入了新的“统编”时代,其中最受瞩目的当属“名著导读”了。

我在整本名著阅读教学上的一次实践,走向了《昆虫记》。在《昆虫记》一书的导读教学共有4次,每一次都在自我“审课”中不断思考、不断改进,对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也在一次次“审课”中走一步、再走一步。自我审课,不外乎审“两个方面”,一是自己的教学内容,二是自己的教学程序。

在明确教学内容上,了解学情是第一步,读前调查我了解到学生大部分在小学时已读过《昆虫记》。进入中学,教师应该让学生明白“好书不厌百回读”,这就是名著的魅力。不同阶段读同一本名著,“再读,读什么?如何读”成为关键问题。再次唤起学生阅读的期待,并引导学生产生新的更深刻的阅读体验是本次阅读要实现的目标。在这个问题上,我区语文教研员李劲为实现学生整本名著的“真阅读”给出了“药方”——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你欣赏什么?书中全对吗?这本书与我有什么关系?明确这四个问题,也就明确了我们名著阅读教学的内容。

在设计教学程序上,蹲下身以学生的角度看名著、看课堂很关键。在第一次上和第二次上《昆虫记》时我布置阅读任务:请找出法布尔感悟生命的语句。两次教学,无论是八年级学生还是九年级学生都遇到了解读困难。学生为什么读不出来呢?此时自我审课发现,不是学生没有认真读,也不是学生悟性低,而是作为教师能一下读懂读透的文字,学生未必能读懂。

在后来更深入地学习和研究中,我再次审视自己的《昆虫记》教学,要读懂法布尔,首先要看他写了有关昆虫的哪些方面的知识,哪些是法布尔独特的发现,他为什么能发现,他用什么方法做到的,他为什么要在荒石园中日复一日与昆虫为伴。当学生带着任务解决了这些问题,自然就发现法布尔是在研究活昆虫,观察它们的生活,研究它们的繁衍,把它们当作与自己一样平等的生命看待,这样的阅读到了火候,学生自然就会获得生命的感悟。

自我审课后,再走一步便有了第四次上《昆虫记》,这一次课型定为读书报告会,主题依旧为“科学与诗的完美结合”。整堂课分为“致科学”“觅诗意”“悟情怀”三个环节,每个环节的展示都依托于学生对整本书的“真阅读”,得益于精选任务驱动,最终以小组为单位形成阅读成果在读书报告会上展示。

图文转换

在阅读推进时,使用图文转换策略,一是引导学生从网络和图册上搜集昆虫图片,然后用法布尔的文字解说图片;二是要求学生在“通读”“初读交流”“深读讨论”后整合阅读成果,设计图文并茂的手抄报和读书手帐。这些任务赋予了学生读者和设计者的双重身份,是深度阅读之后的一种外化输出。值得一提的是读书手帐,它不同于一般传统形式的摘抄,而是在笔记本上用文字和拼贴图画以记录读书生活的一种活动,形式更多样,内容更丰富。

比较阅读

一是将从其他文学作品获得的昆虫信息与《昆虫记》进行比较,纠正了哪些有关昆虫的知识,为昆虫正名。《昆虫记》是一部科普作品,因此读出有关昆虫的科学知识是关键,这样的读书任务驱动学生带着兴趣去发现去探究,同时边读边思考,既体现了《昆虫记》的科普价值,也是对读书方法进行潜移默化的指导。还有是将《昆虫记》与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描述百草园的语段进行比较阅读,思考两者的相似之处和关注角度、关注程度的异同;将自己不同时期阅读的《昆虫记》不同版本、不同译本进行比较,既可以开阔眼界,又可以看到差别,把握特点,提高鉴赏力。

对话碰撞

以“悟情怀”环节的“法布尔访谈沙龙”为例,这一课堂活动是在学生课前完整且深入阅读名著基础上,通过精妙设计提问,结合文本内容解说感悟,深入挖掘和体悟法布尔的内心世界,从而使阅读更具深度。在这样的任务驱动下,学生一步步走向法布尔,此时再去寻找有关生命感悟的句子自然水到渠成。

以诗赏文

活动中共有5处诗意朗诵,每次朗诵的形式和目的不同。整场报告会,诗意贯穿其中,以诗促赏,以诗赏文,紧扣“科学与诗的完美结合”这一主题,实现有价值的“语用”教学,强化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

优化后的教学内容更精,程序线条更明,循着名著读什么——名著怎么读——我为什么读三个层次,支撑整个读书活动。此时再回顾学生对法布尔精神的理解,对悲悯情怀的感悟,不仅仅只是能准确地找到名著中的语段,更能将体验融汇到自己的读书汇报成果中,真正内化为学生自己内心的情怀。

在自我审课中,由读者走向教者,由名著走向学生,由文本解读走向课堂设计,由讲授、引导走向聆听、分享。

(作者单位系湖北省荆州市沙市第十一中学)

《中国教师报》2020年12月09日第5版

作者:赵春芸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