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6-24 09:41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美术展厅观后感的作文,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观察角度:在参观美术展厅之前,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观察角度。可以从作品的主题、风格、技法、色彩、构图等方面进行观察,也可以从艺术家的生平、创作背景等方面进行思考。
2. 结构安排:一篇好的观后感作文,需要有清晰的结构。一般包括引言、主体和结尾三个部分。引言部分简要介绍美术展厅的背景和参观的目的;主体部分对所观作品进行详细分析和评价;结尾部分总结自己的感悟和体会。
3. 语言表达: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生动性。尽量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避免使用过于生僻的词汇和复杂的句式。同时,要注意修辞手法的运用,使文章更具感染力。
4. 观点明确:在分析作品时,要明确自己的观点。对于作品的主题、风格、技法等方面,要提出自己的看法,并给出合理的解释。观点要具有独到之处,避免人云亦云。
5. 情感真挚:观后感作文要表达出自己对美术作品的真情实感。在分析作品的过程中,要融入自己的情感,使文章更具感染力。可以结合自己的经历、感受,对作品进行深入剖析。
6. 举例说明:在分析作品时,可以适当举例说明。通过具体的例子,使自己的观点更具说服力。例如,在
展览 | 【曼丽·红】魏沁绘画艺术展
策展人 | 吕元
策展团队 | 吕元 杨连双 赵宝伟 王笑非
学术主持 | 孙俊
展期 | 2024.09.21st — 2024.09.30st
地址 | 南京市鼓楼区红创PARk F16美术馆
繁花烂漫见天真
——观魏沁绘画艺术展有感
□刘 畅
瓦莱丽·巴林特在《艺术家故居和工作室指南》中提到,“当我们在家的时候,我们与私人空间发生交流,这是多年来我们都忽略去做的事情”。如果你去过魏沁的画室,便会发现这种交流时刻体现在她的作品中。从香水瓶系列到花卉系列,魏沁似乎天生具备一种将私密空间解构重组的能力,最终为观众呈现出一个独属于她的叙事空间。
本次魏沁绘画艺术展于红创PARK美术馆举办,这座面积不大的建筑物选用了具有不同时代特征的红色材料,与魏沁作品中标志性的“曼丽红”巧妙契合。展览分为上下两层,层层递进,引导观众一步步进入魏沁的艺术世界。
蔷薇、芍药、玫瑰、洋牡丹、郁金香……一层展区聚焦于花卉主题,这些花朵或清冷、或温暖,或明亮、或忧郁,共同构成了一个色彩斑斓的自然景观。热爱植物的人,笔下草木皆有情。在这里,魏沁仿佛化身园艺大师,以笔为锄,引领每位参观者走进她精心培育的心灵花园。
二层展厅则由两个相对独立的空间组成,分别承载了不同的艺术叙事。在左侧展厅,魏沁描绘了她画室中的一系列物品:华丽的珠宝、精致的摆件、柔软的抱枕,甚至是一只未吃完、正逐渐融化的冰淇淋。她赋予这些物品以情感和灵魂,透过光亮的质地与繁复的花纹,向每一位来访者敞开心扉。
右侧的展厅则更为隐秘和私人。香水瓶、女式包、高跟鞋等充满女性意味的物品,通过视觉、嗅觉与触觉的多重表达,营造了一个多感官交织的艺术体验空间。女性化的表达在此达到巅峰,“闺阁”成为魏沁自由表达与无拘无束创作的空间。在这个空间里,魏沁通过独特的艺术语言,呈现了女性身份、力量与美之间的深刻理解,勾勒出女性在社会角色与个人身份之间的微妙平衡。
纵观整个展览,每一个展厅如同一个微型的叙事场景,共同拼凑出魏沁内心深处对生活的思考和解读。随着展览进程的深入,参观者逐步走进魏沁的内心深处,感受到那份真实而炽热的情感流动。穿过繁花烂漫,方见一种天真。
艺术家简介:
魏 沁
设计师,画家。民革党员,南京市青年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青年美术家协会会员,南京市室内设计师协会会员,江苏省青年设计师委员会会员,中国杰出青年设计师。1986年出生于南京。2009年毕业于河南大学艺术学院油画系,2021年进修于中央美术学院创作研究院油画本体语言班。现任教于东南大学成贤学院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
文/曹无
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系的九零后文雅才女崔嘉宝,于2022年春在荣宝斋美术馆举办书法展,吸引了许多人的关注,感动了众多老书画家前辈和书画爱好者。我虽为老朽,亦对我产生了巨大的鼓舞和启迪。
书展内容:唐诗宋词、孙过庭书谱、千字文、道德经、滕王阁序……
⻛格:楷书、篆书、章草、行书。
形式:条幅,横披,手卷,中堂,巨幅⻓卷……
风格传统,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当走近她的作品时,对你有⼀种吸引力,震撼力,中国⽂化传统的回归力。
因我知道,崔嘉宝从小熟读唐诗宋词。上中学前能熟背《千字文》。上⼤学前对《道德经》、《孙过庭书谱》、《滕王阁序》、《琵琶⾏》倒背如流。
崔如琢先生从小教育女儿“斫梓染丝,功在初化”。王明明先⽣曾讲,学书画“人生第⼀口奶”致关重要。孙晓云女士《书法有法》⼀书中讲的更通俗明白。他们在谈到书法教育时,都讲到⼀个共同的观点“童⼦功”是写好字,学好书法的根基和法宝。
写字如同做人,遵纪守法,有法有度。柳公权云:“水正则笔正乃可为法”。
当你走进展厅,缓缓去欣赏崔嘉宝书法,使人心静如水,愉悦,有诗情画意之感。从流动奔放的线条中,从古⼈的诗意中,呈现出许多韵律和场景。如同《汉宫秋月》、《春江花月夜》、《江河水》、《赤壁赋》……。体会到⼀种正气,看到中国文化的神韵,使人心醉不已。
再看看当今那些张扬个性的“今草”、“狂书”、“现代书法”,疯狂的姿态,张⽛舞⽖的表演,看不明 ⽩,道不清楚的形式和结构,……很难使⼈安静,如同在雾霾里游荡。
百年前潘天寿先⽣曾讲过:中西文化艺术如同两座⾼峰,谁也超越不了谁。只能共生共存,不断创新,发扬壮大自己。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这是多么精辟,科学有哲理的论断。
今天,我们处在中华⺠族伟⼤复兴的时代,有众多学者、专家、能人志士的坚持和⽀持,有像崔嘉宝这样的后⽣有为的践行者,我们没有任何理由怀疑中华五千年灿烂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发扬光大!
鹤翁
砚边随笔
壬寅惊蛰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