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休耕究竟能起到多大作用?

土壤你耕究竟能起到什么作用,我个人认为,有利于农植物更好的生长,减少病虫害的危害。在民间流传一句颜语,叫冬翻油泥夏翻沙,这就说,油泥土质坚硬,把油泥田耕翻一变,冬天冻过之后,油泥变得松散了有利种子发芽,又能保住水份,哪夏天把沙土地耕翻一变,夏天天气炎热,雨水又多,因为沙土碱性含量高,太阳一晒,盐份跟水蒸气走了,也有利农植物的生长,

其次可减少病虫害,因为虫蛹躲进土壤中越冬,如果耕翻,就可冻死各种害虫,另外土地在烈日暴晒下,也可杀死很多病毒,还有除尽杂草,总之休耕,虽然损失一季收成,但得到的好处也不少呀。

土壤休耕就是让土壤休养生息,用地养地相结合来提升和巩固粮食生产了。

谈起土壤休耕,我们自然想起世界上最大粮食生产国之一、最大的粮食出口国美国

美国自1933年起,迫于生态环境恶化和农产品过剩的双重压力,开始实行耕地休耕计划。罗斯福政府颁布了第一部农业基本法——《农业调整法》。对主要农产品制定播种面积配额,规定停耕面积的比例,同时对自愿限产、休耕的农场主给予一定的补偿。

《农业调整法》的出台,把耕地休耕提升到了制度层面,使其成为美国农业的一项基本政策。迄今为止,美国陆续颁布实施了20个农业法案,其中多数都对耕地休耕及补偿政策有所涉及,由此形成了以法律为依据的耕地休耕补偿政策体系。

美国的耕地休耕政策的实施,在减少水土流失、提高土壤质量和保护农地环境等方面,发挥了显著的作用,使其一直保持世界第一大粮食出口国的稳固地位。

2016年6月24日,原农业部等10个部委印发了《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方案》。自此,我国土壤休耕开始走向制度化。

当时的主要目标是:力争用3~5年的时间,初步建立耕地轮作休耕组织方式和政策体系,集成推广种地养地和综合治理相结合的生产技术模式,探索形成轮作休耕和调节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求余缺的互动关系。

根据耕地休耕时间长短,可将休耕分为季节性休耕、全年休耕、轮作休耕。

土壤(严格意义上是耕地)休耕究竟能够起到多大作用呢?

综合起来讲就是两增三减:

一、增强地力

人多地少的我国,曾经长期被温饱问题困扰。为了发展粮食生产,让耕地长期处于高负荷运行之中。导致土壤退化、耕地农药、化肥使用量越来越大等一系列问题。通过休耕,改良土壤,增强地力,增强农业发展后劲。

二、增强潜在粮食储备

我国粮食生产连续十多年增产之后,再上新台阶难度很大。同时,粮食产品的结构性过剩,也导致“国粮入库,洋粮入市”,高产量、高库存量、高进口量。通过土壤休耕,就可以实现藏粮于地。

三、减少风沙侵蚀、水土流失

过度发展粮食生产,致使我国西南石漠化地区(贵州省、云南省)、西北生态严重退化(甘肃省等)等不少地方风沙侵蚀、水土流失严重。通过休耕,就可以减缓,甚至制止这些问题的发生。

四、减少地下水过度开采

通过连续多年实施季节性休耕,“一季休耕、一季雨养”,对严重干旱缺水的河北省、黑龙江等省,将需要抽水灌溉的冬小麦休耕,只种植雨热同季的春玉米、马铃薯和耐旱耐瘠薄杂粮豆,减少地下水用量。

五、减少社会资源浪费

我国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特别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极大的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但是,一方面过度生产,另一方面又造成包括粮食在内的农产品结构性过剩。农民的不少农产品积压、滞销,甚至腐烂变质;国库积压的粮食降价促销,财政损失巨大。通过休耕,就可以有目的的引导农业生产,产品适销对路,减少社会资源浪费。

我国对计划耕地休耕的农户实行补助政策,深得广大农民欢迎。目前,全国休耕工作进展良好。

你好,很高兴来这个问题!

休耕是指耕地在可种作物的季节只耕不种或不耕不种的方式。在农业生产上,耕地进行休耕主要是为了使耕地得到休养生息,以减少水分养分的消耗,并积蓄雨水消灭杂草,促进土壤潜在养分转化,为以后作物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和条件。

根据休耕时间长短,可将休耕分为季节性休耕,全年休耕和轮作休耕。

季节性休耕,指耕地在一年中某个季节休闲,如冬闲,秋闲或夏闲等;全年休耕,指耕地整年休闲;轮作休耕,将作物轮作与耕地休耕结合起来,即耕地在轮作周期内,各个田区依次轮流休闲。

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粮食生产一年两熟,南方多地一年三熟,土地长期高负荷运转,土壤得不到休养生息,导致农田越种越薄,影响了粮食持续稳产高产。科学推进耕地休耕,顺应自然规律,可以实现藏粮于地,也是践行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重要举措,对于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

总结:

种地的土壤要有一系列微生物和矿物质作为基础,才能保证产量。轮作休耕不仅有助于改善土壤性质,保护耕地资源,保护潜在农产品生产能力,也有利于稳定农民收入,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我是京农小哥,希望我的对您有所帮助,如有不妥之处欢迎评论留言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