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5-17 05:48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银行实习心得体会的作文,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确定主题:明确作文的主题,围绕实习期间在银行的工作经历、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个人成长等方面展开。
2. 结构清晰:一篇优秀的实习心得体会作文应该具备清晰的结构,一般包括引言、正文和结尾三个部分。
3. 内容充实:在正文部分,详细描述实习期间的经历,包括工作内容、遇到的问题、解决方法、收获等。以下是一些可以展开的内容:
a. 银行业务了解:介绍实习期间对银行业务的了解,如存款、贷款、理财等。
b. 工作流程:描述银行内部的工作流程,如客户接待、业务办理、风险控制等。
c. 团队合作:分享在实习期间与同事的团队合作经历,以及如何处理团队冲突。
d. 个人成长:总结实习期间的个人成长,如沟通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等。
e. 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阐述在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4. 语言表达:运用简洁、准确、生动的语言,使文章更具可读性。以下是一些建议:
a. 使用第一人称:以“我”的视角来描述实习经历,使文章更具真实感。
b. 举例说明:用具体的事例来支撑观点,使文章更具说服力。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通讯员朱彤彤
韩非子有言: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也。
初来肥城农商银行之时,一位老同事同我讲:新入职的年轻人,刚踏入人生新起点,想必都有自己的小目标和大梦想,但工作一段时间后,激情会逐渐褪去,或职业新鲜感会消失,又亦或是其他原因,难免心生落差,产生职业倦怠,每当这个时候,一定要告诉自己,无论才能大小,无论岗位高低,切记“自用其才”,才可以搏出大乾坤!”她语重心长地向我讲述这些话语时,自信而笃定,眼睛里都闪着光。
我很感恩可以在迈入新领域的第一天收到这份特殊的“礼物”,它确实触动到了我,在实习的十几天里,我们几个同一批的新同事热火朝天充满干劲学习技能,练钞室每天都能听到齐刷刷地点钞声,我们新同事的手上也逐渐生起了茧子,资深的老员工们脚底生风,细心为客户排忧解难,为他们讲解分析今年的金融信贷形势,有的耐心地教客户操作智慧柜员机,还有的帮助年迈的老人上下台阶……她们都在一步一个脚印地努力实现自己的职业期许,这也让我明白,内心笃定,自有山河。我们年轻人从不缺乏热情和干劲,既然选择了农商银行,也应该选择相信,不妨奋力笃行,让这份银行人的职业变为自己的事业!
学会安静地扎根。其实人跟树一样,越是向往好处的阳光,它的根就越要伸向地底。银行业对我们来说是个全新的领域,这份工作是严肃而认真的,要想在这片沃土扎根,必须脚踏实地向“下”生长,这三个月的实习期是打基础的关键时候,是锻炼技能的重要节点,也是全身心学习的时期,我们应该主动提问题,及时解决,这三个月不容马虎,我们每天都可以和客户真实接触,可以提升我们的业务技能,也可以丰富我们的信贷会计知识储备,只有这样才能更好为客户服务,为同事分忧,也可以创造自己的个人价值。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实干者。我们应扎扎实实走好每一步,扣好人生每一个关键的扣子,我相信,我们在点点滴滴的实干中,发扬挎包精神,砥砺奋进前行,定能成为荣耀农商人!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零容忍》第一集中,王立科历年送给孙力军的“小海鲜”,到案发时就累计折合人民币9000多万元。图/《零容忍》专题片截图
由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宣传部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摄制的五集电视专题片《零容忍》,持续引发社会热议。这几天,“零容忍”“打虎拍蝇”等再度成为热词,很多人像追热播大剧一样,追着反腐专题片。片中详尽披露的诸般贪腐细节,不禁也引发了公众很多思考。
从专题片中人们看到,仅仅王立科历年送给孙力军的“小海鲜”,到案发时就累计折合人民币9000多万元;而在银行系统工作40多年的中信银行原行长孙德顺,其受贿从不收现金的原因是,他利用信贷审批权给自己的两个影子公司牟利;2002年至2014年,中国科协原党组成员、书记陈刚为了圆自己的“设计梦”,让老板出资数千万元在北京怀柔为他建造了一座占地109亩的私家园林……
大家为什么都在“追”这部“反腐大片”?它展现了怎样的落马官员心态?我们究竟该如何咂摸其中的细节呈现?这些都值得深思。
这部专题片给人最突出的观感之一,无疑是高度还原现场贪腐行为的一个个细节。相信每一个看过的人,对此都印象深刻。比如“小海鲜”“抓了我是对的”“越早治越好”“收现金太低端了”等,被大家相互转评,有的还被推上热搜。
有人可能会担心,舆论的这种高关注度、高转发率,会出现与现实生活境遇比对的情况,进而产生某种不满情绪。这样的担心并非难以理解。一个人接受了外部信息,下意识地就会产生某种对比心理。看别人,看自己,本来就是个体正常的情绪反应。
但如果据此认为,不该披露大量细节,显然是操错了心。即便是贪官的贪腐行为不断突破公众认知底线,公众对此产生厌弃等情绪,也只能说,这本来就是制作这部教育警示片的初衷之一。
如何警示、何以教育?宏大叙事是一条路径,而把事物内部剖开给人看,则是另一条路径,同样都会有警示效果。
什么是“零容忍”?除了有腐必反、有贪必肃等外部治理之外,警示潜在腐败行为人不要触底线、不能闯红线,打消潜在腐败行为人“可以腐败”或“腐败不会被惩处”的心理暗示,从而遏制其实施腐败行为,也是一种源头治理的思路。
此外,大家追着“反腐大片”看,品咂片中的贪腐细节,也反映了民众对反腐的深切关注。人们能够通过大众传媒看到腐败分子现身说法,本来就反映了党反腐败的巨大决心和成效,昭示了党反腐败的政治定力。
据统计显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截至2021年10月,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407.8万件、437.9万人,其中立案审查调查中管干部484人,共给予党纪政务处分399.8万人。
结合这组数据,再反观“反腐大片”中的种种细节,两相参照,可以说,它们令人信服地展现了全面从严治党的力度强度,彰显了党中央对腐败零容忍的鲜明态度和坚定立场。
说到底,不正当、不正义、不合法的获利,终究不过是昙花一现,贪腐分子早晚都会自食恶果。从这个意义上看,大家在追“反腐大片”,也是表明一种态度——对腐败行为零容忍。
特约评论员 | 龙之朱(媒体人)
编辑 | 徐秋颖
实习生| 吕怡然
校对 | 危卓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