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5-18 03:25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教具观后感的作文,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确定观点:在写作之前,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观点,即对教具的看法。是肯定还是否定,是赞赏还是批评,都要有一个明确的态度。
2. 结构清晰:一篇好的观后感应该有清晰的结构,一般包括引言、主体和结尾三个部分。
- 引言:简要介绍教具的背景,如教具的类型、用途等,并引出自己对教具的看法。 - 主体:详细阐述自己的观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a. 教具的设计与功能:分析教具的设计是否合理,功能是否完善。 b. 教具的使用效果:探讨教具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是否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c. 教具的适用范围:分析教具的适用范围,是否适合不同年龄段、不同学科的教学。 d. 教具的不足之处:指出教具在设计和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 结尾:总结全文,重申自己的观点,并展望教具的发展前景。
3. 语言表达: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 语句通顺,避免出现语法错误。 - 用词准确,避免使用模糊不清的词汇。 - 表达自己的观点时,要有理有据,避免主观臆断。
4. 举例说明:在阐述观点时,
现在孩子们和大人的衣服基本都是买现成的,自从有了电商网购,买衣服的成本性价比更高, 现在都很少人会自己制作衣服,除了手工爱好者或服装设计师会因兴趣或职业去自己缝制作品。丹娜妈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有1个鸡蛋吃已经很幸福。我小时候的衣服全都是我母亲自己缝制,用缝纫机去缝制。冬天的毛衣、围巾、帽子和手套都是妈妈手织。除了独一无二的花纹图案,更值得我怀念的是当时母亲编织衣物给我的情景,那是一份无微不至的母爱!不知道现在家庭中,有多少家庭尝试过家人或自己缝制衣服呢?今天,丹娜妈为大家分享的《佩尔的新衣》,是1本文字朴实、画风唯美、且极具教育意义的温暖童书!
《佩尔的新衣》
1) 绘本作者:
爱莎.贝斯蔻是来自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她是瑞典最具代表性的绘本女作家,在瑞典儿童文学领域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她大部分作品已有百年历史,陪伴了全世界儿童度过了最美好的童年时光。爱莎.贝斯蔻6岁时,便立志成为童书作家,因为她有一个非常会讲故事的外婆乔安娜。爱莎.贝斯蔻很注重现实和虚构的结合,现实的事物让孩子看到熟悉的东西,虚构的图画又可以激发孩子的无限想象力,增加了故事的趣味性!
爱莎.贝斯蔻
2) 绘本画风:
《佩尔的新衣》创作于1912年,属于她早期的作品。爱莎.贝斯蔻的作品中大自然是她的绘画特色,瑞典拥有最优美且丰富的自然风光,她年轻时就时常到大自然中写生、研究植物,所以绘本中的植物都画得惟妙惟肖!丹娜妈认为,除了作者观察细致,研究大自然的万物很透彻外,运用了淡雅的水彩颜料,整幅画面感就比较柔和,让人身临其境且感到很舒适和谐!
小男孩佩尔自己养的小绵羊
3) 亲子阅读把握2条阅读主线:
小男孩佩尔为做新衣服剪羊毛
小男孩佩尔帮奶奶拔草,奶奶帮佩尔梳理羊毛
佩尔帮外婆照看奶牛,外婆帮佩尔把羊毛纺成线
佩尔帮妈妈喂妹妹吃饭,妈妈帮佩尔将羊毛线织成布
佩尔将所有木柴收好,裁缝把佩尔的新衣服做好
4) 教育意义:
小男孩佩尔自己用染料把羊毛线染成蓝色
佩尔穿上新衣服
1) 巧用“甜甜圈理论”,养成优秀品格:
“金钱就像甜甜圈外面看得见的圆圈,而甜甜圈内无形的圆孔则代表人的内心,象征着我们无法看到却必须具备的品格,这就是比看得见的成功更重要的东西。”——德国投资家,博多.舍费尔
现代社会中,城市的孩子都不需要担心物质和学习的资源,孩子们想买什么玩具、衣服,想上什么兴趣班父母都会尽力满足。如果父母还属于宠溺型的父母,孩子更会变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缺乏竞争力和自理能力的孩子,更加体会不了劳动的喜悦和感恩互助的真挚感情。 父母不可能陪伴孩子一生,为了不让孩子成为“巨婴”、“啃老族”或“月光族”,从小就要培养孩子养成《小男孩佩尔》中“感恩互助、友好亲和、善待他人”的优秀品格!
2)孩子迈向独立和有责任心,从培养良好生活习惯开始:
之前丹娜妈写过一则本地正能量热点评论微,广州有1位6岁的小男孩一放学就帮妈妈卖和打包卤菜。“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小男孩确实可以被认为未来遇到困难会比他人更能吃苦,很有担当的小男子汉!但是,也有网友给丹娜妈留言,“吃苦教育”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成为成功人士,这让我感悟到确实家长在培养孩子“感恩互助、独立、责任心”等优秀品格时候,都要以孩子的“学业为重”。做任何活动更需要关注让孩子理解当中的教育意义,孩子理解优秀品格的道理后,实践的时长绝对不能影响学习。父母可以通过孩子的言行举止和生活、学习习惯看到活动的效果,多观察和多倾听,留给孩子多一点表达自己内心感受和创意想法更重要!
1) 培养优秀品格活动:
丹娜妈大宝做海军游艇船,再与同学们一起拿到幼儿园市集中卖,最后挣到5元!
2) 养成独立自主,良好的生活习惯,有责任心的活动:
对于我们普通家庭来说,打扫房间卫生,收纳整理自己的玩具、衣服和书本,洗玩具、洗车都是父母可以从小培养孩子去做。丹娜妈的宝贝1岁多开始学会走路的时候,看到大人扫地,他们都会主动去帮忙,虽然一开始会把灰尘都扫得飞扬起来,但是只要我们耐心引导,买1个适合孩子身高或者可以调高低的扫把和拖把,指导孩子把垃圾集中扫到规定的地方孩子就能记住规则,逐渐完成这份简单的劳动。关于收纳玩具,丹娜妈给孩子们定下规矩,“每次只能玩1种玩具,玩完1种玩具后必须收纳整齐才能换另外的玩具。”其次,我们家宝贝1岁半已经学会自己吃饭、刷牙、穿衣等自理活动,劳动方面除了打扫和收纳技能,叠衣服和搽桌子也是跟着大人一起学起来。所以,当我们哥哥上幼儿园的时候,都会主动帮忙老师分摆餐具和搽桌子。
丹娜妈二宝自己扫地,每一个角落都不遗漏,很认真!
丹娜妈二宝自己叠被子
丹娜妈二宝玩完拼图和数学教具自己收拾好!
丹娜妈二宝自己收衣服和叠衣服!
A. 超市购物:这是一项有趣有意义的活动,培养孩子责任心可以尝试这项日常活动。孩子还可以从当中学当简单的数学知识、时间管理、识字等。从购物前的购物清单、超市的路程和交通工具,购物中的分类物品和数量,购物后的结账和家庭记账,一起参与亲子烹饪,都是有趣且锻炼孩子的数学逻辑、财商和手脑协调能力。以下是丹娜妈利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教孩子们做超市购物的计划,运用的是5W1H的方式,父母与孩子一起绘制,更有趣!
丹娜妈原创手绘“超市购物计划”思维导图和大宝自己到超市购物,回家自己清洗和烹煮食物!
B. 家庭旅行:这项活动类似超市购物,但是能让孩子把平时阅读或者学习过的科学自然、地理知识都用上,到户外旅行就是增长见识。但旅行前的规划,却是可以训练孩子的时间管理、统筹规划的能力,到时候孩子去旅行时就是家庭里面的小导游了。以下是丹娜妈利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教孩子们做旅游规划,包括住宿、交通工具、地点和人物,父母与孩子一起绘制,更有趣!
丹娜妈手绘“旅游计划”思维导图和二宝一起出去玩开心时刻!
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感情都是一朝一夕培养出来,如果平时小男孩佩尔是1个调皮捣蛋的孩子,只懂破坏和向别人“免费”索取任何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即使大人和孩子帮助过1次以后,也不会再有下一次交流互助的机会。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理想的东西开心,也更踏实和满足,有成就感!这种前所未有的人间温暖让人活在世界上也会感到安全,有归属感!父母把抽象的教育理念融入到生活细节中去实践,孩子更容易理解。从小培养孩子优秀的品格会伴随孩子一生,学会感恩互助和有责任心,比取得某1次成功更重要!
本文原创图文和思维导图版权归作者ID: 号@丹娜妈育儿宝箱
原创不易,请大家关注我、给我点赞、收藏、留言。再次感谢您的耐心阅读!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晨
9月10日,在第三十七个教师节到来之际,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向全社会公开发布2021年“最美教师”先进事迹,两位职业院校老师入选,其中一名老师是来自渤海船舶职业学院材料工程系副教授万荣春。
9年前,万荣春“做梦也不会想到一个学材料的博士会成为一名职业院校的教师”。
2012年,31岁的万荣春从上海交通大学材料学专业博士毕业后,因为家人的缘故来到辽宁省葫芦岛市,成为了渤海船舶职业学院一名老师。
上海交大的博士去职业院校当老师?一开始,亲戚朋友有些不理解。
“我觉得职业院校应该有博士。我希望能给职业教育带来一些新的东西。”万荣春说。
但是,刚入职时,由于缺乏实验设备和像样的实验室,学校落后的科研条件曾让他感到失落。
万荣春也曾经有过迷茫:面对一群动手能力强,但缺乏良好学习基础和学习习惯的学生,如何让他们找到人生的目标,乐于学习,曾是摆在万荣春面前的难题。
万荣春至今仍然记得第一次上课的情景:由于是工科出身,没有接受过教学方面的系统培训,尽管做了充分准备,上课前早早来到教室准备好教学用具,但上完第一节课,他还是感觉效果不理想,课上互动不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不深刻。
但是,这里曾经辉煌过:葫芦岛是我国老牌工业基地,也是我国三大造船基地之一,渤海船舶职业学院是一所以培养船舶工业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的高等职业学院,而万荣春所在的材料工程系的焊接和质检两个专业方向,就是服务于海洋大国重器。
万荣春没有忘记自己来到这里的初衷:要在这个条件艰苦的地方扎下根来,让这所有着光辉历史的老校焕发出新的生机。
“作为教师,教学才是根本,虽然我们学生的基础不好,但是不能放弃他们,我们身负重任。”从此,万荣春花费大量时间收集素材,认真分析加工,提出有趣的问题来激发学生思考。
结合高职学生特点,为了学生课堂上尽量靠前坐,他采用“后排提问法”,利用上课提问环节提问后排同学。
“学生们为了不被提问,纷纷提前到教室前排占座。”万荣春笑着说,此外,他还采用“迟到时间扣分法”“犯错交手机法”和“前三分之一得优法”等课堂管理方法,提升学生学习热情。
为了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万荣春借鉴研究生导师制的培养模式,成立了创客空间社团,带领学生搞学术研究,让职业院校的学生体验到研究生的学术氛围。在新模式下,理论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万老师带给我一些专业方面的知识、技能和工作的思维。”刘家良是社团的第一届社员。和万老师做科研的经历,让他顺利进入了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工作。
近几年万荣春申请获批了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成立专家工作站,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科研条件。他还借鉴在上海交大的学习经历,推出高职PRP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在校高职学生参加研究计划(简称PRP)是学校为使学生尽快接受科学研究的基础训练,让在校学生参与课外科研项目的研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
万荣春介绍,该模式的创新之处在于以创客空间社团和“三位一体”导师制(学业导师制、科研导师制与创业导师制)的学习组织形式,带领同学们创新创业。
“我坚持每周开例会的制度,手把手教同学做试验,遇到问题就亲自带领同学解决问题,还带领同学设计制作一些科研试验中的小装置。”万荣春介绍,参加该社团的已毕业学生中,有三分之一成功专升本。目前,已有六届学生参与到PRP创新创业教育项目中,社团学生获辽宁省“挑战杯”竞赛和全国高等职业院校“发明杯”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4项,辽宁省“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1项。
9年来,万荣春先后承担《金属材料与热处理》等13门课程的教学任务,年平均约700教学学时,主持省级课改课题2项,院内课改课题4项,主持完成学院改革示范课程《金相检验》,发表课改论文2篇。2020年,他还获得了辽宁省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在传授技能的同时,我注意培养学生们的工匠精神,让他们意识到国家需要这样的人才,他们毕业以后主要面向工业的核心部分——装备制造业,不少人会参与到大国重器的建造中,他们的未来同样可期。”在万荣春看来,教书育人,教给学生不光是知识,更是做人。
因此,他经常给学生们讲述李薰、师昌绪等材料科学大师的成长经历、爱国之心和敢于担当的责任心。
在该校19级理化测试与质检技术专业学生张越喜欢万老师的课——比如,枯燥抽象的定量金相分析知识,在万老师的讲述下,用大米和红豆作为教具,化微观组织为宏观实物,化复杂为简单,让课程生动直观。张越表示,要努力成为一名大国工匠。
万荣春培养出的学生越来越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在海洋航天航空等多个领域的不同岗位发挥着重要作用。
这名80后的博士在职业院校教师的岗位上,为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大国工匠贡献力量。
“一路走来,我并不后悔,职业教育已成为我一生的事业,我会在这条道路上一直努力前行。”万荣春表示。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