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5-19 01:00
写作核心提示:
标题:《如何写影评:专业视角下的电影魅力阐述与注意事项》
正文:
影评,作为电影艺术的一种延伸,不仅是对电影内容的解读,更是对电影艺术魅力的深度挖掘。一篇优秀的影评,能够引导观众深入理解电影,提升观影体验。以下从专业角度出发,阐述如何撰写一篇有深度、有见地的影评,并列举撰写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一、电影魅力的专业阐述
1. 深入分析电影主题:影评应从电影的主题出发,探讨其内涵、时代背景和现实意义。通过对主题的深入挖掘,展现电影的艺术价值。
2. 精准解读电影结构:分析电影的叙事结构、情节安排、人物塑造等方面,揭示导演的创作意图和手法。
3. 挖掘电影艺术手法:从摄影、音乐、美术、剪辑等角度,分析电影的艺术特色,展现电影的美学价值。
4. 评价电影表演:对演员的表演进行客观评价,分析其是否成功塑造了角色,为电影增色添彩。
5. 比较研究:将电影与其他同类作品进行比较,探讨其异同,展现电影在电影史上的地位。
二、撰写影评应注意的事项
1. 客观公正:影评应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避免个人喜好和偏见对评价产生影响。
2. 突出重点:在有限的篇幅内,抓住电影的核心内容,避免泛
年少的时候,我经常看电影。喜剧,动作片,悬疑片,爱情片,这一幕幕精彩纷呈的画面,构成了我多姿多彩的童年。在那个年代,港片很火, 而周星驰则是我们童年无法忘怀的存在。
周星驰塑造的角色十分有趣,滑稽又好笑,经常逗得人捧腹大笑。可是,看着看着就会发现,电影里的周星驰饰演的角色总会存在着悲伤。
年幼的我们不懂,只感觉到他很难过,但不太懂得他的处境之苦。于是就看着他流眼泪,看着他一幕幕叹息,在这样的似懂非懂的感觉中我们就长大了。
长大后偶然间看到柴静采访周星驰的画面,外表有些许苍老的周星驰说,自己拍的明明都是正剧,别人都觉得像喜剧。
就这一句话,突然让人陷入深思中。很多人是否一直了解错了,或是并没有真正明白周星驰电影其中的独特含义。
周星驰的无厘头风格,看似好笑,其实更多的是为了表达小人物的挣扎。那些略显夸张的表演,只是为了让人对悲伤感觉不那么直观。
谁,又愿意整天看一个悲剧呢?活在哪里,不如活在梦里。
正是因为有很多人喜欢剖析电影的主题内核,有无数影评人对周星驰的电影进行了赏析,开始进行有意义的价值传播。
电影,本身是一种文化艺术。而评写影片,来源于我们评价性思维的提炼与阐释。
关于影评,不得不提的就是这本书:《如何写影评》,作者是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英文系教授、电影学研究主任蒂莫西·J·科里根(Timothy J. Corrigan)。
蒂莫西曾在世界各地授课,以专业影评理论分析,帮助更多学生认识到影评背后的意义。电影是用画面和声音来讲诉故事,表达艺术家对世界、人性的看法。在中国,专业影评是稀缺的。
专业影评,主要解决的是电影分析和艺术评价问题。能否写好影评,是和一个人的艺术感觉、电影积累和文字表达能力三个方面相关。《如何写影评》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展示了思考电影和评写电影二者的密切相关性。蒂莫西·J·科里根认为,评写电影的步骤应包括想、看、写三步。
一想,在评写电影之前,尽可能的挖掘与电影潜在的且与个人兴趣相关的问题,譬如考验自己能否应用所掌握的有关文学和绘画的知识来分析一部老电影?
二看,则是在观影过程中产生的疑问和困惑,电影的主题与意义是什么?抓住那些零碎却让人记忆深刻的瞬间,做好细节笔记。
三写。有了初步的笔记和描绘,才是构成一篇好论文的基础。在文章基础已经打好后,要先清楚你想陈诉什么见解?当你进一步回顾和补充笔记时,文章的论据和主题就会自然显现,接下来就是动笔的时刻。
在这几个方面里,最重要的还是了解到电影的存在意义和表述手法。只有真正了解电影的人,才能写出专业而深刻的影评。而写好影评必须了解的三个要素是:主题与叙事,现实主义和场面调度,构图与影像。
“我的爱像一朵红红的玫瑰”与“我的爱是生活的红玫瑰”这单单的一句话,包含了两种不同的意思。而一个了解这两种术语的人,能更好的理解和区分,所以电影中会有术语这一说法。谈论电影的主题需要用到术语,术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组织和阐明主题。
而电影的主题,则是整个影片的灵魂所在,是支撑着情节发展的需要。比如《随波逐流的人》这部影片,它要体现的是一种“疏离感”。只有主题确定了,才可以为你接下来的分析提供依据。
叙事,则分成三个部分:故事、情节、叙事。
故事是所有呈现给我们的事件或我们可以推断出的事件。情节是以某种形式或结构对一系列事件的安排或建构。叙事是指根据某个特定情感的、身体的,或智力的观点组织情节的视角。
电影《大鱼海棠》的主题其实是很不错的,它的构造非常完美,但是在叙事方面缺少了完整性,情节安排并不妥当,所以最后的呈现效果并不好 。叙事不行,就会让人没有代入感,主观臆感不够明确。
电影《爱玛》的故事就构造非常好,它综合了看似偶发的、自然的意外,以及固定的逻辑模式。让人感到意想不到却又在情理之中,所以的事件都指向了那无法逃避且不可避免的命运。
总的来说,好的主题与叙事,是成就一部电影必不可少的条件。
在很多电影里,常常有着不可思议的构造。
现实主义就是在我们的日常上存在的,对现实主义的幻觉就是一种场面调度。影片里所表现的现实主义元素,需要一定的服装和场景布局塑造。
比如人物与平面的平衡与否,传递有非常多信息。一个人若是总在空间上高于另一个人,那么是否会有一个人总是处在阴影之中?疑问会引发人的思考。场面调度,其实很多时候是为了更好的突显主题,它是与叙事体系相联系的。
电影《待客之道》里的情节布局十分奇妙,利用了19世纪的大都会与南方场景产生联系,以及火车场景的布置和简陋木屋的寓意,制造笑料的同时又产生了叙事效果。使得每个场地的背后都存在职责叙事的因果关系、平行对照以及整体发展。
场景的布局和构造,是为了体现什么因素,需要我们深入其中去思考。
电影首先展示给人的就是画面。镜头的摄影特性,指的是电影画面的摄影特质和场景被拍摄的速度。色调就是其中的特质之一。
如《绿野仙踪》里的画面颜色偏向于红色和黄色,表现了它与众不同的奇幻世界。《变色龙》里采用了粒状的黑白色调,是为了使这部现代电影看起来更像一部老纪录片。伯克曼的《呼喊与细雨》就是以红色来暗示暴力和激情。
作家余华很喜欢伯克曼的作品,他曾扬言第一次看到伯克曼的《野草莓》时,他惊呼发现,原来这是电影!以前看过的都不能算是电影。
而在影片中,色调其实往往表示的是一种象征主义。
电影画面的空间透视,创造了一个世界。
但这个世界是扭曲的、拥挤的、还是开放的,需要我们进一步思考它的主题意义。当一部影片打破标准的连贯性剪辑模式时,强调的是某种特殊的影片主题,比如迷失感。剪辑,是被视为在时间和空间中组织影像的重视方式,不只是通常所指的形式或技术问题。
在电影影像里,所有的细节部分都是可以相关联的,是为了凸显某一主题而存在。
在了解了诸多因素后,我们会发现, 电影所展现的东西,真的很与众不同。很多时候,电影是从某个创作剧本出发,为我们塑造的奇妙世界的一种表现形式。
在电影里,我们往往能看到千奇百怪,纷杂凌乱的世界中心画面。在看电影的同时,我们心中有了千万般所想,而正是这些所想观感,促进了影评的发展。
在《如何写影评》这本书里,蒂莫西教授以教师的角度讲述了多种电影理论,并以多个案例为辅,深刻的向我们讲述了电影的表达手法和存在意义,让我们更深刻的思考和了解电影的内涵。
电影很多时候并没有我们表面上看上去那么简单,每一个艺术形式的展现都有它独特的意义,而影评的存在意义就是为了辅助我们更好的认识到电影的主题。
学会创作专业影评,是必不可少的存在。
END
作者:七洲天,唯心不易创作者。原创不易,抄袭必究。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