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5-19 10:31
写作核心提示:
标题:文苑交流会:逛展会的注意事项
正文:
在文苑交流会这样的文化盛宴中,参与者不仅可以拓宽视野,还能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为了确保逛交流会的过程愉快而充实,以下是一些注意事项:
1. 提前准备 - "了解展会信息":在参加交流会前,详细了解展会的主题、日程安排、参展单位等,以便有针对性地选择感兴趣的区域和活动。 - "携带必备物品":带上笔记本、笔、名片夹、相机等,以便记录重要信息和捕捉精彩瞬间。
2. 着装得体 - "正式场合":如果交流会较为正式,建议穿着得体的正装或商务休闲装,以示尊重。 - "舒适自在":即使不是正式场合,也应注意穿着舒适,以便长时间站立或行走。
3. 保持礼貌 - "排队等候":在参观展位或参加活动时,保持良好的排队秩序,耐心等候。 - "尊重他人":与参展者或同行者交流时,保持礼貌,尊重他人的观点和意见。
4. 有效沟通 - "主动交流":不要害怕主动与人交流,这有助于结识新朋友,获取更多信息。 - "倾听为主":在交流时,多倾听他人的观点,适时表达自己的看法,但避免打断他人。
5. 留意安全 - "保管财物":展会现场
每逢二月二还有陇县人最喜欢的一件事就是去逛二月二物资交流会。小时候我也喜欢去逛会,会场有我喜欢吃的肉盒、甑糕醪糟和爱看的吴桥杂技、马戏。现在大了到不怎么去逛会了,因为我喜欢的东西基本上都没有了,但是二月二交流会带给人们的欢乐是永久的。
说起陇县二月二物资交流大会的起源,可谓早已。民国以前,在陇县北坡山脚下的药王洞道观,供奉的主神是谷神,也称“谷神观”。至于谷神,有人认为是神农氏,有人认为是秦人的祖先后稷,究竟是谁,已不可考,通过查阅史料,加之自己是秦人,我更倾向于后稷。据说当时谷神会就在每年的农历二月二召开,属于民间古会。由于古时候的节日庙会大都和农时有关,在北方,二月二又叫“龙抬头日”,亦称“春龙节”。传说春龙节最早起源于伏羲氏时代,伏羲“重农桑,务耕田”,每年二月初二“皇娘送饭,御驾亲耕”。到周武王时,每年二月初二还举行盛大仪式,号召文武百官都要亲耕。“龙抬头”,其实是指“青龙”七星开始出现在东方,万物此时开始真正苏醒,春天真的来了。二月二,龙抬头,风雨顺,又丰收。大仓满,小囤流,好年景,春开头。这一天过后,农村逐渐进入繁忙的春耕时节,选种、踏田、开犁,人们就借谷神会来交换农具,买卖牲畜。由于古陇州恰恰处在丝绸之路上,所以二月二农具交易会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后来竟发展成为陕甘宁交接地区比较有影响的大型农副产品交易会,会期也由最初的三天,逐渐演变到五天,七天,十天等。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延续了这一民间交易会,过会期间农民朋友就把自家的山货,农副产品拿到会上来自由贸易。久而久之,参加贸易的人越来越多,便随之找招来了杂耍、歌舞、秦腔戏等文艺表演和各种本地特色小吃,使二月二交流会更加热闹。交流会最早一直在体育场附近召开,当时正在上初中,和体育场一墙之隔,在教室就能望见会场,在有会的那十天里,大多时间心都不在课堂,飞到会场去了。最近好多年会场一直在变换着。近年来,一些外地客商闻讯而来,交流会又增加了服装、工艺品等商品,再加上加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使交流会的规模越来越大,名声业响彻关中。
然而对交流会的感觉我还一直停留在少年时代。我出生在70年代末,80年代中后期读小学。那个年代物质还不是很丰富,每年交流会我都爱去逛,逛会时最喜吃肉盒,一种风味小吃,属油炸食品,猪肉粉条陷的,当时能吃上两个肉盒绝对是一种无比的享受。工作后朋友介绍宝鸡陈仓园闫记菜盒、肉盒不错,慕名去吃了好多次,虽然感觉挺好吃,但就是找不回儿时的味道,也许这就是回不去的时光,回不去的童年。会场让我留恋的美食还有甑糕醪糟,现在的醪糟清汤寡水的,那时在醪糟里放些甑糕,再打个鸡蛋,泡上一支麻花,稠稠的一碗,吃起来很是香甜。现在家醪糟做的也很精致,去甘南在临夏也喝过牛奶鸡蛋醪糟,可总吃不出感觉,也许是儿时的记忆太美好,虽时光匆匆,但总有那么一些温馨。对交流会的另一个感觉还藏在作业里,每次逛会我都爱去看杂技和马戏表演,而老师每年都会布置大同小异的作文《逛二月二交流会》、《精彩的马戏》等等,看表演时特别开心,可回家写作文时又会发愁,这可能是学生时代的通病吧。现在自己很少去逛会了,大多都是陪父母和儿子去逛,只要他们开心,我也就很开心了。
二月二,龙梦醒,天暖正早春,龙抬头,填仓风雨顺。龙尾摆,田间起花云,龙鳞闪,五谷进家门。童年二月二的记忆如同一幅幅画卷时常浮现在脑海,虽已渐行渐远,却又恍如在昨天......(作者系陇县检察院 陈英杰)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