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3招搞定《法理学读后感》写作。(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5-20 23:27

3招搞定《法理学读后感》写作。(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法理学读后感的作文,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确定主题:在写作之前,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读后感主题,是围绕法理学的理论体系、法律观念、法律实践等方面展开,还是针对具体法律问题或案例进行评析。
2. 结构清晰:一篇优秀的读后感应该具备清晰的结构,通常包括引言、主体和结尾三个部分。
- 引言:简要介绍法理学的背景、作者、主要内容等,引起读者的兴趣。 - 主体:详细阐述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a. 法理学的核心观点:总结法理学的基本理论,如法律的本质、法律的作用、法律与道德的关系等。 b. 法理学对现实问题的启示:结合实际案例或社会现象,分析法理学对解决现实问题的启示。 c. 法理学与个人成长:谈谈阅读法理学对个人法律观念、道德修养等方面的启示。 - 结尾:总结全文,强调自己的观点,并提出对法理学进一步研究的期望。
3. 论证有力:在主体部分,要运用充分的论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可以引用法理学著作中的观点、法律条文、案例等。
4. 语言表达: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流畅性,避免出现语法错误和表达不清的情况。同时,可以运用一些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具文采。
5. 观点独特:在阐述观点

【书评】《法理学》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您对《法理学》有何了解呢?欢迎大家在下方留言或来稿参与讨论。对于在本微信公众平台发送的原创稿件,将结合阅读量酌情给予奖励,湖南省刑事法治研究会每年还将对原创文章进行评奖并予以不同等级的奖励。还等什么,快来投稿吧!

投稿邮箱:hnsxsfzyjh@126.com。

作者简介




















埃德加・博登海默(EdgarBodenheimer),1908年出生于德国柏林,在获得海德堡大学法学博士后于1933年移民美国,此后在华盛顿大学研习美国法律并于1937年获得LL.B学位。从1951年开始担任犹他大学和芝加哥大学法律教授,并于1975年成为法学荣誉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法律哲学并成为“综合法理学”代表人物;主要论著有:《法理学:法律哲学和法律方法》、《论正义》、《权力、法律和社会》、《责任哲学》和《英美法律体系导论》等。



















内容介绍



















本书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在第一部分中,博登海默先生对法理学各种观点进行了历史的梳理。从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法律理论、中世纪的法律哲学、古典自然法学派、德国的先验唯心主义到历史法学派、功利主义、分析实证主义、社会法学派和法律现实主义、自然法的复兴和价值取向法理学,作者力图对各法理学所关注的主要问题展开论述,以不同法理学的认识论基础展示出法理学的哲理法学派、历史法学派、社会法学派、分析实证法学派中的哲理、历史、社会和分析成分。

第二部分作者主要对法律的性质和法律秩序所应达到的基本目标和正义进行了哲学分析。对于法律是什么这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去研究,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博登海墨先生选取了法律目的这一角度,指出法律旨在建立一个正义的社会秩序,它包含两个元素,即秩序和正义。秩序关注的是法律制度的形式结构,而正义关注的是法律规范和制度性安排的内容。社会把秩序与正义紧紧联系起来,无论是法律制度的形式还是内容,都是人类为了满足在社会中生活的需要。

对秩序和正义分别进行了探讨之后,在第三部分中博登海墨先生指出:“一个法律制度若要恰当地完成其职能,就不仅要力求实现正义,而且还须致力于创造秩序”,点明了其认为法律是秩序与正义的综合体的观点。



















读后感想



















最初对于这本书的感官是晦涩难懂,完全读不下去。随着法学素养的提高,我又重新拾起了这本书。这本书中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一句话是:“法律可以采取一种黑白分明的方法并只用确认一方当事人的主否定另一方当事人的主张来对诉讼案中相互对立的请求作出答复。这是普通法传统所偏爱的方式”对此我的理解是,法律的独特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是指面对互相敌对的双方主张, 法律必须作出支持一方、反对另一方的判决, 即作出二选一的判决。

其次法律是法官判案的依据, 需要在复杂的层面上考虑既实现正义, 又能维持秩序的问题。博登海默认为法律是秩序与正义的综合体,他指出,一个法律制度若要恰当地完成其职能,就不仅要力求实现正义,而且还须致力于创造秩序。在一个健全的法律制度中,秩序与正义这两个价值通常不会发生冲突,相反,它们往往会在一较高的层面上紧密相连、融洽一致。一个法律制度若不能满足正义的要求,那么从长远的角度来看,他就无力为政治实体提供秩序与和平。但在另一方面,如果没有一个有序的司法执行制度来确保相同情况获得相同待遇,那么正义也不可能实现。





















监制:张永江

作者:张煜,湘潭大学法学院2023级刑法学硕士研究生

编辑:张煜

责编:周诗棋

审核:李兰



微信号:湖南省刑事法治研究会

新浪微博:湖南省刑事法治研究会

今日:湖南省刑事法治研究会

网言网语丨从红色文物中感受智慧和力量

红色文物承载信仰、信念、信心,记载着党和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透过一件件真实的红色文物,能更加深刻地领悟这段历史所蕴含的精神力量。让我们一起听听网友身边令人感动的红色文物故事。

听风说故人:浙江省柯城区有一位83岁的老党员何孙寅,从上世纪50年代起便开始收集党史专题邮票,现在已经收集600余枚。打开邮集,可以看到记载着党的诞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改革开放等不同主题的小小邮票,方寸世界承载了党史长河里的风霜雨雪,也见证了老党员的初心与使命。正如何老所说,“希望透过邮票,我们都能感受到共产党人的自信、智慧和力量。”

老党员何孙寅收集的部分邮票(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纪委监委供 严向阳 摄)

文武双全:记得我儿子满月酒那天,大哥把一个铃铛压在儿子枕头下面,对我讲了一个故事。那是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爷爷带着怀有身孕的奶奶躲进了拔山,并盖起草屋。有一天,粟裕的警卫连来到拔山,住在了爷爷家,爷爷奶奶用心地照料关怀,与他们结下不解之缘。一个月后,粟裕连队接到命令要连夜转移。临行前,警卫连长送给爷爷一个铜质铃铛和一张纸,铃铛是从俘获日军战马脖子上摘下来的,纸上写着“何开明”三个字,这便是奶奶肚中我父亲的名字。“要让孩子读书,牢记‘求知、开明、奉献’”,这是连长走之前讲给爷爷的话。如今,爷爷的草房成了“抗日根据地”的景点,“求知、开明、奉献”六个字也成为我们家世代相传的家风。

冷滩听涛:作为共产党创始人之一的李达是我的“老乡”,在他故居书房里有一张老式书桌,是李达父亲亲手为他制作的。北平任教期间,李达长期同反动派斗争,多次发表抗日反蒋的言论。1941-1946年,李达被迫滞留家乡,由于家在飞机场附近,每日要逃避警报,还要受到当局监视。为掩人耳目,他把书桌搬到湘江边自己挖的防空洞里,白天潜心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晚上回家睡觉,书桌陪伴他于乱世中寻得宁静,他在此期间写下了《法理学大纲》等著作手稿,成为“我国最早运用马克思主义研究法学的一位拓荒者和带路人”。

李达故居书房(湖南省永州市冷水滩区纪委监委供)

庸城清风:在湖北省竹山县档案馆,有一把长1.5米,宽0.3米的柳叶刀,它是贺龙元帅创建鄂西北苏维埃的历史见证。1931年5月初,贺龙率领的红三军深入竹山县沧浪、挡鱼等地,先后建立9个苏维埃乡政府,其中就包括挡鱼乡苏维埃政府;9月初,红三军召开苏维埃政府负责人会议,在此期间,贺龙元帅便把这把佩刀赠与挡鱼乡苏维埃政府负责人余大红。随后,余大红的家人将其作为“贺龙军刀”一直秘密保管。1988年,经历了余大红家族四代传承后,“藏”了58年的“贺龙军刀”捐献给了当地党和政府。佩刀威风凛凛,彰显了共产党人创建革命政权的决心和信心。

水云禅心77:87岁的张家邦老人翻开红色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立功证明书”,上面写着“一九五三年三月立一等功一次”。老人向我们激昂地讲诉上甘岭战火纷飞的战场,当说到用手榴弹对敌人展开进攻时,他满怀骄傲;当讲到身边一个个战友倒地牺牲时,他又泪流满面。红色封面恰如被鲜血染红,而那些为了民族解放,国家独立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烈,将永远镌刻在我们心里。

张家邦老人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立功证明书”(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纪委监委供 陈敏 摄)

Sg清廉界埠:在江西省上高县桐山村的一面宗祠墙壁上,有一张高1.4米,宽5.6米的“红军布告”,布告内容有四条:“中国工农红军优待条例”“反对保甲制度”“工农不打工农”“打倒卖国的国民党”。它是1930年8月,毛泽东、朱德率红一军团向长沙进军途中,途经上高,驻扎在桐山村宗祠时留下的。它见证了红军的革命活动和党制定的革命路线、方针和政策,是珍贵的革命历史实物资料,也被列为江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清廉太原raowenbo:《共产党人》创刊号是抗战时期中共中央党内理论刊物。刊内依次登载了毛泽东、王稼祥、洛甫(张闻天)、刘少奇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撰写的文章,其中毛泽东撰写的《发刊词》第一次将党的建设称为“伟大的工程”,第一次提出党的建设是中国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蕴含着丰富的党建思想,是党的建设方面的经典文献。

《共产党人》创刊号(山西省太原市纪委监委供)

海阔天空:在我们社区服务中心,有一个“田家英纪念馆”,里面陈列展出着一张“破草席”,据当地老百姓讲,这是中央调查组在富阳蹲点调研时用过的一张草席。小小草席见证了中央调查组与基层群众同吃同住、艰苦调研的珍贵时光,激励着我们继续发扬这种一心为民、实事求是、艰苦朴素的精神。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韩思宁)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