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5-21 06:26
写作核心提示:
撰写2016年干部培训工作总结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 结构清晰:总结应具备明确的结构,包括引言、正文和结尾。引言部分简要介绍培训背景和目的;正文部分详细阐述培训内容、成果和不足;结尾部分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
2. 突出重点:在总结中,要突出培训工作中的重点内容,如培训主题、培训对象、培训方式、培训成果等。避免泛泛而谈,确保总结内容具有针对性。
3. 数据支撑:尽量使用具体数据来支撑总结内容,如培训人数、培训时长、培训满意度等。数据应真实可靠,以便读者对培训工作有更直观的了解。
4. 分析问题:在总结中,要客观分析培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培训内容与实际需求不符、培训方式单一、师资力量不足等。分析问题时,要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5. 总结经验:总结培训工作中的成功经验,如培训组织有序、师资力量雄厚、学员积极参与等。通过总结经验,为今后的培训工作提供借鉴。
6. 提出建议:针对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建议应具有可操作性,有助于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
7. 语言规范:使用规范、简洁、准确的语言,避免使用口语化、模糊不清的表达。注意段落之间的衔接,使文章结构紧凑。
8. 格式规范:按照单位或部门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为进一步做好基层教育党建工作,认真执行相关工作制度规定,加强个人党性修养、作风养成和纪律意识,根据上级培训学习安排,我用心认真地参与了本次培训课程学习全过程,收益颇丰受教匪浅。
一、提高认识,激发学习强动能
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自觉提高对本次培训的内容、目的、意义的思想认识——要深学细悟领会思想伟力,切实强化党性修养政治自觉,将xx精神在基层党建工作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要进一步深化对基层教育党建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把xx重要部署转化为推动基层教育党建工作的有效举措和积极行动;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本次培训学习的精神实质,准确把握上级对新时期党的建设的新部署、新理念、新要求,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全面提升工作水平;要积极献力献策助推教育发展,将党委政府所需所盼同自身所能所愿结合起来,充分发挥积极作用,影响和带动党员干部群众,坚定不移跟党走、矢志不渝听党话,为教育高质量发展凝聚共识、汇聚力量。
二、用心学习,学思感悟提素质
从行动上高度重视,自觉用心参加本次培训学习全过程。参加本次培训学习,我认为在全国上下深入贯彻落实xx精神的开局之年的关键时期,举办本次培训班正当其时,对于我们支部书记在今后工作中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上很有启发、很有实效。在本次培训学习中,学思感悟受教匪浅,一是在学习过程中,始终以积极饱满的热情,严谨求实的学风,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着眼于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的想法参加学习。学习中认真做好笔记,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二是全程系统学习,扩展了党的工作多方面的知识,学到了很多新观点、新的思路和新的工作方法,进一步提高了理论水平,增强了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是新时期党的建设及教育发展进入一个新时期,面对的形势和任务各不相同,通过本次培训,进一步在加强党的建设和统一思想方面有了新的提高。
三、学以致用,强基固本明方向
从实践上高度重视,自觉将本次培训学习收获与新时期基层教育党建工作的新要求、新任务、新方法相结合,为新时期如何结合工作实际情况,采取科学方式,在实践上对做好基层教育党的建设工作提供路径引导。一是进一步强化进取意识。“打铁还需自身硬”。支部书记在基层单位的整体工作中是一个特殊的角色,既是教育者,又是实干者;既是协调者,又是监督者。这样的多重角色,要求要具备良好的素质,树立良好的形象,因而需要不断加强自身政治理论、业务知识、党的知识的学习,使自己更好地适应党的工作要求;二是进一步强化表率意识。“火车快不快全靠车头带”。以身作则是做好管理工作的重要条件,要坚持做到严于律己方能律人,想让同志们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带头做到。作为一名支部书记,更加需要做好表率作用;三是进一步强化宗旨意识。结合本职工作以及具体实践,“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就是我们教育人的根本和宗旨。需要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和领会xx所蕴含的新思路、新战略、新举措,全面贯彻xx思想,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不断地切实提高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和组织观念,激励勇于担当、敬业奉献的教育精神,更好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强基固本明方向,更好履行教育强国使命。
培训学习明方向,踔厉奋发向未来。通过本次培训学习,令我接受了一次“精神洗礼”,思想上“充”了“电”,精神上 “补”了“钙”,行动上“加”了“油”,必将对今后工作产生的积极影响,必将为我们更好地开展基层党建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
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以来,始终将干部教育培训作为党的建设重要任务,不同历史时期根据形势任务的变化,逐步形成了具有时代特色的基本规范。以下是各阶段的主要规范特点及举措:
规范核心:以革命战争和政权建设为中心,建立短期培训与理论教育结合的体系。
具体举措:
创办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后发展为“红校”)、马克思共产主义大学等,课程包括马列主义理论、苏维埃建设、军事技能等。
领导人亲自授课,如毛泽东讲授苏维埃运动史,周恩来、朱德讲授军事课程,强调理论与实践结合。
学制灵活,以短期培训为主,注重党性教育。
规范核心:转向国防教育,服务全面抗战需求。
具体举措:
提出“实施国防教育”方针,改革旧课程,增设抗日救亡相关内容,如《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明确新教育目标。
建立陕北公学、抗日军政大学等学校,课程突出统一战线、游击战争等实战内容。
强调在职干部教育,通过业务教育、政治教育、文化教育提升干部能力。
规范核心:适应解放区政权建设和城市管理需求,推进正规化培训。
具体举措:
创办华北人民革命大学、马列学院(中央党校前身),加强干部理论水平。
军队转型为工作队,开展城市政策、群众路线等专项培训,解决新解放区干部短缺问题。
推行在职教育制度,如中共中央华北局发布《关于在职干部教育的决定》,细化学习内容与考核机制。
规范核心:快速培养适应执政需要的干部队伍。
具体举措:
设立工农速成中学、干部业余文化补习学校,解决干部文化水平不足问题。
建立中央、省、市、县四级党校网络,分类培训高、中、初级干部,课程涵盖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经济管理。
选派干部进入高校深造,如1951—1954年组织2.2万名干部入高校学习专业知识。
规范核心:强化政治教育与业务能力并重。
具体举措:
党校教育体系进一步细化,增设工业、农业等专业课程,适应计划经济需求。
因“文化大革命”冲击,干部教育一度停滞,1977年后逐步恢复党校与干部培训制度。
规范核心:推动干部教育科学化、制度化。
具体举措:
1977年中央党校复校,1979年恢复干部轮训制度,重点培训经济管理知识。
2001年发布《2001—2005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首次系统总结干部教育八条经验,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分类分级培训。
体系完善与法治化(2006—2012年)
规范核心:以法规保障教育培训质量。
具体举措:
2006年颁布《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明确“全员培训、按需施教、学用结合”等原则,规定县处级以上干部每5年需接受3个月脱产培训。
建立浦东、井冈山、延安干部学院,形成国家级培训基地新格局。
规范核心:突出政治统领与高质量发展。
具体举措:
修订《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提出“政治统领、服务大局”等六大原则,强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2。
推行“分类分级、全面覆盖”模式,结合网络培训、案例教学等多样化手段提升实效。
加强考核评估,将培训结果与干部任用挂钩,形成激励约束机制。
从革命时期的“短期速成”到新时代的“制度创新”,干部教育培训始终围绕党的中心任务,逐步构建起覆盖全员、分类分级、与时俱进的规范体系。其核心经验包括:坚持政治引领、注重实践结合、强化制度保障、推动方法创新。如需更完整的历史细节,可参考《中国共产党干部教育世纪历程》等专著。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