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策美文教你学写《宝马新五系广告词》小技巧(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5-22 12:27

写作核心提示:
撰写关于宝马新五系广告词的作文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 确定目标受众:明确广告词的目标受众,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兴趣,以便更好地传达宝马新五系的优势和特点。
2. 突出产品特点:详细阐述宝马新五系的核心卖点,如外观设计、动力性能、科技配置、舒适性等方面,让消费者对产品产生浓厚兴趣。
3. 运用修辞手法: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使广告词更具感染力和吸引力。
4. 保持简洁明了:广告词应简短精炼,避免冗长和复杂,让消费者在短时间内了解产品特点。
5. 营造品牌形象:通过广告词传达宝马品牌的高端、时尚、创新形象,增强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同感。
6. 创新独特:在众多汽车广告中脱颖而出,运用独特创意,使广告词具有鲜明的个性。
7. 体现人文关怀:关注消费者的生活品质,传递出宝马新五系为消费者带来的美好体验。
8. 适应不同媒体平台:根据投放媒体(如电视、网络、户外广告等)的特点,调整广告词的长度、形式和风格。
以下是一篇关于宝马新五系广告词的示例:
【标题】
驾驭未来,尽享尊贵——宝马新五系,引领豪华轿车新潮流!
【正文】
1. 精湛
最硬汽车广告语,是宝马这两句
对智人最好的描述是:他是会讲故事的动物。我们创作出了关于神、国家和公司的虚构故事,而这些故事构成了我们社会的基础和我们生活意义的源泉。——尤瓦尔·赫拉利《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做顶尖品牌,终极奥义是:找到一句话,讲好一个故事。奔驰官方广告语最新中文版本是“心所向 驰以恒”,一副有腔调的样子,但不知所云;雷克萨斯的“领未见·探非凡”,想卖弄点文采,却大而无当。▲品牌广告语往往语焉不详
汽车100多年,各品牌官方广告语数不胜数。哪家最清晰、最传神、最稳定?是BMW,宝马,一句话说了60年。宝马官方广告语最是直白硬核:“纯粹驾驶乐趣”;美国版本更犀利:“终极驾驶机器”。▲“纯粹驾驶乐趣”是BMW重复了60多年的口号
所有的品牌,都应该能用一句话说清“我是谁”。这句话一要能让自己明白“我是谁”;二要能让消费者明白“你是谁”;三要有咒语般的魔力,让人听了就上头,一脑子的买买买。第一个是自知之明,第二个是知人之明,第三个是洞悉人性的大聪明。找到这句话很难,所谓“一句顶一万句”。宝马也是用了30多年时间,才找到这么一句话。一道“缝隙”让BMW重生
Freude am Fahren,“纯粹驾驶乐趣”, 在1960年代伴随着宝马Neue Klasse(新级别)汽车出现。BMW品牌1916年问世,1928年开始造车,直到1960年代推出“新级别”系列车型,才逐步成为一个“运动豪华品牌”。“新级别”之前,是一个让宝马狼狈不堪的1950年代。在相继尝试了大型豪华轿车501、廉价小车Isetta、跑车507等车型之后,宝马陷入了方向上的迷惑和财务上的绝境,1959年险些被奔驰收购,沦为梅赛德斯·奔驰的代工厂(参看本号《挣脱奔驰之手,宝马终于搞清“我是谁”》)。▲由于售价过高,跑车507铩羽市场
靠匡特家族的支持逃出生天后,宝马选定了新方向:为德国新兴的中产阶级造车。这时候,BMW品牌史上一个传奇操盘手出现了。保罗·G·哈尼曼(Paul G. Hahnemann)1961年成为宝马公司的销售总监。这是一位汽车史上罕见的品牌管理奇才,对市场有敏锐的直觉,对塑造品牌也有极高的天分,简而言之,他是帮宝马找到“我是谁”,并且重塑BMW品牌的关键人物。哈尼曼有一个著名而奇特的绰号:“缝隙保罗”。“缝隙”一词,让人想到后来的大众汽车董事长皮耶希,此君格外关注车身钣金件的加工精度,因而人称“缝隙迷”(大众的车身看上去就是板正,这跟皮耶希大有关系)。但“缝隙保罗”的“缝隙”就大多了,哈尼曼找到的是一个“市场缝隙”,一个决定宝马命运的生存空间。这道“缝隙”,存在于大型豪华轿车和廉价入门小车之间,名曰“中型运动轿车”。宝马1961年发布的1500车型,车身尺寸和发动机排量不大不小,既有家庭日常用车的实用性,又加进了一些跑车性能,开创了一个全新细分市场。哈尼曼在这个“缝隙”上大做文章,把新车型定义为“新级别”,并且着意跟“老派”的奔驰摽着劲儿干。▲1960年代,宝马靠“新级别”轿车找到新生存空间
哈尼曼认为,消费者对一个品牌的理解,比内部员工对自家品牌的理解更重要。在搞了大规模消费者调查后,哈尼曼get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点:大家认为奔驰品牌代表“老德国”,而宝马品牌则是一种“新生力量”。于是,哈尼曼接下来就要大树特树BMW的“新”,不但车子叫“新级别”,而且“新”得要极有个性。“新级别”车型的宣传开始往“驾驶乐趣”上靠,到1965年,BMW官方广告语正式定为“纯粹驾驶乐趣”。一个“新级别”,加上一句“纯粹驾驶乐趣”,从此完全改变了宝马汽车的命运。树起“运动”新招牌
“新级别”系列汽车主打“运动”。汽车中,最能体现“运动”的当然是在赛场上呼啸而过的赛车;赛场之外,最“运动”的是那些性能强悍、造型酷炫的跑车。赛车与跑车,原本就是一根藤上两个瓜。在宝马“新级别”问世时,奔驰史上最著名的跑车之一300 SL仍是富人们追捧的“尖儿货”。这原本是奔驰二战以后开发的首款耐力赛车,以别出心裁的鸥翼车门惊艳一时,奔驰看到了它的市场潜力,改造成量产跑车卖给欧美那些赶时髦的有钱人。▲奔驰300 SL首创了鸥翼门设计
300 SL当然不是徒有其表,它是当时世界上速度最快的量产车,最高时速可达260公里。要说“运动基因”,宝马和奔驰、奥迪都无法相提并论。奔驰自然不必说,那是赛车的骨灰级玩家,尤其是在1926年戴姆勒和奔驰合并之后,S、SS、SSK系列赛车称雄欧洲各种耐力赛、山地赛、大奖赛。▲奔驰SSK获奖无数,是当时最受推崇的跑车之一
1930年代,德国纳粹政府为展示工业实力,拿出巨额资金赞助两大汽车巨头奔驰和汽车联盟(奥迪前身)的赛车运动,两家公司银色外观的“银箭”赛车横扫欧洲赛场,除了彼此,再无对手。▲汽车联盟(奥迪前身)的“银箭”称雄赛场
而宝马当时只是个汽车业的“小公司”,1928年才下场造车,1936年才推出首款跑车328。328是一款装备了2.0升直列6缸发动机的“小排量”跑车,虽然在一些赛事中也崭露头角,但和另外两个巨头装备8缸、12缸甚至16缸的“银箭”相比,完全不在一个层次。▲宝马328跑车主打轻量化设计
二战后,宝马在1956年推出另一款跑车507,打算蹭着奔驰300 SL的热度大赚一把。但由于成本控制能力太差,本来定位于中档跑车的507,最终售价比名噪一时的高档跑车奔驰300 SL也不便宜。即便如此,507每卖出一辆都亏本,直接把宝马公司拖进财务泥滩。▲507是一款迷人的跑车,但它差点毁了宝马
虽然没有高贵的赛车血统,在跑车项目上也吃了大亏,但宝马还是把赌押在“运动”上,准备放手一搏。这次,宝马造的不是跑车,更不是赛车,而是在家用轿车中加进了“运动”调味剂。“运动”成了一门好生意
1962年,“新级别”首款车1500上市。这是一款4门家用轿车,装备了1.5升四缸发动机,而同期的奔驰汽车,发动机排量1.9升起步。在大型豪华轿车501(配备6缸、8缸发动机)失利后,宝马不再硬刚奔驰,这次选择的策略是:惹不起躲得起。1500的动力并不算出色,但车身小巧轻便,悬架结构在当时也比较先进,开起来显得灵活敏捷。在造型设计上,这款车一扫大型豪华车501的繁复浮夸,车身线条简洁流畅,低窗线大车窗提供了良好的驾驶视野,大车门便于乘员上下车。在1960年代初,这种风格是汽车设计界的一股清流,把实用性和性能很好地结合在一起。“新级别”1500上市当年,宝马公司就结束连年亏损,实现收支平衡;第二年,销售额增长47%,宝马20年来破天荒地首次向股东派发股息。▲正如这个广告所言,“新级别”的定位正中靶心
销售总监哈尼曼在宝马公司是一个强势人物,他利用自己的影响力,把市场营销与汽车研发紧紧捆绑在一起。当哈尼曼发现除了满足日常使用外,“驾驶感觉”成为1500吸引人们的一个兴奋点,于是,他决定在“运动”上大做文章,推动宝马不断升级动力,接连推出排量更大的1600、1800和2000(当时,宝马用发动机排量命名“新级别”车型,这些数字代表1.6升、1.8升和2.0升排量)。广告也不失时机地推波助澜,不断提醒人们宝马“新级别”的特别之处。1964年,一则1800的广告以“...aus Freude am Fahren”(...纯粹的驾驶乐趣)结尾,随后,这句话不时在宝马广告中出现,到1965年,Freude am Fahren(纯粹驾驶乐趣)正式成为宝马官方广告语,也成了品牌形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纯粹驾驶乐趣”不仅仅是一句营销广告语,从此还被宝马奉为汽车开发的金科玉律。此前,宝马车尝试过多种风格;此后,无运动,不宝马。▲“纯粹驾驶乐趣”从1965年开始成为宝马的行动指南
1966年,宝马在“新级别”基础上推出了更短小精悍的“02系列”(后来3系的前身),02代表“新级别”车型的双门版,轴距和车身更短,车身更轻,加速更快,操控更敏捷。1800和2002还推出了动力更强的特殊版本(1800 TI/SA、2002 TI等),让车主可以下到赛道一试身手。▲02系列更能凸显BMW运动风格
“新级别”让宝马名利双收,不但树立了“运动型轿车”的新品牌形象,还带来了滚滚财源。仅在1960年至1970年的十年间,宝马汽车的销量就增长了两倍,收入增长七倍多。改变豪华定义的段子手
“新级别”十年,是宝马品牌历史上最关键的十年。这十年,为宝马成长为全球性豪华品牌铺平了道路。“新级别”充其量只能算中高档轿车,虽然卖价比大众、欧宝、欧洲福特的同级车贵一些,但没人认为它是豪华车,也没人把它和奔驰的同期轿车相提并论。但宝马是不服气的。换个角度说,宝马对奔驰的江湖地位艳羡不已,把竞争对手圈定为奔驰,一者可以激励自己,二者可以自抬身价。(现在一些造车新势力动辄对标保时捷、迈巴赫、劳斯莱斯,用的也是这种套路)哈尼曼说:“梅赛德斯·奔驰的对手是自己和其他所有人,而宝马的对手只有一个,那就是梅赛德斯·奔驰”。从1960年代后半期开始,和奔驰较劲成为宝马的一种公司文化,在产品策略、市场营销上总是有意无意地拉扯奔驰。哈尼曼时不时面对媒体挖苦奔驰:“斯图加特(奔驰公司总部所在地)的车都很笨重,而我们的车开起来很灵活。”什么是豪华汽车?当时的豪华概念的解释权在奔驰、凯迪拉克、林肯,它们的车,都有更大的尺寸、更大的马力,内部装潢奢华,也有更多先进而时髦的配置。1970年代初期,宝马想乘着“新级别”的东风大举进入美国市场。美国是当时全球最大也是最有份量的汽车市场,而美式豪华车是极其浮夸张扬的庞然大物,相形之下,宝马的“新级别”车型体格小巧,内饰和配置也显寒酸。▲1971年款凯迪拉克Eldorado
宝马接着剑走偏锋。1974年,宝马在美国找了一家新的广告公司Ammirati & Puris,下令制作一句恰当的广告语,向美国人讲明白宝马的独特优势,那就是:“宝马的高端定位来自于性能,而非传统豪华概念”。某一天,这家公司的老板之一Puris在办公室里苦思冥想时,突然福至心灵,一句新的广告语从脑子里冒了出来:“The Ultimate Driving Machine(终极驾驶机器)”这句话让宝马如获至宝。有了这句话,宝马车在美国的营销就一通百通了。在推销2002时,他们说:“我们的高贵身份,来自于引擎盖下边,而不是上边”;▲Puris手绘的广告草图强调了“引擎盖下的豪华”
在推销5系时,他们说:“这是工程师眼中的豪华,而不是内饰设计师眼中的豪华”;所有广告的宝马logo,都伴随着这么一句:The Ultimate Driving Machine(终极驾驶机器)。▲The Ultimate Driving Machine(终极驾驶机器)成为BMW的精神旗帜
这句话真是百年汽车史上不可多得的神来之笔,它把传统豪华车说成了徒有其表,它让一些美国人觉得,只有买BMW的人才识货,才是真正懂得汽车精髓的行家里手。这句话的魔力直接拉爆了宝马在美国的销量,1974 年宝马在美国卖了1.5万辆,1975年卖了1.94万辆,1976 卖了2.6万辆……10年之后,宝马在美国的年销量直奔10万辆。后机械时代又遇难题
无论是“纯粹驾驶乐趣”还是“终极驾驶机器”,都是一针见血的妙语,廖廖三四个单词,直指人心。它们不但让人们重新认识了BMW这个品牌,更神奇的是,它们被宝马品牌奉为圭臬,指点着宝马从此一心一意走上“运动”之路。从1970年代开始,宝马采用了新的产品命名规则,“新级别”被新的5系替代,“02系列”变身为3系,6系、7系也先后上市。此时的BMW,车卖出了和奔驰、凯迪拉克不相上下的高价,还成了“高性能”的代名词。宝马真的在努力成为“终极驾驶机器”,“后驱+前后轴载荷50:50+直列6缸发动机”这宝马“运动三件套”都在1970年代配齐。在标榜“运动”上,宝马几乎到了走火入魔的程度。1997年,老对手奔驰放下高贵的身段,推出前驱小车A级去扩大市场份额。2004年,宝马也推出入门小车1系,但却宁可牺牲空间和实用性,也要坚守后驱。在那个年代,宝马还时常嘲讽竞争对手,在平面广告中,前肢比后肢更强壮的畸形动物展示了BMW的理念:“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没有前驱车”。宝马公司的高层还向公众表白:我们永远不会开发带有M标志的SUV。▲宝马在平面广告中用畸形动物嘲讽前驱车
然而,形势比人强。对于一家汽车公司而言,销量、市场份额和利润才是真正的指挥棒。仅仅在几年后,M标志便出现在X5、X6上,2系旅行版、X1、X2成了前驱车,1系也未能忠贞不二,第三代开始也加入了前驱阵营。宝马年复一年地讲述着“驾驶乐趣”的故事,讲出了一个全球顶尖的豪华品牌。时至今日,全球汽车业进入了重大转型时刻,燃油车快速衰落,电动、智能成了新的传奇,此时此刻,BMW是否应该像60年前一样,编织一个新的故事?▲“纯粹驾驶乐趣”现在仍然是BMW的广告主题
电动车有完全不同的动力布置方式,大马力、后驱、50:50前后轴重量分布……这些在油车时代需要大费周章才能实现的优势,电车上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搞定;而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终将彻底改变汽车的本质,人们不再专注于驾驶时,“驾驶乐趣”从何谈起?在新生力量面前,曾经的“新势力”宝马显得老派了。重大变革当前,宝马又推出“电动新级别”概念车(BMW Vision Neue Klasse),宣传口号是一脉相承的“电动驾趣”。▲“电动新级别”会把宝马带入什么的未来?
问题是,电动智能时代的汽车,驾驶乐趣还有多大的吸引力?人们是否会转而关注别的乐趣?汽车带给人们的乐趣究竟会是什么?全新BMW 5系,让驾驶真正成为乐趣
当谈及驾驶乐趣,宝马这个名字总能激起无数车迷的热血与激情。它不仅仅是一辆车,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的象征。而“纯粹驾驶乐趣(Sheer Driving Pleasure)”在半个多世纪以来,也始终与BMW紧密相连共生,成为品牌形象的一部分。BMW集团企业与品牌标识负责人约阿希姆·布利克豪瑟(Joachim Blickhäuser)说:“BMW品牌的核心就是乐趣。这句广告语传递着积极乐观的情感。”深入探究BMW的品牌历史,就会发现“乐趣(德语:Freude)”一直贯穿于BMW品牌的历史长河中。“Freude”这个单词,最早出现在上世纪三十年代中期的BMW广告中,意思是"愉悦”、"快乐"或者"乐趣”。1936年,一块BMW汽车与摩托车的广告牌上写道:“驾驶是一种乐趣!(Kraftfahren muss Freude bereiten!)”,去往经销商门店路上的广告则在强调BMW的特点:“乐趣与便利(Freude und Nutzen)”。1955年,BMW的广告语明显带有欢快的韵律,“Freude”也再次出现在BMW品牌广告中,不过在当时,这个词还没有演变成为一句足以彰显品牌态度的广告语。直到上世纪六十年代初,BMW引以为傲的产品特质:运动,可靠,激动人心,此时成为了全新BMW中型车型的产品宣传核心。在1964年,一则BMW1800的广告结尾处写道:"…为了纯粹驾驶乐趣(…. aus Freude am Fahren)"。随后这一口号也出现在了其他的BMW广告中,有时在标题中,有时出现在正文里,最终变成了品牌标志旁的标语。1965年,BMW决定将“…为了纯粹驾驶乐趣(….aus Freude amFahren)”定为官方广告标语,这句标语自此成为了品牌形象的一部分。1972年,广告语开头的"为了(Aus)"一词被删去,从而形成了今天的BMW官方广告语。BMW Motorsport公司也在同年建立。同时,在1972年竣工的BMW大厦也成为了BMW历史上的重要里程碑,由于其独特的外观设计,还被冠以"四缸大厦"的呢称。也是在这个紧密相连的神奇的年份,BMW 5系诞生。 人车合一,谁与争锋每一位驾驶爱好者心中都有一辆梦想之车,它能够在弯道中如鱼得水,拥有精准的转向和强劲的抓地力。在无数这样的梦想车中,BMW 5系无疑以其卓越的操控性能赢得了车迷们的钟爱。在操控性能方面,BMW 5系可谓是独步江湖。它的底盘调校和悬挂系统经过精心优化,无论是在高速行驶还是在弯道中,都能保持极高的稳定性和操控性。驾驶者可以有效的感受到车辆与地面的联系,每一个动作都能得到及时的反馈。这种精准的操控感受,就像是在操控一个独步武林的侠客,在屋梁、树梢从容跳跃、游刃有余,躲避各种暗器,让人热血沸腾!这独步武林的绝学主要就是源于BMW 5系的运动DNA,前桥采用了双A臂式独立悬架,这种设计相较于传统的麦弗逊悬挂具有更好的支撑性和稳定性,能让车轮在坑洼路面的跳动被更好地被控制,从而优化了减震器的运动范围和工作效果,这样就提高了乘坐时的舒适性。另外一个好处就是过弯时更爽、更稳定,避震器在压缩与回弹时,车轮始终保持最佳外倾角,在转弯时外侧轮胎与路面有更多的接触面积,也就可以传递更大的侧向G值。工程师通过不断努力,调节上升与下降段轮跳曲线(h=vt/(1/2)g*t^2)与水平位移段曲线(x=v*t),最终使得5系在高速行驶时更稳定,在转弯时保持高度灵活性,整体的操控性都得到提高,同时还改善了车辆的NVH(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后桥则采用了5连杆式独立悬架,这种设计可以确保后轮在各种路况下都能得到精确的控制与极佳的驾驶动态。横向动力学管理系统(QDM)是5系底盘的最强大脑,负责调配底盘各职能,它可以接收几乎所有车辆传感器的信息,对车辆的下一步动态进行分析预测,进而协调底盘各功能,让底盘各职能从容应对。很多时候你以为的驾驶技术好,其实这里有不少车辆的帮助。QDM可以让车趋近于中性转向的操控感,不推头,不甩尾,并能让驾驶员清晰感知到车辆目前所处的状态以及即将发生的动态。例如在过弯中马上就要推头了,QDM会通过方向盘将反馈提前给到驾驶员来感知,对内侧车轮进行轻微制动,并增加动力输出,在维持速度的同时减少了推头的可能。不知不觉间,它完成了很多以前需要人来做的细碎烦杂的工作。究极来说,车还是需要人来驾驶,能不能找到舒适的驾驶位,一看座椅,二看方向盘。BMW 5系的转向系统(EPS)也是其操控性能的法宝。可变转向系统优化摩擦力,使5系转动方向盘时有宝马经典的转向手感。速度越低,转向力越小,速度越高,转向力越大,可以适用所有驾驶和泊车场景。对比上代车型,加长的转向柱可以让每一位驾驶员找到自己最舒服的驾驶姿势。而玩车的Bimmers也常说一句话“宁减一公斤,不加10马力”。对于汽车来讲,减低簧下质量远远比提升马力来的重要得多。驾驶BMW 5系,会感受到一种人车合一的极致体验。车辆与驾驶者之间仿佛建立了一种默契的联系,每一个动作都能得到及时的响应和反馈。这种默契感让驾驶变得更加轻松自如,也让驾驶者更加享受驾驶的乐趣。从容驾驭,安心才能尽兴在追求极致操控的同时,BMW 5系也没有忽视安全性能。它配备了专门开发的集成式制动系统integrated brake system 2.0(IB2.0),它将制动执行机构、制动辅助机构、制动控制(DSC)系统集成在一个制动模块。以前的宝马需要多个部件才能完成一系列功能,现在有效地降低了整个系统的复杂性,同时减少了零部件,降低了重量,可以说百利无一害。那它的优势是什么?制动距离更短,主动安全性更高。全力制动建压时间仅需150ms。IB2.0一项非常大的优势就是制动距离,通过集成式制动系统,车辆最多可将制动距离缩短20%。全力制动的建压时间仅需150ms(传统制动一般在300ms-600ms)。主动安全性提高在实际驾驶场景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比如驾驶汽车以60km/h的时速在柏油路行驶,前方突然出现紧急情况,在反应非常快的情况下,1秒的反应时间车辆行驶了16.7米,全力踩下刹车到车停止用了12米。但很多人遇到危险、紧急情况往往反应不够、慌张,IB2.0系统可以帮你更快地建立全力制动所需的压力,让你更从容的应对。并给予驾驶员强烈的信心和安全感,在刹车踏板踩下去的瞬间就能明显感受到制动力的建立。创新纯电动BMW i5也能够带来真实的制动踏板感,从而带来更多的运动性和更好的安全感。很多人聊到操控都会提到两个字,叫“脚感”。老司机是不是开始担心少了真空助力,纯靠电子,会不会丢掉脚感,踩上去软绵绵的。对于电控的制动系统,宝马特有的标定让刹车踏板反馈如同宝马燃油车一样,脚感扎实。并且当脚搭在踏板上时,车辆不会立刻制动。而一旦需要制动时,踩下制动踏板,迅速的制动响应和踏板回馈就会产生,一切都是那么的熟悉。驾趣随心,成为道路掌控者除了强大的操控性能和安全性能外,BMW 5系还配备了多种炫酷的驾驶辅助功能。这些功能不仅提升了驾驶的便捷性和安全性,还让“驾驶乐趣”更上一层。例如,BMW视线控制自动变道,在高速路上行驶时,系统会自动判断周边的车况,然后提供给驾驶员一个向左或向右变道超车的提示,在仪表上也会出现相应的提示,之后如果你的眼睛看向提示超车侧的后视镜,系统确认到该动作后,代表你已确认超车,就会自动执行自主变道。这样你不仅不需要频繁地踩油门和刹车,连变道时的转动方向盘和打转向灯都不需要自己动手了,只需要集中注意力观察前方路况即可。这不仅降低了驾驶的疲劳度还提高了行驶的安全性。BMW 5系的自动泊车辅助功能不仅可以帮助驾驶者轻松地将车辆停放在指定的停车位中,甚至还可以通过手机遥控泊车,只需要按下按钮,车辆就会自动泊入你选定的停车位,简化了泊车过程又避免了因停车位太窄而造成的剐蹭和碰撞等问题。驾驶BMW不仅仅是一种交通工具的选择,更是一种对极致操控乐趣的追求。每一次转向、每一个加速,每一次刹车与每一个弯道,都满载着驾驶乐趣与无限激情,无论是独自享受一段静谧的驾驶时光,还是与朋友一道探索未知的旅途,全新BMW 5系都将带来前所未有的操控体验和驾驶乐趣。上路吧,用心去感受BMW带来的每一个精彩瞬间,让驾驶成为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乐趣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