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宁品读】文房中的“小五”

更新日期:2025-05-25 10:15

【宁品读】文房中的“小五”"/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宁品读文房中的“小五”作文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 "主题明确": - 确保作文的主题是宁品读文房中的“小五”,即宁品读所特有的五种文房用品,如笔、墨、纸、砚、印等。
2. "背景介绍": - 简要介绍宁品读及其文房用品的历史背景,让读者对宁品读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3. "内容丰富": - 详细描述“小五”的特点、用途、制作工艺以及它们在文房中的地位和作用。
4. "结构清晰": - 作文应具备良好的结构,包括引言、正文和结尾。 - 引言部分可以提出宁品读文房中的“小五”的独特之处。 - 正文部分可以分段落,分别介绍五种文房用品。 - 结尾部分可以总结全文,强调“小五”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性。
5. "语言表达": - 使用准确、生动、富有文采的语言,避免口语化和过于简单的词汇。 - 注意句子结构的多样性,避免单调重复。
6. "文化内涵": - 在描述“小五”时,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如书法、绘画、诗词等。 - 解释“小五”背后的文化故事和象征意义。
7. "细节描写

【宁品读】文房中的“小五”


镇纸是古代传统文房工艺品,也叫镇尺和压尺,是写字作画时压在纸上的东西。只要是写写弄弄画画的人,谁没有一个两个镇纸?连现在旅游景点的小摊上都有镇纸出售,木的、竹的、铜的。但是,镇纸的销量一直平平,一是游客不感兴趣,大部分人不需要在家里用重物压纸头,非文人也;二是买了镇纸是可以永久用下去的,不会损耗,不会折旧,只会包浆。

我有一方玻璃(或许是水晶的)镇纸,长方形。是我上代祖辈传下来的,干净、透明、边线切割非常规整,还用铜皮包裹。我曾经疑问,如此精美的西洋范儿的镇纸,清朝时我们的工匠已经能做出来了?中国的传统镇纸似乎不是这种造型的。那么,它是出口的?还是进口的?

多年前我到浙江开化县参观根博园,其号称是“中国根雕艺术之都”,是工艺美术大师徐谷青花了4.5亿元打造的,确实壮观,确实面面俱到。参观到结尾,有工艺品的柜台,我一眼看见有阴沉木的镇纸出售,那长条子很沉,很黑,木纹粗犷,老气横秋。阴沉木是地震、洪水和泥石流发生时,把地面的树木冲到古河床里,在缺氧、高压和细菌微生物侵扰下,经过几千甚至上万年,它们才重见天日,那时已经碳化变为阴沉木。阴沉木被美誉“植物木乃伊”“万木之灵”!


我立刻买了一根阴沉木镇纸,记得是150元。跟如此长寿的东西为伴,也是想沾它的光。

我曾经到一家维修轮船的工厂采访,看见工程师办公室摆着数根切割好的长条木头,古铜色,坚硬,木纹极其细密。我心想,这种我没见过的木头,如果做成镇纸是别具一格的。

我弱弱地问工程师:可以送我一根留作纪念吗?他犹豫了一下说:好吧。

我问:这是什么木头?他说:铜草。

铜草木镇纸


什么“铜草”?我从来没听说过。回到家查一查,铜草木是一种很特殊的木头,浙江富阳老百姓有民谣唱道:牙刷草,开紫花,哪里有铜,哪里就有它。所谓牙刷草就是铜草。原来,每千克铜草根茎含铜1克。那么,是不是因为铜草含铜,所以它比别的木头更坚硬?所以更适合在潜艇里派用场?

其实说穿了,什么东西不能当作镇纸呢?只要重一点的玩意儿都可以。

有一次我到一个车工朋友那里去玩,他主动说:我帮你做两个金属块吧?可以压压纸头报纸。我问:做镇纸吗?他不,立刻上车床加工,车轴飞转,铁屑四飞。不一会儿做好了,一个是铜的公章型的镇纸,一个是两枚硬币大的长方铁块,光滑、铮亮、沉甸甸。我满心欢喜,想不到车工朋友投我所好,送给我这样礼物,可别小看,他颠覆了镇纸必须长条的传统概念。

镇纸进入书房早在南北朝,古时候用它的时候是很讲究的:玉的镇纸、青铜器的镇纸等等,非一般人用得起,非一般人需要用。1500年之后,它们被随意了,大部分都是木头做的,在木刨机上“刷刷”一割,稍加打磨,一个镇纸就做成了。考究一点,在镇纸上用电脑刻上“点画皆有筋骨 字体自然雄媚”“心正则笔正”“非人磨墨墨磨人”等等,文人气显得十足。

文房四大件是:笔、墨、纸、砚。有人说:镇纸是“小五”。我写过一篇关于水盂的文章,题目是《家有文房第五宝》。水盂和镇纸?到底谁才是文房第五宝?让它们争去吧,反正第五名不像冠亚军那么计较名次。

“宁品读”专栏投稿请发至shcnwx@163.com,并注明姓名、联系电话,一经发布,稿费从优。









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作者:童孟侯
编辑:魏福春(特约)、张 理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海长宁”

喜欢就点个“

欢迎留言评论和“宁宁”互动

再送我一朵“在看”的小花吧~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