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5-26 09:29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调研报告的作文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 "明确主题": - 确定调研报告的主题,确保主题明确、具体,与调研目的相一致。
2. "调研背景": - 在作文开头简要介绍调研的背景,包括调研的动机、意义以及调研对象的相关信息。
3. "调研方法": - 详细描述调研所采用的方法,如问卷调查、访谈、观察、实验等,以及每种方法的实施细节。
4. "数据收集与分析": - 介绍数据收集的过程,包括样本选择、数据来源等。 -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详细分析,包括图表、统计数字等,以支持结论。
5. "逻辑结构": - 调研报告应具备清晰的逻辑结构,通常包括引言、主体和结论三部分。 - 主体部分应按照调研内容分章节或段落,确保条理清晰。
6. "客观性": - 保持客观中立的态度,避免主观臆断和个人偏见。 - 数据和事实应准确无误,引用他人观点时需注明出处。
7. "图表和图片": - 使用图表、图片等视觉元素来辅助说明,使报告更直观易懂。 - 确保图表和图片的清晰度和准确性。
8. "结论": - 在结论部分总结调研的主要发现,明确指出调研的目的
调研报告是机关里最常用的公文种类之一,也是大家公认比较难写的一种材料。为啥难写?因为写调研报告,既要肚子里有货,还要脑袋里有料。有货,就是掌握大量的第一手资料;有料,就是要有思想、有观点、有见地。
一、调研报告是什么
调研报告是对某一情况、某一事件、某一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调研后,将调研中收集到的材料加以系统整理、分析研究,以书面形式汇报调研情况的一种文书。
二、调研报告的类型
(一)情况调研报告。是比较系统地反映本地区、本单位基本情况的一种调研报告。这种调研报告是为了弄清情况,供决策者使用。
(二)典型经验调研报告。是通过分析典型事例,总结工作中出现的新经验,从而指导和推动某方面工作的一种调研报告。
(三)问题调研报告。是针对某一方面的问题,进行专项调研,澄清事实真相,判明问题的原因和性质,确定造成的危害,并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建议,为问题的最后处理提供依据,也为其他有关方面提供参考和借鉴的一种调研报告。
三、调研报告的写法
调研报告一般由标题和正文两部分组成。
(一)标题。标题可以有两种写法。一种是规范化的标题格式,即"发文主题"加"文种",基本格式为"××关于××××的调研报告""关于××××的调研报告""××××调研"等。另一种是自由式标题,包括陈述式、提问式和正副题结合使用三种。
(二)正文。正文一般分前言、主体、结尾三部分。
1.前言。有几种写法:第一种是写明调研的起因或目的、时间和地点、对象或范围、经过与方法,以及人员组成等调研本身的情况,从中引出中心问题或基本结论来;第二种是写明调研对象的历史背景、大致发展经过、现实状况、主要成绩、突出问题等基本情况,进而提出中心问题或主要观点来;第三种是开门见山,直接概括出调研的结果,如肯定做法、指出问题、提示影响、说明中心内容等。前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要精练概括,直切主题。
2.主体。这是调研报告最主要的部分,这部分详述调研研究的基本情况、做法、经验,以及分析调研研究所得材料中得出的各种具体认识、观点和基本结论。
3.结尾。结尾的写法也比较多,可以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对策或下一步改进工作的建议;或总结全文的主要观点,进一步深化主题;或提出问题,引发人们的进一步思考;或展望前景,发出鼓舞和号召。
四、调研报告的写作要求
(一)逻辑严谨。调研报告要做到观点鲜明,立论有据。论据和观点要有严密的逻辑关系,条理清晰。论据不单是列举事例,讲故事,逻辑关系是指论据和观点之间内在的必然联系。如果没有逻辑关系,无论多少事例也很难证明观点的正确性。结构上的创新只是形式问题,不能把主要精力放在追求报告的形式上。调研报告的结构可以不拘一格。
(二)内容充实。调研报告重在内容,以内容取胜。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出内在规律,上升到理论高度,写出有深度、有思想、有指导意义的调研报告。调研报告一定要用事实说话,因此要善于用事例、数据、图表来说明问题。用事实说话,并非把事例简单地罗列在文章中,而是要对事例、数据、图表等进行分析,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出规律性的东西。
(三)语言简洁。调研报告应该是论证系统、逻辑严密、摆事实、讲道理,具有强烈的论辩性和说服力。既要朴实,又要讲究语言文字的生动性。调研报告的语言除了具有公文的准确、通俗、简洁等特点之外,还力求生动活泼。但生动、活泼并不等于用文学语言,更不等于滥用形容词和俚语、口语,或者写成通讯报道、报告文学、工作总结。调研报告的语言要准确、简洁、质朴、庄重,切忌大话、空话、套话、废话。
(四)对策实用。调研报告的核心价值在于对策建议。对策建议要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切实管用,不能放之四海而皆准。要处理好"实用"与"管用"的关系。"实用"是基本要求,"管用"是最终目的。对策建议要符合实际、思路正确、措施具体,要上接"天线",下接"地气",既要"对症下药",又要"切实管用"。
五、调研报告的写作技巧
(一)写作前,要掌握充分的素材。写好调研报告,最关键、最重要的环节是掌握素材。素材主要来源于调研。没有调研,就没有发言权。调研要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多层次、多方位、多渠道地调查了解情况。既要调查机关,又要调查基层;既要调查干部,又要调查群众;既要解剖典型,又要了解全局;既要到工作局面好和先进的地方去总结经验,又要到困难较多、情况复杂、矛盾尖锐的地方去研究问题。基层、群众、重要典型和困难的地方,应成为调研重点,要花更多时间去了解和研究。只有这样去调研,才能获得在办公室难以听到、不易看到和意想不到的新情况,找出解决问题的新视角、新思路和新对策。
(二)写作中,要突出主题。调研报告的主题是整个报告的灵魂,是作者借助事实材料所表达的基本观点和中心思想。主题是否突出、是否有价值,对调研报告具有决定性作用。确定主题时,要着眼于调研了解到的新情况、新经验、新做法,或是调研中遇到的新矛盾、新问题,以及结合实际提出的新对策、新思路等。调研报告的主题要正确、集中、深刻、新颖、鲜明。主题正确是指立论要正确,只有立论正确,调研报告才有意义;主题集中是指一篇调研报告只能有一个主题,不能多主题;主题深刻是指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能只停留在表面现象上;主题新颖是指要有新思想、新观点、新见解;主题鲜明是指观点要明确,不能模棱两可。
(三)写作后,要反复修改。调研报告起草好以后,要认真修改。主要是对报告的主题、材料、结构、语言文字和标点符号进行检查,加以增、删、改、调。在完成这些工作之后,才能定稿向上报送或发表。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