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5-28 05:48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实践基地日记作文时,以下事项需要注意:
1. 明确主题:在写作前,首先要明确日记的主题,是关于实践基地的整体感受,还是针对某个具体事件或活动的描述。明确主题有助于组织文章结构和内容。
2. 顺序安排:日记应按照时间顺序进行叙述,从到达实践基地开始,到离开实践基地结束。这样有助于读者了解整个实践过程。
3. 突出重点:在叙述过程中,要突出实践基地的特色和亮点,如实践活动、学习成果、团队合作等。同时,也要关注自己在实践过程中的成长和感悟。
4. 语言表达:日记的语言应生动、真实,富有感情。避免使用过于夸张或虚假的词汇,力求展现自己的真实感受。
5. 观察细节:在实践过程中,注意观察基地的环境、人物、事件等细节,将这些细节融入日记中,使文章更具真实感和生动性。
6. 情感表达:日记中要充分表达自己在实践过程中的喜怒哀乐,展现自己的情感变化。这样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你的内心世界。
7. 结构清晰:日记的结构应清晰,一般包括开头、正文和结尾。开头部分简要介绍实践基地的背景和目的;正文部分详细叙述实践过程和感悟;结尾部分总结全文,表达对实践基地的感谢和祝福。
8. 遵守格式:日记的格式要规范,包括日期、地点、天气等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仁:
大家好!劳动教育是新时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是培养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的关键环节。近年来,XX学校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立足校情实际,创新育人模式,全力推进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探索出一条“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的特色发展之路。现将建设情况汇报如下:
一、统筹规划布局,筑牢劳动教育根基
学校将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纳入整体发展规划,成立由校长任组长的劳动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课程开发、师资配备、资源整合等工作。通过实地调研、专家论证,结合校园空间和周边环境,科学规划“三区一园”功能布局:教学实践区配备现代农业种植大棚、手工制作工坊;成果展示区设置农产品晾晒场、手工艺品陈列室;生活体验区打造校园厨房、家政服务实训空间;生态种植园划分班级责任田,种植时令果蔬。同时,完善基地管理制度,制定《劳动实践安全规范》《基地设备使用守则》等12项规章制度,为劳动教育有序开展提供坚实保障。
二、构建课程体系,丰富劳动教育内涵
围绕“基础劳动、生产劳动、服务劳动”三大领域,开发“三阶六类”校本课程。低年级以生活自理为重点,开设整理书包、内务整理等基础课程;中年级聚焦农业生产与手工技艺,设置果蔬种植、木工制作课程;高年级注重社会服务与创新实践,开展社区志愿服务、劳动产品营销课程。将劳动教育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语文课开展“劳动日记”写作,数学课进行土地面积测量,科学课研究植物生长规律,形成“学科+劳动”的立体育人模式。每学期组织“劳动技能大比武”“农产品创意设计大赛”等主题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技能、提升素养。
三、整合资源力量,强化劳动教育保障
学校通过“内培外引”方式打造专业师资队伍,组织教师参加劳动教育专项培训XX余次,培养校内劳动教育骨干教师XX名;聘请农技专家、非遗传承人担任校外导师,组建多元化教学团队。积极拓展社会资源,与周边农场、社区建立合作关系,建立校外劳动实践基地3处,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实践平台。加大资金投入,累计投入XX余万元用于基地设施建设,配备智能灌溉系统、劳动工具套装等设备,保障实践活动顺利开展。
四、创新评价机制,激发劳动教育活力
建立“过程+结果”“自评+互评”“校内+校外”三维评价体系。设计劳动成长手册,记录学生参与劳动的时长、技能掌握情况;开展“劳动之星”“最美责任田”评选活动,通过班级推荐、全校公示表彰优秀典型;家长参与劳动实践评价,将学生在家务劳动、社区服务中的表现纳入综合评价。同时,推行劳动成果转化,学生种植的蔬菜由学校食堂采购,手工艺品通过校园义卖转化为公益基金,让劳动教育既有“泥土味”,又有“成就感”。
经过不懈努力,我校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学生劳动技能合格率达98%,在市级劳动竞赛中获奖XX项,校园内“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氛围浓厚。基地还辐射带动周边学校,开展联合教研活动XX次,接待参观交流团队XX余批次,成为区域劳动教育示范窗口。
未来,XX学校将继续深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不断丰富课程内容、创新育人模式,让劳动教育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必修课”,培养更多热爱劳动、勤于创造的新时代好少年!
以上是我校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建设的情况汇报,不足之处恳请各位领导、同仁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阳春四月,春暖花开,合肥一六八新店花园学校三年级师生在校园劳动实践基地,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播种毛豆苗”农耕体验活动。孩子们通过亲手劳作,在劳动中学习自然知识,感悟生命成长的力量。
理论实践结合,课堂搬进田间。活动前,科学老师通过图文讲解毛豆的生长周期和种植技巧,孩子们了解到播种间距、光照需求等农业知识。随后,在班主任带领下,同学们分组领取工具,有序进入班级责任田。松土、挖坑、放苗、覆土……尽管动作稚嫩,但每一株毛豆苗都被小心翼翼栽种,田间回荡着欢声笑语。“原来毛豆小时候的叶子是圆圆的!”一名学生兴奋地记录观察发现。
劳动教育赋能成长。“让孩子脚踩泥土,才能懂得‘粒粒皆辛苦’。”三年级年级组长张雪老师表示,本次活动将学科知识与劳动教育巧妙融合。孩子们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更培养了责任感。后续各班将轮流负责浇水、除草等工作,并通过观察日记记录毛豆的生长过程,预计6月将迎来收获季。
家校共育,播种绿色梦想。许多家长对此次活动点赞支持。一位参与志愿活动的家长感慨地说:“孩子回家后滔滔不绝地讲种毛豆的事儿,还主动帮忙打理阳台盆栽!”学校计划将收获的毛豆用于食堂加工,让孩子们品尝自己的劳动成果,从而深化珍惜粮食的教育意义。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在这片充满生机的劳动基地里,三年级的孩子们种下的不仅是毛豆苗,更是对自然的热爱与成长的期待。他们在劳动中体验生活,在实践中收获知识,相信这次活动将在他们心中种下一颗热爱劳动、敬畏自然的种子。
(图/三年级各班班主任 文/汪婷婷)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