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5-22 06:27
写作核心提示:
撰写关于区角活动观察记录表的作文时,以下事项需要注意:
1. 明确观察目的:在写作之前,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观察目的,是为了了解幼儿在区角活动中的发展情况,还是为了评估区角活动的有效性。明确目的有助于更好地组织文章结构和内容。
2. 观察对象:确定观察对象,即幼儿在区角活动中的具体表现。可以按照年龄、性别、性格等特点进行分类,以便更全面地了解幼儿在区角活动中的表现。
3. 观察内容:根据观察目的,列出观察内容,如幼儿在区角活动中的行为、情绪、能力、同伴关系等。确保观察内容具有代表性,能够反映幼儿在区角活动中的真实情况。
4. 观察方法:描述观察方法,如直接观察、间接观察、访谈等。说明选择这些方法的原因,以及如何保证观察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5. 观察时间:记录观察时间,包括开始和结束时间。观察时间应足够长,以便全面了解幼儿在区角活动中的表现。
6. 观察记录:详细记录观察到的现象,包括幼儿的行为、语言、表情等。注意使用具体、生动的语言描述,避免使用模糊、笼统的词汇。
7. 分析与评价: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和评价,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发展水平、个性特点等因素,提出合理的解释和建议。
8. 教
1
中班幼儿观察记录
观察时间:20xx.3.2
观察地点:教室
观察幼儿:xxx
观察目的:让幼儿明白小便要告诉老师不能小在身上
观察资料:
这天户外活动的时候,由于孩子们玩的都很兴奋.老师让小便的时候,只有几个小朋友去.过了一会儿,我们就发现张妍的裤子湿了,我想肯定是尿裤子了.我去问他:“你裤子怎样了?””出汗的”他说,我也没有再说什么,之后回班换裤子的时候,问他是不是尿湿的,他说是的,我告诉他以后想小便必须要先跟老师说.
观察分析:
由于孩子户外时,玩的很投入,有的孩子意识控制不住,尿裤子了,这些是有情可原的.孩子不愿意承认,原因有二:一是因为爱怕老师批评;二是因为自尊心的原因,不愿意让其他小朋友笑话他.
策略及措施:
1、老师在分析了原因之后,就应在维护孩子的那幼小的“自尊心”的前提下,让他认识到自我的错误,并能让他减少同样事件的发生
2、教师应及时的和家长交流与沟通,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家园合作来帮孩子消除一些不良的习惯.
2
中班幼儿喝水观察记录
幼儿姓名:xxx
性别:女
幼儿基本状况:不爱说话,不爱喝水。
观察日期:20xx年9月7号
观察环境:教室
观察目的及由来:xxx是个贪玩的小孩,每次喝水时总是拖拖拉拉,磨蹭着不愿意喝.之后更是有\"心计\"的把自我的水倒在别的小朋友杯子里.我就这个问题和她外婆做了沟通,其外婆反映她在家也不爱喝水,期望老师能找到解决的办法.这次能改变这种状况,让她愉快的把水喝完吗?
观察项目:xxx在课间喝水时的表现。
观察策略:我每次只给她接半杯水,并在喝水前给幼儿讲故事做引导,如果她还是不喝,我就多多鼓励他,让她顺利喝完水。
观察实录:
喝水时间到了,我先讲了《亮亮爱喝水》的故事,xx听得很认真。小朋友排队接水时,我给她接了半杯,并在一旁鼓励他:“你这天必须能喝完.”刚开始她还认真的捧着杯子喝,不一会儿,她就开始边喝边玩,我及时的鼓励他:“快喝水呀,老师明白你喝水很快,最厉害啦!”这时,已经有小朋友喝完了.我和小朋友一齐给她喊加油,受到了小朋友的情绪感染,很快把半杯水喝完了.并高兴的对我说:“我喝完了.”我又及时的在小朋友面前表扬了他,并奖励给他一朵小花.第二次喝水时,她自我拿着水杯接了半杯水,这次她没有贪玩,很快的把水喝完了.并跑来告诉我:“我喝完了.”我高兴的表扬了她,并在小朋友面前肯定了她的进步.她高兴地回到座位上,看得出,她也为自我能这么快完成任务感到高兴。
分析:
我这次没有做过多的要求,只是降低了难度(分两次完成,一次只喝半杯.)并在喝水前给幼儿讲了关于喝水重要性的故事,透过对故事的理解,和我及时的鼓励,还有小朋友给他加油,她很快喝完了水,比以前有了很大进步,由此能够看出,只要孩子的用心性被激发,任何困难都能够克服,关键是老师如何在活动之初就想好如何把幼儿的潜在激情激发出来。
措施:
1.降低难度,用故事做引导。
2.及时鼓励,让幼儿在小朋友面前找到信心。
3.完成后要及时给予表扬和必须奖励,使幼儿对下一次挑战充满期盼。
3
绿豆芽生长观察记录
观察对象:绿豆芽
观察的材料和用具:绿豆若干、塑料盆、水
观察过程:
第一天:我把小绿豆放在了塑料盆里,加了一些水。过了一会儿,我去观察小绿豆,发现小绿豆胀大了一点。
第二天:
早上,我又看了看小绿豆,发现它们都吸水膨胀了很多,有些豆子的皮已经裂开,我们需要把浸泡的水倒掉,每天给豆芽淋水3到4次。为了保持水分,我们需要在上面盖上一层纱布。到了下午,我看见有些绿豆长出了又细又嫩的芽,变成了一个个“小胖子”。
第三天:
小绿豆已经长出了1厘米左右的芽,绿色豆壳已经和豆芽脱离了,从昨天的“小胖子”变成了“大头儿子”。
第四天:
小绿豆变成了绿豆芽,芽已经长到4厘米左右了,豆瓣变小了,中间长出了绿绿的小叶子,又从昨天的“大头儿子”变成了“小头爸爸”。
第五天:
绿豆芽由于生长空间太小了,都已经挤成团了。我拿出一根最长的豆芽量了量,哇!总长达到10厘米,根长2厘米,茎长6厘米,叶子和豆瓣长2厘米,如果把它横过来看,还非常像一条吐着舌头的小蛇呢!这时候,它就可以成为餐桌上的美食了。
观察结果:
在夏天,绿豆芽的生长需要一周左右,在生长过程中,豆芽需要充足的水分。长成的豆芽分为4部分:叶、芽、茎和根。
4
蚂蚁观察记录
暑假的一天,我做了一个蚂蚁窝,是一个长方体,一半是土,一半是食物区。食物区里撒上了糖水,面包渣和小饼干,给蚂蚁安好家之后,我就到院子里捉了四只蚂蚁,放到蚁窝里。
这些蚂蚁开始对它们的新家不熟悉,一动也不动。过了半天,它们才渐渐地适应了环境,便在新家里活蹦乱跳,吃的吃,玩的玩,快活极了!
我拿了一个放大镜观察蚂蚁,它们大约有五毫米左右,全身灰黑色,分为三部分:头部,胸部和腹部。蚂蚁的头上有一对触角,一双眼睛和一张嘴,这张嘴不光吃东西,还能搬东西。怎么搬呢?我好奇得拿着放大镜凑近了看,原来蚂蚁的嘴是一个“大夹子”,搬东西时就用“夹子”把这个东西“夹”住,然后搬起来就往回走。
我一直想知道蚂蚁爱吃什么?于是我先给蚂蚁撒了点馒头渣,他们只是嗅了嗅,不再靠近;我又撒了几滴盐水,他们也不愿意靠近;最后我撒了点儿白糖和饼干,他们就立刻争先恐后的爬过去,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我的出一个重大发现:蚂蚁不爱吃清淡的和咸的东西,他们只爱吃甜食。
过了一个星期,我又从院子里捉了一只红蚂蚁,把它放进蚁窝。突然,我养的那四只黑蚂蚁都死死的盯着这只新来的不速之客,过了一会儿,他们一起朝红蚂蚁发起了进攻:有两只黑蚂蚁死死压住红蚂蚁,另外两只黑蚂蚁咬住红蚂蚁,红蚂蚁不能动弹,只能眼睁睁地等死了。通过这次观察,我知道了:如果把两家不同的蚂蚁放在一起,它们会互相撕咬。
我的蚂蚁早已经熟悉了它们的家园,第三周便开始凿洞了,四只蚂蚁团结一致,终于把洞挖好了,它们又把一些饼干、面包渣搬进去,但是糖水怎么办呢?它们面面相觑,过了一会儿,它们似乎想出了个好办法:把洞再挖深一点,引到有糖水的地方去。这样一来,他们冬天不仅能在洞里玩耍,而且还不用挨饿口渴,它们聪明极了!
这就是我养的四只黑蚂蚁,它们既聪明又团结,很值得我们学习。
5
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
我家养了一只小蜗牛,我每天放学后,都会去看它。
它有棒棒糖一样的壳,肉软软的,爬过的地方会留下粘液。
它最喜欢吃青菜了,每天晚上我都会放一小片叶子给它吃。可是有一天,我发现它一动不动,青菜也没吃。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