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5-08 00:42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宁夏的作文,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事项:
1. 确定主题:首先,要明确作文的主题,比如宁夏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旅游资源、经济发展等。根据主题选择合适的材料,使作文内容充实、有深度。
2. 结构清晰:一篇好的作文需要有清晰的结构,包括引言、正文和结尾。引言部分简要介绍宁夏的背景,正文部分详细阐述主题,结尾部分总结全文,呼应主题。
3. 内容丰富:宁夏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可以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a. 宁夏的历史:介绍宁夏的历史渊源,如西夏、回纥等民族的历史,以及宁夏在古代丝绸之路上的地位。
b. 宁夏的文化:介绍宁夏的民俗文化、民间艺术、传统节日等,如回族风情、花儿、剪纸、刺绣等。
c. 宁夏的自然风光:介绍宁夏的山水景观、沙漠风光、草原等,如贺兰山、沙湖、沙坡头等。
d. 宁夏的经济发展:介绍宁夏的农业、工业、旅游业等,如枸杞产业、葡萄酒产业、旅游产业发展等。
4. 语言表达:作文的语言要准确、生动、形象,避免使用过于口语化的表达。同时,注意运用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文章更具感染力。
5. 观点鲜明:在作文中,要表达自己对宁夏的看法和观点,如
中国网7月11日讯 宁夏川,两头子尖尖,东靠黄河,西靠贺兰山……
宁夏的历史在黄河和贺兰山边积淀,历史人文气息厚重而浓烈,而银川,是这些辉煌丰碑的承载者。这个夏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银川,了解历史长河中的这片土地。
贺兰山岩画
“岁月失语,惟石能言”——这是自远古以来活跃在这一地区的少数民族的杰作,他们把生产生活的场景,凿刻在贺兰山的岩石上,来表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在南北长200多公里的贺兰山腹地,就有20多处遗存岩画,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贺兰口岩画。
镇北堡西部影城
知名作家张贤亮选择以宁夏的“荒凉”为特色,在银川市郊垒起了镇北堡西部影城,一部《大话西游》让银川的“荒凉”之美走向了世界。古朴、原始、粗犷、荒凉、民间化是它的特色,其中的老银川一条街更是再现了银川当年的老商铺、老街巷,立体地呈现了银川的旧貌。
西夏陵
沉睡900多年的西夏陵巍然挺立于贺兰山东麓,其中的帝王陵墓、王侯勋戚的陪葬墓规模宏伟,布局严整,每座帝陵由阙台、神墙、碑亭、角楼、月城、内城、献殿、灵台等部分组成,规模同明十三陵相当。
承天寺塔
承天寺塔又称“西塔”,是宁夏现存的一百多座古塔中最高的一座砖塔,也是宁夏唯一有文献记载始建年代的古塔。据明代《弘治宁夏新志》记载:“承天寺塔在承天寺内,伪夏(西夏)所建,一十三级,有残碑可考。
凤凰碑
又称民族团结碑,是银川市政府于上世纪80年代为加快城市改造步伐,而兴建的一批雕塑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个。它是宁夏历史发展的又一个见证,同时也是银川市的地标建筑之一,承载了许多老银川人的记忆。
今夏,沿着历史的脚步,来解秘西部这座神秘的历史之城——银川吧!
(伍策 鬼谷)
初心不改,赤诚依旧
——走近2021年度“最美退役军人”(下)
他们,曾是“橄榄绿”“浪花白”“天空蓝”。脱下军装,走上新的岗位,他们仍然选择用初心和赤诚锻造属于军人的荣光。
近日,中央宣传部、退役军人事务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开展2021年度“最美退役军人”先进事迹学习宣传活动,2个先进集体和17个先进个人获此殊荣。
致敬老兵,他们始终是“最可爱的人”!
永葆军心军魂
“党是抚育我们成长的母亲……”一次主题宣讲活动上,已90岁高龄的涂伯毅话语铿锵。在他的脸上,战争的印记仍然清晰可见——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他被美军凝固汽油弹严重烧伤。
涂伯毅是四川省革命伤残军人休养院老战士宣讲团中的一员。近70年来,宣讲团累计演出和宣讲近万场,受众300余万人。
不管身份如何变化,胸腔里跳动的始终是那颗赤子之心。
有人50年如一日宣讲雷锋故事;有人凭借养殖带动3000余户贫困户脱贫;有人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郑州水灾来袭时逆行出征……河南邓州编外雷锋团“薪火营”的成员来自各行各业,因同一个誓言相聚相伴:“穿上军装是雷锋团的战士,脱下军装是雷锋精神传人”。
在这支由退役军人组成的团队中,有160余人担任过村干部,118人被评为邓州市“优秀共产党员”。他们以实际行动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熠熠生辉。
不论身在军营还是回归地方,对于河北省华丰裕达集团党委书记赵凤全来说,“老兵永远跟党走”的信念已融入他的骨血。他在企业内建立健全了理论中心组定期学习制度,每月组织召开党委会、党群工作例会,确保上级党组织的指示精神得到及时传达和落实。
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的退役军人窦正满始终关心战友生活。创业成功后,他优先录取退役军人,公司300多个工作岗位,退役军人占三分之一。他还积极开展就业创业培训,助力他们实现再就业。
戎装虽脱,军魂仍在。这些“最美退役军人”在不同舞台上,以实际行动为党旗增辉、为军旗添彩。
秉持为民初心
满载着帮困物资的卡车,疾驰于沪昆高速。这条通往彩云之南的道路,上海张志勇公益服务社理事长张志勇已走了19年。
19年奔忙,只为一桩事——帮困。孩子没书读,他管;学校设施差,他管;当地农产品要找市场,他也管……
截至目前,张志勇和他的公益服务社组建志愿团队27支,足迹遍布云南、甘肃、新疆、宁夏、贵州、西藏等省区,长期资助中小学生、大学生、研究生800余人。
和张志勇一样致力于爱心慈善事业的还有福建省泉州市宝洲商品批发市场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陈聪河。退役27年,不论是当村支书还是办企业,他始终坚信为民服务没有终点。
个人牵头出资500万元参与发起“惠安县大病救助及儿童白血病救助爱心基金”;出资1500万元建设“惠安县东桥镇屿头山村老人居家幸福院”……这些年来,陈聪河的善举不胜枚举。
“哪怕是每星期帮助一个人,一年坚持下来也能帮助50多个人。”陈聪河话语质朴,却满是向上向善的力量。
2013年,退役军人、北京市公安局通州分局民警于文静成立了以分局民警为主力的“运河金盾志愿服务队”,开展关爱活动。从此,她成了100多个自闭症儿童的“于妈妈”,也成了通州区600余名参战老兵的忠实倾听者。
“从橄榄绿变成警察蓝,改变的只是制服的颜色,为民服务的初心是永不变的。”于文静坚定地说。
始终敢打敢拼
来自甘肃庆阳的退役军人张保华因公致双目残障,视力只有0.02。初回地方时,单位领导为了照顾他,给他安排了一些轻松活。张保华却选择辞职创业。“我还年轻,又当过兵,不能成为单位的累赘。”
靠着借来的5万元钱,张保华开办了一家通讯器材门市。他咬牙摸索,看不清通讯器材说明就让家人念给他听,常常忙到凌晨。凭借身残志坚的毅力,张保华将公司发展成为拥有固定资产520万元的智能化信息技术企业。
在江西省赣州市华坚国际鞋城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华荣看来,是部队的大熔炉锤炼了他百折不挠的坚定意志。
1984年,张华荣回到老家,腾出自家的一间农舍当车间。30多年来,他从3台缝纫机起家,将企业发展成为年生产女鞋2000万双的制造企业。近年来,张华荣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将工厂开到了埃塞俄比亚。
以心血和汗水浇灌,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张家产镇西洋参协会会长王文水用小小西洋参种子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和家乡落后面貌。
为了摸清西洋参种植土壤改良方法等关键性技术,王文水住在山上的窝棚里,吃的是凉馒头,喝的是山沟水,终于探索出西洋参的种植方法。此后,他义务推广栽培技术,先后培训20多万人次,帮助10万多人就业。
如今,64岁的王文水依然忙碌。“只要我不倒下,就一直奋斗不止!”一句朴实的话语,道尽了一位老兵的使命担当。
(新华社北京10月14日电记者高蕾、王子铭、张汨汨)
《光明日报》( 2021年10月15日04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