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5-08 06:42
写作核心提示:
在撰写关于英语学科德育渗透计划的作文时,以下事项需要注意:
1. 明确德育目标:首先,要明确英语学科德育渗透计划的目标,即通过英语教学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价值观和人生观。明确目标有助于使作文内容更加有针对性和层次性。
2. 结合学科特点: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德育渗透要紧密结合学科特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a. 语言规范:通过英语语法、词汇的学习,培养学生严谨、规范的语言表达习惯。
b. 文化差异:通过学习英语国家的文化、习俗,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c. 思维方式:英语国家注重逻辑思维,通过英语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制定实施策略:在作文中,要详细阐述德育渗透的具体实施策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a. 教学内容:将德育元素融入英语教材,如通过课文、阅读材料等,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德育教育。
b. 教学方法: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德育效果。
c. 教师示范:教师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用自己的言行影响学生,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
4. 评价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对德育渗透的效果进行评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
a. 学生行为表现:观察
【摘要】美国当代德育学家托马斯・里考纳(T.Lickona)说过:“各学科教学对德育来说是一个沉睡的巨人。”英语学科也不例外,它也隐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德育渗透在学科教学中也是提高德育有效性的一个好办法。反之在英语学科教学过程中有效地渗透德育,符合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不仅传授了英语知识, 也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 同时还能够塑造学生健全人格以及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现以仁爱版九年级上册教材unit1为例,我们从教材内容中找寻德育素材,设计教学活动,浅谈德育在英语学科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关键词】 德育 教学内容 渗透策略
2001年出版的《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提出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其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更是为如何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提供了方向,德育在英语学科中的渗透是多维度的, 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 就初中英语学科德育渗透策略谈些看法。
一、发掘教材内容中的德育素材策略
仁爱版英语教材本身的故事性很强,人物形象鲜明,只要老师们用心素材并不难找。九年级上册共有4个单元。Unit1 The Changing World 围绕着日新月异变化着的世界这一主题展开,Topic 1 Our country has developed rapidly这一话题有孩子们暑假经历的谈论还有关于国家快速发展的阅读文段;Topic2 The popula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is growing faster.这一话题围绕谈论世界人口数量,以及讨论由于人口众多带来的问题和困难。Topic3 The world has changed for the better.这一话题介绍当今世界的一些社会服务机构以及一些社会问题的解决措施。
我们在备课的时候除了备知识点外,也需要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如上文,我们已经总结出第一单元中三个话题的主要内容,现在让我们来一一剖析其中的德育素材。Unit1 Topic1 Section A 中,孩子们在谈论暑假经历,其中Maria去当志愿者,kangkang参加暑期培训班,在这个细节中,我们就顺口提一下,他们的假期很有意义,Maria乐于助人,kangkng珍惜时间,热爱学习。Unit1 Topic1 Section B中,Maria讲述了她做志愿者的经历,虽然她没有时间旅行,但是却很开心。我们可以在这里肯定Maria的乐于奉献的大爱精神,也可以鼓励我们的同学走进社区关爱残疾儿童。Unit1 Topic1 Section C中是一篇讲述北京新旧生活对比的文章,让学生能够感受并珍惜当今的美好生活,并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观念。Topic2 的内容可以引导学生们关心时事,了解时事,培养国际视野,也能够懂得如何用辩证的方法去看待问题。Topic3的内容可以让学生感受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懂得珍惜,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乐于助人的精神。二、德育素材与教学活动的有机融合策略
那如何将我们得到的德育素材渗透到平时的教学中呢?第一,润物细无声法。如上文提到的Kangkang的热爱学习,Maria的乐于助人,这些评价都可以在平时的上课中,顺口一提即可,久而久之学生们会有所启发。第二,大张旗鼓法。关于感受时代变化,社会变迁的话题,可以专门布置一个任务,让学生们从长辈的口中,听到自己家乡的变化,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学生自己总结分析,过后一起来课上分享,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书面表达和口语表达,也让学生切身体会到如今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
三、设计德育教学情境策略
情景教学法是英语教学法中常见且实用的方法之一。以unit1 Topic3为例,Topic3 The world has changed for the better.这一话题介绍当今世界的一些社会服务机构以及一些社会问题的解决措施,那就可以设计一个奶奶讲故事的情景,并呈现相关图片和视频,通过奶奶的讲述,将过去艰苦的生活以及现在美好生活做一个鲜明的对比,学生在学习英语知识的过程中又能真切地体会到社会的变化以及国家的富强,从而培养了学生的爱国情感。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设计不同的情景,尽可能为学生营造民主、平等的情景氛围, 让学生进入情境中, 参与体验感受教材中的情感, 让学生在情景中模拟生活,体悟生活,从中感悟生活,学会解决问题,从而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从而达到德育的渗透目标, 使学生人格得到健全。
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人格策略
所谓“亲其师而信其道”,一语道破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对于学生的影响,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更积极去面对学习,同时也提醒我们教师人格的重要性,教师三观正,学生的三观才会正。因此教师的人格在德育渗透中也是相当重要的。第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语言是否文明,教态是够自然得体;第二,在教学中,教师发表看法观点时应该正能量且尽量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应有偏激情绪;第三,对于学生的评价不得有侮辱性的言语,尽可能关爱学生,鼓励学生,严慈相济。尊重学生的观点,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如果学生的观点偏差过大,及时以恰当的方式来就纠正。
五、总结
每一位教师都是学生灵魂的工程师,每一个课堂都是德育渗透的主阵地,每一门学科教学都是对学生思想的洗礼。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是教学的应有之义,也是教师的基本职责,需要每一位教师提高德育的意识和德育的敏感性,在备课、上课、课后辅导等各个环节中有意识地寻找德育资源,捕捉德育时机,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滋润学生的心灵。
《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的课程性质中提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之一是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文将结合具体教学案例,阐述教师如何在英语学科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让学生们能够在日常的学习中潜移默化的建立起良好的道德价值观,养成和谐和健康向上的品格。一、运用教材德育因素进行德育渗透教材是学习的载体,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教材,也要挖掘其中的德育教育资源。其中,很多内容都是有情感态度的。如讲述文化传播的,表达文明礼貌的,讲友情、亲情的等等,这些都可以作为重要的德育教育资源。例如,冀教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Lesson 21 What Year Is It? 》,就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十二生肖的介绍。 本节课的重点就是让学生掌握句型“What is your year?”“My year is the year of_______.”教师在讲授重点句型的过程中,引入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十二生肖。“In China, years have name. Each year has an animal name.”通过对十二生肖的介绍,让学生在英语课中学到中国文化,感受到中西方文化的不同,引导孩子要热爱自己的祖国,热爱自己的文化,渗透德育教育。教材中蕴含的德育因素丰富多彩,只要我们在备课的时候做个有心人,细心研究,肯定能够挖掘很多德育因素,在英语的教学过程中慢慢地塑造学生良好品质,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之效。二、创设良好教学情境进行德育渗透语言学习离不开特定的情境,情境是教学开展的重要依托,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的有效手段。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引入情境教学可以带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创设以德育教育为主题的情境,以加深小学生对道德品质的理解与认识,让他们在真实的语境中感悟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为了激发小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增加他们的生活体验、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英语教师应该尽可能地丰富教学方式,采用参与、体验、实践等方式,提升学生自我领悟力,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情感态度。例如,冀教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Lesson 15 What’s Your Favourite Food?》这几课。教师在讲授“I like------”这个句型时,以学生喜欢的食物为主题,对句型进行示范,然后让两个学生一组,就自己喜欢的食物进行讨论,“I like noodles.”、“I don’t like noodles, I like hamburgers.”“I don’t like hamburgers, they are junk food. I like vegetables.”通过情景对话,学生会发现各自的喜好是不同的,“We are good friends, but we are different. That’s interesting.”借助这样的对话练习,小学生能够将自己的喜好用英语表达出来,同时也明白不同的人喜好不同,应该予以理解和尊重。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纠正大多数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针对这个话题,老师还可以进行适当的引导,让学生们明白,为了我们的身体健康,应该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汉堡热狗,让学生们从小就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三、建立师生互动课堂进行德育渗透教师在开展德育渗透英语教学的过程中,需要与学生们多多互动,在与学生保持良好的沟通和交流的前提下,实现对学生思想道德观念的引导。在传统的英语课堂上,教师往往都是进行单方面知识的灌输,而小学生们的学习习惯还处于正在建立的状态,在听讲的时候很难集中注意力,教师在课堂讲解中包含的德育教育就很难对学生们产生效果,因此教师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就可以改变教学策略,与孩子们多多互动,这样既能拉近教师与孩子们之间的距离,也能为学生们建立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这样学生们在课堂上能更容易地接受教师的德育教育。比如,冀教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Lesson 13 Seasons》这一课。教师在给学生们讲解与“seasons”有关的知识的时候,可以首先为学生们播放相关视频,然后通过对话提问的方式来与学生们展开互动,尝试着让学生们用英语进行每一个季节特点的描述,试着说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关键词。比如spring的特点是warm、jacket、flower等;summer的关键词可以是hot、sunglasses、watermelon等;在autumn中,学生们往往第一时间想到的是cool、sweater、golden yellow等;而与winter伴随的关键词可能就是cold、coat、snow等。教师在与学生的互动活动中再进行启发性引导,让学生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激发出学生们心中对于大自然的热爱,进而激发学生们要保护环境,维护自然生态平衡。通过这样生动的互动数学,学生们往往更容易得到德育教育。四、坚持教师示范引领进行德育渗透小学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教师作为家长外的第二重要的启蒙者,对学生的影响非常重大。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可以通过教学行为、语言、日常言行举止等外化表现出来,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英语教师要重视自身的示范与榜样的作用,以较高的道德标准和良好的言行教态感染学生。比如,冀教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Unit 1 School and Numbers中,学生们就已经学到了基本的问候语及礼貌用语。所以,教师每次上课前可以用“Good morning.”“Hello!”“How are you?”“Nice to meet you.”等问候学生。在课堂中教师也可以常把“Excuse me.”“Can I help you?”“Thank you.”“You are welcome.”等文明礼貌用语挂在嘴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以此鼓励学生在平时见面时用这些句子进行同学之间,同学与老师之间的问好,使学生成为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孩子。总之,小学英语教师应提高学科德育的自觉性,凭借教材的内容进行设计,灵活地找到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内容的最佳方法,寓德育于英语教学之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使英语教学既向学生传授了语言知识与技能,又成功地渗透了德育内容,使每一个学生在求真、求善、求美的过程中不断进步。编辑:刘昕苏少岐,宝鸡市陇县教研室英语教研员,中共党员,陕西省教学能手,宝鸡市教学能手,县级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员。
陕西教育报刊社是中共陕西省委教育工委、陕西省教育厅直属教育宣传职能部门。编辑出版《教师报》《自学考试报》《陕西教育》《新新小学生》《新新初中生》《新新幼儿》等报刊。
投稿邮箱:sxjy_wb@163.com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