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如何写《服务员升领班讲话》教你5招搞定!(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5-08 07:50

如何写《服务员升领班讲话》教你5招搞定!(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服务员升领班讲话注意事项》
尊敬的领导、亲爱的同事们:
大家好!今天,我有幸站在这里,即将从一名普通的服务员晋升为领班。在这个重要的时刻,我想分享一下在即将担任领班职务时,我们应该注意的一些事项。
一、心态调整
1. 保持谦逊:虽然我即将成为领班,但仍然要谦虚谨慎,对待同事和下属要一视同仁,不可有高高在上的态度。
2. 不断学习:作为领班,我们需要具备更全面的知识和技能,要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二、团队协作
1. 沟通协调:加强与同事之间的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难,及时给予帮助,共同解决问题。
2. 分工合作:合理安排工作任务,确保每位同事都能发挥自己的优势,提高工作效率。
三、工作管理
1. 严格执行:确保各项工作流程规范、有序,对下属进行严格的管理和监督。
2. 培养人才:关注下属的成长,发现并培养有潜力的员工,为团队注入新鲜血液。
四、服务态度
1. 以客为尊:始终将顾客放在首位,关注顾客需求,提供优质服务。
2. 诚信为本:诚实守信,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五、个人修养
1. 仪表整洁:保持良好的个人形象,树立领班的榜样。
2. 严谨自律: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言行一致,以身作则

海底捞换帅!“最牛打工妹”转战海外“开疆”

被称为“最牛打工妹”的杨利娟卸任海底捞首席执行官后,将转战海外市场。

6月21日晚,海底捞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下称“海底捞”)发公告称,杨利娟将辞任公司执行董事及首席执行官(CEO),苟轶群接棒,自7月1日起生效。

同日,特海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下称“特海国际”)发公告称,杨利娟已获委任为该公司执行董事及首席执行官,主要负责统筹特海国际的管理和战略发展,该任命同样于7月1日起生效。

从“打工妹”到“支柱”

在海底捞内部,杨利娟被视作“灵魂支柱”。

1995年,年仅17岁的杨利娟加入海底捞,成为餐厅首位女性服务员,自此开启了“打工妹”的晋升之路。其先后担任过海底捞服务员、领班、店经理、小区经理、大区经理等,直至后来的CEO。

据媒体报道,21岁时,杨利娟被海底捞创始人张勇派去陕西西安,独立运营公司跨区域经营的第一家店,统管100多名员工。

当时,为了维护海底捞在西安的店面,身高不到160的杨利娟,曾带领员工在半夜与60多个手持器械的闹事者对峙。西安门店的成功运营也为海底捞走出四川、走向全国打下了基础。

从2012年起,杨利娟全面接管海底捞所有门店运营,也是这一年,其主导了海底捞品牌的出海进程,分别于2012年、2013年在新加坡、美国布局,打下海底捞集团目前在国际市场的经营基础,也为杨利娟此番接手特海国际埋下伏笔。

2018年1月—2021年8月,杨利娟任海底捞首席营运官,主要负责监督海底捞的营运;2021年8月—2022年2月,其担任海底捞执行董事兼副首席执行官;2022年3月,张勇放权,杨利娟被正式任命为海底捞CEO。

担任CEO期间,杨利娟主导海底捞完成了“啄木鸟计划”和“硬骨头计划”,并于2022年实现扭亏。

有接近海底捞的人士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杨姐(杨利娟)很拼,是一个典型的女强人,个子不高,但走起路来很拉风。”

他还描述杨利娟“平时比较严肃,不爱开玩笑,做事雷厉风行,以结果为导向”。

有消息指出,杨利娟最初在海底捞工作月薪为160元,2023年其年薪已接近1500万元,同时凭借3.68%的持股,她将一次性拿到1.49亿元的分红。

相比外界熟知的“最牛打工妹”,接棒者苟轶群的信息并不多。

公告显示,苟轶群今年51岁,其自2000年1月起为海底捞的关键成员,拥有逾24年的行业及管理经验。苟轶群在海底捞任职期间,曾担任首席财务官、信息技术负责人、供应链及采购管理负责人等多个职位。在被委任为海底捞首席执行官之前,苟轶群为海底捞副总经理并负责投资业务。

苟轶群的接任也代表着海底捞运营方向的转变。

海底捞表示,随着公司迈入下一发展阶段,集团将在精细化管理基本面业务的同时,推动创业创新与数字化发展。这些工作便由苟轶群推进,在其带领下,海底捞已设立两大核心委员会:创业创新委员会及数字化运营委员会。

特海国际亏损待解

据2022年3月海底捞的任职公告,杨利娟作为CEO的任期为3年,目前尚未期满。其提前卸任,转战特海国际,外界有声音认为,海底捞要加快海外市场扩张。

5月17日,特海国际登陆美国纳斯达克,此前已于2022年在港股上市。公司公告称,计划将本次上市所得净款项的70%用于增强品牌力以及全球餐厅网络的扩张。

特海国际在国际市场经营海底捞火锅餐厅,此前的扩张速度并不算快。截至3月31日,其在四大洲13个国家拥有119家自营海底捞餐厅,相较2023年底的115家净增4家。其中,东南亚地区拥有72家,东亚地区18家,北美洲19家,其他地区10家。

去年全年,特海国际才净增加4家海底捞火锅餐厅,2022年为净增17家。兴业证券研报指出,特海国际2023年开店较为保守,2024年将提速,年底有望达到125家,即净增10家。作为当初为海底捞打开国际市场的关键人物,杨利娟此时接棒或也承担了更大的责任。

相较扩店,特海国际更大的问题或许是摆脱亏损。

一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88亿美元,同比上涨16.6%;归母净利润-445.7万美元,同比下降179.36%,主要是其他货币对美元贬值导致未变现净汇兑损失增加0.11亿美元,进而导致其他损失增加。此前5年(2019年—2023年)里,特海国际前4年一直处于亏损状态,累计亏损近2.8亿美元,仅2023年扭亏,为2565万美元。

特海国际的收入上涨离不开国际市场复苏、翻台率提高等因素影响。今年一季度,海底捞餐厅总客流量由上年同期的600万人次提升至730万人次,翻台率也从此前的3.3次/天提升至3.9次/天。

与国内海底捞趋势相同的是,特海国际管理的海底捞餐厅顾客人均消费金额也在下滑。

今年一季度,特海国际海底捞顾客人均消费24.9美元,较上年同期的26美元减少4.23%。

拉长时间线看,2019年—2023年,该指标分别为28.7美元、29.4美元、30.3美元、25.2美元、24.8美元,近两年明显在以价换量。

扩张放缓、深陷亏损泥潭,特海国际迫切需要一个“灵魂人物”来破局。

本文源自国际金融报

从服务员到董事长的完美逆袭

广州酒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林杏绮

广州酒家

广州酒家双黄纯白莲蓉月饼

“我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到十全十美。我认为,男同志能干的活,我一样能干,不管多困难,我总要完成好。”广州酒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林杏绮如是说。

改革创新 成就行业标杆

见到林杏绮,是在利口福食品有限公司的产品展示厅,这个做事总是雷厉风行的女人,刚刚开完一场冗长的会议,但脸上还是挂着明朗优雅的笑容。

林杏绮,广州酒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是广东区域国企单位里首位身兼三职的女性。近年来,她先后获得“全国优秀质量工作者”、“全国餐饮经营管理专家”、“中国粤菜创新优秀企业家”等荣誉称号,她还被评定为具有行业标杆意义的“餐厅服务高级技师”、“全国餐饮业认定师”。

自接任广州酒家后,林杏绮进行了一场大刀阔斧的改革,不断提升服务标准,树立行业标杆。

在经营上,她狠抓餐饮服务细节,推广“亲情服务”、“全景式服务”等先进理念和做法,落实“快速反馈机制”,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切实提升服务质量和顾客满意度;另外还加强出品监控,从色、香、味各方面对菜品质量把关,保证菜肴热度,控制菜品出锅到上桌3分钟时间,把服务工作做到最好。在服务上,林杏绮要求下属各餐饮公司定期开展服务技能、服务礼仪及突发情况应对等一系列培训活动。她亲自修定“声、容、礼、艺、细、快”六字《服务规范》,在此基础上开展“两美三服务”活动,并不断给《服务规范》注入新内容。她还编写了《细致服务32条》,为新时期服务工作提供培训案例。此外,林杏绮还亲自编辑、摄制了《服务工作规范》录像带,作为酒家培训员工的电化教材。她还撰写了《论餐厅服务技巧》论文,为培训服务员,提高酒家员工队伍的素质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餐饮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除在餐饮出品和服务上精耕细作和变革创新外,还要做到系统化管理与规范化操作,这样才能真正引导市场的消费需求,以技术含量占领行业制高点。”林杏绮希望广州酒家能真正做到名副其实的“食在广州第一家”,争创行业标杆。

一位服务员的逆袭人生

带领集团争创行业标杆的魄力背后,其实是不愿服输、追求完美主义的性格使然。

“我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要么不做,要做就做到十全十美。我认为,男同志能干的活,我一样能干,不管多困难,我总要完成好。”林杏绮如此坚定地说。

1979年,正值就业非自由选择的年代,在农村落户了5年的下乡知青林杏绮返回广州后,被分配到广州酒家当最基层的服务员。在基层当了4年服务员后,由于个子比较高,做事勤快利索,1983年,单位改革,林杏绮被提拔当上了小领班。“其实那时候我对自己是很没底的,但是领导说我行,我就觉得自己真的很行。” 林杏绮回忆道,虽然只管理七八个人,但那时觉得责任很大,每件事首先自己要做到最好,“以前的人很单纯,都讲‘带头作用’。”

在小领班的岗位上磨练了一年之后,林杏绮又担任了副主任和广州酒家第一家分店的店长。后来,由于在副主任和店长的位置上业绩显著,1989年,林杏绮被提升为总经理助理;1991年,她成为广州酒家集团副总经理;最后,成了广州酒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

从业30多年,林杏绮以对自我的严格要求和对工作的完美要求,脚踏实地,从一名普通服务员做起,一步一个脚印,逐步成长为经济师、高级餐饮服务技师、高级宴会设计师,完成了人生的完美“蝶变”。

打造一支餐饮全业态舰队

从1979年下乡返回广州后,林杏绮就一直供职于广州酒家,如今已有36年的光景。林杏绮感慨地说,自己已跟企业形成了命运共同体。

近年来,林杏绮领导一众管理团队,不断拓展餐饮连锁经营。目前,广州酒家集团已拥有十多家餐饮门店,相继获得了“中华老字号”、“中国十大餐饮品牌”、“中国驰名商标”等称号。

除了提供餐饮服务外,广州酒家集团还积极发展食品工业,于1998年建立了大型现代化食品生产基地——利口福食品有限公司。如今,利口福已成为国家食品工业重点企业,是多项国家技术标准的制定者和参与者,顺利通过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审核,食品安全生产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最近,林杏绮还借推出新春盆菜之际,顺势推出了新产品系列“大厨快菜”,瞄准快餐团餐市场。据了解,“大厨快菜”有别于传统速冻品,能在常温下保存半年之久,全程冷链制作、配送,类似方便面以开水加热,5分钟即可食用。这是广州地区传统餐企首次涉足粤菜标准化、快消品化生产和销售。

“为加强餐饮服务管理,创新餐饮流程,我们集团正筹建两个国家级的研发中心和检测中心,以缩短菜式创新研发周期;采购中心统筹各店食材采购工作,财务中心统一核算汇总账务,保障餐饮出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林杏绮介绍,她现在针对餐饮店的规模化管理,建立以中央厨房为核心的统一制作、统一配送的体系,在加快各餐饮店资源整合的同时,提高餐饮出品标准化水平。

在林杏绮的设想中,广州酒家集团将整合成一支餐饮全业态舰队,既有“广州酒家”这个老字号品牌,又有“利口福”食品工业品牌,也有高端餐饮与快餐品牌。

“打造一个老字号品牌需要几代人的努力,但是毁掉一个品牌只需要一瞬间。”凡事追求完美的林杏绮始终保持着高度精细和规范的管理。如今,她又为广州酒家定下了“打造国际一流饮食集团”的企业愿景,并积极筹备整体上市,争取早日成为华南地区首家上市的老字号餐饮企业。

(本报记者 许丽玲)

利口福食品厂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