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一篇文章轻松搞定《唐诗宋词鉴赏读书笔记》的写作。(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5-11 11:15

一篇文章轻松搞定《唐诗宋词鉴赏读书笔记》的写作。(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唐诗宋词鉴赏读书笔记作文,以下是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1. 确定主题:在写作之前,首先要明确自己的主题,比如可以围绕某一著名诗人、某一特定时期或某一主题进行鉴赏。
2. 广泛阅读:在写作之前,要广泛阅读唐诗宋词,了解各个诗人的生平、作品风格以及背景知识,为写作积累素材。
3. 深入分析:在鉴赏过程中,要深入分析诗歌的内容、形式、艺术手法和情感表达,找出其中的亮点和特点。
4. 有条理地表达:在写作过程中,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和逻辑,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以下是一个基本的结构:
a. 引言:简要介绍所要鉴赏的唐诗宋词及其作者。
b. 诗歌内容分析:对诗歌的主题、意象、意境、修辞手法等进行详细分析。
c. 诗歌艺术特色:总结诗歌的艺术特色,如韵律、对仗、意象等。
d. 情感表达:分析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如喜悦、哀愁、爱国等。
e. 评价与启示:对诗歌进行评价,并阐述其对我们现代人的启示。
5. 运用修辞手法:在写作过程中,适当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具表现力。
6. 举例说明:在分析诗歌时,可以结合具体

《人间词话》读书笔记

境界和陶渊明

陶潜 ,饮酒其五,前三句皆为铺垫,所谓借景抒情的有我境界,而最末一句“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才最终达到了无我之境界,这里的无我,并不是没有我,而是境界的升华,实现景我合一,思想和自然合一。国维先生提出的境界说。

南唐中主与后主

以南唐后主李煜的虞美人举例,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愁正是一种感情,用景色到底有多忧愁,愁在何处,又去何方呢?用景色曰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去。境界自然而生了。虞美人乃唐教坊曲,初咏项羽宠爱的虞姬死后地下开出一朵鲜花。谁成想竟也成了李煜绝唱,宋太宗闻之大怒,命人赐药酒,将他毒死。静安先生说阅世愈浅,则性情愈真,李后主是也。然阅世流于市井之下,有此阅世者不过俗世之浪荡尔。亡国之君,天翻地覆之变岂能说阅世不深?经历不坎坷焉?

中主李璟《摊破浣溪沙》静安先生评论,大有众芳芜秽,美人迟暮之感。增订本中各家评论全说这句写的是秋景秋残,余另有一番看法。其一 菡萏乃荷花之花蕾,(李渔的《闲情偶寄》芙蕖一文可证,菡萏成花)其二 翠叶,如秋景残秋何来翠叶?何来花蕾?我个人认同静安先生的“美人迟暮”之说,但是不同于屈原香草美人的政治比喻,毕竟中主当年也曾铁马金戈,虽是终究割地称臣,也当的起一句“细雨梦回鸡塞远”,虽没有“铁马冰河入梦来”的杀伐之气,到底不失一派国主的气度,可惜世事无奈。

冯延巳

静安先生说他不失五代风格,而堂庑特大,开北宋一代风气。特特的读了几首中正之词,确有后主之风,可也无非些花前柳下,温软之词尔,堂庑特大着实难当。静安先生此等评价只因爱屋及乌罢了。

梅尧臣 苏幕遮 草 赏析

露堤平,烟墅杳。乱碧萋萋,雨后江天晓。独有庾郎年最少。窣地春袍,嫩色宜相照。“窣”本意乃细碎的摩擦声音,此处用作动词。动词意思为突然钻出来,或是形容雨后野草生长旺盛。《唐诗宋词鉴赏大全集》 作者李静解释道,窣地春袍:指踏上仕途,穿起拂地的青色章服。宋代六、七品服绿,八、九品服青。结合前文“独有庾郎年最少”。庾郎庾郎本指庾信。庾信是南朝梁代文士,使魏被留,被迫仕于北朝。庾信留魏时已经四十二岁,当然不能算“年最少”,但他得名甚早,“年十五,侍梁东宫讲读”(《庾开府集序》)。李静之解释甚是不通。窣地春袍,鄙人以为,雨后春草生长极快让大地披上了绿色的袍子。不知可有方家相教?

欧阳修《踏莎行·雨霁风光》:春分天气,千花百卉争明媚

《踏莎行·雨霁风光》

【宋代】欧阳修

雨霁风光,春分天气,千花百卉争明媚。

画梁新燕一双双,玉笼鹦鹉愁孤睡。

薜荔依墙,莓苔满地,青楼几处歌声丽。

蓦然旧事上心来,无言敛皱眉山翠。

译文

雨过天晴,春分天气,千花百卉,万紫千红,明媚动人。画梁上的新燕,成双成对,令人羡慕。玉笼里的鹦鹉,独自发愁,孤单难眠。

薜荔香草爬上了墙面,莓苔绿藓铺满了地面,远处的高楼断断续续地传过来清丽的歌声。想起从前那些美好的往事,不禁眉头一皱,沉默不言,引起无限情思。


注释

春分: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在公历3月20或21日。

玉笼:玉饰的鸟笼。

薜(bì)荔:常绿藤本植物。又称木莲。

莓苔:青苔。

赏析

这是宋代词人欧阳修的一首春分词。

欧阳修笔下的春分,雨霁风光,春分天气,是诗意明媚的,是“千花百卉争明媚”的,宛如一幅百花争春图,让人心旷神怡,好不惬意。

你看那“画梁新燕”,成双成对,好不令人羡慕。可是,一旁的“玉笼鹦鹉”,却独自发愁,孤单难眠。“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正是成双成对的“美”,衬托着孤独寂寞的“愁”。这一切都在春分中悄然发生,有乐亦有愁,其根本原因则是春分天气太好,风景太美,万事万物都想寻得一个灵魂的伴侣,可以来一场春分之约。

由景到人,你可以看到“薜荔依墙,莓苔满地”,你可以听到“青楼几处歌声丽”,薜荔香草与莓苔绿藓,都在春分时节应季而生。一边“依墙”,一边“满地”,万物生机,在春分时节拼命生长,繁茂异常。就连高楼中的女子,也情不自禁唱起了春天的曲子,让人感受到春意绵绵。


这样美好的画境里,词人沉浸其中,却不禁又想起了快乐的往事。然而,往事随风,故人不在,转瞬又陷入到无边的思念中去,故而写出绝美词句“无言敛皱眉山翠”。

春分在哪里,在画中,在歌声中,也在眉间,词人心情大好,看什么都觉得是美好的,是可爱的,是动人的。春分已至,不如和心爱之人,一起远游踏青吧。让孤单的灵魂有所依靠,所有的爱都能双向奔赴,赴一场春分之约。

作者:严勇,文学硕士。曾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刊发诗评近百篇。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全国青年作家班第三期学员。已出版文史集《泰州史话:运盐河边的城市》,散文集《读书旅行》、随笔集《风韵泰州》。发表文章千余篇。现为报社编辑。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