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5-12 20:26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合作读后感的作文,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明确主题:在写作之前,首先要明确读后感的主题,即合作的重要性、合作的意义、合作的方式等。确保文章围绕这一主题展开,避免偏题。
2. 选取合适的素材:在写作过程中,要选取与主题相关的素材,如合作的成功案例、合作中的困难与挑战、合作带来的收获等。素材应具有代表性和说服力。
3. 结构清晰:一篇优秀的读后感作文,其结构应清晰,逻辑严密。通常可以按照以下结构进行写作:
a. 引言:简要介绍所读作品,点明合作主题。
b. 主体:围绕合作主题,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 合作的重要性:阐述合作在个人成长、事业发展、社会进步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 合作的意义:分析合作对于解决问题、实现目标、提高效率等方面的意义。
- 合作的方式:探讨不同类型、不同领域的合作方式,如团队协作、合作伙伴、跨文化合作等。
- 合作中的困难与挑战:分析合作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如沟通障碍、利益冲突、责任划分等。
- 合作带来的收获:总结合作带来的成果,如团队凝聚力、个人能力提升、事业成功等。
c. 结论:总结全文,强调合作的重要性,并提出对未来的展望。
4. 语言表达: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a. 语言要准确
病毒没有国界,疫情不分种族,人类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战胜关乎各国人民安危的疫病,团结合作是最有力的武器。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球蔓延,给各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带来巨大威胁,给全球公共卫生安全带来巨大挑战。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中国始终坚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坚持全民动员、联防联控、公开透明,打响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面对病毒这一人类的共同敌人,中国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始终与国际社会合作,呼吁国际社会加强团结协作,携手赢得这场人类同重大传染性疾病的斗争。
中国抗疫斗争的伟大实践,体现开放合作的大国担当。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国迅速采取最全面、最严格、最彻底的防控举措,举全国之力遏制疫情,同时始终本着公开、透明、负责任的态度,及时向国内外发布疫情信息,第一时间分享病毒研究成果,积极回应国际社会关切,同世界卫生组织保持密切沟通,同世界各国分享防控和救治经验,加强抗病毒药物及疫苗研发国际合作,为全球抗疫注入正能量。实践证明,中国抗疫,为全球抗疫提供了有益经验、作出了重要贡献,不仅是对中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负责,也是对全球公共卫生事业尽责。
中国抗疫斗争的伟大实践,展现命运与共的人道情怀。在中国疫情防控最困难的时候,国际社会许多成员给予我们真诚帮助和支持,中国始终铭记并珍视这份友谊。“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疫情在全球多点暴发后,中国在克服自身困难的同时,加大力度向国际市场供应原料药、防疫物资、生活必需品等,向有需要的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青山一道,风雨同担。中国行动展现中国立场、彰显中国精神,闪耀着国际人道主义精神光芒,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实践。
新冠肺炎疫情是“天灾”,是未知病毒对人类发起的突然袭击。在大规模传染病疫情面前,没有人能够独善其身,没有国家可以单打独斗,只要一个国家还有疫情,全球抗疫就不会结束。疫情防控阻击战是一场全人类与病毒的较量,各国抗疫息息相关,帮别人就是帮自己,唯有团结协作、携手应对,全面加强国际合作,才能战胜疫情。将疫情政治化、标签化,搞推卸责任、抹黑污名那一套,不利于国际合作,只会撕裂国际社会。在地球村时代,各国早已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这样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会是最后一次,各种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问题还会不断带来新的考验。国际社会应当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携手应对风险挑战,共建美好地球家园。这是全球抗疫带给我们的深刻启示。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只要世界各国同舟共济、守望相助,就一定能够合力战胜疫情,护佑世界人民康宁,迎来人类发展更加美好的明天。
《 人民日报 》( 2020年04月30日 01 版)
【编者按】第17届金华工科会将于11月11日举行,金华市科技局派出8支队伍前往北京、上海、西安、成都、武汉等十余座城市进行科技对接。他们走访高校、研究院,拜访专家院士,洽谈科技合作项目;他们既有感于这些“科技重镇”科创氛围之浓,也深感打赢“九场硬战”身上的责任之重。金华市科技局联合浙江新闻客户端开设“科技手记”专栏,刊发金华科技工作者从异乡发回的科技观察。
张博副院长正在介绍学校科研成果
新材料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经济体系中的支柱性产业,受到国家和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随着新材料“十三五”规划的出台,新材料产业的发展迎来空前机遇,而新材料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向高端跃升,离不开科技的支撑,因此加强与高校院所的产学研合作,积极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就显得尤为重要。
为加强产学研合作同时顺利举办第17届中国·金华工业科技合作洽谈会-G60科创走廊高校优势学科与地方重点产业对接会新材料产业技术专场,10月15日-26日,金华市科技局党组成员、中科金华科技园管委会朱卫锋主任带队走访了合肥、杭州、上海、苏州、金华等地共10所高校院所。
10月16-17日,朱主任带队到合肥工业大学、中科院固体物理研究所走访对接,对接座谈会上,合肥工业大学材料学院的张博副院长、中科院固体物理研究所的刘长松副所长介绍了院所的研究方向以及最新的科研成果,随行企业都向专家提出了各自的技术需求,印象最深的是横店集团东磁股份有限公司徐君科长提出的有关于高性能DM5050永磁铁氧体材料开发和锂电池材料研发等需求与专家进行了激烈探讨。随后随行团队参观了学校的重点实验室和科研成果展厅,为之后深入对接交流打下基础。
上海交通大学对接交流
10月22-26日,朱主任带队先后走访了浙江大学、浙江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大学、苏州大学、中科院苏州纳米研究所及浙江师范大学。在各个高校院所的座谈会上,在了解了高校院所的科技成果、先进成熟项目和产品后,企业提出了相关的技术难题、需求项目,双方进行了对接洽谈。
其中,众泰汽车的两位工程师提出的关于铝镁合金在整车方面的应用以及锂电池正极材料开发等需求,以电池材料为例,磷酸铁锂作为锂电池正极材料行业的最前沿技术,因其具备无污染、安全性能好等优点被认为是下一代动力电池的关键材料,而在本次对接会中,多所院校都有相关的科研成果,面对企业提出的技术需求给出了专业的意见。还有些甚至已达成了初步的合作意向,之后将前往企业商讨进一步的合作方案。
工科会是金华进一步集聚科技创新资源,促进转型升级,推进科技与市场对接的重要平台,此次的工科会前走访对接大大提高了产学研合作成功率,在走访对接中,我深深地认识到了企业、科技、人才、市场之间都是密不可分的,企业发展急需科技、人才等方面的支撑和引领,与高校院所的合作需求越来越迫切、前景越来越广阔,合作才是发展的硬道理,而新一批的合作火花正在摩擦碰撞、蓄势待发。
浙江大学对接交流
【对接亮点】
新材料产业技术专场,是G60科创走廊高校优势学科与地方重点产业对接会上的首场要素对接会,届时将举行要素对接会启动仪式,专场将汇聚G60科创走廊内9座城市的科技创新资源要素。
本届工科会上还将举行军民融合技术科技合作对接会,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专场对接会,智能装备技术专场对接会,在金科研机构与金华企业专场对接会等共五场专场对接会。
此次专场对接会设置紧贴科技发展趋势和金华产业特色,场次由上一届的3场增加至5场,其中新能源汽车、智能装备、新材料专场等均为新设。
【专家寄语】
杨辉(浙江大学浙江加州国际纳米技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纳米院是我国唯一一家纳米技术领域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长期以来致力于推动我国纳米科技、新材料技术发展,促进产业科技进步,服务地方经济。借此金华工科会召开之际,希望我院能进一步加强与金华新材料企业的交流,推动产学研用合作,解决企业实际问题,加快科研成果转化,为促进金华新材料产业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