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5-14 13:27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活动观后感的作文,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明确主题:在写作之前,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观后感主题,即对活动的看法、感受和思考。这有助于在作文中保持主题的一致性和条理性。
2. 结构清晰:一篇优秀的观后感作文,应具备清晰的结构。一般包括引言、正文和结尾三个部分。引言部分简要介绍活动背景,正文部分详细阐述自己的感受和思考,结尾部分总结全文,点明主旨。
3. 突出重点:在正文部分,要突出自己在活动中最深刻的感受和思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a. 活动内容:对活动内容进行简要概括,阐述自己在活动中的所见所闻。
b. 活动感受:结合自身经历,谈谈自己在活动中的感受,如兴奋、感动、启发等。
c. 活动启示:从活动中汲取的教训、经验或感悟,对自己的成长和人生观产生影响。
d. 活动评价:对活动组织、参与者等方面进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4. 语言表达:作文语言要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注意以下几点:
a. 选用恰当的词汇和句式,避免口语化。
b. 运用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文章更具文采。
c. 注意段落之间的过渡,使文章结构更加紧凑。
【编者按】10月1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大阅兵,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受中央统战部和中国驻迪拜总领馆的邀,阿联酋迪拜龙城华侨华人总商会会长、中国义乌海外交流协会副会长金国中在现场观礼。激动之余,他写下这篇文章与读者分享。
作为一名阿联酋侨界的侨领代表能够在北京现场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观礼系列活动,我感到很幸福,这已经是我第二次参加国庆庆典系列活动了,感触颇深,有幸分享一下我内心的激动之情……
70年,对于一个人来说,应该已经度过了“成长的烦恼”期,而对于一个伟大民族来说,可能正是创造一种全新的先进文明的“成长初期”。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意味着我们的祖国和民族正处在这样一个新的“成长初期”。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可能是复制昔日的辉煌,只能是挺立新时代的潮头,面对前所未有的境遇,开拓前所未有的境界,创造前所未有的辉煌。
观礼期间,激动的心情无以言表,只有这样形容我当时的心情,那就是:特别震撼、特别骄傲、特别幸福。这期间,我眼睛都不敢眨一下,生怕错过一个精彩瞬间,在场所有人的脸上都洋溢的幸福的笑容。
当国旗升起的时候,全场数十万人齐唱着国歌,气势磅礴,感觉全身都热血沸腾,自豪感油然而生;当习近平总书记出现在天安门城楼上时,全场欢呼着主席好。仿佛主席就站在我们身边,倍感亲切。
当习主席宣布阅兵开始的时候,我的心情无比激动,好像血液都要沸腾了。各兵种列队从我们面前走过,他们以昂扬振奋的崭新风貌,威武雄壮的严整阵容,一往无前的磅礴气势和无坚不摧的过硬素质,光荣地接受祖国和人民的庄严检阅。
这次国庆阅兵,既展示了解放军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巨大成就,又集中展示了人民军队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一呼百应,英勇善战的精神风貌和威武之师,文明之师,胜利之师的良好形象,更展示了中国军队维护国家安全与统一,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强大信心,特别看到火箭军展示的DF41和无人飞机、信息网络装备,向全世界展示国之重器,中国的军事力量。
国庆阅兵,长了中国人的威风。我们激动,自豪溢于言表。七十年励精图治,七十年沧桑巨变。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英雄的中国人民正在实现自己的夙愿。看到人民军队迈着雄壮、整齐的步伐接受人民的检阅时,我激动的心情如潮水汹涌,我爱我的祖国。
当花车游行时,我所感受到的又是我们祖国日益的繁荣富强,有国才有家。我为能赶上这样一个蒸蒸日上的时代而自豪,为能在祖国建设的伟大事业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而自豪。同时,让我油然而生的是一种海外侨团负责人的使命感,一种肩负海外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的责任感。
当天,天安门格外庄严神圣,五星红旗格外鲜艳夺目,国歌格外振奋人心。配合各方队而奏响的各类军歌,军乐,简直就是天籁之音,让人心潮澎湃,斗志昂扬。我像活跃的记者一样,拼命地按动手机照相,深怕少拍了一个壮观的场景,深怕漏掉了一个精彩的瞬间。
整个观礼活动给我带来太多的感动感触,我觉得就是我们祖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浓缩版。
新中国70周年,何等波澜壮阔,何等辉煌灿烂!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国取得了震撼世界的巨大成就,中国人民写下了感天动地的奋斗史命,广大中华儿女怀着无比的自信迈向未来。
激动,幸福,骄傲,自豪的同时,我的内心思绪万千,作为一名海外侨领,迪拜龙城总商会的负责人,我所做的仅仅是一点平凡的工作,党和国家却给了我如此高的厚爱,我惟有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今后自己平凡的岗位上接续奋斗,始终以习主席的话激励自己,脚踏实地把每件平凡的事做好,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促进双方贸易发展,在阿联酋扎根本土融入当地社会为两国不断创新,增强中阿两国之间的文化艺术交流。努力搭建起一座中阿文化之桥,友谊之桥,交流之桥。
3月13日,郑州轻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精心组织师生志愿者走进郑州市盲聋哑学校,开展“跨越无声,共筑星光”主题志愿服务活动。
在踏入那扇通往特殊世界的大门之前,我的内心被忐忑不安的情绪填满。我暗自揣测,在那无声、无光、无法言语的世界里,孩子们或许早已被命运的捉弄打磨的性格孤僻,怯于生人,如同被囚禁在黑暗角落的精灵,失去了与外界交流的勇气。然而,当我真正与他们相逢,所有的担忧犹如晨雾般瞬间消散。我看到的,是一群积极向上、活泼开朗的灵魂。他们的逻辑思维,宛如夜空中闪耀的星辰,丝毫未因身体的不便而黯淡。
活动开始,我们身着汉服登台吟诵,希望盲聋哑学生们能通过我们的声音和服饰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他们安静乖巧地坐着,虽无法即时回应,可我看到他们仰头微笑,手指轻敲膝盖,那是对世界无声又炽热的热爱与好奇。
紧接着,我们化身手语学徒与聋哑学生两两组队。这些纯真善良的聋生们,摇身一变成为耐心十足的小老师,逐字逐句、一招一式地引导我们学习基础手语对话。只见一双双灵动的手在空气中上下翻飞,“你好”“谢谢”“朋友”“爱你” 这些简单而饱含深情的词汇,在指尖轻盈流淌,看似无声的交流,却在彼此心间激荡起层层温暖的共鸣,让现场满是温情。他们的笑容,纯粹而灿烂,恰似春日的暖阳,直直地暖到心底。
接下来,盲生们则带着认真又耐心的神情,手把手地教我们辨认盲文。他们轻声讲述着如何借助盲文搭建起与英文单词的桥梁,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从未涉足的知识之窗。在盲生细致地教导下,我指尖轻触,感受着盲文的凹凸起伏,一笔一画,慢慢掌握了用盲文书写自己名字的方法。而与哑生通过书写、手势交换生活的琐碎与梦想时,他们字里行间、举手投足间流露出的坚韧与乐观,更是深深震撼着我。
这次经历,让我陷入了深深的反思。我们常常在生活的琐碎里抱怨连连,却对自己与生俱来的沟通能力视若无睹,仿佛那是理所当然的馈赠。而这些孩子,即便被命运无情地束缚,却依旧对生活满怀热忱。他们,是被上帝吻过的天使,带着独特的使命来到人间,需要更多的关注与呵护。
此刻,我愿成为那一抹微光,用绵薄却坚定的行动,为他们的世界增添几分明亮与温暖。(郑州轻工业大学 钟涵韵)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