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格策美文教你学写《爬山虎的脚中心思想》小技巧(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5-15 00:50

格策美文教你学写《爬山虎的脚中心思想》小技巧(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爬山虎的作文,要突出其中心思想,以下是一些注意事项:
1. 确定中心思想:在写作之前,首先要明确爬山虎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可以是爬山虎的生命力、顽强精神、适应能力、美化环境等方面。明确中心思想有助于围绕主题展开论述。
2. 突出特点:爬山虎作为一种植物,具有独特的生长方式和特点。在作文中,要着重描写爬山虎的形态、颜色、生长习性等,让读者对爬山虎有直观的认识。
3. 运用修辞手法:为了使作文更具表现力,可以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将爬山虎的特点和中心思想生动地展现出来。
4. 结合实际:在描述爬山虎的同时,可以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如爬山虎在建筑物上的生长、为城市增添绿色等,使作文更具说服力。
5. 情感表达:在作文中融入自己的情感,表达对爬山虎的喜爱、敬佩之情,使文章更具感染力。
6. 结构清晰:作文要结构清晰,层次分明。开头部分简要介绍爬山虎,中间部分围绕中心思想展开论述,结尾部分总结全文,强调中心思想。
7. 语言优美:运用丰富的词汇和句式,使作文语言优美,富有诗意。同时,注意语言的通顺和准确性。
8. 举例说明:在论述爬山虎的中心思想时,可以列举

晨读丨爬山虎的脚

资料图片

老屋的围墙上爬满了爬山虎,绿叶密密匝匝,顺墙落下一挂绿瀑,心形似的叶片叶尖一溜儿朝下,绿得那么鲜艳,铺得那么均匀,为原本呆板的墙增添了一抹生趣。

微风拂过,爬山虎的叶片便被掀了起来,这时我惊奇地发现:原来爬山虎是有脚的!它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伸出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当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顶端就会变成小圆片,像吸盘一样坚固地吸在墙上。原来,满墙的爬山虎背后竟是如此众多微小的细丝。叶片随风轻轻舞动,细丝却始终纹丝不动,坚定不移。那褐色的“脚”不似叶片那么鲜嫩,也不如叶片活跃而充满阳光,却多了一份稳重和大气。

我不知道这爬山虎是何年何月生长的,只知道那叶片下有着无数细小却坚韧的“脚”正坚定不移地向上攀爬,一寸一寸,每时每刻。即使有云霞般绚烂的花朵嘲笑它,它依旧往上爬。其间,或许有淘气的孩子扯了它一把,让它脱离了原来的轨道,它依旧强忍痛苦向上爬。渐渐地,它高过了曾经嘲笑它的群芳。

支撑爬山虎向上攀爬的力量是什么?是不断向上的梦想,是日积月累的坚持,是坚韧不拔的毅力。它知道,这一切不需要声势浩大的准备,只需要默默的行动。

当你惊讶于他人的成就时,你是否想过他们需要承受多少压力?当你嫉妒别人的成功时,你是否想过他们需要多少细微的攀爬?当你仰慕别人的风采时,你是否想过他们需要付出多少鲜血和汗水?

阳光如水一般泼洒在茂盛的藤蔓上,光影在茎叶间摇曳,泛起阵阵涟漪。爬山虎依旧在向上攀爬,路线仍在拉长,足迹还在继续,梦想还在前方……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十课《爬山虎的脚》课文笔记,自主预习的好帮手


爬山虎简介

一种攀援植物,爬山虎适应性强,喜阴湿环境,但不怕强光,耐寒,耐旱,耐贫瘠,气候适应性广泛,在暖温带以南冬季也可以保持半常绿或常绿状态。

作者简介

叶圣陶(1894年-1988年),原名叶绍钧,字圣陶,江苏苏州人。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代表作有《隔膜》《线下》《倪焕之》等。

主题概括

课文主要写了作者通过长期细致的观察,了解到爬山虎生长的位置、叶子的特点以及它是怎样往上爬,表达了作者对爬山虎的喜爱之情。

段落划分:

第一部分(第 1 自然段):爬山虎生长的位置。第二部分(第 2 自然段):爬山虎的叶子。

第三部分(第 3、4、5自然段):爬山虎的脚。

板书设计

课文笔记

私信获取四年级语文学习资料领取方式。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