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5-17 09:49
写作核心提示:
题目:撰写读书笔记九篇作文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在撰写读书笔记九篇作文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以确保文章的质量和深度:
一、选题精准,主题明确
1. 选择与自身兴趣和知识背景相符的书籍,以便在阅读过程中产生共鸣。 2. 确定作文主题,围绕主题展开论述,避免偏离主题。
二、深入阅读,积累素材
1. 阅读时要细心,注重理解作者的观点和论述,把握文章脉络。 2. 记录关键信息,如作者的观点、论据、事例等,为作文提供素材。
三、合理安排结构,层次分明
1. 开头部分:简要介绍书籍的作者、背景、内容等,引起读者兴趣。 2. 主体部分:围绕主题,分段论述,每段论述一个观点,确保论述的层次性。 3. 结尾部分:总结全文,强调自己的观点,并提出对未来阅读的期望。
四、运用多种论证方法,丰富内容
1. 运用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因果论证等方法,使论述更具说服力。 2. 结合自身经历或相关案例,使论述更具实践意义。
五、注意语言表达,提高作文质量
1. 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避免使用口语化、模糊不清的词汇。 2. 注意句子结构,避免出现语法错误或句子不通顺的情况。 3. 运用修辞
这篇文章没有教育和指导意义,只是我个体感受的记录和分享。
从2023年夏天写公众号开始,我的反思变多了。写作可以促进思考是不争的事实,我也乐在其中。其实我是很喜欢读书和写作的,因为那种美的享受难与外人道也,与自己独处的逍遥,只有深陷其中之人才能明了。不知道你是不是也是?
印象里,父亲很喜欢读书,订阅了《无线电爱好者》,自学无线电技术,周日的时候在家摆弄各种元器件,做过收音机和微型霓虹灯。父亲读书时喜欢用指头指着看,也喜欢给我讲小人书。耳濡目染,我也就喜欢上了读书。
我是在厂里的福利区长大的,小时候家里的书不算多,但是十万个为什么,四大名著什么的也还算齐全,加上一些儿童读物比如动脑筋爷爷,小猕猴,小灵通漫游未来世界,还有一些小人书等等。小时候比较喜欢读小人书,也爱听评书,从书中知道了福利区以外的世界和中国古代的很多人物故事。似乎那个年代,家属区里的孩子都比较喜欢读书,小人书有限的时候都是互相借,互相交换。
小学的时候,每年六一儿童节都会缠着父母买本书,记得有一次在城里的新华书店看上了一套上下两本的电影《南拳王》的小人书,由于已经买了一本关于林则徐的书,所以父母就不同意再买,我就赖着蹲在地上不走,说其他的什么我都不要了,就只要这套书,后来执拗不过我,只好买下。我回到家一口气就看完了。记得我买过的最贵的一本小人书是《少林寺》,好像是2毛5分,可惜这些小人书随着时间的推移,都已经淹没不见了。那时候路边也有租借小人书的摊位,展开一个架子,上面全是小人书,看一本书一分或者两分钱,一毛钱可以随便看。现在很难看到孩子们有这种快乐了。不过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快乐。
上了初中,科目增多,但同学们课外书也没有少看,比如武侠小说,有传统的三侠五义,也有现代的金庸,古龙等人的作品。女孩子们着迷琼瑶的小说。那时候还流行在日记本上抄汪国真和席慕蓉的诗,还有很多电影主题曲的歌词,比如射雕英雄传的,上海滩的,霍元甲的等等。那时候的精神生活还是相当富足的,港台歌曲风靡大陆,小虎队,王杰,齐秦,张雨生,童安格,谭咏麟,姜育恒等等,他们的歌词也成为了耳熟能详的一段记忆。后来高中听说了三毛,就去找她的书来看,印象比较深的就是《万水千山走遍》和《撒哈拉的故事》。上了大学读了《闹学记》,里面的一篇《星石》我觉得最好。
中学时候最爱读的还有语文书,我的三位语文老师都很优秀,初中时彭琴老师,袁英老师,还有高中时的王克明老师。其中袁英老师让我们给每一篇课文写出文章结构图的作业是最让我受益的,其实就是现在流行的思维导图,这样的作业发生在1989-1990年,让我们能够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去把握文章的整体结构,使我的语文阅读上了一个台阶。
高中王克明老师是文学的爱好者,对于课文处理得很出彩,多有独到的见解,尤其是他对很多文章有着浓厚的偏好和感情,因此讲得极其深入。比如鲁迅的作品,朱自清的《背影》和《荷塘月色》,还有红楼梦的篇目以及《琵琶行》,《长恨歌》等古诗词,由于他自己特别喜欢,所以这些文章用时更长,他带着欣赏的眼光去传达美的感受,令我受益匪浅。现在那些课堂上的画面和老师的音容笑貌,仍旧历历在目。
老师能将自己的理解和感情融入课堂,善莫大焉,这种超越考试的教学,对学生的影响深远。我因为《故都的秋》爱上郁达夫。
到了高中,课业更忙,早晚都忙着做作业,但也没耽误我看课外书,只是看得少一些,因为中午吃完饭是我唯一能看课外书的时间,由于练武的关系,每天精力充沛,不睡午觉,可以用来看书,最多闭目养神5分钟。那时候家里订阅了中学生文摘。也可以去学校的图书馆借书,所以可以选择的面很大。高二我选了文科之后,对图书馆里关于中国文化和战争题材的书兴趣大发,借阅了不少关于中国文化常识,历史常识的书,还有辽沈,淮海,平津战役的将帅回忆录以及二战战史,甚至还利用地图册把二战的过程研究了一遍。读自己喜欢的书,最快乐!那时候借书是要填写借阅卡的,我印象最深的是我的班主任董志宽老师和语文老师王克明先生的名字在借书卡上出现的次数最多。
总之,那时候很多阅读都是出于兴趣爱好,而不是因为考试被逼无奈。我觉得现在很多孩子学习很被动,没有养成最基本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主要在于没有给他们足够的自由时间,去养成阅读和自学的习惯,也没有足够正确的引导,去寻找自己的热爱。他们总是被裹挟的前进,去完成无休止的试题和作业。失去自我探索和思考的学习过程是毫无意义的,是一种摧残和桎梏,将人洗脑变成了行尸走肉,没有了独立的精神和自由的思想。这可能是我们教育中最失败的一个地方。(请勿求全责备,这只是我的感受,得“意”忘“形”即可,不用追求言辞的绝对严谨,就像金庸回应王朔的含义一样。)
上了大学和工作之后的读书生活在之前的文章中有详细的介绍,有兴趣可阅读(我读书的故事 --- (求学篇),我读书的故事 --- 工作篇(含好书推荐))包括我喜欢的一部分书籍可以参看影响我人生的60本书。我其实还有更多喜欢的书籍,篇幅有限,无法赘述。
和书打交道将近50年,我慢慢才有了一些经验:
1. 一开始可以广博一些,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语言文学都应该有所涉猎,对于知识世界的轮廓应形成一个粗浅的概念,其实我对理科还是知之甚少。不过我始终相信,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2. 之后应该精钻历史,哲学,心理学和文学诗歌类的书籍,用来滋养心灵,明辨是非,思考自我。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外交,军事等书籍可以帮助来认识这个世界。
3. 应该做一些比较阅读,对于同一主题的不同作者的书籍都应该阅读,偏听则暗,兼听则明。站在不同的角度去看问题,是很难也是很重要的。
4. 其实真正值得收藏的书籍并不多,有一些书可以传世,也有很多只是一时流行,满足一时之需,过上数年之后,内容不免过时,但当时的流传度可能很广。
5. 自己总结书中精华,思考如何运用,以及结合自己的思考对于书中的方法进行改良,或者是融合,学以致用才是读书的意义。
6. 以为别人做一场讲座为目的来读书,是提升读书效率特别好的方法,因为目标明确,注意力集中,用时最短,效果最好。
7. 前人制作读书卡片的方法或许也是很好的读书方法,读完之后提炼精华,以便旁人阅读参考。虽然现在人工智能工具已经可以帮助你提炼,但是不经过自己大脑思考的内容,是不会有什么深刻印象的。
8. 写读书笔记和随感是和自己与作者交流的方式,也是自己精神世界的美妙之旅。如果这不是作业,而是自己的一种习惯,我想一定能够产生伟大的思考者。
9. 如果能够与同道中人时常会面,碰撞观点,交流阅读书目和读书方法,收获亦会不少。
10. 你的精神世界可以通过你读的书显示出来,所以要选择经历了时间考验和筛选的好书来读。对于不同观点的书,不要盲目排斥,不妨先看看再说。
来源:“志合不因山海远”
作者:袁海刚
编辑:马京京
【声明:本号为“全民阅读推广”官方公益账号,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其它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更正。谢谢】
读书笔记指读书时为了把自己的读书心得记录下来,或为了把文中的精彩部分整理出来而做的笔记。
您家孩子有写读书笔记的习惯吗?孩子在暑假阅读时,可以让他们用这些方法写读书笔记。
01
读书笔记的分类
根据所读文章种类不同,所写的读书笔记也各有不同,以下是小学生常用的几种形式:
(1)摘录式。主要是为了积累词汇、句子。可以摘录优美的词语,精彩的句子、段落,供日后熟读、背诵和运用。
(2)提纲式。以记住书的主要内容为目的,通过编写内容提纲,明确主要和次要的内容。
(3)心得式。为了记下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记下读了什么书,书中哪些内容对自己教育最深,联系实际写出自己的感受,即随感。
(4)简缩式。为了记住故事梗概,读了一篇较长的文章后,可抓住主要内容,把它缩写成短文。
(5)仿写式。为了能做到学以致用,可模仿所摘录的精彩句子、段落进行仿写,逐步达到学会运用的目的。
当然,读书笔记的形式多种多样,还有存疑式、评论式等,如果有很多的心得,甚至都可以专门编写为札记、评注。
02
如何写读书笔记
1. 摘录式读书笔记
摘录式读书笔记,是在读书时把自己喜欢的语句、段落等按原文准确无误地抄录下来。摘录原文后要注明出处,包括题目、作者、出版单位、出版日期、页码等,便于引用和核实。
2. 提纲式读书笔记
提纲是用纲要的形式把一本书或一篇文章的论点、论据提纲挚领地叙述出来。提纲可按原文的章节、段落层次,把主要的内容扼要地写出来。提纲读书笔记可以采用把原文的语句和自己的语言相结合的方式来写。
3. 心得式读书笔记
心得式读书笔记,是在读书之后写出自己的认识、感想、体会和得到的启发与收获的一种笔记。心得笔记也叫读后感,指读书后把自己的体会、感想、收获写出来。
可以写读书时的心得体会,也可以写对原文的某些论点的发挥或提出不同的意见。要选择自己感触最大和体会最深的一点来写,应突出重点,切忌面面俱到。当然,写的时候还要善于联想,依照原文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结合自己的思想和生活实际。写这种笔记,一般是以自己的语言为主,也可适当地引用原文。
4. 仿写式读书笔记
这种读书笔记,是难度较高的一种,对于中低段的小学生来说,不建议过早使用。但是针对文章中出现的好句子,可以适当地仿写。
03
写读书笔记的9种方法
来源 |央视新闻
孩子通过写读书笔记,不仅可以积累有用的素材,还能对书中的内容产生新的思考,充分吸收书中的精华,可谓好处多多。这个假期,孩子阅读的同时,让他试着写写读书笔记吧!
转自 |语文榕公众号
来源: 中国教育报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