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格策美文教你学写《活动设计题怎么写》小技巧(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5-18 12:27

格策美文教你学写《活动设计题怎么写》小技巧(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活动设计题作文写作注意事项:
一、明确题目要求
1. 确保理解题目意图,明确活动设计的主题、目标、对象、时间、地点等要素。 2. 仔细阅读题目要求,了解作文的字数限制、文体要求、评分标准等。
二、构思活动设计
1. 确定活动主题:围绕题目要求,选取一个具有吸引力和教育意义的主题。 2. 设定活动目标:明确活动想要达到的效果,如提高参与者的知识水平、技能、情感态度等。 3. 选择活动对象:根据活动主题和目标,确定适合参与活动的对象,如学生、职工、社区居民等。 4. 确定活动时间:根据活动对象和时间安排,合理安排活动时间,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5. 选择活动地点:根据活动主题和对象,选择合适的活动地点,如教室、操场、社区活动中心等。 6. 设计活动流程:将活动分为几个阶段,明确每个阶段的任务和目标,确保活动有序进行。
三、撰写作文
1. 开头:简要介绍活动背景、目的和意义,引起读者兴趣。 2. 主体部分: a. 活动主题:阐述活动主题,说明其重要性和必要性。 b. 活动目标:明确活动目标,阐述如何实现这些目标。 c. 活动对象:介绍活动对象,说明其参与活动的意义和价值。

【面试干货】计划组织类创意活动——调研

一、调研目的

一般分为三种:基本情况的调研,如普查等,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信息,为管理部门提供参考依据;决策前的调研,主要目的是判断决策的可行性,确保科学决策;问题出现后的调研,主要目的搞清事实真相,找出问题,提出解决办法,从而改善问题。

二、调研主体

主体可以是自然人,包括专业人员和非专业人员;也可是由党政机关、单位和团体组织的调研群体。在个别题目中会出现调研主体数量不足的情况,这就需要我们借助其他力量,如大学生志愿者、社区工作人员等的帮助。

三、调研内容

分析调研内容常见的角度包括背景、问题、影响、政策法规、经验方法、满意度、意见建议等,这些内容都可以为最终决策提供必要的依据。

四、调研对象

直接利益方、管理方、问题研究者、其他旁观者、事物等

五、调研方法

1、文献法:报纸/书籍/单位档案(会议纪要、政策规定、活动记录)、专业网站(万方数据库、知网、电子期刊)、贴吧/论坛等;辅助方法,调研初期使用,为后续调研奠定基础,需对信息进行判断筛选。

2、问卷法:纸质问卷、电子问卷(官网/邮箱/微博/微信公众号),普遍适用各种调查,尤其是样本量大、需要保护隐私时,需考虑对象读写能力、问卷回收的难度。

3、访谈法:一对一面谈/入户访谈/电话访谈,座谈会/研讨会/电视电话会议、约谈,普遍适用各种调查,尤其是样本量较小、不具备读写能力时。

4、观察法:实地观察/实际操作、伪装身份暗访/旁观者暗访、视频记录(监控/执法记录仪/行车记录仪等),普遍适用各种调查,尤其是对象不愿配合时。

六、调研结果

调研往往是以调研报告的呈现作为结果展示。调研报告能够涉及的内容包括问题描述、现状描述、原因分析、影响分析、预测分析、解决对策等。

七、注意事项

1、调研内容由调研目的决定,是调研有效性的重要影响因素,应尽量全面

2、调研对象的选择,直接关系到调研结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故调研对象应代表性强、抽样科学

3、调研方法指的是调研内容的搜集方法,它的选择取决于调研的目的、内容以及被调研对象的客观实际情况。使用科学规范、针对性强的信息搜集方法,将大大提高统计数据的准确性、一致性和及时性,进而保障整个调研工作的真实有效。

4、做好过程保障。要保障调研结果的真实有效,除了在调研方案设计时尽可能做到没有遗漏,也应在调研开展的过程中尽量减少各项可能出现的结果误差,如人员的意识、过程的严谨性、样本的针对性、统计方式的科学性等。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园)考前冲刺卷(一)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幼儿园)考前冲刺卷(一)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我国幼儿教师资格制度从何时开始实行( )。

A.1995年1月1日 B.1996年7月1日

C.1994年1月1日 D.1993年7月1日

2.《爱弥尔》这部著作明确阐述了自然主义教育观,其作者是( )。

A.裴斯泰洛奇 B.洛克

C.卢梭 D.福禄贝尔

3.“我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是什么?我毫不犹豫地:对孩子的爱。”这话出自( )。

A.苏霍姆林斯基 B.杜威

C.陶行知 D.蒙台梭利

4.成人往往按照自己习惯设计的蓝图去要求、塑造儿童,使儿童的天性得不到发展,这是因为在制定学前教育目的时未考虑到( )。

A.社会发展的需要 B.教育方针

C.教育政策 D.学前儿童的需求

5.幼儿在绘画时常常“顾此失彼”,说明幼儿注意的( )较差。

A.稳定性 B.广度

C.分配能力 D.范围

6.一个小女孩看到“夏景”说:“小姐姐坐在河边,天热,她想洗澡,她还想洗脸,因为脸上淌汗。”这个小女孩的想象是( )。

A.经验性想象 B.情境性想象

C.愿望性想象 D.拟人化想象

7.最近发展区存在于儿童心理发展的( )。

A.任何时候 B.关键期 C.最佳期 D.敏感期

8.攻击性行为产生的直接原因主要是( )。

A.父母的惩罚 B.榜样 C.强化 D.挫折

9.下列活动属于“言语过程”的是( )。

A.听故事 B.练习打字 C.弹琴 D.练声

10.“教会幼儿擤鼻涕”是针对婴幼儿耳的什么特点采取的措施( )。

A.耳廓易生冻疮 B.外耳道易生疖

C.易患中耳炎 D.对噪声敏感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1.简述幼儿园教育工作评价宜重点考察哪几方面?

12.3~6岁儿童的有意注意有哪些特点?

三、论述题(本大题1小题,20分)

13.试述蒙台梭利教育思想、教育原则及其教育方法。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4.角色游戏中,大(二)班学生在教室开展“理发店”主题游戏,教师为了提升幼儿的游戏水平,主动为幼儿制作了理发店的价目表:价目表上写有美发区:洗发10元,烫发30元,染发30元;美容区:牛奶洗脸10元,美白洗脸15元,造型设计20元。

请结合你对角色游戏的理解,分析教师提供价目表这一做法是否适宜,并提出建议。

15.方老师是小班的幼儿园老师,她观察小朋友们玩游戏,发现娃娃家里的“妈妈”只是手里抱着“小孩”不停地做拍打的动作;建筑区里的小朋友只是重复地把积木搭高,推倒,再搭高,再推倒……看到这些,方老师陷入沉思之中……

(1)请根据所学心理学知识,帮助方老师分析小班幼儿想象的表现及原因。

(2)如果你是方老师,你要怎么做才能更好地促进儿童心理发展?

五、活动设计题(本大题1小题,30分)

16.秋天来了,小朋友们发现幼儿园内有的树叶变黄了,有的变红了,有的还是绿色的;捡起地上的树叶,还会发现,有的树叶像针一样,有的像扇子一样,有的像手的形状……

请围绕“多姿多彩的树叶”设计一个小班主题活动方案(含3个子活动),要求写出总目标,每个子活动的名称、目标和主要环节。

(此处已添加书籍卡片,请到今日客户端查看)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