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文明校园 | 多元发展、以德育心,荣山中学以志愿精神铸就文明底色

更新日期:2025-05-18 23:30

文明校园

写作核心提示:

在撰写关于“文明校园 | 多元发展、以德育心,荣山中学以志愿精神铸就文明底色”的作文时,以下事项需要注意:
1. 确定主题和立意: - 明确主题:文明校园、多元发展、以德育心、志愿精神。 - 确定立意:通过荣山中学的实例,展现学校在培养文明校园建设、多元发展、德育教育和志愿精神方面的成果。
2. 结构安排: - 开头:简要介绍荣山中学的背景,引出文明校园建设的重要性。 - 主体部分:分别阐述多元发展、以德育心、志愿精神三个方面在荣山中学的具体实践和成果。 - 结尾:总结全文,强调荣山中学在文明校园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展望未来。
3. 内容充实: - 多元发展:介绍荣山中学在课程设置、校园活动、社团组织等方面的多元化发展,展现学校为学生提供全面发展的平台。 - 以德育心:阐述荣山中学在德育教育方面的特色,如开展德育活动、举办德育讲座、实施德育评价等,体现学校对学生品德培养的重视。 - 志愿精神:描述荣山中学在志愿服务方面的举措,如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服务、环保活动、支教等,展现学生积极投身社会实践的精神风貌。
4. 语言表达: - 使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使文章更具

文明校园 | 多元发展、以德育心,荣山中学以志愿精神铸就文明底色

近日,佛山市荣山中学开展“翼启少年·智创未来”2025年科技节。棉花糖离心力实践、“蓝瓶子”化学实验、智能机器狗操控、非遗漆扇等38个包含物理、化学、文化等多领域的户外实践摊位吸引了大量同学驻足体验,有趣又有序的科技体验离不开校园志愿服务队的保驾护航。

2016年,荣山中学志愿服务队正式成立,至今已培养了近3000名“志愿骨干”,多人获省、市“最美志愿者”表彰。多年来,荣山中学以“志愿荣山”为特色品牌,将志愿服务精神融入校园文化,创新“德育+心育”协同育人模式,培养出一批批德才兼备的学子。

荣山中学科技节。/受访者供图

志愿服务铸就文明底色

“荣山中学志愿服务队深耕九载,全校2900余名学生实名注册i志愿,两度斩获禅城区优秀学生社团组织称号。”说起学校的志愿服务情况,荣山中学德育副校长张百睿自豪地提起一组组数据,他表示,志愿服务队已累计发布554场志愿服务活动,总服务时长高达7.28万小时。

学生走进社区,驻点志愿服务。/受访者供图

无论是在辩论赛服务、图书整理、新生入学指引等校园内场景,还是在亲子公益义卖、入户探访长者等社区场景,处处可见荣山学子们志愿服务的身影。“文明实践对我们来说不是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 高一(3)班李同学是志愿服务队的成员之一,她曾多次参与社区长者探访活动,在其中学会了耐心倾听与关爱他人;参与校园的“心理健康月”服务,在其中学会积极调节情绪,以放松的姿态面对压力,团结同学。

荣山中学志愿服务队参与志愿服务。/受访者供图

“通过参与校园管理我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这对我未来的个人发展会有很大的帮助。”高一(8)班的蔡同学表示,在校园生活中,他和许多志愿服务队的同学们都充当着管理与被管理的角色,这也有利于同学间的互相监督,提高自我约束能力,从而营造出更文明和谐的校园氛围。

据了解,在荣山中学,志愿服务已形成“校园-社区-社会”三级实践体系。校园内,同学们自主管理图书馆、参与文明督导;走进社区,他们开展长者探访、环保宣传;面向社会,他们参与大型赛会服务、公益义卖。这种全方位的志愿服务模式,让“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真正融入每位荣山学子的日常。

德育创新,文明养成于日常点滴

走在荣山中学校园里,处处能感受到文明的气息。虽然校舍已有一定年头,但“旧而不破”的理念让校园保持着整洁有序的面貌;食堂里新增的“病号窗”为身体不适的同学提供清淡饮食,这些细节的改变都源于学校设立的“校长信箱”制度。

校园环境。/禅城融媒记者黄佳慧摄

“我们认为文明是相互成就的过程。”荣山中学德育副校长张百睿说,“学生需要遵守纪律、认真学习,学校也要积极倾听并落实同学们的合理诉求。”在这种双向互动中,文明校园建设得以持续推进。

学校依据 “自我决定理论” 与 “学生主体性教育” 理念,在志愿服务队构建 “学生自治 + 教师引导” 的管理模式。团队事务均由学生自主决策,从活动策划、问题解决到工作推进,处处彰显青年智慧。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也别具特色,借助志愿服务活动融入心理健康知识普及,让学生在服务他人过程中,掌握基本心理调适方法,提升自身心理健康素养。

志愿服务成长培训。/受访者供图

与此同时,校园内每周的文明班级评选、每月的文明宿舍评比等常态化文明创建活动,更让文明习惯在潜移默化中养成。高三(5)班的王同学说:“现在看到地上有纸屑,大家都会自觉捡起来;在食堂打饭,都会按需取餐避免浪费。这些文明行为已经成为我们的日常习惯。”

融入课程体系,构建“三生三立”成长模式

荣山中学的文明校园建设,不仅体现在活动和环境上,更融入到了课程体系的方方面面。学校创新构建了“三生三立”生涯教育体系,将生命教育、生活教育、生涯教育有机结合,通过立德、立功、立言三个维度,全方位培养学生的文明素养。

志愿服务。/受访者供图

在德育课程设置上,荣山中学开发了《志愿服务实务》、《心理健康与生涯规划》等特色校本课程,将文明习惯培养分解为 “礼仪规范”、“社会责任”、“自主管理” 等模块,纳入学生成长档案。

在“体验式”实践平台设置上,荣山中学通过“校园文明岗”让学生自主管理早读纪律、课间秩序;开展模拟法庭、社区议事会等“角色扮演” 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理解规则意识与责任担当。同时,荣山中学还设立“家校社”协同机制,开展 “家庭文明公约” 征集、“亲子志愿服务日”等活动将文明教育延伸至家庭,形成 “学校-家庭-社会” 育人闭环。

正如荣山中学德育副校长张百睿所介绍的,“文明校园建设永远在路上。我们将继续深化‘志愿荣山’特色品牌,完善‘德育+心育’模式,为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青年而不懈努力。”在荣山中学,文明不是抽象的口号,而是体现在每位师生的言行中;志愿服务不是哪一场活动,而是融入校园的文化基因;德育工作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在新时代教育改革的浪潮中,荣山中学正以文明为帆、创新为桨,驶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文/禅城融媒记者黄佳慧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