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5-19 03:26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无聊的作文时,以下是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1. 确定主题:明确作文的主题,围绕无聊这一主题展开论述。可以探讨无聊的原因、表现、影响以及如何应对无聊等。
2. 结构清晰:作文应具备清晰的结构,一般包括引言、正文和结尾。引言部分简要介绍无聊的概念,正文部分详细阐述无聊的表现、原因、影响等,结尾部分总结全文,提出应对无聊的建议。
3. 内容充实:在正文部分,要充分展开论述,避免空洞的描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a. 无聊的原因:如生活单调、缺乏目标、人际关系紧张等。
b. 无聊的表现:如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低落、浪费时间等。
c. 无聊的影响:如影响身心健康、降低生活质量、阻碍个人成长等。
d. 应对无聊的方法:如培养兴趣爱好、设定目标、充实生活等。
4. 语言表达:作文的语言要流畅、生动,避免使用过于口语化的表达。注意以下几点:
a. 词语运用:恰当运用成语、典故等,使文章更具文采。
b. 句子结构:合理安排句子结构,使文章读起来富有节奏感。
c. 修辞手法:适当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5. 观点明确:在论述过程中,要明确自己的观点,避免模棱两
文/素人远兮
最近,好多小朋友私信我,说想看更多关于小学生作文的文章。
我感觉,我搜罗的都差不多了,咱打个商量,下回私信的时候,能不能给提供点素材。
好吧,废话不多说,这不,我又搜罗来一堆“0分作文”,笑不活了!
其中有一篇火了,网友们从头笑到尾,看完甚至觉得,老师不应该给0分,应该给满分才对!
0分作文有多搞笑,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把“不想写”三个字打在公屏上
写作文对于某些孩子来说,难于上青天,于是乎,他们想了一招,还挺与时俱进的:
1、请输入密码,查看正文!
2、此处省略600字。
老师:呵呵,小兔崽子跟我玩心眼,此处省去60分!给个鸭蛋抱回家!
3、以下内容回复后才可浏览
老师:并不想看!给你个0分,好好反省吧!
4、下面这篇作文,让写《一次( )的尝试》,这又来了一位不想写作文的小朋友。
他填的标题是:一次大胆的尝试。
作文内容也挺扣题的:这是我一生最大胆的尝试,这篇作文我不写了!
哈哈哈哈
老师批语:确实很大胆,0分!
哎,其实我觉得不该给0分,冲这孩子内容扣题,此地无声胜有声,多少应该给个1分。
二、无所畏惧,挑战老师,你不得0分谁得0分?
按道理说,老师在孩子们心中是最权威的所在,一般孩子是没有勇气挑战老师的。
像我儿子,你让他在作文里写老师的不是,打死他也不会写的。
所以,我不知道这几位小朋友是谁给的胆子,敢在作文里编排老师。
勇气可嘉!在下佩服!
这大概也反映了学生们把对老师的不满,都写进了作文的想象中,太可怜了!
有两位同学不约而同地写了二十年后的老师,设想的场景都有点相似,是商量好的吗?
“拿着一个破碗,拄着拐杖,可怜兮兮地乞讨”,“浑身恶臭,满脸污秽,无家可归”,这些对老师未来境遇的描述,老师看了估计要气疯了!
老师:站着上课吧!
嗯~这两位小朋友也算求仁得仁了,自己非要撞枪口,有胆!
下面这个更狠:
直接把老师写“死”了,不知道这位老师和小朋友都还好吗?
三、字数不够,想办法来凑
四五百字的作文字数,真的好难写满,那怎么办呢?凑啊!
没想到,连凑字数都能凑出各种花样来!
汉字不够,数字来凑,这么数下去,八百一千字不在话下!
上面那篇好歹还写了数字,下面这篇真的是可忍孰不可忍啊,不给0分,对不起这位小朋友辛辛苦苦画的“O”。
咦?还有彩色的,那不管用,彩色的“O”,也是0!
刚看到这篇《爆粉记》的时候,我一时间没反应过来,我完全没看懂,但又觉得似乎有点高深。我甚至因自己跟不上时代的潮流,而瑟瑟发抖。
看完老师批语才反应过来:这也是一篇凑字数的作文!
还有小朋友写了一篇《我好无聊》,也被老师判为“凑字数”,给了0分。
这篇作文被发到网上,火了一把,网友们看完,觉得这篇作文值一个满分,是老师境界低了!
因为这篇作文要求就是写“我好无聊”,内容看起来是在凑字数,但是却把无聊的境界表达得淋漓尽致,“这孩子有才,乃民间高手”。
emmm...... 我怎么觉得网友说得好像有点道理呢。
你觉得呢?
四、胡言乱语,放飞自我
这几篇就没那么好概括了,只能说得“0”分,不冤!
一句话结束剧情:
这也算是不想写作文的另一种境界,剧情无法继续发展,还怎么写!
小学生:我真聪明!
老师:滚“O”!
还有的小学生写的作文,一言难尽。
这么小就开始想老婆的事儿了,有前途!
让你画赵州桥的草图,不是画草图!这草图确实很草啊!
下篇这篇,想象力忒丰富了,我就不概括了,你们自己看吧!
是老师和家长看了都心梗的程度!
笑过之后,其实我还是有点担忧的,希望全国小学生作文的平均水平能高一些。
你有没有发现,很多小学生在写作文时,除了一些搞怪的和特别出彩的,中间的大部分学生都很容易陷入写作的套路。所有的想象力,都被扼杀在这个套路中,久而久之,学生都懒得思考了。
就比如:
写我的妈妈,必然会提到风雨交加的夜晚,妈妈背着发烧的我去看病。
写我的老师,必然是老师生着病,依然坚守岗位,给我们改作业。
写我的爸爸,必然是我的爸爸虽然不善言辞,但是很爱我——父爱如山。
我儿子三年级之前写作文,写的都是老师要求背的范文,只要提到某个类型的内容,连脑子都懒得动了,直接把范文往上套。
我曾经说过他很多次,老师让你们背范文的目的不是照搬,而是借鉴,看看人家怎么写的,你要把生活中观察到的属于你的内容,写进去。但是,孩子的心中,老师最大,老师说那样写可以,我儿子就照办了!
现在,他上四年级了,总算转过这个弯来了,作文内容丰富了很多。
其实他不是不会讲故事,他为啥不写自己的故事?
我算看出来了,他一个是怕自己掌握不好,写跑偏,另一个是,讲故事动的是嘴,写文章,动的是手,他懒!不想多写字!
现在的孩子,多写一个字都跟要了他的命一样。
怎样写好作文,这个命题很大,展开讲,十来节课讲不完。
但所有的所有的,都离不开这三点。
第一点,大量阅读。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古人诚不欺我,我现在写文章比之前流畅太多了。
第二点,阅读笔记。学生们应该人手一本阅读笔记本吧,把这个好好利用起来,阅读不做笔记,等于白看。
第三点,观察生活,准确表达。对于生活的观察,应该调动我们的五感,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尝到的,想到的,都是可以拓展的方向。
然后,找一篇优秀作文,按照人家的框架,加入自己的内容,写一篇文章。不求辞藻华丽,但求表达准确,加入自己的情感。久而久之,就能全部变成自己的了!
只要能把这基础的三点做好,不用那些高级的技巧,孩子们写作文的水平,也能上一个台阶。
—感谢阅读—
我是素人远兮,分享教育那些事儿,有观点,有态度!欢迎关注我哦!
文丨辣妈育熊娃(文章原创 ,版权归本人所有,欢迎妈妈们转发分享)
启蒙阶段的孩子,要学的东西很多,其中作文这一项总是让老师和家长都感觉十分头疼。不过也有很多小朋友,天生对文字敏感,擅长表达,小小年纪就能写出感人至深的文章小诗,让人赞叹不已。
为了让小学生们爱上写作,老师平时除了布置一些针对考试的命题作文以外,还会鼓励孩子不拘一格地写一些小文章或者小诗歌。往往在这些日常习作中,却最能显示出孩子的童真和天赋。
最近,一位小学生所写的作文《孤独》突然走红网络。原本想着小孩子都是天生快乐又懵懂的,可能根本不理解什么是孤独。没想到班上一位小同学,用了仅仅15个字就把孤独写得淋漓尽致。
文中写道“我站在人群中,孤独得,就像P上去的。”这短短的小诗,让老师不禁动容。老师给出了满分,还忍不住称赞:孩子的作文有朱自清的风格!
众所周知,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有名句“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而孩子这首诗的境界,跟朱自清这句话很相似。
可以发现,其他小朋友的作文也是惊喜满满。如果让大家为夏天写一首诗,会写一些什么呢?或许是西瓜,或许是冰棍,或许是闷热的天气。这位小同学写了荷花,但他笔下的荷花却不是平铺直叙,描写荷花如何美丽,品格如何高尚,而是用了拟人手法,一句“荷花不知道自己就是夏天”,充满了诗意。
而下面这篇《烟火》,虽然出自小学生之手,但相信写出了不少情窦初开懵懂少男少女的心事。当两人一起肩并肩看烟火,“我没有看天,你没有看我”。
如果说刚刚的《孤独》有朱自清的风格,那这篇《烟火》就有顾城的味道了,顾城的《远和近》原文:“你一会儿看我,一会儿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果然诗歌的艺术,贵在纯真。不管是小学生还是大诗人,优秀的诗作都是相通的。
最后的这篇《我好无聊》就有点搞笑的味道了。文章题目是《我好无聊》,文章前半部分写嗑瓜子数瓜子,后半部分计算前半部分的字数标点数……虽然老师给文章打出了零分,但很多网友在看过这篇文章后,都觉得这是一篇难得的佳作,毕竟这篇文章的确紧紧扣住了题目,而且形式十分新颖。对于零分这样的结果,网友是很不服气的。
1、培养阅读爱好
写作,归根到底是一种表达,而表达,需要有感而发。很多孩子一提起写作文就头疼,原因总是“不知道写什么”,这就是因为孩子平时阅读和思考都不够多。因此,想让孩子写作能力能提高,就要鼓励孩子进行广泛的阅读。
2、培养记录习惯
乐队对提高写作能力肯定是有用的,但光是看书,提高的速度会很慢,一边看一边思考,把书上好的内容和自己的思考一起记录下来,最好还要对记录的内容分门别类,经常回看一下,这样写作的时候就不愁么有素材了。
3、鼓励孩子发挥想象力
很多家长不懂得孩子的思维发展模式,教孩子写作文非常刻板,必须按照范文来写,把孩子整得苦不堪言,对写作文更加厌烦。其实孩子刚开始学写作,完全可以天马行空一点,让孩子领悟到“我手写我心”的乐趣,只要孩子爱上写作,应试作文就不再是一件难事了。
育儿难题找辣妈育熊娃,家庭教育从小抓起,一起陪孩子健康成长,我是辣妈育熊娃,帮你解决育儿小难题。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