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写作《我的计划作文200》小技巧请记住这五点。(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5-19 10:57

写作《我的计划作文200》小技巧请记住这五点。(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我的计划的200字作文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 明确主题:首先要确定作文的主题,即你的计划是什么,为什么制定这个计划,计划的目标是什么。
2. 结构清晰:作文应具备引言、正文和结尾三个部分。引言部分简要介绍计划的背景和目的;正文部分详细阐述计划的内容、实施步骤和预期效果;结尾部分总结全文,强调计划的积极意义。
3. 语言简洁:在200字的篇幅内,要尽量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避免冗长、啰嗦的句子,使文章更具可读性。
4. 逻辑严谨:作文中的观点和论述要具有逻辑性,确保文章的条理清晰。在阐述计划时,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展开,使读者能够轻松理解。
5. 内容具体:在描述计划时,要尽量具体,让读者能够清晰地了解你的计划。例如,可以列举计划的具体步骤、时间安排、所需资源等。
6. 体现个人特色:在作文中,要展现自己的个性和独特见解。这有助于使文章更具吸引力,让读者对你的计划产生兴趣。
7. 避免错别字和语法错误:在写作过程中,要仔细检查文章,确保没有错别字和语法错误。这将有助于提高作文的质量。
以下是一篇关于我的计划的200字作文示例:
我的计划
为了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我制定了以下计划:每天

减重人生|走过节食弯路,她如何半年减60斤找回自信?

【编者按】

“管”好体重,一起行动。

以体重管理“小切口”,推动应对慢性病防控的“大工程”。2025年,“体重管理年”行动持续推进。

当减重成为“国家的事”,背后藏着怎样的健康密码?又会给人生带来哪些改变?澎湃新闻推出“减重人生”系列报道。本篇关注女大学生李黎的减重故事。

为什么减肥?20岁女大学生李黎坦言,她减肥的理由是为了当一名教师,“虽然这个职业不完全看外貌,但我不希望自己的体型成为找工作时的减分项。”

身高162厘米,体重最高时达到200斤,李黎说,自己从小体形就偏胖,虽然一直有运动习惯,也尝试过节食方式来减肥,但始终难以有效控制体重。进入大学后,随着学业压力与生活节奏的变化,她的体重持续飙升,这也逐渐成为她的心理负担。

直到有一天,她听到了身边亲友健身减重的成功经历,于是2024年10月下定决心,开启了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减重之旅。

半年内,李黎瘦掉了60斤。 本文图片均为 受访者 供图

她以健身房训练和调整饮食为主,半年内成功减掉60斤,体重降到140斤左右。这次减重,不仅让她感受到身体外形的改变,也让她在心理上变得更加自信。

近日,澎湃新闻记者对李黎进行了采访,以下是她的自述:

早饭和午饭基本都正常吃

真正让我下定决心去减肥的,其实不是某个特别明确的瞬间,而是两次很平常的聊天。我有个亲戚去健身房跟教练健身瘦了下来,我身边一个本来就很瘦的同学也还在拼命减肥,几乎已经没有多余的肉了。我心想,人家都已经那么瘦了还在自律地坚持控制体重,而我现在体重这么高,难道还能什么都不做吗?

另外,促使我减肥的还有一个更现实的原因:我以后打算当教师。虽然这个职业不完全看外貌,但真正走进职场之前,我越来越能感觉到,形象确实会在某些时候影响别人的判断,我不希望自己的体形成为找工作时的减分项,所以觉得,是时候做出改变了。

于是我就去健身房找了教练。最开始真的只是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没想着能坚持多久,结果就这样一点一点地坚持了下来,转眼已经半年了。

刚开始减肥的时候,我主要是靠运动、控制晚餐来调整。每周2-3次去健身房,和教练一起做无氧训练,如器械类的力量训练;训练完之后,我自己会再做一个小时有氧,比如爬坡机或者椭圆仪,有时候时间够的话,我也会单独去做有氧。

在饮食方面,其实我没有控制得特别极端。早饭和午饭基本都正常吃,只是晚上不吃。前两个月真的很难熬,晚上经常饿得睡不着,但慢慢习惯之后,胃变小了,饥饿感也没有那么强了,反而觉得身体轻松了不少。在餐食的选择方面,我会注意多摄入蛋白质和蔬菜等等,如多吃一些牛肉、鸡蛋等,保证营养的摄入。

刚开始减肥,每次去健身房都会觉得特别害羞

其实在真正坚持下来减重之前,我也曾经尝试过很多方法,也走了不少弯路。

初中、高中的时候,我经常“一时兴起”就开始减肥,最常用的方法就是节食。那时我每天只吃一个苹果或者一根黄瓜,因为体重基数大,刚开始的确瘦得很快,一周能掉十几斤甚至二十斤,但这种方式根本无法持续。一旦哪天吃多了一点,我就会觉得“完了,这次又失败了”,然后干脆彻底放弃。更糟糕的是,节食期间饿得太狠,等到恢复正常饮食后,我反而会吃得更多,体重反弹得更厉害,甚至比减肥前还要胖。

李黎平时为自己“定制”的餐食,保证蛋白质和蔬菜的摄入。

那个时候,我和不太熟的人说话,会因为体形感到很不自在,生怕他们在心里对我评头论足。我印象特别深的一次,是在路上遇到一个小朋友,他突然当着我的面说:“这个姐姐好胖啊。”那一刻我真的特别难受,甚至在刚开始减肥的时候,我对自己的身材仍然充满焦虑,每次去健身房都会觉得特别害羞,看到身边的人一个比一个瘦,内心的不安和压力也跟着放大了。

好在,现在我走出了过去的状态,找到了正确的方法,也坚持了下来。虽然目前我的体重还没有达到理想的数字,但我并不焦虑,我希望能继续通过运动和合理饮食,把体重减到110-120斤。

最重要的是我怎么看待我自己

虽然我现在并不瘦,但我很满意自己的状态。我开始敢于尝试不同风格的衣服,出门也不再畏惧别人的目光,以前的我很容易因为别人的一句话否定自己,但现在我逐渐明白,其实那些看法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我怎么看待我自己。

我妈妈其实也一直很关注我减肥。自从我瘦下来之后,她总是特别高兴,不仅每天都要夸我一遍,还经常在亲戚朋友面前自豪地说:“你看我女儿最近瘦了好多,真的很棒!”每次听到这些,我都会觉得特别温暖,也更有动力继续努力下去。

最后,我想要对正在减肥的朋友们说:一定要清楚自己为什么减肥,找到属于自己的真实动力,当目标明确时,你就能更轻松地坚持下去。另外,不要为了取悦别人而减肥,因为最终你是在为自己而改变,每个人都值得成为更好的自己。

(应受访者要求,李黎为化名)

作者:澎湃新闻记者 陈斯斯 实习生 许熙妍

来源: 澎湃新闻

从三座城市看微短剧精品化

微短剧《清明上河图我是画中人》剧照。

数据来源:《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5)》

版式设计:张丹峰

微短剧,因其体量小、节奏快、情节密,成为兼具活力和潜力的新兴网络文艺形态。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微短剧也出现了内容粗糙、野蛮生长等问题。今年,国家广电总局印发通知,提出大力促进微短剧行业专业化、精品化发展。微短剧如何走好精品化之路?记者在陕西西安、河南郑州、浙江东阳进行了采访。

陕西西安

镜头对准现实题材

陕西西安市是很多微短剧的诞生地。数据显示,全国每100部微短剧中,便有60部诞生于西安。

在西安,随着微短剧精品化趋势加强,越来越多的微短剧将镜头对准现实题材。剧情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连接,为观众带来了更深刻的观剧体验。哔哩哔哩、陕西其吉格影视文化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老盔有了新主人》,关注京剧艺术传承,入选国家广电总局“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陕西星光映美数字文化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制作的《人活一口气》,以返乡创业为故事题材,上线以来累计播放量达2.5亿,并获陕西省“优秀微短剧”奖项。

点开微短剧《一姐》,许多观众被紧凑的剧情所吸引。该剧聚焦打击人口贩卖主题,讲述了女主人公带领女儿与姐妹同黑恶势力斗争的故事,上线以来累计播放量破亿。该剧发行公司云想科技研发了AIGC应用产品,用于短视频剧本创作、广告图片和视频素材的自动化生成等。

在创作现场,编剧团队在系统中输入“校园”等关键词后,分镜头脚本瞬间生成。“AI不是替代创作,而是帮我们提高效率。”云想科技政企事业部总经理张永双介绍,今年一季度,云想科技已发行24部微短剧,5部播放量过亿。

2023年5月,云想科技的中西部总部入驻了陕西西咸新区。凭借完整的产业链布局和持续的内容创新,西咸新区逐渐成为创作高地,目前共有微短剧六大拍摄基地、三大制作基地、两大产业基地、两大创作基地及一个实训基地,去年微短剧产业营收达1.6亿元。

在西咸新区十里沣河影视基地,2500平方米的摄影棚里,医院、法庭等场景可以快速切换。基地另有5万平方米的实景合作区,涵盖150余个场景,日均接待10个剧组。基地负责人李博介绍,聚焦短视频博主与回乡创业青年等新职业的微短剧《小镇茶香恋习作》即将在此开拍。

通过深入现实生活、结合相关领域,微短剧实现着内容的提质升级。去年,陕西省广播电视局发布《关于支持微短剧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设立陕西微短剧产业扶持资金,围绕微短剧产业发展链条并突出重点环节给予扶持,计划两年内推出200部以上在国内主要网络视听平台播出的精品微短剧,培育15家以上微短剧行业领军企业。

今年,西部国际短视频拍摄基地签约落户西咸新区,计划年内建成开放微短剧全产业链生态园区。“我们期待基地吸引更多剧组扎根西安,同时吸引更多市民游客‘跟着微短剧’前来打卡体验。”西咸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河南郑州

群众演绎乡村故事

清晨,在河南郑州市新郑市张新庄村,72岁的李大爷放下锄头,换上了戏服。在木马影视基地的“农家小院”场景里,李大爷本色出演了卖苹果的农民。

自2023年9月运营以来,基地时常上演这样的场景。在这里拍摄的微短剧有1100多部,周边酒店因接待剧组而常年客满,众多村民也当起群众演员,增加了收入。“一把岁数,还能在家门口演戏,这好事上哪找!”李大爷说。

2024年10月,郑州发布关于加快推进网络微短剧产业高质量发展扶持政策的意见,以真金白银的补贴、快速办结的备案,进一步支持郑州微短剧企业发展。意见发布至今,郑州平均每天产出4.3部微短剧,相继投放至各大网络视听平台。在航空港区聚美空港竖屏电影基地的20个实景棚之间,每天都有多个剧组穿梭忙碌。

技术创新升级,让更多带有烟火气的微短剧与观众见面。

惠济区良库文创园里,郑州日新阅益公司的AI剪辑系统将原本需要3天的后期处理工作缩短至5小时,提高了微短剧的制作效率。“我们希望争分夺秒,拿出更多优质剧作。”公司负责人侯超说,“在创作乡村题材时,我们追求贴近现实。像返乡青年与村里老人争论机械化种粮的情节,就让很多观众印象深刻。”

微短剧,为拍摄地的发展带来活力。在登封市嵩山脚下,7岁的“功夫萌宝”王乐乐与少林武校学生参演了微短剧《快乐萌宝有功夫》,拍摄现场吸引了众多游客和村民围观。这部由郑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指导的微短剧,将乡村儿童的成长故事与少林功夫相结合,拍摄期间带动景区游客量增长30%。

木马影视基地,将废弃办公楼改造成20个实景棚,医院等拍摄场景的日租金在3000元左右,时常供不应求。周边一些村民,也出租房舍、充当演员,有的还成立起“剧组服务队”。65岁的王婶,组建了专为拍摄场地提供保洁服务的10人小组,人均每月增收4000元。嵩山脚下,农家乐经营者王翠花把微短剧的二维码印在菜单首页:“昨天,又有客人拿着剧照,来找剧里的同款菜。”

非遗市集上,63岁的藤编匠人王保田展示起微短剧中的同款藤包,吸引游客驻足。“我这手艺,靠微短剧火了!”王保田笑着说。

微短剧,让郑州本地的乡亲们参与其中。此情此景,正是文化产业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生动演绎。

浙江东阳

流量赋能文旅产业

在浙江东阳市横店影视城华夏文化园内,身穿古装的演员们手持微短剧剧本,在导演的指导下对词、走戏。

横店正成为“竖店”——曾经主攻电视、影院屏幕的横店影视城,近年也紧抓手机屏幕,掀起微短剧的拍摄热潮。

为更好适应趋势,华夏文化园在2023年转型为微短剧拍摄基地,打造了数十个场景。今年以来,平均每天有10多个微短剧剧组在此拍摄。

“以前拍一部微短剧,只要两三天。许多剧组甚至就拿单反相机拍摄。”东阳德玉影视文化有限公司负责人屠光浩介绍,随着治理力度不断加强,以及业内更加注重剧集质量上的竞争力,一些微短剧剧组的制作水平直追传统影视剧剧组,精品微短剧越发常见,呈现叫座又叫好的新趋势。

微短剧市场进入拼质量阶段,老牌影视城抢抓机遇,发挥优势。近年来,横店影视城依托原有景区资源,打造了一批微短剧拍摄基地,旨在满足多种类型剧作的拍摄需求。占地80亩的宋街影视拍摄基地,拿出了一半区域,改造成适应微短剧置景特点的9个拍摄场景。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横店共接待微短剧剧组780多个。

“这里有完善的影视产业链和配套服务。”屠光浩说,“服化道、群众演员招募等环节,都可以就地对接,响应很快。这帮我们提高了效率、节约了成本。”

持续探索影视文旅融合发展,开发影视主题的沉浸式体验产品,也是横店影视城的致力方向。

清明上河图景区,是微短剧《清明上河图我是画中人》的取景地。作为国家广电总局“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推荐剧目,该剧讲述了一名横店演员与《清明上河图》画中人跨越时空互动的奇幻故事。横店影视文化产业集聚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卢旭萍介绍,该剧故事情节与景区文旅资源结合紧密,观众可以到景区身临其境,与古装打扮的演员一起穿越到《清明上河图》中,感受历史文化魅力。

截至去年底,浙江累计有28部剧目入选国家广电总局“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今年起,浙江开展“浙里微光·微短剧+”创作计划,重点抓好“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带你去个好地方”“跟着微短剧来学法”“微短剧里看非遗”等行动,建立微短剧重点项目库。

今年,浙江拟创作推出40部左右的优秀文旅微短剧作品,探索更多“微短剧+文旅”的融合新模式、新业态、新场景,更好将微短剧流量优势引导转化为产业和市场优势。(本报记者 张丹华 窦 皓 毕京津)

来源: 人民网-人民日报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