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3招搞定《玛蒂尔达读书笔记》写作。(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5-20 05:49

3招搞定《玛蒂尔达读书笔记》写作。(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玛蒂尔达》读书笔记的作文,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理解故事背景:《玛蒂尔达》是一部英国儿童文学作品,由罗尔德·达尔创作。在写作读书笔记之前,首先要了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地点以及主要人物。
2. 主题把握:通过阅读《玛蒂尔达》,分析故事传达的主题思想,如勇敢、智慧、正义、善良等。在作文中要明确指出故事所传达的主题。
3. 人物分析:分析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如玛蒂尔达、校长、博兹、哈罗德等。在作文中要突出人物的个性特点、心理活动以及人物之间的关系。
4. 情节梳理:概括故事的主要情节,如玛蒂尔达在家庭和学校的遭遇,她与校长、博兹、哈罗德的冲突,以及最终解决问题的过程。
5. 修辞手法:分析故事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在作文中要指出这些修辞手法对表达主题和塑造人物的作用。
6. 个人感悟:结合自己的实际经历,谈谈阅读《玛蒂尔达》后的感悟,如对勇敢、智慧、正义、善良等品质的理解。
7. 语言表达: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流畅性,使用恰当的词汇和句式。避免口语化、啰嗦或重复的表达。
8. 结构安排:按照以下结构安排作文

“傲慢女王”玛蒂尔达

金雀花王朝(3)

作者:青叶

亨利一世去世之后,他的女儿玛蒂尔达和外甥斯蒂芬伯爵为了英格兰王位的继承权,开展了长达将近二十年的内战。这二十年的内战,把刚刚进入恢复期的英格兰再次拉入了泥淖,民不聊生,生灵涂炭,亲情,宗教,盟约全部沦为利益的牺牲品,但这一切却是黎明前的黑夜。

斯蒂芬

斯蒂芬是“征服者”威廉一世的外孙,“征服者”威廉一世的女儿阿德拉嫁给了法兰西的布卢瓦伯爵斯蒂芬,生下了儿子斯蒂芬(中国人肯定不会这么起名字),还有斯蒂芬的弟弟,后来的温彻斯特主教亨利。

作为王亲国戚,斯蒂芬深受亨利一世的喜爱。斯蒂芬一家从亨利一世那里获得了大量的财富和很高的地位。斯蒂芬本人通过国王亨利一世的帮助,迎娶了法兰西的布洛涅伯爵尤斯塔斯的女儿玛蒂尔达。通过这次的联姻,斯蒂芬的妻子给他带来了法兰西的领土,还有布洛涅家族在英格兰的诸多产业;亨利一世同时把他底下的封臣罗伯特·马勒特在英格兰的产业和蒙田伯爵在诺曼底公国的产业没收,全部赏赐给了外甥斯蒂芬,当时的斯蒂芬富有而强悍,充满着个人魅力。斯蒂芬的弟弟亨利后来做了教士,在亨利一世的帮助下官至格拉斯腾伯里修道院院长和温彻斯特主教。即使是这样,斯蒂芬却心怀鬼胎,口蜜腹剑,表面上忠于国王,暗地里却培植自己的党羽。在亨利一世召集贵族向女儿玛蒂尔达宣誓效忠时,斯蒂芬是第一批宣誓的。他觊觎的不是财富,不是地位,而是拥有更多财富,更高地位的王位。

斯蒂芬的叛乱

1135年11月底,亨利一世国王在外狩猎期间,突然病倒,病情迅速恶化,甚至来不及安排王国后事,12月1号,经过临终涂油礼之后,国王亨利一世与世长辞。

当时的斯蒂芬正在法兰西的领地布洛涅。亨利一世逝世的消息一传到他耳朵之后,他立即动身前往英格兰,不是急着去奔丧,而是忙着去称王。他直奔伦敦,开始进行宣传战,他多年积蓄的钱财终于有用武之地,到处收买人心,赏赐拥立他的属下。他在伦敦如愿以偿,伦敦市民拥立他为国王。之后,他离开伦敦,奔赴温彻斯特,控制了国库,他此时的目标是无论如何都要争取大主教的支持,获得神职人员的拥护,他的弟弟亨利作为温彻斯特主教,对他提供了很大的帮助。斯蒂芬首先争取了索尔兹伯里主教罗杰,同时又不断游说坎特伯雷大主教威廉,请求他举行加冕礼,坎特伯雷大主教之前已经在亨利一世面前宣誓拥护玛蒂尔达,拒绝了斯蒂芬的要求。斯蒂芬可不会这么甘心,他利用此时的王室总管雨果·比格德,对其进行重金贿赂,使雨果·比格德在坎特伯雷大主教面前进行花言巧语,最终迫使坎特伯雷大主教违背自己的誓言,给斯蒂芬进行了加冕礼。

斯蒂芬通过加冕礼强行宣称了他对王位的继承,可是他并没有真正的继承权,但当时的贵族并没有多少人反对,反而大部分都归到了斯蒂芬的麾下。究其原因,在于当时的贵族不可能让一个女性充当他们的国王,即使她拥有合法的继承权。

但是,斯蒂芬本人也知道自己的王位不是坚若磐石的,因此,他继位伊始,对各个阶层的人大开方便之门,对教会,贵族,以及底层人民做出了信誓旦旦的承诺。他向教会的神职人员许诺,会尽快填补空缺的对神职人员的俸禄以及归还教会相应的地产;他向贵族宣布,缩减王室所属的森林面积,停止对贵族的一切不合理的利益侵犯行为;他向人民宣布,减免赋税,撤销严刑苛法。

与此同时,斯蒂芬为了稳固王位,他从欧洲了买了一批来自布列塔尼和弗兰德的雇佣兵。这些雇佣兵本就是由欧洲的亡命之徒组成的,到达英格兰之后,目无法纪,到处烧杀抢掠,国王为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与斯蒂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宣布称王不同,1135年,玛蒂尔达正在怀着她的第三个儿子(长子亨利1133年出生,次子若弗鲁瓦1134年出生,三子威廉1136年出生),行动不便,而她的长子亨利此时才两岁。而她的丈夫,若弗鲁瓦却根本不顾及他的妻子在英格兰王位继承问题,此时的若弗鲁瓦正在欧洲大陆忙着征服诺曼底公国的大业(若弗鲁瓦是安茹人,诺曼底公爵是诺曼人,安茹人和诺曼人之间有很深的敌意,诺曼贵族世代反对安茹贵族)。

在斯蒂芬称王之后,诺曼贵族立即向斯蒂芬效忠,以此能保住他们在英格兰和欧洲的领土,同时向斯蒂芬的兄长布卢瓦伯爵西奥博尔德请求保护和援助;法兰西国王路易接受斯蒂芬的儿子尤斯塔斯为诺曼底公爵,接受尤斯塔斯的宣誓效忠,斯蒂芬又把他的姐姐康斯坦蒂亚嫁给路易,这些措施使他牢牢掌握住了他在欧洲领土的权益。

迫于这个形势,若弗鲁瓦和斯蒂芬签订了为期两年的停战协定,斯蒂芬每年向若弗鲁瓦提供5000马克年金作为补偿。

斯蒂芬的困境

斯蒂芬尽管继位称王,但他的统治却是四分五裂的,他没有亨利一世那样的政治谋略和军事手段去使贵族们实实在在效忠于他。亨利一世的私生子格罗斯特伯爵罗伯特才华横溢,富有谋略,是一名专业的保王党。他原来也是第一批宣誓效忠玛蒂尔达的,但是在斯蒂芬成王后,他附加条件地向斯蒂芬效忠,即斯蒂芬不得侵犯罗伯特任何权力和尊荣。这个条件无疑让斯蒂芬的王位有名无实,但他无可奈何。之后,效忠斯蒂芬的其他贵族也如法炮制罗伯特的做法,要求斯蒂芬不能侵犯他们的任何权益。斯蒂芬本是国王,却成了讨好贵族们的国王。

贵族们拿着国王赐予的“丹书铁券”,开始各自为政。他们在各自的领地上,修建了和加固了许多城堡,坚壁自守,甚至私自铸造钱币,贵族们之间也相互私斗,佣兵们大肆蹂躏乡间,法律失控,暴力横行,王室和国王的威望荡然无存。

教会的神职人员虽不像贵族一样负有军事责任,但他们也效法贵族,修建城堡。索尔兹伯里主教在他的教区辖地修建了两座坚固的城堡,还准备修第三座,他的侄子林肯主教亚历山大在纽瓦克筑塞设防,其程度不亚于贵族们的做法。

面对一系列不服从的局面,斯蒂芬决心撕毁对贵族和教会的让步条约,以重振王权。他以索尔兹伯里主教和布列塔尼伯爵的扈从在宫廷斗殴为借口,将索尔兹伯里主教和林肯主教关押在牢狱,胁迫他们放弃刚刚修建的堡垒。但这却点燃了教会反抗的导火线,他的弟弟亨利温彻斯特主教此时作为教皇特使,以英格兰教会之首自居,罔顾兄弟之情,公开指责国王侵犯教会特权,违背誓言。温彻斯特主教亨利在威斯敏斯特召开宗教会议,控诉斯蒂芬的罪行,即使神职人员行为失当,也要等教会法庭来裁决,国王却私自关押神职人员,目无教会法庭,自行其是,甚至要求斯蒂芬出庭为自己辩护。斯蒂芬有决心重整王权,却没有想好之后的路要怎么走。斯蒂芬派代表出席宗教会议,为他自己做辩护,根本无济于事。宗教会议拒绝核查索尔兹伯里主教和林肯主教的行径,除非国王把没收的城堡还给他们,索尔兹伯里甚至宣称要向教皇申诉。

斯蒂芬面对的事,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贵族们此时对斯蒂芬的统治早已充满抱怨之声。虽然斯蒂芬大肆赏赐贵族,却没有做到“合理分配”,只赏赐自己喜爱的贵族,对那些真正有实力的贵族的要求置若罔闻,同时国王所带来的雇佣兵不断侵扰贵族们的领土,让贵族们苦不堪言。

1138年,斯蒂芬幕下的格罗斯特伯爵罗伯特从英格兰渡海叛逃,归于玛蒂尔达阵营之中,这对玛蒂尔达来说,带来了前进的希望。

玛蒂尔达的进与退

1139年,玛蒂尔达决定进军英格兰大陆。出发之前,玛蒂尔达向罗马教皇声援,请求公断裁决,入侵英格兰,罗马方面答应了此项请求,并派温彻斯特主教亨利为特使。

之后,玛蒂尔达联手格罗斯特伯爵,在英格兰登陆,并在布里斯托尔建立临时政府中心以期对抗斯蒂芬。之后,许多有实力的贵族投靠了玛蒂尔达,她传谕英格兰全境各郡的支持者,反抗王军。这时的玛蒂尔达和斯蒂芬势力相当,一方面,斯蒂芬军心涣散,尾大不掉,玛蒂尔达阵营虽日渐壮大,仍不足以收复全国。

二者之间展开了拉锯战,贵族们此时开始作威作福,他们抢走一切值钱的东西,对俘虏进行严刑拷打以搜刮财富,之后将他们贩为奴隶,或者杀掉取乐,教会财产此时也遭受劫掠。

拉锯战持续了一段时间,两派均进行过谈判,但无达成和议。1140年,斯蒂芬将切斯特伯爵雷纳夫一直以来垂涎的土地上给了他的死对头,引起了雷纳夫的不满,雷纳夫起兵反抗斯蒂芬,并夺取了林肯城堡。斯蒂芬听闻此消息,率军来收复林肯城堡,此时格洛斯特伯爵罗伯特抓住机会,,在半路奇袭王军,在随后的正面交锋中,斯蒂芬的部队不堪一击,本人也被俘。

这对玛蒂尔达是个绝好的机会。玛蒂尔达首先争取了斯蒂芬的弟弟温彻斯特主教亨利,尽管做出了类似斯蒂芬当初对教会承诺的那般让步,最后也算是成功地争取到他,之后,坎特伯雷大主教也日夜马不停蹄奔向玛蒂尔达,向她宣誓(不知道彼此再见都会是什么表情)。斯蒂芬方面的贵族树倒猢狲散,来投奔玛蒂尔达的人相望于道。

玛蒂尔达之后在教皇特使的安排下,召开了宗教会议。这次的宗教会议依如前面的一次宗教会议,直斥斯蒂芬的弊政与背信弃义,同意将他监禁。

不久之后,情势急转直下。玛蒂尔达性格傲慢专横,自负固执,很快就和温彻斯特主教闹僵,没有满足他提出的要求,同时她不肯减免伦敦城的赋税,激怒了伦敦市人民,这一切都成为即将爆炸的引火线,阴谋在悄悄展开。

1141年6月底,伦敦市民在教皇特使主教亨利的暗中挑唆下,揭竿而起。将玛蒂尔达打了一个措手不及,她只能仓皇逃跑到温彻斯特。温彻斯特之后粮秣不济,她又仓皇套进另一座城堡中,不幸的是,在逃亡中,她的得力助手,格罗斯特伯爵罗伯特被捕。这一切,距玛蒂尔达开始的胜利不到八个月。

玛蒂尔达阵营的格罗斯特伯爵罗伯特被俘之后,玛蒂尔达瞬间觉得世界没有了光明,因为罗伯特是玛蒂尔达王位斗争事业中的核心和灵魂。为了营救罗伯特,玛蒂尔达只得和斯蒂芬阵营进行俘虏的交换,国王被放回去,事情似乎又变的棘手了。彼时的玛蒂尔达已经另很多贵族失望,尽管斯蒂芬的境况比她好不到哪儿去。

斯蒂芬被释放回去之后,与贵族们的关系依然根僵硬。他强迫贵族们交出他们自己的城堡,防止他们的割据,因为这样,贵族们都疏远了他,视王命为一张废纸。教会此时也不让斯蒂芬好过,尤金三世出任教皇后,撤销了温彻斯特主教亨利的教皇特使职务,改任他的死对头坎特伯雷大主教西奥尔博多(教会内部也上演尔虞我诈)。西奥尔博多召集自己任命的五位主教举行宗教会议,而不是依法由英国教会选举,此举让斯蒂芬很不舒服。斯蒂芬禁止五位主教参加宗教会议,却收到来自教皇方面进行“绝罚”(罗马教会的一种宗教惩罚,被绝罚之人参与举行祭祀)的威胁。不得已,斯蒂芬再次低下了他高贵的头颅。

王军此时仍旧占据优势,玛蒂尔达被逼的节节后退。1142年秋冬,玛蒂尔达一直被包围在自己的城堡内,他的丈夫正忙着征服诺曼底公国的事业,当罗伯特前往海峡对岸请求他放弃手头工作,营救他的妻子时,若弗鲁瓦只答应派出三百骑士和九岁的儿子亨利。

玛蒂尔达没有等待丈夫的救援,她深知他丈夫的脾性。在临近圣诞节的一个晚上,大雪纷飞,玛蒂尔达抱着必死的决心,用白色斗篷裹住自己,悄悄从城堡的一座门溜出,小心躲过哨兵的盯防,奔向白雪皑皑的原野。她在冰天雪地中徒步走了八英里,达到阿宾顿,而没有被发现。这惊险的经历,被玛蒂尔达阵营的士兵看作是上天的奇迹,顿时整个阵营士气大振。

1144年,在欧洲大陆,若弗鲁瓦赢得了整个诺曼底公国,被推举为诺曼底公爵,那些在海峡两岸都有领土的贵族,为了自己的领土,不得不承认两个领主。

在英格兰,贵族们依旧在私斗,雇佣兵仍然在四处劫掠,不过加入了盟友——斯蒂芬国王。整个英格兰如人间地狱,民不聊生。此时英格兰北部的苏格兰国王大卫一世趁火打劫,鲸吞了英格兰北部的大片领土,而大卫一世是玛蒂尔达的舅舅。

作为一个女人,玛蒂尔达做到了那个时代女人所不能做到的,她尽力了。1148年,格罗斯特伯爵罗伯特去世,玛蒂尔达感到心力交瘁,她乘船离开了英格兰。在领导金雀花王朝事业达十年之久,她是该好好地度过余生了。她的儿子们,亨利和两个弟弟若弗鲁瓦和威廉正在茁壮成长,玛蒂尔达退隐到了普雷圣母小修道院。

此时,玛蒂尔达的长子亨利已经16岁了,轮到他来继承王国的事业了。

我是分割线啊

金雀花王朝系列,上一辑讲到,“为什么基督教教会会在英格兰封建王朝的统治中占据着如此举足轻重的地位。”前往上一集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NjQwNDY1Mw==&mid=400729343&idx=5&sn=
e1a945ea06026d751923eceb4e8b19ec#rd

青叶:爱好历史,哲学,文学。自觉读书较多,却几如过眼云烟,甚感可惜。借此方式,一为回忆历史,二为笔记总结,三为知识共享

真的没想到,孩子打开这本科普童书,就放不下了

文|弥小木

前两天,老二和同学去小区的竹林里“探险”。

开始“探险”前,看着那些竹子,老二说,熊猫不吃这类竹子。

进竹林的“探险”活动之一——挖笋。孩子们挖得起劲,每人都有不少收获,小伙伴们讨论着要带回家烧了吃。老二又说,这种笋,不能多吃,吃多了会不舒服。

竹子、笋的信息,有的来自课堂,有的来自老二看过的科普书。难怪好友说,她的知识面已经跟不上她儿子。

不得不承认,这一代孩子的知识面,比老母亲们要广得多。他们的知识面能不广吗?网络科普信息、各种题材的科普书,加上孩子们的好奇心,他们对这个世界的了解,远比我们以为的要广。

当然,比起网络上的科普信息,还在上学的孩子们,关于科普的知识更多的来自于各种科普童书。比如这本《真的没想到:123件关于环境和气候的新鲜事》。

《真的没想到:123件关于环境和气候的新鲜事》荣获荷兰文化部“儿童读物启发奖”,书中分享了123件让孩子发现世界、爱上生活,与环境和气候有关的新鲜事。

文字很妙

真想认识下《真的没想到:123件关于环境和气候的新鲜事》的文字作者——比利时的儿童文学作家玛蒂尔达·马斯特斯。

看这本《真的没想到:123件关于环境和气候的新鲜事》,上扬的嘴角就没下来过。

内容太幽默了!

不信?一起来感受下文字的幽默。

“我们无法控制天气,这也是好事,否则你可能会给每天都安排上适合户外玩耍的晴天,而不怎么安排雨天。这样下去,用不了多久,我们就都住在沙漠里了。”

“你忘记涂防晒霜,在海滩上待了一天。回家的时候,你的脸晒得像煮熟的龙虾一样通红。哎哟,哎哟,哎哟!晒得痛死了!这得怪太阳产生的紫外线,它是让你如此痛苦的罪魁祸首。”

“亲爱的牛啊,你打嗝太多了……你吃得太多了……你拉得太多了……”

不能再分享了,再分享下去,光顾着笑,手抖,这篇文章怕要写不完。

《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提出,要“创设愉快的教学氛围,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内在动机。”

就说,孩子们看这本《真的没想到:123件关于环境和气候的新鲜事》的过程中,心情能不“愉快”?那“好奇心”可是蹭蹭蹭地往上升啊。

书中的123件新鲜事,可以从头到尾看,也可以挑着看,完全不受限。看起来可以挑着看,但在内容上又有联系。比如讲到“你就是一个生产二氧化碳的工厂”的内容时,中间会提到第8、9、56件新鲜事。

如果乐意,可以随时翻到相应的新鲜事页面。哦,对,书中还有对关键词的加粗,有助于孩子们阅读。

《真的没想到:123件关于环境和气候的新鲜事》里幽默又有知识含量的文字,很妙。

图画很妙

《真的没想到:123件关于环境和气候的新鲜事》不仅文字妙,图画也很妙,这些图画由比利时的插画师露易泽·珀蒂尤斯所画。

图画妙在哪呢?

和文字一样幽默

大气中的臭氧

孩子一看就懂

新能源汽车

让内容变得好理解

晴雨匣

《让孩子爱上阅读:英国爸爸的读书养成法》里这样说过:在一本图文并茂的书中,插画有助于解释新单词和新概念。

《真的没想到:123件关于环境和气候的新鲜事》里的图画,就有这样的作用。

隐藏的学习技能

《真的没想到:123件关于环境和气候的新鲜事》的这些画,除了以上提到的这些妙,还妙在它的隐藏技能。

这几年有一种笔记很火:视觉笔记。

市面上有多种类型的视觉笔记,有的很考验画功,没有一定的画画功底,可画不出来。老母亲曾经还想尝试那样的笔记,结果发现,那就是活生生地折磨自己。

人,还是要尊重下自己的能力。考验画功的视觉笔记不合适,但直击本质、不需要画画功底的视觉笔记很适合。这样的视觉笔记,可以参考《一张餐巾纸,搞定所有难题》。

最初想要画出一幅满意的视觉笔记是有难度的,经过不断地练习,慢慢发现自己做的视觉笔记效果还不错。练习的同时,如果有参考的内容,画视觉笔记的能力是可以提升地更快。

《真的没想到:123件关于环境和气候的新鲜事》里这些通俗好懂的画面,可以当成孩子们视觉笔记的启蒙。边阅读,边感受图画的力量。等将来有一天,他们要上手画的时候,会容易很多。

这种画图能力,是隐藏的学习技能。拥有这种画图能力,有助于孩子们解数学题,有助于他们与人沟通时用图画展示,也有助于他们将知识进行内化。

《真的没想到:123件关于环境和气候的新鲜事》的图画,很妙。

内容很妙

孩子们阅读的科普童书,该是怎样的?

《童媒·跨文化传播·讲好中国故事》说得好:

科学不应该仅仅告诉儿童“是什么”和“为什么”,更应该告诉儿童自己可以和应该做什么,让儿童具有面对真实的世界做出科学决策和选择的能力。

对照着这句话,再来看《真的没想到:123件关于环境和气候的新鲜事》的内容:很妙。

书中不仅和孩子们分享“123件关于环境和气候的新鲜事”,也和孩子们分享他们可以做的事。“我们应该怎么办”用了一整章的篇幅,和孩子们聊,眼下、未来他们“可以、应该做什么”。

《真的没想到:123件关于环境和气候的新鲜事》的内容,很符合《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提到的“科学课程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在学习科学课程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真的没想到:123件关于环境和气候的新鲜事》和孩子们分享知识的同时,也在分享核心的科学素养,而这些科学素养,都是实打实从生活出发。就像这套书的出发点:关注的,不是让孩子“学到什么”,而是“通过知识爱上生活本身”

《真的没想到:123件关于环境和气候的新鲜事》的内容,很妙。

写在结尾的话

差一点就错过《真的没想到:123件关于环境和气候的新鲜事》。

在屏幕上,很多次都看到过这本书的封面,但仅限于看看,没想过再多点击一下。

什么时候改观?在上海书展上看到这本书的纸质版,书的纸质给人感觉很舒服。拿起来打开一看,嘿,内容居然这么有意思。

在书展当时有些匆忙,也就粗略看看,但有了印象。等终于入了这本书,拿在手里细细阅读,却是几个月之后的事。

看过之后,不得不说,这本《真的没想到:123件关于环境和气候的新鲜事》,属于“看太晚”。

就个人的阅读体验来说,比起书封上的“123”,“真的没想到”这几个字,要再大一些、再大一些才好。

孩子只要翻开了第一页,就会一页接一页地读下去。

真的没想到,这本《真的没想到:123件关于环境和气候的新鲜事》居然这么好看!

Hi~我是弥小木

过好当下最要紧~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