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5-20 19:59
写作核心提示:
标题:一二年级看图写话攻略:从句到篇,从构思到成文,轻松应对!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看图写话成为了小学一二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许多学生在面对看图写话时,常常感到无从下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二年级看图写话的写作技巧,从句到篇,从构思到成文,轻松应对!
一、掌握从句到篇的写作技巧
1. 观察图画:仔细观察图画,抓住图中的主要人物、事件、场景等,了解图画所表达的主题。
2. 确定句子:根据观察到的内容,确定图中所表达的主题,然后用简洁明了的句子表达出来。
3. 连接句子:将确定的句子进行合理的连接,形成一个完整的段落。
4. 构思篇章:根据图画内容,构思一篇完整的作文,包括开头、中间和结尾。
二、从构思到成文的写作步骤
1. 开头:简要介绍图画内容,引出主题。
2. 中间:详细描述图画中的场景、人物、事件等,注意使用生动形象的语言。
3. 结尾:总结全文,点明主题,使文章结构完整。
三、作文注意事项
1. 语言规范:注意使用正确的词语、句式,避免出现错别字。
2. 逻辑清晰:按照一定的顺序描述图画内容,使文章条理分明
小学一二年级的看图写话是公认的语文教学难点,对连连贯地表述一件事情都无法做到的一年级孩子来说,就更是难上加难。但这种“难”是建立在没有掌握看图写话的方法上的“难”,如果从一年级开始,老师和家长就有意识地引导孩子按一定顺序观察图画,有条理地进行叙述,并通过联想将画面内容生动完整的表述出来,那么看图写话的难度就会大大降低。
用一句话来概括图画内容,实则是引导孩子们抓住写作的中心,不要不顾图画内容而想写什么就写什么,从而写跑题。
而用一句话来概括图画内容,就要先从训练孩子写句子下手。
什么是四素句,就是观察图画,写出什么时间、谁、在哪儿、干什么。
如:语文课上,小明在教室里读书。
冬天,两个小朋友在雪地上堆雪人。
如”小明擦桌子“——只见小明先打来一盆水,将干净的抹布浸在水里洗了洗,然后拧开水,再将抹布铺在桌面上,一下一下使劲地擦了起来,最后又用一块干抹布将桌子擦得干干净净才肯罢休。
这句话用了表先后关系的”先、然后、再、最后“几个词,将小明擦桌子的过程描述得清清楚楚、有条有理。
合理的使用关联词,不仅使句子与句子之间逻辑分明,还使文章内容连贯,文采也增色不少。比如 :“有的……有的……还有的……”,可以用来表述人物众多的场面——“下课了,同学们有的跳皮筋,有的踢毽子,还有的在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看,大家玩得多开心啊!”
除此之外,常用的还有”因为……所以……“”不但……而且……“”虽然……但是……“”如果……就……“等。
看图写话,在确定了画面中心内容后,要想让画面更生动,可以引导孩子从观察图画环境开始,先为人物出场渲染一个合理的环境。
如上图所示《堆雪人》,第一段,环境描写,交代人物活动的时间和地点及自然环境。可以这样写:
一个冬天的早上,下了一夜的雪停了,地上、屋子上,树上到处积满了厚厚的雪,白茫茫的,整个世界如同仙境一般。
如下图所示《过河》,先交代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交代了环境,随后就引出了一整个事情的起因:小白兔和小公鸡想去河对岸玩,可是河上没有桥,他们又不会游泳,这可怎么办呢?
一般来说,单个图画的画面只是体现事件中心,如下图《过河》的画面,只体现了小白兔和小公鸡爬上长颈鹿用长脖子搭起的“小桥”上,过了河。而小白兔和小公鸡为什么要过河,也就是起因是什么,要引导孩子们通过合理的联想和想象来交代完整清楚。
如上图《过河》一文,小作者通过联想和想象,将动物们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活动惟妙惟肖地描述了出来,这样的写话作文,不但情节完整,而且内容丰富,层次分明,也为三年级写好作文写下了良好的基础。
总之,看图写话首先要把图上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环境交代清楚,还要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交代完整,再通过联想和想象将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心理等活动描述出来,合起来就是一篇好文章了。
看了看图写话的写作指导方法和构思步骤以及经典例文,大家是不是觉得写看图写话超级简单呢,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知道了写作方法和构思步骤,但要写出有条理、有文采的好文章来还需要长期的练习,不仅要将事情写完整、清楚,还要将语句写优美、生动。小朋友们不妨开动脑筋,想一想如何写才能让简单的图画变得像演电影一样生动起来。而只有做到这些,才能成就一篇好作文。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