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我在科技小院“写论文”丨让农户生活有“犇”头

更新日期:2025-05-20 23:58

我在科技小院“写论文”丨让农户生活有“犇”头"/

写作核心提示:

标题:我在科技小院“写论文”——让农户生活有“犇”头
正文:
在科技小院的日子里,我有幸参与了一项关于农业科技创新的课题研究,并承担了撰写论文的任务。这次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了科技对农户生活改善的重要性。以下是我总结的关于在科技小院“写论文”时应该注意的几个事项:
1. "选题要贴近实际,具有现实意义" - 论文选题应紧密结合农业生产实际,解决农户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例如,我们可以关注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等方面。
2. "充分调研,确保数据准确" - 在撰写论文前,要进行充分的实地调研,收集第一手数据。这些数据应真实可靠,为论文提供有力支撑。
3. "明确研究方法,保证科学性" - 研究方法应科学合理,如实验设计、数据分析等,确保论文的研究结果具有科学性和可重复性。
4. "逻辑清晰,结构严谨" - 论文结构应严谨,逻辑清晰。通常包括引言、文献综述、研究方法、结果与分析、结论等部分,各部分之间应衔接自然。
5. "语言表达准确,避免错误" - 论文语言应准确、简洁,避免使用模糊不清的词汇和语法错误。同时,注意术语的规范使用。
6. "突出创新点,体现价值

我在科技小院“写论文”丨让农户生活有“犇”头

















“入驻小院的这段时间,我真正体悟到了专业知识与生产结合的重要性,能为当地的畜牧业发展贡献一份微弱的力量,我感到自豪且满足……”石河子大学动物科技学院2023级兽医学硕士研究生张文祥说。

张文祥所在的新疆阿克陶肉牛科技小院是由石河子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盛金良教授担任首席专家,联合阿克陶琨豪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共同建设的。小院旨在积极开展高效养殖育肥技术和动物疫病防控技术的应用与推广,以达到最佳提质增效的效果,依托先进技术成果转化,助力阿克陶县打造规模化、现代化肉牛养殖示范基地,形成区域特色产业集群。同时,小院作为专业人才孵化摇篮,为畜牧兽医领域的实践教学与科研创新提供优质实训场景,培养兼具理论素养与实操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老师和同学们在牛场进行技术指导

自2024年5月入驻科技小院以来,张文祥秉持扎根基层的奉献精神,迅速融入当地生产生活。他与养殖户同吃同住同劳动,将科学研究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年均驻地时间达150天。在服务过程中,他始终坚持 “零距离接触、零门槛参与、零时差响应、零费用帮扶” 原则,把最新技术成果转化为推动产业发展的实际动能,切实解决养殖户生产难题。

团队成员帮助农户查看饲草料状况

团队成员对农户牛只进行疫病监测

平日里,张文祥主要从事犊牛腹泻的研究工作,针对肉牛养殖过程中的疫病问题,采集牛只呼吸道鼻拭子和犊牛腹泻样本进行测试,定期对疫苗接种牛群开展免疫监控,对常用疫苗效果进行监测和评价,及时为肉牛养殖、疾病防控提供技术服务和咨询。

张文祥和同学为新生牛灌喂初乳

除日常驻点服务外,张文祥建立常态化跟踪机制,每周定期走访周边养殖户,开展养殖技术科普,针对常见动物疾病提供专业诊疗方案和科学预防建议。指导养殖户在免疫接种前对牛群进行系统健康筛查,规避免疫风险;同时,协助建立详细的免疫档案,对每头牛的免疫情况进行记录,切实提升养殖户科学养殖水平。

张文祥和同学为受伤的羊清创、治疗

如今,阿克陶肉牛科技小院实现校地协同、校际合作、产教融合,推行的“公司+农户”模式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同时,紧密围绕建设目标,深化科普服务工作力度,培养农业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长期派驻研究生到生产一线,在完成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加大开展生产技术研究和推广,共计开展技术指导和培训4次,开展疫病检测和诊断样本300余份,发放科普宣传手册100余份,受益农牧民300余人,减少农户经济损失近万元,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升农民科学素质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

“阿克陶县搭上了科技与时代发展的快车,科技小院在阿克陶县落地生根,我也在每一次与养殖户的交流沟通中,在每一次的专业技术服务中,感受到了科学技术的力量、学以致用的快乐,更感受到了自己在磨砺中一步步的成长。”张文祥说。

石河子大学
来 源:新疆阿克陶肉牛科技小院

文字整理:袁小楠

编 辑:袁小楠

编 审:刘 军 宿闪闪 甘秀叶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