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5-21 06:57
写作核心提示:
《小学教师业务学习计划注意事项》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制定并执行有效的业务学习计划对于提升自身教育教学水平至关重要。以下是在撰写小学教师业务学习计划时需要注意的几个事项:
1. "明确学习目标": - 确定学习计划的具体目标,例如提高教学技能、掌握新的教育理念、提升班级管理能力等。 - 目标应具体、可衡量、可实现、相关性强、时限性明确(SMART原则)。
2. "分析自身需求": - 自我评估当前的教育教学水平,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 - 根据学生的特点、学校的教学大纲和课程要求,分析学习需求。
3. "合理规划时间": - 制定学习计划时,要考虑到个人时间安排,确保学习与工作、生活平衡。 - 分配合理的学习时间,避免过度劳累。
4. "内容选择多样化": - 学习内容应涵盖教育教学理论、学科专业知识、教学方法、班级管理、心理健康教育等多个方面。 - 可以选择参加培训课程、阅读专业书籍、观看教育视频等多种学习方式。
5. "注重实践应用": - 学习计划中应包含将所学知识应用于教学实践的内容。 - 设定实践目标和反思环节,通过教学实践检验学习效果。
6. "定期评估与调整": - 定期对学习计划进行评估,检查进度和效果。 - 根
中新网湖北新闻5月15日电 (张成 饶正顺)初夏微暖,在随北山城的沃土上,一场以“干部素质提升年”为引擎的教育改革正加速推进。广水市教育局党委紧扣省委、随州市委和广水市委决策部署,以“头雁”领航、“青蓝”接力、数字赋能、清廉筑基为核心,打出一套干部教师“提能增效”组合拳,为广水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教师是教育的主体和中坚,也是广水教育系统推进干部素质能力提升的关键链条。2025年1月,广水市教育局党委选优配强教师发展中心力量,分层分类开展教师全覆盖培训。今年3月,广水市教育局教育部专家王金涛举办教育数字化转型专题讲座,促进了校长、教师培训和专业发展全员进阶、全域提质。4月17日至19日,局党委书记李友峰带头参加由教育部组织召开的“全国人工智能局长、校长专题培训班”,全市各校书记、校长126人参加。
教师参加培训
2023年9月,广水实验小学为杨寨镇中心小学选派的3名年轻教师启动了“青蓝结对工程”。这3名年轻教师分别从广水实验小学的优秀教师中选定自己的“师傅”,从学科教学与实施、班级组织与管理等方面进行强化学习。经过近十次的磨课,他们最终都出色完成了“新教师过关课”,并将打磨好的课程带回了杨寨镇中心小学展示,受到该校领导和教师的高度赞许。这是该市“青蓝结对·导师帮带”机制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5对教育系统“师徒”通过“任务清单制”捆绑成长,年轻干部在课题申报、优质课程等核心能力上实现飞跃。
“以前家长会,村民总是念叨,城里娃学啥咱学啥,现在他们说:咱村里的娃也能上优质课了!”广水市余店镇中心小学校长感慨,源于该市城乡教师“双向奔赴”的改革实践。教师交流轮岗深入开展,310名轮岗交流教师覆盖31个教联体,城区教师下乡援教,农村教师到城区跟岗学习,实现了教学优质资源和经验共享,促进了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据广水市教育局党委委员、主任督学魏传波介绍,该局制定了《关于鼓励中小学教师交流轮岗的若干措施》,深入推进教师轮岗交流,其中骨干教师188人、占比达60.65%,筹措专项资金92万元落实交流轮岗教师的生活、交通补贴,并将交流轮岗经历作为教师职称评聘、岗位晋升、评优表模的优先条件。
教育温度更体现在“家访进万家”行动中。2024年,1.5万余人次党员教师翻山越岭,为留守儿童定制“成长档案”,为问题学生建立“心理干预台账”。2025年,家访与送教下乡活动持续升级,3000余人次教师走进田间地头,开展“心理健康筛查”等专项服务。同时,教育局党委将“四下基层”优良传统融入实践,组织党员干部下沉社区开展“清洁家园”“文明城市创建”等民生工程,累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超百件。
教师家访
在广水市教育局机关大楼,一条30米长的“清廉文化长廊”成为干部必经的“打卡地”。该局投入3万元打造沉浸式廉政教育空间,将“校园餐”集中整治、教辅材料征订规范等12项重点工作转化为漫画、数据墙、警示案例。今年清明、五一期间,2283名党员教师收到“廉洁套餐”:一条“八项规定”主题短信、一封《致教育工作者家属的助廉信》、一份典型案例通报汇编,推动“小微权力”监督覆盖率达100%。
“教育公平是最大的民生。”广水市教育局集中整治专班负责人介绍,针对群众关切的“校园餐”“校服购置”等热点问题,广水市教育局成立集中整治专班,印发“集中整治”工作方案,局党委班子成员带队深入驻片学校,通过“家长座谈会+明察暗访+大数据比对”开展“地毯式”排查,建立“阳光采购”“家校共管”等长效机制,让教育清风拂遍随北大地。
广水市教育局党委书记李友峰表示,“经过多年努力,我市创建教育部名校长工作室(培养对象)1个、省级名师工作室2个、随州市名师工作室8个;广水一中教师王道金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应办二小教师付密荣获‘荆楚名师’称号。”据悉,2025年,该校将实施“教育铁军2.0计划”,大力推进名师工作室建设和教师轮岗培训计划,让广水教育成为鄂北教育现代化的“样板间”。(完)
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讯(特约通讯员 王洁清 记者 龙超凡)近日,福建省晋江市小初高接贯式职业生涯教育启动仪式在泉州职业技术大学举行。启动仪式上,发布了《晋江市实施小初高接贯式职业生涯教育的意见》,首批组织13所学校与各行业代表签约共建,围绕“职业生涯教育的落地”展开专题沙龙,碰撞出多元视角和创新思路。
晋江市推出了四大创新举措,全面落实职业生涯教育。一是构建层次渐进的课程体系。小学阶段,开展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职业启蒙、职业感知活动;初中阶段,激发自我探索、自我成长成才的志趣志向;高中阶段,帮助学生进行人生探索,培育终身发展意识。目前晋江市委托泉州职业技术大学已编制出中小学生职业生涯教育课程指导纲要(试行版)。二是推动职业生涯教育全面融入课程。以劳动教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载体,统筹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研学实践教育以及校外探究学习、志愿服务等,采用主题式教学和活动,让职业生涯教育真正落地生根。三是打造丰富多元的体验基地。充分用好晋江乐善助教的良好社会氛围,调动全市职业院校、行业社会组织、优质品牌企业资源,为全市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更好的实践平台。四是培育专业素养过硬的师资队伍。通过未来3年教师专项培训计划,建立健全定期培训、教研和竞赛机制,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为晋江培育一支专业素养教师团队。
泉州五中桥南校区作为先行校之一,该校开发的“学科—职业”图谱让人眼前一亮——数学课融入精算师职业场景,物理课对接安踏鞋材研发需求,让知识学习与职业认知同步推进。作为先行校同时也是低学段学校的体验基地,华侨职校带来了“分层体验”方案,小学生制作非遗簪花感受传统工艺,初中生搭建电子电路初探编程,高中生则在电商直播间体验“带货”全流程,分层次的课程符合不同年龄、学段学生的教育需要。
晋江市教育局党组成员、教育系统党委书记卓鸿源介绍,希望通过小初高接贯式职业生涯教育,为学生打开一扇认识职业世界的窗,唤醒他们对生命的敬畏、对专业的热爱、对社会的担当,将职业生涯教育打造成指引学生人生方向的“导航仪”,助力每一个孩子在属于自己的星辰大海中扬帆远航。
作者:王洁清 龙超凡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