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5-21 09:17
写作核心提示:
作文题目:关于《鄂尔多斯》文学月刊改版:以创新思维,推出更多文学新人的思考
作文正文:
随着时代的变迁,文学刊物也在不断寻求创新与突破。《鄂尔多斯》文学月刊作为我国文学界的重要阵地,近年来进行了改版,旨在以创新思维,推出更多文学新人。在撰写关于这一主题的作文时,以下事项需要注意:
一、明确作文主题 首先,要明确作文的主题是关于《鄂尔多斯》文学月刊改版,重点探讨其创新思维在推出文学新人方面的作用。在作文中,要围绕这一主题展开论述。
二、深入了解改版背景 在作文中,要对《鄂尔多斯》文学月刊改版的背景进行详细介绍,包括改版的原因、目的和意义。这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改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三、分析创新思维的具体体现 针对《鄂尔多斯》文学月刊改版中的创新思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 创新选题:改版后的《鄂尔多斯》是否关注当下社会热点,关注文学新人的创作需求? 2. 创新形式:改版后的《鄂尔多斯》在版式设计、排版布局等方面有何创新? 3. 创新内容:改版后的《鄂尔多斯》在选稿标准、栏目设置等方面有何创新?
四、论述创新思维对推出文学新人的影响 在作文中,要论述
2月18日下午,《鄂尔多斯》文学月刊2023年新刊发布会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
据了解,《鄂尔多斯》文学月刊(原《鄂尔多斯文艺》)创刊于1980年,由中共鄂尔多斯市委宣传部主管、鄂尔多斯市文联主办,初为半年刊,后为季刊、双月刊,2000年后改为月刊。
1980年,第一期《鄂尔多斯文艺》。
自2022年第9期,该刊进行了全新改版,特邀中国作协原副主席、中国作协报告文学委员会主任何建明、《青年文学》原主编黄宾堂、《小说选刊》主编徐坤、中国作协创研部副主任李朝全、原《民族文学》主编叶梅、《中国作家》杂志社主编王山等组成编辑团队,以创新的思维,以期推出更多文学新人。
“鄂尔多斯是一座美丽、温暖、幸福的城市,也是文学的城市。这座城市对文学非常重视,把文学视为跟GDP、跟经济、跟民生平起平坐的事业,这是一种文化自信。”何建明在致辞中指出,《鄂尔多斯》具有新鲜感、时代性、区域性,这既是该刊的特色,也是提高该刊影响力的方式。
以2023年第一期的《鄂尔多斯》杂志为例,这一期杂志刊登的文章,报告文学有何建明创作的《大飞机从上海起飞》,中篇小说有南翔的《老药工和他的女儿》, 短篇小说有鲁敏的《知名不具》、杨小凡《屠龙记》、余述平《假想敌》。
《鄂尔多斯》小说栏目主持徐坤介绍,鲁敏的《知名不具》写一个“知名不具”的粉丝,一直以邮件方式参与着女主人公的生活,默默地评述、陪伴、仰慕、暗恋,却从不企望得到回复,直到人间消失,身份也一直是个谜,解谜的过程使小说充满张力;南翔《老药工和他的女儿》写传统与现代的冲突:中药炮制的非遗技艺传人熊药工精通传统手工炮制方法,传统手工的炒、炙、煅,而以小金为代表的新新人类却崇尚现代工艺,用“南山釜”等新型药釜工具大规模快速炮制药材,二者冲突不可和解,及至最后惊动了警察;《屠龙记》写唐市长的八十岁老爹进城后患了狂妄症,总出现幻觉要屠杀恶龙为民除害。
2023年第一期 《鄂尔多斯》。
散文部分最凸显出《鄂尔多斯》杂志的特色。叶梅谈道:“在去年冬季,几乎所有人都经历了一场‘阴阳’之战,人们不由更多地思考生命至上、人与自然等话题。”徐刚的《自然笔记——重返海洋的动物》,倾力投入对大自然万类万物的挚爱;蒙古族学者杨道尔吉长期从事地方文史研究和文学创作,曾多年深入鄂尔多斯西部草原,开展人类学观察和记录。在《萨拉乌苏河》中展示了在科考和文化的探研中认识自然的秘密;散文家王剑冰将读者带入青藏高原恢宏的众山之祖《巴颜喀拉》;王芸则以清秀的文笔指向《南方有大泽》,写越冬候鸟将飞抵鄱阳湖湿地。
诗歌部分,刊登了臧棣《诗已将世界分为两半(组诗)》、龚学敏《漂流瓶(五首)》、林珊《我此刻不再是孤身一人(组诗)》。
据悉,改版后,《鄂尔多斯》文学月刊作品被《小说选刊》《散文海外版》《小说月报》《作家文摘》《长江文艺选刊》《北京文学》等知名刊物转载,同时征订量大幅度增加。
合影。
内蒙古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闫艳在致辞中说,作为内蒙古地方文学期刊之一,《鄂尔多斯》文学月刊已发表了大量的优秀文艺作品,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文艺作家,推动了内蒙古文艺事业的发展。自改版以来,打造一流文学刊物的效应初步显现。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