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5-21 22:28
写作核心提示:
撰写一篇关于产品经理转正工作总结的作文时,以下事项需要注意:
1. 结构清晰:确保文章结构合理,通常包括引言、正文和结尾三个部分。引言部分简要介绍自己的工作背景和转正的契机;正文部分详细阐述工作内容、成果和心得体会;结尾部分总结全文,表达对未来的展望。
2. 内容详实:在正文部分,详细描述自己作为产品经理的工作内容和职责,包括项目背景、目标、实施过程和最终成果。以下是一些具体内容:
a. 项目背景:介绍自己负责的项目背景,如市场需求、用户痛点、竞争对手等。
b. 工作职责:列举自己在项目中的具体职责,如需求分析、产品设计、原型制作、项目管理等。
c. 成果展示:详细阐述项目取得的成果,包括产品功能、性能、用户体验等方面的改进。
d. 团队协作:描述与团队成员的协作情况,如沟通、分工、解决问题等。
e. 个人成长:总结自己在项目中的成长和收获,如技能提升、思维方式转变等。
3. 数据支撑:尽量使用数据和案例来支撑自己的观点,使文章更具说服力。以下是一些建议:
a. 产品数据:如用户数量、活跃度、留存率、转化率等。
b. 项目数据:如项目进度、预算、风险评估等。
c. 团队数据:如团队规模
是新朋友吗?记得先点蓝字关注我哦
引言
今天下大雨,小诺打着伞去公司上班,路上他小心翼翼的避开水坑,心想自己可是个产品经理,避坑这不是职业技能吗?他继续往前走。
突然,前面有个小子一脚踩进了水坑,鞋湿了一半。
小诺一看,这不大拿吗。
于是叫了声“大拿”,说“兄弟今天又踩坑了?”
大拿一看是小诺,俩人笑了。
大拿说“兄弟,你是不是快转正了?”
小诺说“嗯啊,还有一周了。”
大拿说“那你收到邮件了吗,要在表单上填写下总结和感悟。”
小诺说“看到了,我还和其他部门的同事闲聊,他说他当时就写了一句话,哈哈哈。”
大拿说“这怎么行,我们要多写点呢,我当时写了不少。”
小诺说“啊!是吗?那我赶紧去整一些。”
于是小诺思考片刻,觉得也不用太教条刻板。自己是个产品经理,就得有自己的思考和风格,随心而写,于是他奋笔疾书,在小小的输入框中开始填写。
一、工作回顾与总结
⑴时间过得很快,夏去秋来,转眼半年过去了,记得刚接手时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
①工作中对接团队十几个,比较多,工区分散,很多跨部门协作,沟通成本大问题排查难。
②产品数据统计混乱无法反映真实情况,运营工作效率有待提高。
③产品全局规划有待完善,算法策略较单一,A产品第3模块分散各处未管控。
④B产品策略体系0-1建立,没有公开资料和经验可循。
⑵于是,我做了以下规划。
①沟通协作上:与合作团队多交流多沟通,增加彼此了解,为合作的顺利进行打基础。
②A产品上做了半年的规划:
第1和2个月推进数据重构,让真实情况“看得见”;丰富召回优化排序;完善工程建设。
第3和4个月算法替代部分运营工作,完善整体规划管控,提升用户体验,丰富内容。
第5月6个月持续优化算法,聚焦冷启动与推荐准确性,支持运营人工策略。
⑶从结果上看总体还是向好的。
①A产品:xx指标同比提升了xx。
②B产品:xx指标同比提升了xx。
二、产品思考与工作方法
⑴策略产品的意义
过去的很多个夜晚,常常会思考,怎样算是一个好的策略产品经理?怎样做好产品?
从行业去分,有新闻产品,电商产品,但策略产品不是一个明确的行业。
从形态去分,有客户端产品,后台产品,但同样策略产品也不是一个具体的产品形态。
那么它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呢?
⑵策略产品的温度
以前常常被人问到:你认为一个好的策略产品经理应该具备哪些素质。
我会说:要有用户同理心把自己当做最笨拙的小白,要有数据理解力可以从数据发现问题,要有好的分析归纳与推理能力……
算法工程师说:策略产品很多成为了跟进度的产品。
我说:算法准不准与用户感觉准不准是两回事,两者之间需要策略作为桥梁来保证算法是有温度的,是人性化的。
这是我理解的策略产品的意义。
⑶做深入人心的产品
曾为了一个需求和研发争论,内容的协同过滤容易协同出和用户行为内容相似的内容,也就容易推出一些私密的内容。针对这些商品,研发认为是准确的,由用户的行为产生,但事实上用户反馈是反感的。这里其实存在认知偏差,那就是算法计算了用户的行为,却不是计算了用户的体验。
产品是有逻辑的,但用户的感受不是。
产品的逻辑与感性的体验之间,需要有平衡的支点。这也是为什么要把用户当做朋友,从用户角度考虑,不让用户尴尬。
⑷印象较深的两件事
第一件增强了推理和沟通能力,第二件对产品的规划由部分上升到整体。
①产品统计数据重构
历史问题较多,重要的指标有错误,涉及到多个部门的多个问题。一个数值的错误往往由多个部门的多个错误产生,没有一个数可以作为准确的base去衡量,沟通协作困难。
前后耗时较久,问题太多,研发几近崩溃,记得研发说:做这个没有意义,应该把时间用在做算法上。我说:其实数据的意义很大,我们做了很多策略,如果数据是错的我们就看不清,看不清就影响后续的决策。所以所有的数据问题必须解决。
热爱自己的工作,去处理每一个问题,不畏缩不敷衍,即使它最终没有答案。因为每一个“差不多”日积月累就成了要耗时几个月去解决的难题。基础设施做好,就可以放手去做上层建筑。
②产品的全局规划
以前A产品模块和模块之间是不做整体规划的,于是引起了很多问题。(此处事件省略)
所以想做好一个产品,应该从整体上去考虑,去规划。
一个好的推荐产品,应当具备:效率高,算法准,推荐好,展示靓。
⑸方法总结
●产品是用户:产品经理首先是用户,要从用户感受出发,进行决策。
●产品全局观:没有全局观带来的一个问题,就像在一个布满红外线的屋子里行走,需要躲避所有的逻辑限制,在夹缝中生存。
●工作的节奏:工作要有自己的节奏(当然不是固定不变的),如周一上线,周二新需求的技术预沟通,周三出方案,周四周会与需求评审,周五开发完的需求的测试。
●需求优先级:紧急重要的需求先行,不紧急但重要的需求也要重视,打好基础建设。
●沟通与交流:每个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主观能动性也不同,需要用包容的心态讨论他人的想法,也需要有困难时冲在前面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三、团队氛围和愿景使命
最后来说一下团队吧。
①感受较深的一点是组里的工作氛围。
●是热爱和真诚的:大家热爱自己的工作,交流中真诚自然。
●是包容和互助的:对于一个问题,会包容不同的观点,也会共同脑暴,讨论问题和解决方案。
●是团结和负责的:大家的方向各不相同,但却很有凝聚力,遇到问题不回避认真负责。
②对于公司的使命和愿景,我认为从来不是放在那里给人看的,是在长久的工作中反复去思考和吟诵的。
这半年听到最多的一个词是:用户体验。我们常常为了用户有更好的体验,而愿意克制和放弃一些。
这是让我深有感触的。我们每个人做好一点也许微不足道,但只有当每个人都去做好产品,
才能成为用户喜爱的公司!
结语
小诺吭哧吭哧终于写完了,然后点了提交。
这时大拿刚好过来,看到小诺的表单,惊讶的说“我去,你怎么写这么多?”
小诺说“这不你说的你们都写的不少,建议我多写点吗?”
大拿说“我们那多指的是写了200字,你这写了2000多字!”
小诺“……”
(心想:我真是太南了……)
无论如何,作为产品经理,请不要停止思考和总结。
最后,祝各位大佬都能赶追乔布斯,比肩张晓龙!
一个数据人的自留地是一个助力数据人成长的大家庭,帮助对数据感兴趣的伙伴们明确学习方向、精准提升技能。
关注我,带你探索数据的神奇奥秘
本文作者分享了自己的述职报告,文章包含三大方面的内容:试用期工作内容、后期工作展望以及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今年大学刚毕业,入职一家公司做电商产品经理,不经意间试用期已过三个月,因公司需要一份试用期转正申请述职报告,以PPT的形式,借此机会并给最近的工作做阶段性的复盘,因自己工作经验有限,望大家多多指点。
本次述职报告包括三大方面的内容:试用期内工作内容,后期工作展望,总结;其中对于公司具体业务较复杂不方便透露的的内容不做演示,如下:
试用期做的事情主要包括四大方面:产品规划,产品设计,项目推进和其他产品生命周期的管理四大方面;接下来分别讨论下各个模块子模块之间内容。
产品规划主要包括两大板块的内容:一个是需求分析,另外一个是竞品分析;
其中需求分析就是收集业务部门的需求,进行分析,确保需求的合理性,有效性和可行性,其中包括:
第一:收集需求,我们会收到各种各样的需求如老板的需求,业务方的需求,运营人员,设计人员以及技术人员等等的需求,通过汇总在excel表格上;
第二:分类需求,将收集到的需求进行分类汇总,明确此需求是在前台还是后台,是在iOS还是在安卓上,是需求还是bug等等维度进行划分需求;
第三:分析需求,与多方人员进行沟通,明确此需求的5个问题,“为什么”,“是什么”,“要做么”,“怎么做”,“何时做”将该需求进行筛选,判断真需求还是伪需求并做优先级的排序;
第二大子模块就是进行竞品分析;其中包括:
第一:明确竞品分析的背景和目的,进行分析此竞品是针对业务上具体哪个问题所做的竞品分析;
第二:选择竞品,选择此相同竞品之间核心服务和核心用户下的产品;
第三:收集竞品资料,若是对功能点竞品调研则是此功能点流程下的分析,若是对产品功能调研则是不限于行业现状,市场格局,产品数据版本迭代表现和业务流程分析等分析等等;
第四:我们对于竞品分析后的结论,对我们此业务问题下的指导性结论。
产品设计主要包括三大板块的内容:包括核心业务流程图的绘制,原型页面的设计和需求文档的撰写工作;
第一板块为核心业务流程图:本人负责平台型电商的产品人,大多包括电商方面的流程,商品入驻流程,用户操作流程,订单流程、支付流程、库存管理、活动促销流程、退款/退货流程和其他基于自身业务的流程图等等,确保流程的完整严谨性;
第二板块为原型页面设计:通过绘制的流程图和技术人员业务人员等同事进行沟通后确保之后原型逻辑无误的情况下根据设计规范绘制原型图,并后期根据交互设计规范要求做好对应的交互设计工作;
第三板块为需求文档撰写:需求文档作为需求评审会和各方进行“撕逼”上最重要依据有着重大作用,文档格式为:
第一:此次评审的背景和目的,明确本次开发的介绍梗概使参会人员更好的进行理解,将事情交代清楚;
第二:正式介绍项目内容,本人撰写文档一般遵循此功能的6要素:
其中项目推进包括2大板块的内容,包括向上管理和向下管理,向下管理又细分为需求沟通,进度安排,产品测试和产品上线;
其中向上管理为:对上级安排的任务做好,做到主动每日事宜的汇报工作,让老板去清晰知道自己每天做了什么,明日规划的内容,让他知道自己不是拿了工资不做事的人,让老板觉得自己靠谱;
然后向下管理。包括评审会前后与各方人员技术,设计,业务,运营和商务客服人员在整个项目上保质保量按照规定时间进行上线工作,包括需求沟通,进度安排,产品测试和最后的产品上线;
产品上线后需要将我们的产品不断的进行优化迭代,又重新回到了进行产品规划方面的工作;不限于产品的项目简介操作手册,各种Q&A的告之如客服商务新成员加入的培训,后续协助运营推广和产品不断的迭代优化,形成一个业务工作的闭环;
后续规划上自身主要分为三大模块的产品工作:做好需求分析能力,项目管理能力,业务理解能力
产品经理在分析需求的时候不断地收集需求,分类需求和分析需求,其中最重要的分析需求中不断筛选需求,辨别真需求还是伪需求,剔除对业务商业价值无效,对业务优先级的排序能力,将用户需求转化为产品需求。
公司没有相应的项目经理,提高对自己需求整体把控能力,做好产品需求管理,产品BUG管理,产品开发计划管理,产品版本管理,让手上的项目不管在研发期、还是运营期都能够顺畅的运转,将产品能够准时保质保量的完成上线目标。
作为一个被业务技术人员diss过的产品,设计出来的产品根本不符合实际业务,因此我们产品设计要到实际业务中来;
作为一名电商的产品人,需了解各种电商模式B2C,B2B,C2C,C2M,B2B2C,S2B2C等等模式下基于人货场设计,了解供应链相关的知识,各种业务下技术文档,提高自己基于业务做出来的产品设计能力,由功能型的产品转为平台型业务型的产品人。
这个述职报告大概内容完成了,作为一名不到1岁的产品人,道阻且长,给自己做了一份阶段性的回顾总结和后期展望,其中主要是输出方法论为主,具体实际业务复杂不做多多阐述,希望给大家有所启发。
本文由 @十甫君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