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班长,请别特殊关照我”

更新日期:2025-05-22 07:45

“班长,请别特殊关照我”"/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班长,请别特殊关照我”的作文,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确定文章主题:明确文章的主题是关于班长特殊关照的问题,可以从自己的亲身经历、观察到的现象或者对这一问题的思考等方面展开。
2. 选择合适的文体:根据文章主题,可以选择记叙文、议论文或抒情文等文体。记叙文可以详细描述事件经过,议论文可以分析问题原因和解决办法,抒情文可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
3. 结构安排:合理规划文章结构,一般包括引言、正文和结尾三个部分。引言部分可以提出问题,引起读者兴趣;正文部分可以详细阐述问题、分析原因、提出观点;结尾部分可以总结全文,强调自己的观点。
4. 语言表达: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生动和富有感染力。避免使用过于口语化的表达,尽量运用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具吸引力。
5. 举例说明:在论述问题时,可以结合具体事例进行说明,使文章更具说服力。事例要真实、典型,与主题相关。
6. 思考问题:在写作过程中,要深入思考班长特殊关照的原因、影响以及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提出自己的观点。
7. 观点鲜明:在文章中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支持或反对班长特殊关照。观点要具有逻辑性,避免过于偏激。
8.

“班长,请别特殊关照我”

“指导员,我想调到其他班去。”一天晚上,临近熄灯时间,我思虑再三,终于鼓足勇气敲开了指导员的房门,道出憋了很久的想法。

“你的表现一直不错,怎么想换班呢?”指导员听后很是诧异。
见我有些支支吾吾,他似乎意识到事情并不简单,于是鼓励道:“有什么困难就说出来,咱们一起解决。”看着他真诚的目光,我决定把心里的“委屈”从头道来。
入伍前,我是一名跆拳道专业运动员,身体素质自然不错,新训时也毫不意外地被评为“优秀新兵”。下连后,班长陈家万了解到我的基本情况后,专门安排了一场3000米跑测试。看到我的成绩比一些老兵都好,班长欣喜不已。得知我准备在部队长期干,他把我当作“好苗子”开始重点培养。
这原本是一件好事,然而时间一长,“味道”却变了:派遣公差勤务,班长尽量安排其他战友,让我有更多时间训练;连队组织小比武、小竞赛,班长总是给我创造表现机会,让我多“露脸”;文体活动时间,班长经常带我去打篮球,明里暗里“照顾”……
渐渐地,我成了班里的“红人”,但我也明显感到,其他战友对我疏远了:周末休息时,大家不愿跟我一起玩;面对我的虚心请教,他们也是有一句没一句的,有些敷衍。
一次,连队5公里武装越野考核后组织拉伸放松,需要两人配合。我主动找到一名战友时,却遭到对方调侃:“你是班长的‘宝贝疙瘩’,可别被我按坏了!”
“就是啊,连出个公差,班长都不舍得让你去。”一旁的战友跟着打趣。
听了这些话,我心里很不是滋味,感觉自己在班里无法再待下去。
了解事情原委,指导员没有同意我的请求,只是让我先回去好好休息。
令人意外的是,在第二天晚上召开的班务会上,班长就此前对我的“特殊关照”作出检讨,并当场表态,今后无论对谁,都一视同仁、绝不偏袒。原来,指导员专门在连务会上说了我的事,明确指出对我不该如此“偏爱”。
从那之后,我和班里战友一起出公差、同娱乐,并积极发挥自己的特长帮助体能较弱的战友,大家对我的态度逐渐发生改变。最让我感动的是,一天,从夜训场归来,我刚进班里,电灯突然熄灭,大家唱着“祝你生日快乐”,捧出早已悄悄准备好的蛋糕。
少了班长的“特殊关照”,我感受到更多战友的关爱和温暖。如今,大家心里的隔阂消除了,班里内部关系变得越来越融洽。
(胡嘉靖、李健整理)
当事人说


别把“特长兵”当成“特殊人”

■第73集团军某旅某连指导员 张 宇

最近,连队组织了一场篝火晚会。列兵周峰峰与同班战友交替表演节目,脸上乐开了花。见周峰峰如此开心,我知道,以前那个训练嗷嗷叫的“小老虎”回来了。

周峰峰是去年3月入伍的大学生士兵。入伍前,他曾获得中国大学生跆拳道锦标赛冠军,不仅身体素质好,而且积极上进,下连后被分到了四班。

面对这样的“潜力股”,班长陈家万自然把他当作“宝贝疙瘩”,在大大小小的场合,经常把周峰峰拉出来亮相,或展示才艺,或参加比武,没少给他“开小灶”。

起初,周峰峰表现得很积极,一段时间后却有些情绪低落,训练也少了以往的热情。我发现后,以为这是新兵下连遭遇“第二适应期”的正常反应,自然有思想骨干谈心疏导,便没放在心上。

没想到一天晚上,周峰峰主动找我申请换班,缘由是班长的“特殊关照”,让他感到被班里其他战友疏远。同时,经常参加班长安排的活动,他也没法专心训练。

周峰峰的倾诉让我想起另一件事。前不久,旅里组织军事比武,考虑到周峰峰的特长,我便推荐他参加格斗比赛。当时就有骨干提出,跆拳道与格斗规则差别较大,且周峰峰下连不久,这么做是不是有点操之过急。但是,抱着培养新人的想法,我力主周峰峰参赛。结果,周峰峰只获得第八名,战友们大失所望,他也连续好些天都不在状态。

如今,结合周峰峰换班的请求细想,我和陈班长犯了同一个错误,都被周峰峰“全国冠军”的头衔遮住了双眼,因其特长突出就对其特殊对待、特别关照,不仅给他本人带来压力和烦恼,也影响了连队内部关系。

于是第二天,趁着召开连务会的时机,我以周峰峰的心事为例,与全连干部骨干作了一番交流,引导大家正确对待身边同志,在训练生活中做到一视同仁,别把“特长兵”当成“特殊人”,更不能急躁冒进、揠苗助长。

那天以后,班长陈家万改变了带兵方法,周峰峰重新和战友们打成一片,训练越来越刻苦。前段时间,连里组织体能考核,周峰峰表现突出,成为跻身前10名的唯一一名列兵,大家纷纷为他点赞。

看着小周的变化,我更加深刻认识到,在新时代,越来越多高素质、有特长的地方青年投身军营,作为一线带兵人,我们要用辩证的、发展的眼光全面客观看待每一名官兵,尊重人才成长规律,要压担子但不能用力过猛,要关心但不能偏袒照顾,切实把“好苗子”培育成才。

(毛英椿、肖祖滨整理)

▲刊于1月7日《解放军报》8版
作者丨第73集团军某旅某连列兵 周峰峰

来源丨解放军报

监制丨欧灿 侯大伟
编审丨刘建伟 钱宗阳 宋逸
责编丨李辰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