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5-22 22:43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供电观后感的作文,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确定主题:首先,明确供电观后感的主题,即你对供电方面的哪些方面有感触,如供电质量、供电服务、供电设施等。
2. 紧扣主题:在写作过程中,要紧扣主题,围绕主题展开论述,避免偏题。
3. 结构清晰:一篇好的观后感应有清晰的结构,一般包括引言、主体和结尾。引言部分简要介绍供电方面的背景,主体部分阐述你的观点和感受,结尾部分总结全文,提出建议或展望。
4. 逻辑严密:在论述过程中,要保持逻辑严密,观点明确,论证充分。避免出现前后矛盾、论证不充分等问题。
5. 语言表达:运用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使文章更具感染力。注意以下几点: a. 避免口语化、俚语化表达; b. 使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排比等; c. 注意句子结构,使文章读起来流畅。
6. 举例说明:在论述过程中,适当举例说明,使观点更具说服力。举例要典型、具体,避免空洞无物。
7. 分析问题:在文章中,不仅要表达自己的观点,还要对供电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改进建议。
8. 展望未来:在结尾部分,可以对供电行业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表达对
风雨中的电力蓝——观沾化供电公司抢修线路有感王晓霞 风如龙卷,地似海面被一场暴雨袭击的夜晚我看到闪电的伟力蛛网一样密布天空我看到疾风,一遍又一遍拍打着玻璃上的雨帘而此刻,一群群电力蓝正驾着一辆辆车船行驶于水花腾空的路间 他们滑向夜色深处是的,他们必须瞪大双眼就像无人机空中,精准地照探寻找被阻断的电路,与群众心中那被连通的希望是的,他们必须与时间赛跑一分一秒,用自己微热的能量连接城市,乡村,所有光明的住所他们甩一甩若雨的汗摸一摸似洗的脸抖一抖贴在身上的衣衫步履蹒跚,齐力呐喊他们竖起根根倾倒的杆横接条条断落的线畅通一处处电源只为沾电人心中那永远的信念、与惦念在这个风雨交集的夜晚我看不清一张张模糊的面孔我只看到一片片夜色渐渐灯火阑珊,我只看到远处一位位沾电人,用火花般的光明向我发来无声的回音 作者简介:王晓霞,滨州市滨城区第六中学教师,滨州市第一批语文学科带头人,山东省优秀共青团工作者,滨州市优秀团干部,滨州市作家协会会员,滨城区诗词协会理事,辅导学生作文获国家级一等奖,爱好写作,有数篇文章发表于省、市、区等报刊杂志。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国网天津滨海供电分公司运维检修部配电抢修班班长、滨海黎明共产党员服务队队长张黎明,立足平凡岗位,为民办实事,架起党联系群众的连心桥。求是网记者采访了张黎明代表,听他讲“黎明出发 点亮万家”的故事和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的体会。
2022年10月16日,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会的张黎明代表在人民大会堂前留影。求是网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全面总结了过去五年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部署。请您谈谈学习报告的感受。
张黎明:我现场聆听总书记作的报告,心潮澎湃、倍受鼓舞。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咬定目标不动摇,坚定信心攻坚克难,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我们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向全世界宣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高科技迅猛发展,冬奥会成功举办……我们祖国越来越强大,人民生活越来越幸福,我们的底气和信心也越来越足。
党的二十大报告高屋建瓴、思想深邃、内涵丰富、鼓舞人心,其中还有很多与能源电力、科技创新及共同富裕相关的内容,需要我进一步加强学习领会。例如,报告提出,“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这些都为我做好今后工作提供了思想指引。
求是网记者:作为创新型一线劳动者的优秀代表,这10年国家在科技创新领域的政策给您工作带来了什么样的变化?
张黎明: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这让我们倍感振奋,信心倍增。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我深切体会到我们国家对科技创新的重视,也为自己赶上这个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伟大时代而骄傲。近年来,我在工作中感受到我们国家的电网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电网进入了特高压时代。2012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是49591亿千瓦时,到2021年突破了8.3万亿千瓦时,这背后就有特高压技术带来的飞跃。
我作为一名电力一线工人,10年前开展的大多是小发明、小创造、小革新。10年来,正是有了国家鼓励科技创新的政策,我们团队才能研制出“配网带电作业机器人”“智慧充电机器人”等创新成果,我们一线工人也有机会实现高科技创新的梦想。下一步,我将带领团队心无旁骛地投身创新之路,争取研发出更多的科技型、创新型、通用型创新成果,惠及人民群众。
2022年7月15日,张黎明(右)带领国家电网天津电力心连心(滨海黎明)共产党员服务队到滨海新区丹东里小区为居民查看电表。求是网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这方面,您有什么体会?未来有什么新的打算?
张黎明:10年来,我所在的国家电网天津电力心连心(滨海黎明)共产党员服务队持续开展“节能互助 照亮邻里”社区惠民志愿服务,义务为老旧楼道安装节能灯具,已累计点亮了400多个楼道,使4000多户居民亮亮堂堂上楼。70多岁的周大爷激动地对我们说:“点亮楼道就是点亮了我们百姓的心灯。”每每想到这个场景,我就觉得服务工作干到百姓心坎上,再苦再累也值得。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黎明出发 点亮万家”,对于我来说既是责任,更是承诺。我们将继续联系水、电、气、热等各行各业,共同组建公共服务行业党员服务队联盟,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以实际行动架起党和群众的连心桥。当前,百姓电动汽车充电需求日益增长,我正尝试在社区建“移动共享充电桩”,从固定式改为移动式,实现让充电枪找车,一个充电桩可以连接多个车位,满足居民电动车充电的绿色出行需求,以实际行动为美好生活充电、为美丽中国赋能。
新征程已经开启,我将进一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带动身边同志们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我们的智慧与力量,不断谱写新时代产业工人的劳动者之歌。
(求是网10月20日报道)
张黎明: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产业工人的智慧和力量工人日报客户端10月19日报道《天津广大干部职工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信心满怀向未来》:
党的二十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国网天津滨海供电公司运维检修部配电抢修班班长张黎明现场聆听了党的二十大报告,十分激动。张黎明说:“我要守住作为‘蓝领创客’的初心,以钉钉子精神持之以恒带领团队守正创新,持续开展配网带电作业机器人、充电机器人、移动式共享充电桩等技术攻关,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产业工人的智慧和力量。”
冯新岩:为保供电、稳增长、建设新型电力系统贡献力量人民日报10月18日01版报道《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时的重要讲话引发热烈反响 心往一处想 劲往一处使》:
国家电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超高压公司变电检修中心电气试验班副班长冯新岩代表参加工作22年来,累计攻克电气试验行业难题30余个,发现重大缺陷100余次,始终保持故障处理“零失误”,为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技术支撑。“团结才能胜利,奋斗才会成功。作为一名基层电力工作人员,我将继续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埋头苦干、奋勇前进,努力为保供电、稳增长、建设新型电力系统贡献力量。”
冯新岩:积极宣讲践行二十大精神工人日报10月18日02版报道《非凡成就鼓舞人心 美好蓝图催人奋进——一线代表讨论二十大报告畅谈体会》:
“二十大报告既高屋建瓴、立意深远,又非常接地气。读了以后,作为一线产业工人的自豪感油然而生。”二十大代表冯新岩的语气中透露着兴奋。
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作为电力行业的一线工人,冯新岩对此感受颇深。“保障电力可靠供应,让千家万户灯火通明、欢声笑语,是我们电力人的工作目标。”冯新岩回忆,今年夏季,山东电网用电负荷突破了1亿千瓦,给供电带来巨大考验。他和同事顶高温战酷暑,对设备进行专业特巡,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兑现了保供电、保安全、保稳定的庄严承诺。
“党的十八大以来,是山东电网快速发展的10年!”冯新岩说,二十大报告提到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对此他深有体会。他扎根国网山东电力公司为一线职工创新创效提供的沃土,持续开展岗位创新。为解决特高压变压器内部局部放电带电检测与定位这一世界性难题,冯新岩用1年多时间,到全国5个省的数十个变电站采集上万条数据进行分析,成功将带电检测准确率从原来的不足50%,提高到接近100%。
身为产业工人队伍中的一员,冯新岩格外关注与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相关的内容。看到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时,他特别高兴。“干事创业需要高素质人才队伍支撑,近些年我身边有不少一线产业工人受益于各项‘产改’政策,快速成长成才,公司也打造了‘班组大讲堂’、劳动竞赛等推动‘产改’的平台。”冯新岩说。
“我要把党代表身份与首席专家身份融合,积极宣讲践行二十大精神,帮助更多一线职工成长成才,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作贡献。”冯新岩说。
左热古丽·尼亚孜:小创新也有大效益经济日报10月20日01版报道《国网新疆电力吐鲁番变电运维班班长左热古丽·尼亚孜代表:小创新也有大效益》:
“实践中的小创新,在优化工作方式、提升工作成效上能发挥大效果。”作为一名一线工人,党的二十大代表、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超高压分公司变电运维二中心吐鲁番变电运维班班长左热古丽·尼亚孜对于“创新”,有着自己的理解。
近年来,左热古丽·尼亚孜代表所在的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不断加强科技创新,开展现代设备管理体系建设,逐步用智能化的操作体系替代人工巡视,换流站、变电站越来越智能。
“对待自己站里的设备,要像了解自己家的孩子一样。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就是我们创新的动力和方向。”左热古丽·尼亚孜代表的工作地点位于荒漠戈壁,变电站设备很容易出现沙尘堆积,过去必须等到设备停电才能清扫。她带领团队在实践中摸索,制作了“不停电清扫主变防尘网装置”,有效减少了停电时间。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我会带领团队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开展创新研发,整合无人机、机器人、高清摄像头在生产现场的应用,通过科技创新让超高压电网运维工作更高效,在推进新疆电网向数字化、精益化、智能化发展的进程中贡献智慧和力量。”左热古丽·尼亚孜代表说。
左热古丽·尼亚孜:为建设美好新疆贡献力量中国科技网10月16日报道:
10月16日,党的二十大代表,国网新疆超高压分公司变电运维二中心吐鲁番变电运维班班长左热古丽·尼亚孜在现场聆听党的二十大报告后,深感振奋和自豪。
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指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
“作为能源行业的一名从业人员,这一点让我印象深刻。”左热古丽·尼亚孜称。新疆是我国能源资源富集区,能源资源品种全、储量大、品质好,特别是风光综合资源全国第一。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疆已建成“两直两交”4条电力外送通道,将电送到全国20个省区市,惠及人口超过5亿,在推动我国能源资源大范围配置、保障国家能源供给、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促进节能减排和缓解环境压力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她表示,将继续坚守在边疆一线,为新疆电力事业奋斗,为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生态良好的美好新疆贡献力量。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