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5-23 09:49
写作核心提示:
中考冲刺国旗下讲话作文,作为一项具有特殊意义的写作任务,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确定主题:围绕中考冲刺这一主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学习动力、学习方法、心态调整、团队合作等。
2. 语言表达:讲话稿应使用正式、简洁、明了的语言,避免口语化、随意化的表达。同时,要注重语言的感染力,使听众产生共鸣。
3. 结构安排:一篇优秀的讲话稿,通常包括引言、主体和结尾三个部分。引言部分要引起听众的注意,主体部分要围绕主题展开论述,结尾部分要总结全文,强化主题。
4. 内容充实:讲话稿内容要充实,既要展示自己的观点,又要引用相关事例、名言警句等,增强说服力。以下是一些建议:
a. 学习动力:可以讲述自己为了中考冲刺付出的努力,以及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以及如何克服它们。
b. 学习方法:分享自己在学习过程中总结出的有效方法,如时间管理、学科复习、笔记整理等。
c. 心态调整:阐述在中考冲刺阶段,如何保持良好的心态,克服焦虑、紧张等负面情绪。
d. 团队合作:强调团队合作在冲刺阶段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与同学、老师共同进步。
5. 格式规范:讲话稿应遵循一定的格式,包括标题、称呼、正文和落款。标题要简洁明了
时间从我们指尖匆匆逝去,我们走过了初中路,那些美丽的日子,温暖而快乐,充实地收获着。然而,即将到来的,是一场轰轰烈烈的战争,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我们蓄势待发,只需用力前行;我们开拓不止,不必徘徊顾盼。前方是太阳,身后是脚印,只要勇敢冲刺,我们就能赢得胜利,赢得未来!2020年6月15日,邯郸市育华中学举行了以“决战中考”为主题的升旗仪式。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是2020年6月15日,距离中考还有整整33天。初三的同学们,你们是否做好准备迎接这场战役了呢?在剩余的33天里,我们该做些什么又能做些什么呢?
首先,我们要对自己有一定的信心。这种信心来源于上课的认真听讲,课下的复习巩固,自习的奋笔疾书,以及一次次模拟考试后的反思与总结。每天认真用心的对待每一个知识点,不放弃,不松懈,自己的知识体系就会不断完善,强大的心理素质也会逐渐建立起来。
其次,我们要注重基础。中考试卷是一把刻度不均匀的尺子:对于你自己来说,难题的分值不一定高,所以,基础对于每个人来说尤为重要。只有做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我们的分数才会更高。
然后,我们要学会取长补短。我们应该清楚地了解自己的短板,合理分配时间,抓住一切机会,填补自己的漏洞。每天拼一分高一分,一分成就终生。
最后,我们应端正自己的态度,放平自己的心态。做到有动力而无压力,紧张而不焦虑,迅速而不慌张。对待试题:冷静,乐观,对待考试:认真自信。我们要做好准备,考场上总有最艰难的时刻。沉着才见英雄本色。
同学们,青春没有草稿纸,我们永远都不能输!四分学识智,三心细耐恒,二成应试法,一片平常心。面临期末考试的学弟学妹们也是如此,只要我们拼搏进取一切皆有可能!我们的梦想一定会实现!背水一战,决战中考,初三加油,育华加油!
初三(23)班 班主任:李琪
副班主任:林姣姣
主持人:初三(23)班 苗正昊
升旗手:石昊科、张轩豪
护旗手:杨湛航、刘达、王培炎、王仕勋
政教处周黎霞主任发表主题寄语:
正如刚才这位同学所说,今天距离中考仅剩30多天了。
同学们,行百里者半九十,30多天,日子不长,可是,若能把30多天安排的详尽而周密,还会有丰厚的收获,还会赢得长足的进步,那就需要足够的毅力和耐力。希望同学们珍惜仅剩的30多天,努力奋斗。
周主任向初三学生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是最重要的,有目标才会有动力,天生的天才是不存在的,我们既然不是天才,那我们就只能比以前的自己更加的努力,更加的扎实,更加的勤奋,成功,淡然之,失败,努力之。多读、多看、多写、多记,专时专用,都是我们必须做的,不经一番彻骨寒,怎得梅花扑鼻香?今日多辛苦一分,中考能多收获一分,持之以恒,你一定可以俯视你的目标。
当然面对频繁的考试和紧张的生活,同学们也要合理安排好自己的起居生活,注意劳逸结合,健康饮食,保证充足的营养,还要学会疏导压力,调整心态。
接着,周主任向初一初二的同学提出了殷切的希望:
初一、初二的同学,“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滴水石穿非一日之功”,现在的你们也需要脚踏实地的学好每一门功课,突破每一道难题。要满腔热情地投入到学习中,切实做到温故而知新,稳扎稳打,注重全面发展。
决战的时刻已经来临,我们别无选择,我们只有以高昂的斗志、百倍的信心,坚定的意志,扎实的基础,完善的能力,以优异的成绩来实现自己的理想。拥有青春的我们,没有什么不可能,不必回望过去的历史,只需致力于我们未来的梦想!对于中考,我们要坚持到底,永不放弃!
在充满场面话、虚话的”国旗下讲话”环节里,某中学生突然撕碎事先准备好的演讲稿。
希望下面的这段演讲稿,能对初、高中孩子的心灵以启迪。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