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5-23 19:49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个人思想政治表现自述作文,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确定主题:明确作文的主题,围绕个人思想政治表现进行阐述。可以包括个人对党的认识、政治立场、思想觉悟、道德品质等方面。
2. 结构清晰:自述作文应具备清晰的结构,一般包括引言、正文和结尾三个部分。引言部分简要介绍自己的基本情况,正文部分详细阐述个人思想政治表现,结尾部分总结全文。
3. 内容真实:自述作文要真实反映自己的思想、观点和经历,避免夸大或虚构事实。要结合自身实际,用具体事例和数据支撑观点。
4. 语言规范:注意语言的规范性和准确性,避免使用口语、网络用语等不规范的表达。同时,注意语法、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
5. 展现自我:在自述作文中,要充分展现自己的个性特点、优点和特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a. 个人成长经历:简要介绍自己的家庭背景、成长环境,以及在这些环境中形成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b. 思想政治觉悟:阐述自己对党的认识、政治立场,以及在实际生活中如何践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c. 道德品质:描述自己的道德品质,如诚实守信、团结友爱、勤奋努力等,并结合具体事例进行说明。
d. 社会实践:介绍自己在社会实践中所取得的成果,如志愿服务、
编者的话
当前正值毕业季,一批军校学员将要离开校园,奔赴基层,走上排长岗位,为部队注入新的活力。然而,面对军旅生涯的新阶段,面对即将到来的新环境、新角色,一些“准排长”心中喜悦与担忧交织。
前不久,某信息通信旅排长张一帆接到电话,是一名即将毕业分配的学弟专门打来取经的。电话中,这名“准排长”表达了自己对在基层施展抱负的憧憬,也表达了能否胜任岗位的担心。尤其从外界获知的林林总总的信息,让他感到“新排长不好干”:不仅可能面临专业与岗位不对口,跟不上连队工作训练节奏的尴尬处境,也可能遭遇老兵难处、战士难管,处理不好内部关系,融入不了集体等问题。
如何适应新环境、新岗位?应该以怎样的心态迎接未来挑战?如何让个人能力更好匹配排长岗位需求……这些问题也曾困扰过张一帆。经过近一年的成长与历练,他感触很深,有很多话想说。
本期“特别关注”,分享张一帆的自述,希望能给“准排长”们带来一些启发。同时,我们祝福“准排长”们扎根基层沃土,见世面、经风雨、壮筋骨,早日成长成才。
摆正心态,拥抱挑战
■某信息通信旅排长 张一帆
都说时间飞逝,翻开日历,我才意识到,原来自己已在排长岗位工作了将近一年时间。
刚到连队那会儿,我一门心思想要大展拳脚,争取早点干出成绩,得到肯定。然而,“专业不对口”成了我前进路上的第一只“拦路虎”。
从实验室到值勤台,从研究“人工智能”到学会“人工处理”,一排排陌生的设备打破了我对自己实力的幻想。尤其在开展专业训练时,战士们熟练操作着装备、热烈探讨着专业内容,我却说不上话、插不上手。
我的挫败还不止于此。一次上级组织的紧急拉动中,我状况频出:不但没带齐装备,甚至连最基本的战术方案都没搞清楚。因为我的失误,我们排在紧急拉动中成绩倒数。战士们私下埋怨,说我“把不准方向、拎不清重点”。
说实话,我很久没有遭遇过这样的打击了。战士们的否定,让我一度对自身能力和职业追求产生了怀疑。
好在指导员及时发现了我的异常,找我进行了一次深入谈心。我至今记得他的话:“坚定信心、保持定力,既然选择了就要坚持下去”“多一些耐心、少一些急躁,把基本功练扎实,缺啥补啥”……
在之前陷入自我怀疑的日子里,我将表现不好、出现差错归咎于专业不对口。不过,在和指导员谈心后,我想通了:“如果改变不了环境,那就改变自己。”
不懂就问,不会就学,不行就练。我的第一个改变,就是放下架子,不厌其烦地向老班长请教,向业务扎实的战士学习。
在拜兵为师过程中,我发现自己的专业并非“无用武之地”。我们排担负的一项工作需要绘图。之前,这项工作都是靠战士们手工完成,效率不高且容易出错。对此,我主动提出利用编程方式实现程序自主绘制,代替人工作业。没想到,老班长们普遍觉得我的想法实现不了。
虽然不被看好,我还是决定试一试。经过数日努力,我编写的图形绘制程序顺利运行,大幅提升了绘图效率,老班长们看后赞叹不已。
不只如此,我还用计算机研发了一个排岗系统。在基层单位,如何排岗是一个让人头痛的问题。安排得不好,战士们容易产生抱怨,甚至影响工作训练状态。和骨干们交流,他们深有同感。
排岗系统投入使用后,不仅满足了正常站岗执勤安排需求,也最大限度保证了公平公正,受到大家广泛好评。
记得到连队任职之初,为了尽快树立威信,我经常故作“深沉”,明明期待早日融入大家,却将自己“孤立”于集体之外。经历了一些事情过后,我发现,其实赢得战士们认可,靠的是真本事和日常点滴表现。而且,一旦他们从心里接纳你,就会让你走进“朋友圈”,把你当成“自己人”。
担任排长以来,我感到最为难的一件事,是确定春节期间休假人员名单。在统计新年度休假计划时,选择春节期间休假的官兵非常多。几位班长和我一起逐人沟通,几名战士自愿选择其他时间休假,但人数仍然超出了规定。班长们看到我的难处,私底下又找大家作了一次思想工作。最终在战友们的大力支持下,春节期间人员休假问题得以妥善解决。
类似这样的事,在我任职的近一年里时常上演。进入新环境,一定会经历各种挑战,结果如何往往取决于心态怎样。站在现在这个时间点,回顾过去的经历,我最大的感受是:作为新排长,要适应基层、融入基层、扎根基层,首先必须摆正心态、拥抱挑战。
遇到问题就解决问题,成功也好、失败也罢,对新排长来说都是收获经验、增长能力的机会。今后,我遇到的困难和考验肯定不会少,但我坚信,只要牢记心中的目标、朝着正确的方向,努力在学中干、在干中学,就一定能成长成才,有所作为。
官兵寄语
抓紧提高能力素质
■第76集团军某旅干部 邢经纬
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排长,需要具备全面综合的能力素质——不仅军事训练成绩要优秀,还要能组训、会施教;不仅要及时感知战士的思想动态,还能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要和战士们练在一起、干在一起,还要掌握安排工作、日常管理的方法技巧……
担任排长这几年,正是一名军官积累工作经验、提高能力素质的“黄金期”。初到连队任职,新战友们一定不要眼高手低。处理具体工作事务时,不妨放低姿态,多问问熟悉连队工作的班长骨干,多向经验丰富的老兵请教,特别是遇到没有把握、模棱两可的问题时,更要如此。
在此过程中,切忌心浮气躁、好高骛远、急功近利,一定要认真对待每一次工作任务,珍惜自己的每一次“亮相”。星光不问赶路人,时间不负奋进者。要相信你的辛苦付出,终究会有回报。
(臧乾雯整理)
带兵贵在一个“真”字
■火箭军某部一级上士 梁 懿
站在老兵的视角,我想给新排长们几点建议:
首先,要真诚融入。我们连干部有句箴言:“常和战士在一起,战士把你放心里。”不要忽视和战士一起出公差的时机,这是最能听到大家真心话的时候。而一些看似稀松平常的工作,更容易拉近彼此的距离。
其次,要真情沟通。与战士们谈心沟通,是带兵人的必备技能。作为一名老班长,我深知战士都很愿意同新排长交流谈心。我们乐于接受新事物、新理念,更希望成为新排长开展工作的得力助手。
最后,要真心分享。训练场上,战士们往往会被积极带领大家训练流汗的干部折服。所以,新排长要经常与大家交流训练心得,探讨改进训练方法,即使有时想法不够成熟,也要大胆说出来。要让战士们知道,你一直在努力!
总之一句话:带兵贵在一个“真”字。
(李映虹整理)
认真做好个人规划
■南部战区海军某部机关干事 唐 思
新排长报到后,各单位都会组织集训,帮助大家了解单位情况、熟悉职能使命。除此之外,我们还会在新排长集训期间,组织军官政策制度宣讲活动,详细介绍《现役军官管理暂行条例》及相关配套法规等内容。
什么阶段该干什么,每个人心中都应该有本明白账。我们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让新排长在“官之初”明确个人发展路径,明晰成长进步方向。
走出校门、踏入营门,意味着军旅生涯一个新的开始。在人力资源部门工作多年,我见到过一些排长因缺乏明确的个人规划,错失成长进步的机会。因此,在任排长期间,我希望年轻的战友们能够详细了解相关政策制度,认真做好个人规划,向下扎根、向上成长,一步一个脚印,向着自己的目标努力奋进。
(许章林整理)
来源: 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2018-11-15 11:16 | 光明日报
张黎明在“张黎明创新工作室”研发“可摘取式低压刀闸”。新华社发
【时代先锋】
黎明,寓意着美好和光明。在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党的十九大代表、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张黎明人如其名——他始终秉承“人民电业为人民”的宗旨,扎根电力抢修一线31年,甘当点亮万家的“蓝领工匠”,练就了电力运维抢修的绝活;他带领着滨海黎明共产党员服务队,活跃在天津的街区里巷,被誉为“坚守初心的光明使者”。
“干好本职工作就是对党最大的忠诚”
“不忘初心,就要不畏艰难,始终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这是今年4月16日,张黎明在天津城市建设管理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公开课上的一段自白。
电网抢修不分昼夜,特别是风雨雪雾等恶劣天气,更是要“枕戈待旦”。在张黎明心里,工作永远是第一位的。“我从未关过手机,夜里听到风雨声,就马上穿戴好,把电话握在手中,为的就是能第一时间赶到抢修现场。”翻开抢修工作单,几乎每一项电网抢修任务都有“张黎明”的名字。
2012年7月26日,天津地区遭遇暴雨突袭。张黎明正在病房陪伴病危的父亲,窗外的风雨声搅动着他的心。等送饭的妻子来到医院,他马上赶到抢修班,刚进门就接到故障电话,立即出发赶往现场。那一晚,张黎明和同事们在暴雨中奔波近8小时,完成报修工作81件。
张黎明服务的辖区是天津市滨海新区,作为北方第一个自贸区,落户在这里的世界500强企业达140多家,确保区域用电安全责任重大。他常对工友们说:“干好本职工作就是对党最大的忠诚。”
张黎明有个爱好,顺着电力设施沿线溜达。溜达的时候,他边走边记,回去后再把一条条线路图精确地绘制下来,对供电线路的全部参数指标、安全状况、沿线环境及用户特点等情况了然于胸。加上长期的抢修实践,他能根据停电范围、天气情况、线路设备健康状况等,迅速判断出事故的基本性质和位置、故障成因和故障点。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精心做,在长期抢修实践中,他巡线8万多公里,亲手绘制线路图1500余张,梳理分析上万个事故隐患,累计完成故障抢修两万余次,积淀出电力一线工人的工匠精神。
30余年如一日扎根抢修一线,以工匠之心坚守电力工人的初心,张黎明成为电力抢修领域的行家里手。为将自己的绝活儿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大家,张黎明总结分析了上万个故障,形成50多个案例,编成《黎明急修工作案例库》,同时将其中常用的11个抢修小经验、8大抢修技巧、9个经典案例印成《抢修百宝书》,使电力抢修更及时、更高效。
张黎明在工作中特别爱较真儿:发明了“黎明急修BOOK箱”,将抢修工具定位摆放,省去了翻找时间;优化改进抢修工作流程,将高压故障平均处理时间由3小时缩短到1小时以内……
“对待工作要讲究,不能将就!”张黎明说,践行工匠精神就要有一种传承和担当精神,既要在专业上精益求精,更要在心中有家国情怀,“我要将国家电网的社会责任落到实处,带领更多的队员在奉献社会中实现人生价值。”
“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最大的事”
张黎明说:“我是党的孩子,就应该随时出现在人民群众最需要的地方。”
2016年11月20日,一场暴雪不期而至。接到拥军里社区停电报修的电话后,张黎明立即和工友驾车出发。经过火速排查,发现是一段埋在地下的电缆出现故障。排除故障首先要将电线杆上的刀闸断开,可是电线杆已经在风雪中结冰,脚扣难以固定,无法攀爬。经过商议,他们想出一个办法:砸开一段冰层,装上脚扣,3名抢修队员再用肩膀牢牢顶住脚扣,“搭人梯”托举张黎明用加长至5米的拉闸杆上杆作业。风雪正急,寒风刺骨,看着张黎明在这样恶劣的天气下作业,居民们既感动又担心。故障排除后,小区内灯火通明,居民们围在张黎明身边连连道谢,许多人淌下了热泪。
通过这次抢修,张黎明发现社区用电超负荷或遭遇暴雨雷电天气时,线路变压器易发生保险片短路烧毁故障。他和同事们经过反复试验,发明了“可摘取式低压刀闸”,将线路变压器发生保险片短路烧毁故障的抢修时间,从过去约45分钟一下子缩短至8分钟。这项发明后来获得国家专利并得到广泛推广,仅这一项小革新每年就可创造经济效益300多万元。张黎明说:“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我们就是要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
“节能互助、点亮邻里”是“黎明共产党员服务队”开展的一个公益项目,让600多个老旧楼道告别黑暗,近2000户居民从中受益。张黎明到老旧小区抢修电力故障时,发现这些小区楼道大都光线不好,出行很不方便。于是他将滨海新区发给他个人的一万元奖金悉数捐出,成立“黎明·善小”微基金,用来购买节能LED灯泡,安装到这些楼层,为社区居民带去了光明。
以队长张黎明名字命名的“黎明共产党员服务队”成立10年来,张黎明和伙伴们深入开展“进社区、进企业、进村庄、进校园、进医院”等志愿服务,与11个社区150余户老弱孤残户建立帮扶关系,累计开展志愿服务近万次,惠及居民10万余户。2015年3月的一天,黎明服务队的一位帮扶对象,家住丹东里社区70多岁的陈雨兰大娘打来求助电话,说心脏不好受,子女又联系不上。火速赶到现场的张黎明连忙拨打120叫救护车,可对方说因为堵车到达丹东里至少需要20分钟。时间就是生命,张黎明当即决定:“大娘这情况不能耽误,咱们开车送大娘去医院!甭管有多大责任,我担着!”他将大娘背下楼,和队员们一道将大娘送到附近医院,还帮她垫付了医药费,一直等到大娘脱离危险后才离开。当陈大娘的家人带着锦旗来到服务队,向张黎明和队员们鞠躬致谢时,每个队员都感受到:只有对百姓“心存大爱”,才能在关键时刻敢于担当,才能对得起共产党员服务队这一光荣称号。
如今,“黎明共产党员服务队”的9支分队、215名队员已经把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每年累计出勤1100余次。他们用点滴奉献,诠释着“客户所需、党员所及,让党旗飘扬、让百姓满意、让爱心传递”的郑重承诺。
用“初心”点亮万家,让光明温暖人心——张黎明笃信: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奋斗者是最幸福的。
(原标题《点亮万家灯火 光明温暖人生:电力一线工人张黎明坚守初心的故事》,原作者陈建强、通讯员金振文。编辑毛玫菁)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