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5-28 03:11
写作核心提示:
撰写关于朗诵大赛观后感的作文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 确定主题:明确你的观后感要围绕朗诵大赛的主题展开,如对参赛选手的表现、朗诵作品的赏析、朗诵艺术的价值等。
2. 结构安排:一篇优秀的观后感应具备清晰的结构,通常包括引言、主体和结尾三部分。
- 引言:简要介绍朗诵大赛的背景,点明自己的观点或感受。 - 主体:详细阐述观后感的主要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a. 参赛选手的表现:描述选手们的朗诵技巧、情感表达、舞台表现等,可结合具体事例进行分析。 b. 朗诵作品的赏析:对参赛作品进行深入解读,分析其主题、情感、艺术特点等。 c. 朗诵艺术的价值:探讨朗诵艺术在传承文化、提高审美素养等方面的作用。 - 结尾:总结全文,再次强调自己的观点,并提出对朗诵艺术发展的期望。
3. 语言表达:注意以下几点: - 使用生动形象的语言,避免干巴巴的叙述。 - 运用修辞手法,如比喻、排比等,使文章更具感染力。 - 注意语法和拼写,确保文章通顺易读。
4. 观点明确:在观后感中,要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不要含糊其辞。
5. 独立思考:在分析朗诵大赛的过程中,
作者:曹增敏 (赣州市南康区龙回祖炎小学)
陪伴,是一种温暖,因为它意味着有人把世界最珍贵的时间给了你;
陪伴,更是一种力量,因为失去了陪伴,也就失去了生存的意义。
这是我观看2月25日央视播出的《朗读者》后,写下的感触良多的一段话。
而这一期的《朗读者》给我印象最深的人物,要数郑渊洁父子了。
郑渊洁被称为“中国最有名的儿童文学作家”、“童话大王”。而他所取得的成就,与他的父亲郑洪升是密不可分。
郑渊洁上小学时,有一次因改变了老师出的作文题,写成《早起的虫子被鸟吃》,被老师羞辱,他则引爆了藏在身上的拉炮,从而被学校开除。父亲看了他写的“检查”后,则说了一句话,“孩子,没关系,我在家教你”。父亲则开始了对郑渊洁的“家教”模式。
还有一次,父亲半夜偷偷给儿子钢笔灌完钢笔水,被儿子发现。父子俩聊了许久。最后父亲问,“你一个人能把《童话大王》写多少年?”郑渊洁,“只要你和妈妈活着,我就一直把它写下去。”而父亲则说,“只要你一直写下去,我和你妈妈就一直活下去。”
父亲的陪伴和对儿子的鼓励,由此可见一斑。而父爱之深沉,也令人为之动容。
这不禁让我感同身受。
我清楚地记得,那是2011年12月14日的下午5点多,我踏上了去往福建的列车,离开了生活了21年的家乡和父母。殊不知,这一次分别让我整整两年再也没见过我的父母。
因为,这是开往福建的军列。我要去部队服役了。
我是家里的独生子,从小被父母“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而我从小也没出过远门,求学之路:小学在村里,初中在镇上,高中在县里,大学在市里,我像是“温室里的花朵”。而我到部队后往家里打的第一个电话,就情不自禁地哭了。这并不是因为受不了训练的苦与累,而是十分想家、想父母。
就这样,时间一晃而过,来到了2013年11月。当时的我纠结于留队还是退伍。打电话给家里,父亲说,“敏敏,我知道你不是怕苦,如果想家,就回来吧!”
就这样,2013年12月,我毅然选择退伍,回到了一所农村小学当老师。
现在,我已参加工作6年。我也非常满足于这样“朝九晚五”的生活。每天下班,我都会回家。我知道,不管多晚,总有热气腾腾的饭菜在等我;我也知道,不管多晚,总有人在等我回家,那就是我至亲的人。
有人说,再多轰轰烈烈的誓言,也比不上平平淡淡的陪伴。因为,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特别申明:本文著作权属作者个人所有,经作者本人同意特此分享展示,仅供读者参考交流讨论。任何个人或单位请勿抄袭盗用,否则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国江西网(大江网)无关。)
曹县关工委积极发挥传承红色基因,讲好革命故事的“五老”优势,先后组织开展百米长卷签字活动、红色故事宣讲报告会。同时,还组织创作发表了一系列根据党史故事写的诗歌、散文、情景剧等作品。6月21日,在曹县电视台演播厅,曹县关工委联合组织部、机关工委、教体局、电视台、全民阅读会举办了“学党史、感党恩、跟党走”红色作品朗诵会。县关工委各成员单位、5个街道办事处关工委办公室主任、驻城学校负责人、县直机关新发展党员、发展对象、入党积极分子近300人参加了活动。朗诵会采取朗诵诗歌、散文、情景剧等形式,并配以歌曲、舞蹈。舞蹈《八女投江》、情景剧《永远的九岁》、诗朗诵《回家》《江姐颂》《铁骨丹心好男儿秦兴体》《全村人守护的谎言》《赤子之心》《唱给党的颂歌》《沂蒙颂》等受到了大家的好评。这些节目充分展示了中国共产党28年浴血奋战、励精图治,带领中国人民夺取江山的伟大历程,讴歌了党的伟大精神及辉煌成就,激励后来者爱党爱国热情,并化热情为实际行动,用双肩担起振兴中华民族复兴的大任。
这些作品大部分是曹县关工委副秘书长王泽坤(笔名天阔)根据自己经历及关工委编印的《红色眷恋》一书改编创作的诗歌散文作品。而且在《人民日报》《中国火炬》《都市》《三苏文学社》《齐鲁壹点》上推发,受到众多网友热捧,阅读、诵读量达几十万之多。整个朗诵会精彩纷呈、掌声雷动、泪水纷飞。特别是《赤子之心》《八女投江》《回家》《铁骨丹心好男儿秦兴体》《永远的九岁》等节目,那朗诵、那音乐、那舞步、那场景,无不让人心动,泪水流不尽,掌声鼓不完......尤其是《永远的九岁》中那个7岁的小演员祝翌瑄,那稚嫩的声音,那麻杆一样瘦弱的身躯,那一双明亮的大眼睛,那渴求自由和解放的眼神和形态,从出台到结束,从蹦跳着放生小蝴蝶到被敌人杀害后变成雕塑,全是泪点,谁看了不为之动容?只要是有灵魂的人,看了此情此景,无不动容。泪流干了,掌拍疼了,但思绪万千的大脑仍沉浸在剧情之中。戏演完了,演播大厅的灯全亮了,但观众仍然端坐不动!
曹县地大物博、人杰地灵,自古就有许多圣贤在此建功立业,涌现出许多传统文学名篇,如晚清翰林徐继端组建了曹南诗社,编写了《曹南文献录》享誉九州。今年,由县关工委副主任刘颂军引领,组织“五老”代表王雨魁、邓文剑等创作了许多红色诗词,这次也在朗诵会上予以诵读。在朗诵会上,由县关工委副主任兼秘书长赵占荣牵头书法家们从几十种中国精神中以题板的形式,书写了《红船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在舞台上展现,并现场进行解说,又起到了锦上添花、画龙点睛的作用。总之,整台朗诵会非常成功,既使大家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和启迪,也受到了媒体的高度评价和赞扬。朗诵会结束的第二天,就被山东省政府网、凤凰网、大众网及电视台推出,并被推荐到中国关工委,由他们及中央电视台陆续向全国推发,省关工委《关爱》杂志也予以报道。一经报道,网上热评如潮,受到了有关人士及广大网友的热捧。
这场朗诵会带来的不仅是心灵的震撼和感动,而且更多的是对中国共产党百年信仰的思索和感悟,那就是:“大忠、大义、大节、大爱和大德”。
“大忠”
天下至德,莫大于忠。这个忠,不是忠于某个人、某件事,那是“愚忠”。而共产党员的忠,是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在《赤子之心》中,1927年参加毛泽东主办的湖南农民运动讲习所,赴郑州创建了郑州最早的党支部。1929年返回曹县又组建了曹县第一个党支部,任党支委的孔庆嘉、任守钧和第一次党代会代表邓恩铭一起,在济南就义。敌人想尽千方百计、威逼利诱,仍岿然不动,那颗对党的赤字之心,充分表达了对党、对信仰绝对纯粹的忠诚。在《江姐颂》中,美丽的中华女神,眼看就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却历尽皮鞭、镣铐、竹签、铁钉、电刑的折磨,仍坚贞不屈,带领狱友绣出了鲜艳的五星红旗,庆祝新中国的诞生,表现出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忠诚和铁血柔情,她犹如歌乐山上的腊梅和顶天立地的岩松。这些革命先烈对党的忠诚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我们要沿着他们创立的道路,努力奋斗,实现祖国的伟大复兴梦。尽管,目前我们还有许多的不足和缺陷,尽管还有许多的不公,但切不可以一己之私,泄一时之愤,想想他们,就会头脑清醒,就会装满担当和坦诚,尽力为党为国家奉献一腔赤诚。
“大义”
“义”字当先,凡有人群的地方,人与人接触都要讲“义”,但这个义不是水浒梁山好汉“两肋插刀、拔刀相助”的义,而是“大义”。为了崇高的革命理想,许多革命志士义无反顾、赴汤蹈火、慷慨捐躯、舍身取义。在《铁骨丹心好男儿秦兴体》中,八路军干部秦兴体在“固守三村”战斗中,被日本鬼子逼进水牢,为了掩护战友和百姓勇敢地站出来说:“我就是共产党,我就是八路军,不要杀害老百姓”。然后,做了一番激动人心的讲演,鼓舞大家的斗志。他被日本鬼子灌辣椒水、用棍压膛剖肚,活活烧死,光荣牺牲。这种视死如归、大义凛然的英雄风骨,生动展现出共产党员对远大理想的执着坚贞和一腔热血的赤忱。
“大节”
竹子之所以挺拔,是因为有节。这里说的节,乃气节也。从任守钧、孔庆嘉英勇就义,从江姐受尽酷刑、含笑上刑场,从秦兴体面对凶狠的日本鬼子挺身而出,从《八女投江》中八名抗联女战士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跳江殉国,无不看到英雄先烈们非凡的民族气节及大义凛然的气节风骨。对比他们,我们目前遇到的困难又算得了什么,又有哪些不能去克服和战胜?
“大爱”
人人都有爱,爱家人、爱朋友、爱同学、爱战友。但作为一个革命者,爱的最高境界是爱党、爱国、爱人民,这是融家国于一体的人间大爱。孔庆嘉在济南英勇就义的路上高呼一句“慢”,然后朝着家乡曹县的方向,惊天一跪,跪家乡的一草一木、跪父母的养育之恩,充分表达了人间大爱。小萝卜头仅仅九岁,却放生小蝴蝶、给小树苗浇水,这种原始的、稚嫩的爱也是人间大爱的雏形!试问,谁无父母?谁无儿女?谁无亲人?他们正是为了救助全中国人民的父母和妻儿,才舍生忘死牺牲自己。
“大德”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在《沂蒙颂》中,沂蒙人民“母运儿”“妻送郎”“白发夫妇送最后一个儿子上战场”的情景,累弯腰折断臂,车推人抬运军粮的情景,摘下门板搭浮桥,上边解放军战士桥上跑,脚下是亲爱的姐、年轻的妹、白发的娘,这种红心向党、天下为公、公而忘私、克身律己的大德无处不在。真正做到了“最后一口饭,做余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件破棉袄,取下盖在了担架上”。共产党为什么能够得天下,而且又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就是靠这种大德,这才是共产党人纯粹党性的真切体现。这就是“共产党为什么能”的精神密码和制胜武器!
除此之外,这场“学党史、感党恩、跟党走”红色作品朗诵会还体现出关工委工作的两大转变。一是“前移”,二是“后推”。所谓“前移”是指对年轻党员干部教育前移。近几年,县关工委组织“五老”编写出了鲁西南曹县《红色眷恋》等一系列党员教材,引起了县委的高度重视,县委组织部、宣传部、机关工委将他们列入了党员干部教材,取得了明显的教育效果。但这一次却把重心前移,放在了入党积极分子和新发展党员身上。所以专门吸收近150名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和新发展党员参加这场朗诵会,使他们深受教育。这种生动活泼的教育方式,在他们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可以说这种血与火的教育方式,使他们终身难忘,把红色基因根植于他们头脑之中。在朗诵会结束的第二天,我们又组织他们参观了由县关工委、宣传部、机关工委、总工会、收藏家协会主办的“学党史、感党恩、跟党走”奋斗新征程书画文献文物展,一张张照片、一把把大刀、一盏盏油灯、一幅幅字画、一件件文物,都承载了曹县厚重的历史,让人震撼、直击心灵。县气象局入党积极分子扈华勋说:“在战争年代,如果没有坚定的信念、崇高的理想,放在现实生活中,能有几人坚持下来?非常敬佩感激各位先烈,他们付出了鲜血和生命,才换来了新中国的成立,才换来了我们后代人如今的幸福生活!我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因为我的理想信念与党一致,我也想成为中华民族脊梁的一部分。加入中国共产党,便是选择了最纯粹的初心和使命,为人民服务。这份认同感,使我有勇气面对未来的挑战!我愿以身作则,讲规矩,守纪律,带头做好青年的榜样,树立新时代年轻一代的新风貌。我会继续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堂堂正正,言行一致,心中无畏,早日投入党的怀抱;我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迎接党对我的各种考验。”所谓“后推”,是指关工委工作关注的对象,以前重点是在校青少年学生,现在又拓展到青年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上、对青年职工的教育培训上、对青年农民的关心关注上。这样不仅关注在校青少年学生,而且还关注青年党员干部、青年职工、青年农民,这就更扩大了教育范围和教育面。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在“两个一百年”的交汇点上,我们要做好下一代的红色基因传承工作,让红色基因根植于后来者,用百年信仰之力量开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美好未来!(曹县关工委副主任 曹广真)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