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5-28 08:59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唐诗三百首》读后感的作文,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确定主题: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读后感主题,例如对唐诗的审美感受、对诗人的评价、对诗歌文化的理解等。
2. 深入阅读:在写作之前,要充分阅读《唐诗三百首》,对诗歌内容、背景、作者等有深入了解。这样有助于在作文中展示自己的见解和思考。
3. 结构安排:一篇优秀的读后感作文,通常需要具备以下结构: - 引言:简要介绍《唐诗三百首》的背景、特点等,引出自己的读后感主题。 - 主体部分:分几个方面阐述自己的观点,如: a. 对诗歌内容的解读:结合具体诗句,分析诗歌的意境、情感、艺术手法等。 b. 对诗人的评价:分析诗人的生平、思想、创作特点等,评价其作品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c. 对诗歌文化的理解:探讨唐诗所反映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以及其对中国诗歌发展的影响。 - 结尾:总结全文,再次强调自己的观点,并表达对《唐诗三百首》的喜爱之情。
4. 语言表达: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 语言要准确、简洁、生动,避免使用口语化、模糊不清的表达。 - 运用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
汉四中 七(18)班 卿原源
《唐诗三百首》是我们最早接触到的诗歌,那些穿越千年的经典,经由儿时稚嫩的童音发出,是多么的美妙!从那时起,我们的生命便有了诗意,有了书香,有了光华。
在那些平平仄仄、长长短短的诗行间,我们梦回大唐,领略关山月,游遍长安街;走过齐鲁大地,跋涉巴山楚水,穿越塞外大漠,徜徉锦绣江南,走过诗人们曾经为之停留或为之动容的角角落落;我们看过泰山的雄姿,看过五溪的云雾,看过胡天的飞雪,看过烟雨的楼台,看过诗人们曾为之倾倒的大好河山。
我们曾于清秋月夜听石上潺潺流水,和风相处,渔舟几许;我们曾在重阳佳节,和挚友共话桑麻,绿杨影里,青山隐约;我们曾到浔阳江头,闻琵琶凄凄奏响,与友畅谈,倾诉悲欢... ...
我们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看到了那个白衣飘飘的年轻人,他说“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时是多么自信啊!这就是那个年仅25岁就写下千古第一骈文的天才王勃啊!却落得个英年早逝的结局,可是他这种豁达的心胸让我们敬仰。
我们在《长相思》中读出了李白追求政治理想而不得的郁闷,可这也只是暂时的不快。大多数时候,李白都是那个“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少年;是那个“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勇者;是那个“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剑仙;是那个“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的仙人;是那个“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的酒仙……那个贺知章口中的"谪仙人”的身高其实只有1.6米高,可他在我们心中却是一个美男子。在我们心中他用自己的能力,生生写出了1.9米的气魄。
我们在《琵琶行》和《长恨歌》中看到了白居易那跌宕起伏的一生,听到了那“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的琵琶声,看到了琵琶女那昔日的荣光;看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那“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的爱情悲剧,也让我们看到了白居易遭贬后,悲痛的心情。
我们在《春望》中,看到了那个在“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的时代下流离失所的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看到那个写“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自己正在受苦,却仍关心人民疾苦的杜甫;在《蜀相》中写“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痛惜英雄的杜甫;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漫卷诗书喜欲狂”,因为朝廷收复失地,自己和万千难民可以回家而兴奋激动的杜甫;在《登高》中写“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悲对秋景感慨万里漂泊,常年为客,疾病缠身,只能独上高台的杜甫……
吟诵着流传千年的五言七言,我们衣袂飘飘,风神潇洒。在平仄相间的诗韵里,感受唐诗的风情万种:或清新如早春的风吹过鹅黄浅绿的柳梢;或淡雅如碧空的云荡漾在澄澈的波心;或明丽如初夏的阳光,青草坡上花儿开了,小羊,有的吃草,有的闻着花香;归鸦,有的倦飞,有的声带惆怅……
一首诗,是一种风情,也是一种生活的体验。一首诗,是一段历史,也是一份生命的诉说。无数的诗人用他们的笔,用他们的心,用他们的生命,书写下那一幕幕悲欢离合的场景,书写下那一段段拥有沧桑的岁月,书写下他们那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他们为后人留下的不仅仅是文字,不仅仅是诗意,不仅仅是历史,还有人类圣洁的情感和高贵的灵魂!
汉四中七(18)文仁星
中国是诗的国度,而《唐诗三百首》则是这片国度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这本书不仅记载了约三百年间的唐诗,还蕴含着丰富的哲理思想和文化内涵,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读《唐诗三百首》,让我们得以窥见当年的繁荣与辉煌,梦回大唐。
唐诗的律诗、绝句音韵铿锵,意境深远,语言精炼,三者相结合,增添了艺术美,让人反复吟诵,回味无穷。
唐诗在抒情方式上各种各样:有直抒胸臆,情感表达直接率真的,如李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让我既感受到了李白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也让我明白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只要保持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克服生活中的困难,就能实现自己的价值;有借景抒情的,如杜甫的“感时花溅泪,恨时鸟惊心”让我既感慨乱世别离的悲凉,又感受到诗人对和平生活的渴望;有意境悠久的,如贾岛的“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在《唐诗三百首》中,我认识了许许多多的名人,有豪放不羁的李白,含蓄深情的李商隐,清廉正直的柳宗元……其中杜甫给我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杜甫是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有“诗史”之誉。杜甫是一个热爱祖国、忧国忧民的诗人。他自始至终都在关心国事,同情人民,这一点在他的《春望》体现得淋漓尽致:首联“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描绘了长安城在战乱后的景象,一个“深”字,更显诗人此时沉痛之感。读到这,我不禁想起昔日的大唐是多么的国泰民安,繁荣昌盛,而如今天下大乱,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多么令人悲痛啊!我无法想象在这么一个乱世之下,会有多少百姓流离失所,又会有多少无辜的人失去性命。
此时此刻,我是多么庆幸自己生活在一个和平年代,这里不会发生战争,也不会有无辜的人被杀害。战争是残酷的,所以我们更要为平安美好的生活而奋斗。
杜甫和李白的友情是美好的,就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一般。杜诗中有十多首是为李白所作,而李白也为杜甫做过诗,“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是李白和杜甫友情的纪实;“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是杜甫对李白才能的赏识;“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则是杜甫对李白的高度评价。
唐诗就像一泓清泉,能够滋润我们的灵魂,陶冶情操,提升自我修养。当暴风雨将要来临,天空狂风大作时,我会联想起“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景象,而不是只会说“要下雨了”;当品茗赏月时,我会轻吟“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而不是“月亮好美啊”;当站在高山之巅时,我会情不自禁地吟诵“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而不是“好高啊”。
读了《唐诗三百首》后,我学会了用典雅的语言来表达自己思想和感情,使自己变得如苏轼所言“腹有诗书气自华”。熟读唐诗三百首,一个人的生命便有了诗意,有了书香,有了光华!让我们吟咏着流传千年的唐诗,带上诗意的情怀,走进今天这个堪比大唐的新时代吧!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