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5-28 21:15
写作核心提示:
标题:艺术类个人简历写作注意事项
正文:
在艺术领域,个人简历是展示个人才华和专业能力的重要工具。一份精心制作的简历不仅能让你在众多求职者中脱颖而出,还能给招聘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以下是一些关于艺术类个人简历写作的注意事项:
1. "格式与排版": - 使用简洁、专业的简历模板,确保整体风格与艺术行业相契合。 - 字体选择要易于阅读,如Arial、Times New Roman等。 - 页面布局要清晰,避免过于拥挤或空白过多。
2. "个人信息": - 简历开头应包括全名、联系方式(电话、邮箱)、地址等基本信息。 - 如果有个人网站或作品集链接,也应在此处提供。
3. "教育背景": - 按照时间倒序列出教育经历,包括学校名称、专业、学位和毕业时间。 - 如果有与艺术相关的课程或项目,可以特别标注。
4. "工作经验": - 按照时间倒序列出工作经历,包括公司名称、职位、工作时间以及主要职责。 - 突出与艺术相关的项目,特别是那些能体现你专业技能和成就的项目。
5. "作品展示": - 列出你的主要作品,包括作品名称、创作时间、所属类别等。 - 如果可能,附上作品的图片或链接,以便招聘者直观
来源:邯郸日报-邯郸新闻网
进入12月以后,2022年河北省普通高校招生艺术类专业统考和校际联考陆续拉开序幕。对于参加艺考的高三生而言,这次考试是他们进入重点大学的“敲门砖”,更是他们实现梦想的“垫脚石”,他们全力冲刺,只因这“理想之战”的号角已经吹响……
12月16日,在邯郸市一家舞蹈培训中心的练功房,艺考生在练习基本功。
近年来,艺考改革的不断深入,再加上局部出现的新冠肺炎疫情,这些无疑给正在备考的2022届艺考生们带来了新的挑战。新政下的艺考生们如何适应?如何备考?近日,记者采访多名艺考生,听他们聊聊“艺考那些事”。
考试在即,深夜练习忙冲刺
虽然考试在即,但对艺考生李子怡来说,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今年才17岁的她,舞龄却已有七年。“小的时候父母给我报了一个舞蹈类的兴趣班,就觉得跳舞特别好看,让我也变得自信。”李子怡说,虽然学业繁忙,但是从初中开始,她的舞蹈学习从没断过。高二上学期,她如愿以一名艺考生的身份开始准备择校,正式追逐她的舞蹈梦想。
如今,李子怡和其他考生一样,为了保持最佳状态,每天的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早晨七点半从床上爬起来,快速吃完饭便一头扎进舞蹈室,除了午休外,其他时间都在练习中度过。
她告诉记者,舞蹈统考满分为200分,分别为专项、即兴舞蹈、节奏,其中专项包括舞蹈基本功能力测试、舞蹈技巧测试、个人作品表演三个项目。由于有点“童子功”,她的软度很不错,薄弱环节主要在技巧方面,这是一个长期积累的项目,更需要各方面协调,因此她只要有时间就会主动加练,忙到深夜一点也不新鲜。
“已经打印准考证了,我是28号考试,正式进入倒计时了,现在能多练一会儿就多一分的把握。”在邯郸市音歌乐舞艺术培训学校,不少同学打印完艺考准考证后,都和李子怡一样,铆足了劲冲刺。
练习剧目、毯技、软度……18岁的舞蹈生李一航每晚都练习到十一点才回去休息。他一面保持高强度的训练,一面跟着节奏模拟“表演”,相当于大型活动前的彩排,不断雕琢考场举止和舞蹈感觉,努力寻找考场上的最佳状态。“最后这段时间主要是回顾知识、调整状态、练习舞感,虽然每天练习重复的动作感觉有点枯燥,但思想和行动上还是不能松懈。”李一航说。
据了解,今年河北省舞蹈类专业统考12月20日开始,持续到明年1月2日结束,临近考试,考生正在全力备战。“从5月份开始,封闭式集训就已经开始了,这半年都是日复一日地训练。”音歌乐舞艺术培训学校校长杨泽亮说,学校里,60余名舞蹈类艺考生正不断地进行模拟考试,整个舞蹈室现在洋溢着一种紧张氛围,所有学生都正专注于自己练习之上,摩拳擦掌等待艺考到来。
疫情影响,考试准备得“全面”
“艺考已经不是传统印象中的捷径。”在记者采访的过程当中,很多老师不约而同地提到艺考不易。“虽然艺考的文化课成绩要求在逐渐提升,但每年河北省报名舞蹈类的考生仍然很多,今年估计也在5000人左右。”杨泽亮告诉记者,相比去年而言,值得庆幸的是,今年的艺考并没有出现太多的“意外”。
“去年由于受到疫情的影响,统考开始后被迫中断,三月份才恢复考试,这给考生心理上带来不小影响。”从事艺术培训已有八年经验的杨泽亮说,因为统考全部都在保定学院举行,除了给学生考试上提供专业指导外,他们的准备工作也格外周到细致。
在疫情防控方面,参加考试的考生需要提前申领“河北健康码”,且在考前14天起,每日自行测量体温和监测健康状况。“考试时在校生应持有7日内和48小时内两次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身体健康状况监测记录表》方可参加考试。这些需要提前准备的材料,我们老师都会提前帮学生再检查一遍,确保万无一失。”杨泽亮说。
此外,由于全校六十多名舞蹈类考生的考试时间不一样,因此为了保证让学生提前到达考点,尽快熟悉和适应,学校也安排了一名生活老师、班主任还有化妆老师陪同。杨泽亮说,往年只需要在高铁站护送学生,到达后安排老师接站即可,但是因为疫情的影响,他们不得不专车护送。
“公共交通是比较方便,但是这个侥幸心理我们不能有,万一高铁上出现一个密接人员,就会耽误了学生考试,毕竟是学生一辈子的事情。所以学生的出行就由学校老师、家长协商,自己驾车把考生护送过去。”杨泽亮说。
线上线下结合,“云艺考”频现
12月24日,河北省各市普遍遭遇寒潮天气。当天石家庄市的最低气温在零下8℃左右,天色阴沉。来自邯郸的艺考生垚垚(化名)一大早就来到考点,却发现河北地质大学教学楼前早已经聚满考生。化妆、练声、朗诵、背词……艺考生们都在为即将开始的播音主持类联考做着最后的准备。
下午五点,已经联考结束的垚垚,并没有感到轻松,对他来说,即将到来的校考才是真正的“赛场”。他希望借助这次联考宝贵的经验,能够考上心仪的中国传媒大学。
之前每到年底,播音主持专业的艺考生就忙着各处“奔走”,而如今,受疫情影响,不少学校采取了线上面试的方式。例如,中国传媒大学今年的艺考方案中,就对播音主持等部分专业采取初试、复试线上进行,三试线下进行的方式。初试为文化素养考试,复试则需要考生提前录制视频作品线上提交,学校进行远程“云筛选”。“虽然视频录制是很多学校的刚性需求,但是不同的学校也有着不同的标准。”垚垚告诉记者,以中国传媒大学为例,就要求考生不能使用具有美颜、修图、滤镜等效果的手机软件进行拍摄,视频作品也不允许在演播室等专业场所拍摄。
“云筛选”考验的不仅仅是考生的专业能力,同样考验拍摄技术和镜头感。以往艺考生的校考,考生面对的场地、设备大家都是一致的,而今年考生要自己准备伴奏、音箱、收音设备。对他们而言,不仅需要思考如何短时间内全面展现自身能力,还需要面对视频录制的挑战。
岁末年初,这些艺考生们面对着新政、疫情的双重压力,丝毫不敢懈怠,一心朝着自己的艺术理想,全力以赴,以期圆梦。
邯报融媒体记者 薛雅兰/文郝群英/影
本文来自【邯郸日报-邯郸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人物介绍
谢少承,1963年7月出生,1981年10月入伍,技术6级,江苏宝应人,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江苏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南京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国家一级美术师,全军艺术类高级职称评委。1990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并获“刘海粟奖学金”。
首届全国“三名工程(名篇·名家·名作)”书法家。
作品获奖:全国第八届书法篆刻展览“全国奖”(综合素质考试总分第一名);第五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佳作奖;首届全国青年书法篆刻展被评为获奖作品(最高奖项);全国第二届行草书作品展览三等奖;全国第九届书法篆刻展览获奖提名;第十二届文化部“群星奖”优秀作品奖;“鱼水情”全国首届双拥书法展一等奖;新世纪全球华人书法大赛铜奖;全军第五、六届书法展一等奖;全军廉政文化书法展一等奖; “首届江苏书法奖”。
被参加故宫博物院“当代书画名家作品展”;北京国际书法双年展“中国中青年获奖书法家作品展”;“走马岭南”全国获奖军旅书法家十人展;“辛卯上巳·曲阳雅集”;“中日自咏书法展”;“中韩书法交流展”等各类有影响的展览。
作品欣赏
谢少承行书东坡居士小品文一则
谢少承行书司空图重阳山居诗
谢少承临文征明书
谢少承岑参题山寺僧房
谢少承临王羲之书
从军营里走出的书坛新星
记军旅书法家谢少承
从军营新兵到江苏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并成为国家文化部艺术基金终评委和全军艺术类高级职称评委,谢少承用了35年。
初入军营小试牛刀
1981年秋天,18岁的谢少承,告别家乡——宝应,来到了地处苏北新沂的一座军营。
当兵之初,谢少承和大家一样,练习齐走、正步、跑步,过着直线加方块的生活。而他能写会画的“天赋”还是被新兵连干部发现了,指导员派他办学习园地和墙报。他的一技之长,引得整个新兵营官兵惊羡。
不长时间,谢少承已成新兵中的人气王。新兵分配时,他成了团里许多单位争抢的“香饽饽”,运输连要、修理连要、团机关也要!最后还是新兵连指导员近水楼台,把他争到了自己老连队——汽车运输连。
连队生怕这个宝贝疙瘩被挖走,硬是雪藏了半年多。直到有一天,团宣传股陈股长下连检查工作,发现连队板报上的字写得很漂亮,连部墙上的迎客松也画得很神奇,就对指导员说:“你们卧虎藏龙,这个秀才我要了!通知他到宣传股报到。”
指导员只好放人。谢少承进入电影组,放电影、绘制幻灯片,还要负责宣传橱窗以及宣传标语的书写,一时间成了大忙人!
可再忙,他每天都要挤出业余时间练练书法。
书画展成人生转折点
1984年,全军“学习科学文化培养军地两用人才现场会”在12军召开,军里要搞书画展览配合并征集作品。从将军到士兵,军里各单位优秀书画骨干的百余幅作品亮相,受到军委、总部首长的肯定。谢少承的一幅字和一幅画两件作品都入选。
正是这次书画展实现了谢少承的人生转折。1985年,军首长决定,与南京艺术学院协办一个美术班,提升军地两用人才的实力。谢少承如愿以偿进入学习深造。
两年间,他在艺术殿堂里大开眼界,拜识了许多名师、名家、大家,并获得言传身教,书法造诣大幅提升。
第二次跨入南艺校门
学业结束后,谢少承被分配到军干部处,分管老战士书法协会工作。
他在这个岗位上干了几个月,1987年底,总政通知,为培养文艺骨干,充实文化干部队伍,鼓励有艺术特长的战士参加全国统考。谢少承得知喜讯找到处长。处长不假思索,断然否决!并严肃地说:“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你调来,你一走工作就断档,老战士书画工作谁来管?”
处长一席话,犹如迎面泼来的一盆冷水,让他从头凉到脚。几天后,成人之美的好心处长还是叫他赶快去报名。1988年9月,谢少承以文化和专业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被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书法(中国画)专业录取。
谢少承再次跨进南京艺术学院校门,他系统地学习了书法理论,化古今翰墨为我用,融铸百家,融会贯通,初步找到了自己独特的书法语言。毕业时,他以优异的成绩获得南京艺术学院“刘海粟奖学金”。
1993年他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实现了一个书法爱好者到一位书法家的跨越。
拔得书法“奥赛”头筹
毕业后,他被分配在军宣传处当干事,机关工作很忙,谢少承却从未停止对书法的思考,他认为孔子“好古敏求,则变化出矣”是一个至理名言,在对传统书法艺术不断扬弃的过程中开辟新径。
四年一届的全国书法篆刻展,可谓中国书法界的“奥林匹克”。谢少承打磨出自己的冲刺作品。
2004年2月,来自海内外三万六千多件书法篆刻投稿作品中,谢少承的行书条幅脱颖而出。最终以书法创作和文化素质考核总分第一名力拔头筹,获得了第八届全国书法篆刻展“全国奖”。
不到一年,谢少承又连续在全国第二届行草书展和全国首届青年书法展上获奖,从此在全国书法界声名鹊起,更为部队争了光。因为他丰硕的创作成果,2006年7月,他被调到南京军区政治部文艺创作室从事专业书法创作。
技艺精进成为书坛新星
在军区文艺创作室,他有了专门时间进行书法创作实践和理论探讨。钟灵毓秀的六朝古都南京,文化积淀丰厚,当代书法也走在全国前列,他很快融进了这座城市的书法圈,虚心学习和交流。
这几年,他沉浸在书法世界,技艺大长,渐渐成为书坛新星。他在全国各类书法比赛中摘金夺银,还分别获得了第五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佳作奖,全国第九届书法篆刻展览提名,第十二届文化部“群星奖”优秀作品奖,“鱼水情”全国首届双拥书法展一等奖,新世纪全球华人书法大赛铜奖,首届江苏书法奖,全军第五、六届书法展一等奖,入选首届全国名篇名家名作“三名工程”,第一届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优秀作品展等六十余次全国性权威展览。
去年底,谢少承被军内众多同行投票推荐,代表军队成为新一届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今年初,他又当选江苏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并成为国家文化部艺术基金终评委和全军艺术类高级职称评委。
胸有积墨 自然章成
——谢少承书法艺术浅谈
张任东
全国第八届书法展中,我见到过军旅书家谢少承的获奖作品,至今印象深刻。最近,我再次领略了谢少承的书法,其独具特色的书风和娴熟的技法令人流连忘返。
书法艺术的关键所在是韵律美、体势美、意境美。谢少承在不懈地探索笔墨语言的过程中,对传统艺术既尊重又不盲目崇拜,既扎扎实实地学习传统的东西,又注重个性的张扬。他以“二王”为根基,又参以众多古代名家的笔意,把传统的笔墨和自身感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独具一格的书法艺术风格。
一件精湛的书法作品,与乐章、舞蹈、辞章的旋律是异曲同工的。美的旋律,会使人沉醉而回味无穷。谢少承书法以行草书见长,他的作品格调高古、气息清雅、韵致生动。其笔墨浓淡、干湿、粗细、轻重得当,线条的流动疾徐有节:或似野马脱缰,肆意奔腾,或如枯藤挂崖,骨劲神苍,形成鲜活生动的视觉艺术效果。
谢少承的小字,运腕自如,从容舒展,笔画沉着,变化巧妙,结字宽博自然。其大字,笔势开张,收放自然,点画飞动,无拘束、窘迫之感,其用笔雄厚而飘逸,集刚劲姿媚于一身,传统气息浓郁,显示出书者强烈的书写个性。观谢少承书作,不难发现其“以传统为基的精神”,并可窥见其运笔实源于二王诸帖之法,并巧融百家之妙,兼纳个人体悟。
纵观书史,刻意求新的书家何止万千,而真正得以开创新风的书家却是寥寥无几。又恰是由于诸如谢少承这些少数的以传统为基者以不变因应万变者站立在书法艺术的潮头,不断地推动着书法这门古老艺术濯古来新。
原标题
作者 | 袁祝祥
来源 | 金陵晚报
编辑 | 左海亮、靳奎
监制 | 代烽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