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7-01 04:58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雄师电影观后感的作文,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观影体验:首先,要真实地表达自己在观看电影过程中的感受,包括情绪波动、心理变化等。可以详细描述电影中的精彩片段、感人瞬间,以及对自己产生的影响。
2. 电影主题:分析电影所表达的主题思想,如爱国主义、英雄主义、友情、爱情等。阐述电影如何通过情节、人物、画面等手法展现主题,以及自己对这些主题的理解和感悟。
3. 人物形象:对电影中的主要人物进行分析,评价他们的性格特点、行为动机、成长变化等。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经历,谈谈这些人物形象对自己的启示和影响。
4. 情节结构:分析电影的情节结构,如起承转合、悬念设置、冲突解决等。评价电影在情节安排上的巧妙之处,以及对自己观影体验的影响。
5. 艺术手法:探讨电影在艺术手法上的运用,如导演手法、摄影技巧、音乐效果等。分析这些手法如何为电影增色添彩,以及自己对这些手法的欣赏和评价。
6. 文化内涵:从文化角度分析电影,探讨电影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地域特色、时代背景等。阐述电影如何展现我国的文化底蕴,以及自己对这些文化内涵的认同和思考。
7. 观后反思:结合自己的实际经历和价值观,对电影进行反思。可以谈谈电影对自己的启示,以及
一、《护宝寻踪》观后感
二、《雄狮少年2》观后感
故事是浓缩的人生,那些你能认真看进去的故事,其实你都能从中获得启迪。
《藏海传》大结局,《护宝寻踪》也大结局!现在中国电视剧质量越来越好,单说视觉效果就堪比电影。而且也看到越来越多耳目一新的,演技很好的年轻演员。影视生力军开始崭露头角了!
护宝寻踪我感觉大反派的戏路还要更出彩一些。穆师如果不是走歪路,妥妥的一个穷书生不等不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逆风翻盘的励志故事!
穆见晖表面上是圣人的人设,实际上毫无人性!角色张力基本拉满,再加上辛柏青的演绎把那种隐藏在谦谦君子之下的伪善和狠毒表现得淋漓尽致。我甚至是沿着大反派的戏路在追剧。
穆见晖的人生目标是光复家业,也算是有点理想。不过,他祖先书香门第要是知道他靠盗墓光复家业,会认同他吗?我其实一直想看他会怎么自圆其说,因为这才是要他命的地方或者叫关键局限。穆见晖太虚荣,太在乎别人看不看得起他,他太想要证明自己,这种虚荣就会让他急功近利要他的命。每个人的命门都不同,比如燕小五的命门是那92万元钱。黎远光的命门是他老婆。
最后方、穆的对话是该剧的正反大对决,其实大道理说服不了穆见晖,因为那不是穆见晖的命门。他毁坏了这么多重要文物,哪会管你什么考古事业。跟盗墓贼讲国家大义不就是对牛弹琴吗?如果是我来问话,我就问:你们穆家书香门第,百年风华,你盗墓是在光宗耀祖吗?诛心之问才能对得起他做的恶!
该剧中穆见晖的结局交代得不清楚,鎏金青铜属于王室陪葬品,按照我国刑法判无期徒刑都算轻的!他老婆估计等不到他!穆见晖自作聪明三观又扭曲得太厉害很难悔过自新,只有让他发现所珍视的一切如梦幻泡影且无可挽回才是对首恶最终的审判!
刘树生被查出杀害邢兆虎最后被枪毙。黎远光去坐牢,出来以后凭借他的钻研精神学了新手艺又重新融入社会和文雯生活在一起。那个可怜的小孩由穆见晖的老婆刘树兰抚养,这个结局对小孩、对文雯,对刘树兰都好。误入歧途者能够重新救赎,对从犯的这种安排是不是更合理一点?
雄狮少年观后感
这部电影在网上被黑得最厉害的是“眯眯眼”。
很多人都有一个误区。好像别人歧视我们,就是我们的错,我们就要改过来。中国古代就是以细长眼睛为美。我记得有一本古书上就是这么写的,书名我忘记了,但是真要查也能再查出来。
你要学习好,就会被歧视成书呆子,你要体育好,你就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你要学习和体育都好,那你太逆天了,估计是个死变态。你只有跟他一样平庸,你才是个正常人。不遭人嫉是庸才,从学校扩大到国际上都有这类现象。
中国人很优秀,所以才会被人污蔑。难道被人骂几句,就要跟着喜欢大眼睛?不去指责那些没文化的污蔑者,反而指责自己国家的电影形象。真有这么自卑?你让诸葛亮弄个大眼睛,一闪一闪会说话的那种,就秒变张飞了好不好!
说到雄狮少年的眯眯眼。我个人也不太喜欢那种眼部造型,总感觉怪怪的!可能是美术设计师没有吃透角色形象吧,没有很好的总结出中国少年的面部特征。艺术创作之中,能传神的人物面部雕塑是最难的,没有之一,这个论断我专门问过业界大拿!给剧组一点时间吧!
不过,雄狮的故事情节很好!导演对于某漂的生活特征把握的很到位,对于中国功夫的理解也下了大功夫。整条故事线其实是以前中国武林界在网络上的真实故事。我也是网络亲历者,完整了解该故事的整个过程!
北京有一个MMA爱好者,他长得五大三粗身体条件还不错。专门花钱学了一段时间的MMA,最初在什刹海附近开拳馆,本来没什么生意。后来有一个华人搏击爱好者找他切磋,他打赢了。视频在网上热播,就像中国拳师大败外国大力士的那种为国争光的感觉,让他名声大噪!
但是,但是这种小插曲不能让他红很久!特别是他还很有进取心,除了办拳馆他还想办比赛!为了扩大知名度他又想起网络炒作这条路子。当时网络乱得一屁,互相拉踩、互相谩骂是来钱最快的流量密码。有一次他在网上成功激怒一个被央视拍过纪录片的太极拳爱好者。最后线下约架,他又打赢了!
这次约架被包装成——中国传武打不过MMA!这个噱头让他大火,还火到国外!
为了保持热度,他就四处出击到处找中国传武大师约架。他很鸡贼懂得柿子找软的捏,专找退居二线有名气但是早就年老力衰的大师比试,人家提出让弟子出战,他又不干!
由于他已经有了流量,一些网红也想蹭他的流量就冒充传武大师跟他比试。这些网红尽管被他打得人仰马翻,丑态百出,但是一下就出名了能赚不少钱。所以找他蹭流量的人还不少。打了一段时间的网红假大师,他就飘了!去找职业格斗选手试练还全网直播,结果实力悬殊太大,两下就被人开了瓢,打得满脸是血!
他的炒作虽然给大家带来了不少欢乐,但是给中国武术抹了黑。而且此人素质极低,在网上满口脏话,不堪入耳。后来被有关部门限制,再后来他跟另一个不得志的网红在香港站中期间胡说八道后被彻底封杀。现在他主要是翻墙在外网骂中国讨赏,在北京教人练MMA过活。
以前学友圈讨论中国传武能不能打的论战也与此有很大关系!我当时的观点是“竞争规则不一样”。但是究竟怎么个不一样法,我也说不清楚。所以决定彻底调查一番!
雄狮电影里对于中国传武的解释跟我调研后写的文章基本一致。说明导演确实下了一番功夫!因为我下过一番功夫,所以导演有没有下功夫我能感受到!
导演在电影中讲清楚了中国武术的绝招为什么不能轻易示人。但是中国武术的厉害之处没有完美表现出来。尽管最后摘拳套使出包括八卦掌、八极拳之类的武术杀招,说服力好像也不是特别大!另外,我看那个滚龙肘好像还有一点盾卫术的意思。
高阶的知识都不容易表现、表达出来!
毕竟无论是文字、语言包括视频都是非常原始、低效的信息传递方式。比如我让你把苹果的甜味描述出来。如果你尝一口苹果,你能感受到苹果那种特殊的苹果甜。但是要让你把这种特殊味道、愉悦的感受用语言、文字等等其他媒介传递出去是不可能的。莎士比亚来了也做不到!
但是这种“特殊甜”是客观存在的!所以我说现在人类还处于科学蛮荒时代,连最基本的信息传递都无法完成。高级的信息传递方式我在梦中遨游列星的时候见过,是某星人主要的信息传递方式,还教会我怎么做。
不光传武,所有的格斗术都是一样!就算你在旁边看,既看不会也体会不到更讲不清楚!我也不费这个脑筋了,绝知此事要躬亲,想要了解清楚传武的奥妙,自己去实践体会吧!
今年国产动画电影的“天花板”出现了?
12月初,以少年成长的热血励志为主题的《雄狮少年》,举办了两轮点映活动,许多媒体和观众在观看之后,称这部影片的制作精良,极有可能是今年院线影片的一匹黑马。13日,豆瓣网公布该片评分,其以8.3分的高分得到了高口碑,并于12月17日正式上映。
《雄狮少年》以中国传统民间艺术“舞狮”为题材,讲述了广州农村的留守少年阿娟,得到了与他同名少女的鼓励和启发,下定决心和好友阿猫、阿狗组建舞狮队,在退役狮王咸鱼强的培训下从零学习舞狮,而后准备参加舞狮比赛。在这一过程中,少年阿娟经过人生的重重磨砺,从软弱变得强大,成为“雄狮”,正如片中台词“只要鼓点还能在心中响起,我们就是雄狮!我们永远要做一头雄狮啊!”
近日,导演孙海鹏接受北京青年报专访,讲述影片背后的制作故事。
兵分三路
“舞狮的细节是我们通过一遍遍的采风,才制作出来的效果”
2019年8月,《雄狮少年》开始立项。那时孙海鹏没有剧本,只有三个关键词:舞狮、少年和热血。
之所以选择“舞狮”这一中国传统民间艺术作为影片的重要元素,主要与孙海鹏想做一个充满烟火气的故事有关。根据他的观影习惯,孙海鹏总会被纪录片或电影中烟火气的部分打动。他认为,中国应该也做一部烟火气十足的动画电影。
他曾想过可以制作体育题材的故事,但篮球、足球等诸如此类的影片已有不少,再去尝试便会沦为普通。而舞狮则大不同,自带烟火气,在广州有着较好的传承,大街小巷中每逢开业或庆典,就会出现舞狮表演。舞狮,对于孙海鹏“无疑是一个几乎完美的创作方向”,“舞狮的造型非常好看,充满着各种颜色,花纹也很讲究,如果我们能把它们呈现出来,视觉效果会有很冲击力。狮鼓一敲,狮头舞动,会有种热血的感觉。并且,如果用真人拍摄,就不能做太夸张的动作,但我们制作动画就没有这个限制了。”
确定了题材,制作团队就要全方位去研究舞狮。在广东找到舞狮队并非难事,孙海鹏发动了动画组、特效组和音乐组,兵分三路去采风,学舞狮。
孙海鹏学了三天的舞狮,明白了舞动狮头时发力的特点,表演狮头舞动不是双手上下左右晃动,而是要像一上一下的出拳似的去发力。“如果不搞清楚发力的特点,我们制作的舞狮动作的感觉是不对的。包括打鼓的时候,他们是怎么握鼓槌,握在什么位置,以及狮头上的首饰和花纹是什么样的,我们都要去研究清楚。只有我们做了这些准备工作之后,才能开始去画分镜,再去设计动作,之后由动画师一步步地把它呈现出来。”
同时,特效组需要不断地跑到狮头店里问师傅制作狮头和狮尾需要什么样的材质,如何将两者缝合起来,且要观察舞动时狮子毛发的动感。起初,他们制作过一版狮尾,在一块布上面做出了缝合的结构,但整体出来时的效果却总和平时看到的狮尾有些出入。之后特效组再做研究时发现,狮尾的中间部分有一个可以伸缩的橡皮筋,会让狮尾看起来有弹性。“舞狮时的动感尽管很美,但制作起来是很复杂的。搞清楚了结构,我们再把软件里的整个工程改掉,加入了橡皮筋的设计,呈现出现实中舞狮的效果,有很多像这样的细节是我们一遍遍的采风和试验,才制作出来的效果。”
舞狮不能少了鼓点节奏,音乐组的采风要呈现出狮鼓独特的音色和质感。他们打击乐师傅根据制作的视频配合打鼓,再由音乐总监进行消化,将其融入现有的音乐中去。他们从狮头店选择了不同音色的鼓搬到录音棚里,请师傅进行演奏,再经后期处理,让鼓的声音变得更加震撼。
最终,制作团队结合三个小组的全方位采风,才形成了一个比较贴合真实舞狮的效果。
细节呈现
“我们要感受村庄一年四季的变化,用程序编写木棉花的生长规律”
由于“烟火气”设定,孙海鹏将影片的主要发生地设置在农村。2019年9月,与舞狮的采风同时进行着的准备工作,是制作团队对村庄的采风。
孙海鹏坦言,在采风之前,团队仅靠着想象制作出来的村庄像是一座公园,有树、有河也有房,但就是没有烟火气。村庄的采风过程并不容易,他们开始密集走访之后,发现稍有历史的村庄大多已变成了景点,这意味着村庄已经过重新修缮,许多村民并不住在里面,这样的村庄“其实并无多少神韵”。之后不久,走访至广州顺德市的百丈村和北水村时,孙海鹏终于找到了心中所想的村庄,“这两个村庄有很好的格局,没有太过密集的房屋,村庄有池塘,地形也很丰富,最重要的是村里还有村民在生活。我们不仅要熟悉村庄的环境,更重要的是感受村庄中的生活细节。”
村庄的采风工作几乎是全员出动,据孙海鹏介绍,美术人员需要根据采风信息画出概念图,制作人员接手时要在概念图的基础上还原村庄,只有每一步的制作人员对村庄达到了统一的印象,形成相同的频率,做出来的场景才是一个较为舒服的状态。因此,从导演到美术人员再到设计和制作人员,需要一遍遍去村子里采风。
因影片中的故事时间跨度为一年左右,所以制作团队需要感受村庄一年四季的变化,特别是不同季节,植被的状态是不一样的,孙海鹏想要把这种细节完整呈现出来,直到2020年8月他们才结束采风工作。
木棉花,又称“英雄花”,在影片里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孙海鹏开始制作木棉花时,察觉之前从没有仔细地观看过它,甚至住在满是木棉花的广州,他也没有关注过开花的具体时间。而影片故事的开头正是发生在春节期间,孙海鹏发出疑问,木棉花在春节期间会开花吗?
“经过仔细的观察,我们知道木棉花在春节期间是有可能开放的,之后放心地、大胆地把这个故事的开头设定在春节。”不仅如此,孙海鹏还特别关注木棉花的状态:“之前我们只会感慨木棉花的美,却没有注意过它具体是什么样子的。后来,我们注意到木棉的树枝很特别,它的生长方式是不断往上长,长大之后会稍稍垂下来。特效总监为了去制作木棉和一些树木,会直接把我们的工作电脑搬到树底下,就在街边、在树下,对着植物去操作,用程序编写它们的生长规律,我们要保证它们在电脑里呈现出来的效果是尽量接近真实的。”
强调真实
水的形态非常复杂,我们需要物理地去模拟它,而非一种艺术效果
虽然《雄狮少年》是一部动画电影,但在导演的讲述中常能听到“真实”和“落地”这两个词语。
孙海鹏回忆起制作过程时,认为最难的部分是影片中最后的一个段落“舞狮决赛”。他清楚地记得,决赛部分有130头舞狮集中出现在一个镜头里,看台上的观众达1800多个,外围的路边和桥上的人物更是不计其数。
“每个狮头的形态各异,每个人物也都有毛发和动作,不能让观众一眼看上去都一模一样。所以,我们需要做大量的素材,特别是很多路人的动作素材,要把他们随机地放置在各个场景之中。舞狮虽然数量多,但可以通过工程程序将一头舞狮进行复制之后再做调整。当然,这只是其中一种解决方案,有很多镜头并不能单纯地使用工程中的素材,需要再单独设计,这是一个巨大的工作量。”他解释道。
孙海鹏还特别提到了决赛中“水”的设计,决赛中有一段比赛规则为众多舞狮过栈桥,掉进水中的舞狮队就会被淘汰,而这一过程中有很多狮子掉进水中,如何呈现水的各种形态又是制作团队经历的一次算法上的考验。
“我们的制作是需要程序算法的,需要电脑把水的形态制作出来。但其实水的形态看似简单实则复杂,有水的衬底,又要有水花溅起,或是洒在舞狮身上……而我们需要非常物理地去模拟它,而非一种艺术效果,它更多的是一个科学,或者说是一个程序。因此,我们要做出很多算法,服务器又要花费很长时间才能算出一帧的画面来。那就意味着如果我们发觉做错的时候,修改的成本是极其高的。所以,水的形态加之人和舞狮的毛发及动作的设计,这场决赛的制作是非常复杂的,也是一个特别考验综合能力的一段戏。”
哪怕制作起来较为困难,他也要力保人物和场景要“真实”,要“落地”。不仅如此,孙海鹏希望电影的镜头运动也要吻合片中普通人的故事,他再次提到“落地”一词,“可能是我不由自主地将个人的观影经验带入制作之中,既然是一个普通人的故事,我想让镜头更平实。潜移默化地,我尽量让镜头的运动更物理些,画面看上去像是有驾驶轨道或者是有摇臂的拍摄,这样的画面运动会更落地一点。”
调整节奏
“我希望让故事变得简单,在简单的故事里加进丰富的情绪”
现在看来,孙海鹏很满意“舞狮决赛”的处理,不单是对制作层面的满意,他对结尾的剧作层面也十分满意。
“决赛中,主角阿娟的情绪就像他在舞狮上山过桩一样,是不断递进的,一路往上走的。阿娟从不断回忆到过桩时的紧张,再到全场打鼓加油,又到最后拿出家人的照片,跳出去的时候,会有飘落的木棉花瓣,阿娟也转变为一头真正的狮子,我想借助这一点奇幻的设定,让情绪继续走高。”孙海鹏讲述道。结局加入奇幻元素,是他一开始就想到的设计。他认为,如果在一部奇幻影片中以这样的奇幻元素结尾并不稀奇,但在一个现实题材的故事中有一两处奇幻镜头,会呈现出独特的力量,视觉呈现也会丰富。
2019年9月底,电影剧本第一稿完成,确定了基本故事,之后几经修改,至今年8月正式完成观众如今看到的最终剧本。不过,孙海鹏对于剧作方面并无太多要求,他认为少年成长题材的剧情基本是一个套路,《雄狮少年》也不例外。“如果想要钻研出故事套路需要时间和运气,所以我希望让故事变得简单,在简单的故事里加进丰富的情绪,比如少年成长的疑惑,他们的喜怒哀乐,还有师父咸鱼强和他妻子的中年人情感……尽量在故事框架里去填充多个面向的感情。”
不过,简单的故事也要经历不断的打磨。今年7月,电影制作基本完工,团队组织了一场试映会,这场放映却暴露了电影中的很多问题。当时,招募来的观众着重提出了影片节奏的问题,他们认为电影前半部分的节奏过慢,有几处情节拖沓,还有信息交代不清等缺点。
孙海鹏根据观众的反馈,对影片前半部分做了集中的修改,将时间压缩,删减戏份,调整节奏。“此外,我们还发现那场放映,观众对电影中开始寻找鼓手阿狗时的戏份反映不佳,原本我们的设定是阿狗正在吃甘蔗,被阿娟和阿猫忽悠着参加了舞狮队,观众认为这个情节较为牵强。我们很纠结,因为这场戏如果废掉,就需要重新做一版。经过讨论,我们把阿狗的设定改为在鱼丸店打鱼丸,因为打鱼丸的动作和打鼓是相通的,所以找阿狗去打鼓就变得更加合理一些。我认为重新调整这场戏,是值得的。”
《雄狮少年》故事发生在十几年前的广州,这一时空的设定,直接给孙海鹏一种怀旧感,这是他记忆中港片的黄金时代。孙海鹏在许多设定和细节上,向经典港片致敬,比如阿娟被小强追逐时的动作设计,让他们撞上了路过的玻璃上,致敬了成龙早期的电影情节。他还在许多情节中设计了无厘头的剧情,增添喜剧元素。
雄狮下山
“舞狮比赛不能改变他的人生轨迹,却可以让他变得强大”
故事设置在2005年,是孙海鹏有意为之。
“2005年是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年份,那时既有手机,同时也保留了一些怀旧的元素,如街头的电话亭、小卖部打电话等,人和人的联系不像现在这么紧密,多少还是需要打电话找人,而不像现在拿起手机就可以通讯了。”此外,孙海鹏想让主角阿娟的起点设置得更低一点,人物就会在之后的剧情中一步步走向自己的高光时刻,会更有戏剧张力。“阿娟作为留守儿童,在生活中会有被欺负的可能,当面对一些麻烦和困难,那么他向上走的力量会更强。”
正如电影中的台词所说:“人这辈子,就像舞狮,上山下山,阿娟有自己的路要走。”舞狮表演中的“雄狮上山”一如主角阿娟的行动轨迹。孙海鹏在场景设计中,也根据阿娟所处的人生境地,对其周围山的形态做出多个变化。
“电影开头部分,我们把阿娟的村庄周围的山制作成矮矮的,看上去很平坦。那么,随着剧情发展,阿娟家庭的变故,我们就把他周围的山变高了,也代表着他的命运开始坎坷。阿娟从农村到城市之后,我们把城市中的建筑也做得像高山一般。最后的决赛中,舞狮过桩的擎天柱也代表着一座越不过去的高山,我们让周围的建筑又变高了一些。”孙海鹏解释道。
影片中,阿娟到城市打工之后,唯一一次戴上狮头舞狮是在深夜的天台上,一直舞到天亮。太阳初升,阳光穿过高楼的夹缝照耀在阿娟的身上,他张开臂膀,面对着群山一般的高楼大厦,大厦前是破旧矮小的居民楼,之后才到达他所站在的天台。建筑和小小少年形成强烈的对比,给不少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孙海鹏在广州常能见到这样的场景,“不同于北京宽阔的城市观感,广州的城市构造较为密集,有时房与房之间只有一条细缝,真的看到阳光可以穿透进去,我们专门搭建了这样的场景。”而对于这场戏,孙海鹏更喜欢的是天亮之前,阿娟深夜舞狮的场景,“我们专门为阿娟营造了一种梦幻的感觉,雨后的深夜天台,雾气氤氲,湿气飘浮在半空中,房顶的灯光都融化在其中,更加朦胧。”
结尾处,《雄狮少年》再次抓住“落地”一词,与此前国漫“我命由我不由天”的神话题材不同,让阿娟再次回归现实,继续打工生活。孙海鹏坦言,他们如此设置,是因为舞狮比赛不是武术比赛,更不是体育竞赛,如果就此改变人生的命运,这是不现实的。
“其实,命运的轨迹是否被改变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通过舞狮,改变了自己。他不再是以前懵懂的少年,也不再迷茫。我相信,哪怕他还是去了上海,哪怕他还是在做一些体力活,但他很有可能会越来越好。尽管舞狮比赛不能改变他的人生轨迹,却可以让他的内心变得更加强大。”孙海鹏讲道。
文/本报记者 韩世容
供图/北京精彩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