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7-01 06:12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登香山观后感的作文,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主题明确:首先要明确作文的主题,即对登香山观后感的感悟和体会。可以围绕风景、人文、历史、情感等方面展开。
2. 结构完整:一篇好的作文需要有清晰的结构,通常包括引言、正文和结尾三个部分。引言部分简要介绍登香山的背景和目的;正文部分详细描述登山的经过、所见所闻以及自己的感悟;结尾部分总结全文,点明主题。
3. 语言生动:运用丰富的词汇和修辞手法,使作文语言生动形象。可以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4. 观察细致:在描述登香山的景色时,要注重观察细节,如山间的花草、树木、云雾等,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登山的美好。
5. 情感真挚:在作文中融入自己的真实情感,表达对香山美景的喜爱、对历史的敬畏、对人生的感悟等。情感真挚的作文更能打动读者。
6. 适当引用:在作文中可以引用一些与香山相关的诗词、典故等,以丰富文章内容,提升作文的文化内涵。
7. 突出个人观点:在描述登香山的感受时,要突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避免千篇一律。可以从自己的经历、情感、思想等方面入手,
香山叶正红
关于一个朝代的更替周期,剧中黄炎培出任教育部长时有所表露。说黄炎培去延安与主席见面,彼此相谈甚欢,聊到每个朝代都有一个兴衰的周期,谁也逃脱不了。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直至清朝灭亡,国民政府的成立,再到灭亡,所以黄炎培经历了在国民政府的出仕,似乎对这已经看淡了,对新中国的未来不确定。但是当国家领导人来到香山,人民军队进驻北平,他所经历的让他深深地受到了感染,决心应主席之出来做事。其实,我一直认为不论看什么剧情,我们都应该秉持一颗进取之心,它们不单单是一种娱乐,还可以是一种学习向上的力量。都说是金子到哪里都会发光,还真是有道理。剧中那些优秀的人,不论在什么时候,都可以挥洒自如,多姿多彩,着实让人心生羡慕。剧情中有多处诗文的表露,不论是毛主席、朱总司令,还是陈毅元帅,他们时不时展露出来的诗句很是让人惊艳。有时候在想,为什么同样都是人,有些人却可以如此的优秀,而自己却不能及他们之二三,真是人与人的差距不可同日而语呀!以前学习的时候读过毛主席的一些诗词,个人很是喜欢,虽然有些已经记不清楚,但是偶尔看到还是心生欢喜,那种意境,那种胸怀大志是我们所不能企及的。看得多了,心里就想要向他们学习,也希望在未来自己也能做到胸有点墨。可以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置一方陋室,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邀三两好友,谈天说地,品茗高歌,消磨人生中最后的时光,似乎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明白了人生的个中道理,也就清楚地知道了,人生中要走很多路,有一条路不能拒绝,就是成长的路;有一条路不能迷失,就是信念的路;有一条路不能停滞,就是奋斗的路;有一条咱不能停止,那就是学习的人。都说学历代表过去,学习力才代表未来,所以,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让我们信心满满走好脚下的每条路,才能让生命中的每一天都过得精彩。10月1日,清华大学日新-马理2班全体同学参加学校“共溯峥嵘路,喜迎二十大”系列主题社会实践,前往香山革命纪念馆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实践活动。本次实践活动由校党委副书记许庆红带队,包括日新—马理2班在内的多个院系同学到馆参观学习。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朱安东、书院党总支副书记朱德军、学生全球胜任力发展指导中心主任廖莹、校团委副书记于朔、未央书院院长助理林今、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助理张牧云等教师及辅导员共同参加实践活动。
师生合影
同学们首先参观了《为新中国奠基——中共中央在香山》主题展览。通过几百张历史图片、地图、表格和千余件实物、文献和档案,同学们学习了中共中央在香山期间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完成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使命、开启中国历史发展新纪元的光辉历程。
师生参观《为新中国奠基——中共中央在香山》主题展览
在参观展览后,同学们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学院张牧云老师讲授的党课。张牧云老师以《甲申三百年祭》这篇重要文献为例,阐述了香山革命精神的主要内涵与时代意蕴,分析了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是中国共产党最鲜明的品格。
张牧云老师讲授党课
校党委副书记许庆红老师在总结讲话中指出,学校组织“共溯峥嵘路,喜迎二十大”系列主题社会实践旨在引导学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非凡成就和宝贵经验。许庆红老师鼓励同学们通过学习中共中央在香山时期的革命历史激发信仰、获得启发、汲取力量,努力成为可堪大任的时代新人。
日新-马理2班的同学们纷纷表达了自己的感想。王博飞表示,“参观了香山革命纪念馆,我感受到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的作风以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革命情怀。为什么我们能跳出历史周期律,已经在参观与党课学习中看到了答案。我更深刻地体会到,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行程万里,不忘初心,在党的领导下,我们必能奋起扬帆新征程,击鼓催征稳驭舟,进行伟大斗争,实现伟大梦想!”
“香山故地,薪火相传。”梁起航说,在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之际,我们怀揣憧憬与敬意,轻声踏入香山革命纪念馆,我们有幸用尚且稚嫩的双手去触碰那一段波诡云谲的历史岁月,去聆听前辈们跨越时空的教诲。党课中回顾的“赶考对”“窑洞对”“甲申对”帮助我们理解了香山革命精神的内涵。
林姝妤感受到,十月初,香山的黄栌虽然还未漫山遍野地红起来,但香山的红色文化却早已“层林尽染”。她说,随着参观的深入,我们越来越体会到革命的艰难、理想的崇高。一堂党课,从《甲申三百年祭》导入,层层深入,我们体悟到党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我们一定继承和发扬好香山革命精神。
“在祖国母亲七十三周年华诞之际,我们迎着旭日朝阳来到香山革命纪念馆,从进京赶考到进驻香山,循着党的光辉历程,重温那段烽火硝烟的红色记忆,从解放全中国到筹建新中国,体味一件件物品、一段段文字、一部部珍贵影像所诉说的光辉岁月。”于斐表示,此次在香山的参观与党课学习指引了我们继承红色基因、勇担责任使命,新时代青年必当奋勇向前、笃行不怠。
陈怡希说:“在香山革命纪念馆,沿着时间轴线回望革命历程,不禁使人胸中激荡。党课以《甲申三百年祭》为引,老师带我们回顾了‘甲申对’‘窑洞对’‘赶考对’。我想,我们能够跳出历史周期律的答案不止在同学们的里、幻灯片的文字里,更在老师的研究讲授、同学们的聆教静思中。这答案,便牢牢印在了心中,定不会被遗落于岁月。”
许馨心认为,香山之行,收获多多。在香山革命纪念馆,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党在香山的革命历史,我们也深刻地感受到了香山的革命氛围。通过学习老师的党课,我们进一步获得了启发。从《甲申三百年祭》等文献阅读中,我们体悟到要以“赶考”的清醒和坚定答好新时代的答卷。
邓欣晨表示,在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之际,也在祖国七十三周年华诞之时,我们有幸前往香山革命纪念馆,感受革命精神,汲取奋进力量。通过参观与党课学习,我切身体会到了革命先辈们“革命到底”的精神、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深受启发。身为新时代青年,身为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青年,我们有责任将理论学习付诸实践,用奋进的姿态、扎实的行动贡献青春力量!(作者:清华大学陈怡希 常志东 褚浩宇 张翔宇 何建宇)
来源: 人民论坛网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