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7-02 05:56
写作核心提示:
撰写关于畜牧工作总结的作文时,以下事项需要注意:
1. 明确总结目的:在撰写总结之前,首先要明确总结的目的,是为了总结经验教训、提高工作效率,还是为了向领导汇报工作成果。明确目的有助于调整总结的内容和结构。
2. 结构清晰:畜牧工作总结应具备清晰的逻辑结构,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a. 引言:简要介绍畜牧工作的背景、时间范围和总结的目的。
b. 工作概述:概述畜牧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养殖、饲料、疫病防控、销售等环节。
c. 工作成果:总结畜牧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如产量、质量、效益等方面的提升。
d. 存在问题:分析畜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如技术、管理、市场等方面的不足。
e. 改进措施: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提升畜牧工作的质量和效益。
f. 总结与展望:总结全文,对未来的工作提出展望和建议。
3. 语言简练:在撰写总结时,要注意语言简练,避免冗长和重复。使用准确、生动的词汇,使文章更具可读性。
4. 数据支撑:畜牧工作总结应以数据为支撑,用具体的数据说明工作成果和存在问题。数据来源要可靠,确保真实性。
5. 举例说明:在总结中,可以通过具体事例来阐述工作成果和改进措施,使文章更具说服力。
6. 遵
“生猪生产的四项硬指标出现积极变化,力争明年底基本恢复到常年80%左右的水平。”
11月22日,在农业农村部召开的10月份生猪生产形势新闻发布上,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局长杨振海给出前述回应。
猪肉是重要的民生产品,猪肉的稳产保供,引起了从中央到地方的重视。
从今年8月底以来,国家密集出台一系列关于扶持生猪生产的政策措施。9月6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稳定生猪生产促进转型升级的意见》,明确了一揽子17条支持生猪生产发展的政策措施。农业农村部会同有关部门成立恢复生猪生产协调办公室,积极推动各项生猪生产扶持政策落实落地,强化各地政策落实跟踪调度;加强对生猪生产和市场、饲料生产等情况的跟踪监测。
截至目前,全国已有28个省(区、市)出台了扶持生猪生产的政策文件,多数省份将生猪稳产保供的目标分解到市县,进一步压实责任;一些省份大力支持龙头企业扩产增养,建设高标准规模养殖场,增加产能的同时推动产业升级。不少地市级人民政府也出台了生猪稳产保供的政策措施,确实是真刀真枪的硬措施支持生猪生产恢复和发展。
11月7日,农业农村部召开南方九省(区、市)生猪生产调度会,推介“龙头企业加农户”“产业体系帮农户”等技术模式,调动小散户增养补栏积极性,促进南方地区生猪生产加快恢复。
各项政策的效果正在显现,全国生猪生产整体上进入了止降回升的转折期,生猪存栏环比降幅进一步收窄,能繁母猪存栏开始止降回升,规模养殖场生产恢复进一步加快,各项生产指标都在好转,供需矛盾有所缓解。进入11月份,全国生猪价格已经有所回落。
随着扶持生猪生产各项利好政策的落实落地,加上市场行情看好,养殖户补栏增养的积极性明显提升,10月份生猪生产主要指标都出现了积极的变化。
杨振海称,目前养猪业出现了四个积极变化:一是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首次止降回升。10月份,能繁母猪环比增长0.6%,这是自去年4月份以来能繁母猪存栏环比首次增长;
二是全国规模养猪场生猪生产持续较快恢复。10月份,全国年出栏5000头以上的规模猪场生猪存栏环比增长0.5%;能繁母猪存栏环比增长4.7%。这已经是全国1.3万家年出栏5000头以上的规模养猪场,规模猪场生猪存栏和能繁母猪存栏连续两个月环比增长;
三是全国生猪存栏降幅进一步收窄。10月份,全国生猪存栏环比降幅是0.6%,与8月份、9月份相比,分别收窄了9.2和2.4个百分点;
四是全国生猪生产恢复面不断扩大。东北、西北和黄淮河地区生猪恢复比较快,西南、华南地区产能下滑也趋缓。
杨振海表示,从这些积极因素判断,当前全国生猪产能下滑已基本见底,目标是年底前存栏有望止降回升。然而,生猪生产有自身的规律,恢复生产还需要一个过程。对于明年上半年的生猪生产来说,主要还取决于今年下半年能繁母猪存栏的数量。目前能繁母猪存栏量已经止降回升,照此趋势发展,在疫情防控持续推进和疫情稳定的情况下,明年上半年生猪生产总体来说将进一步好转。
据悉,母猪补栏从出生到可以配种需要7至8个月的时间,能繁母猪怀孕时间接近4个月,育肥猪出栏上市需要6个月的时间。这就意味着,市场供应明显增加可能还要到明年下半年。
近日,农业农村部制定印发《“十四五”全国畜牧兽医行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系统总结“十三五”以来畜牧兽医工作成效,全面分析判断未来五年发展趋势,对“十四五”时期全国畜牧兽医行业发展作出系统安排。
《规划》提出,到2025年,全国畜牧业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奶牛、生猪、家禽养殖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在产品保障目标上,猪肉自给率保持在95%左右,牛羊肉自给率保持在85%左右,奶源自给率达到70%以上,禽肉和禽蛋保持基本自给。在产业安全目标上,实现动物疫病综合防控能力大幅提高,兽医社会化服务发展取得突破,饲料、兽药监管能力持续增强。在绿色发展目标上,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形成种养结合、农牧循环的绿色循环发展新方式。在现代化建设目标上,实现畜禽核心种源自给率达到78%,畜禽养殖规模化率达到78%以上,养殖、屠宰、加工、冷链物流全产业链生产经营集约化、标准化、自动化、智能化水平迈上新台阶。
在重点产业建设方面,《规划》创新提出构建“2+4”现代畜牧业产业体系,着力打造生猪、家禽两个万亿级产业和奶畜、肉牛肉羊、特色畜禽、饲草四个千亿级产业,并明确了每个产业的发展指标和产业布局。
为确保预期发展目标顺利实现,《规划》提出畜禽种业、畜禽养殖、疫病防控、投入品质量安全监管、畜产品加工、市场流通、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兽医体系建设、信息化建设管理等九大重点任务,并细化了34项具体工作,还列举了拟开展的十项重大专项工作和重大工程。同时《规划》系统梳理了近年来国家出台的有关支持畜牧业发展的重大政策,提出进一步巩固拓展的要求。
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积极引导畜牧兽医全行业了解掌握“十四五”期间畜牧兽医行业发展的目标任务,推动各省(区、市)畜牧兽医工作的谋划和开展,强化督促检查,力争使《规划》得到有效实施。
来源: 农业农村部网站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