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一篇文章轻松搞定《书香诗韵观后感》的写作。(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7-02 18:56

一篇文章轻松搞定《书香诗韵观后感》的写作。(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书香诗韵》观后感的作文,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确定主题:首先,明确你的观后感是要围绕《书香诗韵》这部作品的主题、情感、艺术特色等方面展开,还是侧重于个人感悟、启示等方面。
2. 结构安排:一篇好的观后感通常包括引言、主体和结尾三个部分。引言部分简要介绍《书香诗韵》的基本情况,主体部分分析作品的内容、情感、艺术特色等,结尾部分总结全文,表达自己的感悟。
3. 内容充实:在主体部分,要充分运用作品中的具体事例、情节、人物等,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对作品进行分析和评价。以下是一些可以关注的内容:
a. 作品的主题思想:分析作品想要传达的核心观点,如人生哲理、道德观念、文化传承等。
b. 人物形象:分析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如他们的性格特点、成长历程、命运轨迹等。
c. 艺术特色:探讨作品在文学手法、语言风格、表现手法等方面的特点,如象征、比喻、对比等。
d. 情感表达:分析作品中的情感表达,如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等,以及这些情感对读者的感染力。
4. 观点明确: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时,要明确、有力。可以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提出独到的见解,但要避免

书香为伴,诗韵悠悠

文|孙洪霞

天蓝,云白,晓风清扬。

我在《诗经》里徜徉: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室宜家……

“野有蔓草,零露团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是初夏的清晨吧?茂盛清润的翠草上,一颗一颗的,是露珠,像夜空中的星子,轻灵透亮。虽然是布衣村姑,却长相俊美,因清澈的眼眸,而顾盼神飞,随意一个眼神,都能婉约出无限的美好。

人类几千年前的歌谣,飘着草香,沾着露水,一唱三叹,一路悠扬,一路婉转而来。一下一下的,撞击着我的心扉,慢慢的,我变得宁静澄澈。喜欢《诗经》,喜欢她的自然天成;喜欢她的纤尘不染;喜欢她的人与万物的融合;更喜欢她的诗中所散发出的,这个俗世里活色生香的烟火气息。

手捧《诗经》,我在朝阳欲初的清晨读;在星月朗照的深夜读,只读的心花怒放,唇齿绕香。闲暇的时光,因有书的相伴,每一寸光阴,都是金色的。

我在诗词曲赋的庭院里漫步,沉醉不知归路……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蒙蒙细雨润湿了衣服,自己却没有注意到;枝上的花朵飘落到地上,但听不到声响。多美的语言,多雅的诗意,那种意境,是梦幻的,也是真实的。“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薄暮夕阳下,江上孤帆远去;太湖之南碧草如茵,绵延万里。多壮美的风光啊!读到心里的那一瞬,仿佛一切都是美的。

“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有人读出悲伤,有人读出无奈,我却读出奇丽的想象,读出凄婉动人。脑中便会有一幅画面:一个人在孤苦的异地,秋天的风是如此的凄清,秋天的月是如此的明亮;落叶飘飘,聚了还离散,连栖息在树上的鸦雀都心惊。这样的画面俯拾皆是:是“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深沉牵挂;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然心境;是“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醉人收获!每每逢到一首好诗词,就仿佛身临其境,像时隔千年的知音,打开了心灵的天窗,是那种灵魂到灵魂的共鸣。

王安石在《浪淘沙令》中道:

伊吕两衰翁。历遍穷通。一为钓叟一耕佣。

若使当时身不遇,老了英雄。汤武偶相逢。风虎云龙。

兴王只在笑谈中。直至如今千载后,谁与争功。

想想王安石因得到宋神宗的知遇,在政治上大展宏图,是怎样的春风得意,怎样的豪情满怀啊!

爱不释手地翻看随缘主人的《半生烟雨,半世落花》,看到了李清照,既能于藕花深处争渡,也能在难渡之后,书写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向天帝诉说自己的遭遇。生活给你柳暗花明,也不忘给你落木萧萧。

雪泥红爪,一蓑烟雨,大江东去……喜欢他的诗才洋溢,喜欢他的满怀豪情,更喜欢他的豁达乐观。盛传一句调侃苏轼的话:东坡先生不是在被贬的路上,就是在被贬的路上,因北宋党派之争非常非常之激烈,依苏轼的耿直秉性,在仕途上失意多,得意很少就很自然的了。但困难与挫折,却铸就了他文学上的辉煌,政治上的每一次被贬,都是他文学上的又一次高峰:问汝平生事业,黄州惠州儋州。那份超然,那份洒脱,那份最温暖的济世情怀,我喜欢。

读到《灵魂有香气的女子》这本书,深为五好才女林徽因所折服,她生得好,长得好,学得好,爱得好,嫁得好。她完美的像一尊偶像,把其他女子映衬的平淡而局促。这个幸运的女子,没有错过生命中的任何季节:少女时期,随父游历欧洲,博闻强识;婚后,与丈夫梁思成携手游学,开启中国女子研习建筑风气之先;中年,学贯中西,是清华国宝级教授,建筑学先驱。她写诗,三言两语便清丽脱俗;她为文,排篇布局自有周章;她治学,既是思想先行又是理论奠基……是一段段风景无限的传奇人生。别说那个年代,就是现在,我每每读起有关她的文字,也是啧啧赞叹,怎么会如此卓越优秀,如此光彩夺目。“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是对她最美的评价,她折射了一个民族时代的丽影。

校园的碧桃花开过,谢了。

窗外的迎春花开过,谢了。

教室外的银杏叶绿了,又黄了……

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因有诗书为伴,仿佛眼前有花开盈盈,有小树正枝叶葱茏……20多年来,我教书读书,我手不释卷,偶尔来了兴致,也书写一下自己的情怀。

来到拉萨送儿子上学,看到林卡雅致的小院,我挥笔写了几句:

林卡闲居

故人具清酒,邀我至林卡。

核桃碧青青,苹果红累累。

紫葡串横斜,幽兰飘暗香,

开轩面花圃,把酒话家常。

感此殷勤意,古道热衷肠。

劝君饮美酒,一举累十觞。

十觞亦不醉,情谊如水长!

看到泉城公园国色天香的牡丹,我情不自禁写下:

牡丹赋

瑶草一何碧,春入牡丹园。

园中花艳似锦,枝上有黄鹂。

我欲穿花寻路,直入花深深处。

清气展虹霓。

西子湖畔的怡人景致令我唏嘘不已,我写道:叹美景

青山翠黛水含烟,身临其境画中仙。满眼美景道不得,墨客题诗在楹联。

周末回家看望父母,看到父母侍弄的生机盎然的菜园,又来了兴致:

秋圃歌

秋意渐浓菜圃香,果蔬黄绿醉心房。

丝瓜长长挂满秧,辣椒朝天意轩昂。

韭菜清香四溢扬,绿萝青青爬上墙。

番瓜弯弯叶下藏,主人殷勤喜气扬!

每当我们姊妹4个回家,我的母亲会高兴的像个孩子,手脚麻利的为我们采摘青菜,谁爱吃豆角,谁爱吃茄子,谁爱吃麻汁拌黄瓜,谁爱吃牛肉丸子……77岁的母亲记得清清楚楚。所以,每次我们都把母亲清炒的菜,吃得光光盘。在我,爱吃青菜是真的,更重要的是,我想让母亲高兴,也许,普天下的母亲都同理,儿女的喜欢,就是她们的喜欢。对母亲来说,就是满足,就是安慰,甚至是无与伦比的幸福。看看喜眉喜眼的母亲,看看精神矍铄的父亲,再看看绿绿的柿树上,有青青的小灯笼在摇曳,还有满架的扁豆花,在清凉的秋风中,满满地开着,生命不息。我提笔写了几句:

踏莎行

秋入农院,物情潇洒。

百般景物堪图画。

葱茏千叶碧云边,

红花万点幽树下。

已喜丰年,更怜儿孙。

一轮明月林梢挂。

载酒还家天伦乐,

忘形共说桑麻话。

人生自有诗意在,腹有诗书气自华。书香为伴,诗韵悠悠,诗词曲赋的陪伴才是——最长情的告白。

孙洪霞, 中学教师,教育硕士,德州市作协会员, 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多篇诗词散文发表在《作家平台》《文学前线》《一线作家》《小楼夜听》等网络平台。最近陆续在《德州日报》《廊坊日报》《廊坊都市报》《牛城晚报》《德州晚报》等党报晚报发表小文多篇。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笔描写,以淡雅之情抒怀。2020,标新立异,执笔耕耘在杏坛。为自己热爱的写作事业,付出最珍贵的精气神。新的一年里,我很乐意,自己身上仍有光明,有温暖,有热情。抒写出能感动自己,也能照亮他人的清丽文字。

本文内容由壹点号作者发布,不代表齐鲁壹点立场。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

诵经典古诗 享书香诗韵

视频加载中...

诵经典古诗 享书香诗韵

满江红·写怀

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个人简介:

大家好,我是来自渭南高新小学四年级(7)班的李子睿,勤奋好学、活泼热情,是老师班级工作的小助手,是同学心中是羡慕的好榜样。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等荣誉称号。我喜爱古诗文,喜爱朗诵,

通过诵读古诗文,积淀丰富的人文素养,感受中华五千年经典之美,让生活诗意盎然。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