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更新日期:2025-07-02 20:48
写作核心提示:
标题:高级钳工自我鉴定作文注意事项
正文:
在撰写高级钳工自我鉴定作文时,以下事项需要特别注意,以确保作文内容充实、结构合理、表达准确:
1. "明确鉴定目的": - 首先,要明确自我鉴定的目的,是为了总结自己的工作成果、提升自我认知,还是为了职业发展或晋升考核。明确目的有助于调整作文的侧重点。
2. "实事求是": - 在描述自己的工作经历和能力时,要实事求是,既不夸大其词,也不隐瞒自己的不足。真实反映自己的工作表现是自我鉴定作文的基本要求。
3. "结构清晰": - 作文应具备良好的结构,一般包括开头、正文和结尾。 - 开头部分简要介绍自己的基本情况,如姓名、工种、工作年限等。 - 正文部分详细阐述自己的工作经历、技能水平、工作成果、团队合作能力等。 - 结尾部分总结自己的收获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或未来规划。
4. "重点突出": - 在作文中,要突出自己在工作中取得的显著成绩和独特贡献,特别是与高级钳工岗位相关的技能和经验。 - 可以通过具体事例和数据来支撑自己的观点,使内容更具说服力。
5. "语言规范": - 使用规范的书面语言,避免口语化表达。注意语法和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 - 避免使用
宋卫东正在给徒弟们讲解工具的使用方法。
前言:4月23日,2019年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全国五一劳动奖和全国工人先锋号表彰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92个集体和695名个人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奖章,797个集体获全国工人先锋号。在五一劳动节来临之际,西部网、陕西记者采访了陕西省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听他们讲诉“我奋斗·我幸福”的故事。
西部网讯(记者 凌旎)在徒弟们眼中,宋卫东是个安于钻研的人。身为设备的使用者、制作者,33年的钳工生涯中,陕西化建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第三公司钳工组长、钳工高级技师宋卫东成天和各类化工机械的“疑难杂症”打交道,屡次破解施工难题、优化机械漏洞造福职工。经过千百次锤炼,经过一次又一次技术创新,他练就了一身绝活,而且带出了一支能打硬仗、技术精湛的创新团队。工友说,“有他在,就觉得踏实”。
“杠上”抽芯机 小改动解决大麻烦
在作业中,由于换热器的芯四周有油泥,过去的抽芯机经常在20米高空抽到一半就卡住了,给工人造成了很多麻烦。2012年,宋卫东发明了“新型换热器抽芯机”,他创造性地将原有抽芯机钢丝传动设计为链条传动,同时配套设计了漏电保护、前后抽芯小车限位器等安全保护装置,结构紧凑,效率是原有抽芯机的两倍。
他的这项发明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截至目前已累计检修换热器3000余台,节约施工成本约400余万元。
2016年,宋卫东牵头研制了“新型上托式换热器抽芯机”,再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这项发明能够调整上托抽芯机机身宽度,适应不同宽窄的作业场地和不同直径换热器抽芯。同时,创新设计了全机械方式夹持系统代替原有液压夹持系统,提高了施工稳定性,降低了保养费用。
虽然已经是技术带头人,宋卫东依旧活跃在设备安装、维修的一线。
研发4人共用呼吸器 大大提升施工效率
炼化装置在检修、维护中,常会遇到容器内部空间作业受限,空气流通不畅有可能致使操作人员呼吸不畅。而目前市场大多数呼吸机为肩跨式,不仅体积大不易携带,持续使用时长也十分有限。
宋卫东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不久后,他发明了正压式呼吸机。这种呼吸机采用变频螺杆压缩机作为空气来源,从1小时换一次气瓶改进到不限时间。之前的呼吸机只能供1人施工使用,宋卫东发明的新呼吸机可以同时满足4人使用,且管路上的空气减压器可根据用量调整空气呼吸机压力大小,呼吸空气面罩上的安全阀确保使用人员安全。
宋卫东科研团队的创新成果还有很多。他们先后研发出了石化设备拆除风炮动力空压站、往复式压缩机气阀快速拆装装置、改进的法兰分离器、小型焊接阀门试压台、管材/型材现场运输车等。这些设施的研制发明,提高了劳动效率,减轻了劳动强度,节约了费用,降低了能耗,同时为一线施工人员安全、高效施工提供了有效的保证。
以身作则好榜样 钳工技术水平普遍提高
宋卫东是陕西化建设备专业第一带头人,很多人慕名拜他为师。他最大的徒弟李犇2006年就跟他学习,现在也已经是师傅了,手下带着十几个工人。“宋师傅很严厉,从跟他的第一天起,他就严格按照硬性标准要求我们,细心、严谨是他常挂在嘴边的话。虽然我也当钳工13年,但是和师傅还有很大差距,从师傅身上我学会了‘钻研’二字。”
宋卫东先后荣获陕西省技术状元、陕西省十大杰出工人、全国化工行业“高技能专家”,全国石化行业优秀工匠、陕西省劳动模范、延长集团“能工巧匠”、陕西省“三秦工匠”以及全国“技术能手”。延长石油集团专门设立了“宋卫东创新工作室”,发挥宋卫东的辐射带动作用。
在宋卫东的带动下,陕西化建公司钳工学技术的积极性高涨,技术水平得到普遍提高。2015年,他的3名徒弟代表延长集团参加第七届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职业技能竞赛(钳工组),在66名参赛选手中获得个人第8、25、26名和团体二等奖的好成绩。其中因宋卫东发明的“动设备联轴器快速对中顶丝”在单项泵找正对中采用而取得比赛单项最高分。
宋卫东认为,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取得更大的进步;只有坚持创新,才能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曾经沉迷网络游戏的落榜少年,如今成为能打磨出微米级精度的全国技术能手——
“钳工手”逆袭记
握住崔帅的手,手掌粗粝、骨节粗大,很难让人与他29岁的年龄联系起来。
“手指已经伸不直了,典型的一双钳工手。”近日,在山西航天清华装备有限责任公司五分厂,509钳工组组长崔帅笑着向《工人日报》记者介绍自己的手。
了解崔帅,就从他这双可以感知微米级精度误差的手开始。
崔帅正在聚精会神地工作。受访者供图
3个月前,在“三晋工匠”年度人物发布晚会上,崔帅将一张A4纸铺在气球上,启动电钻,俯身小心翼翼地操作,片刻过后,纸面打出一个小孔,而气球纹丝不动。
崔帅还有一项手上绝活,在生鸡蛋蛋壳上打孔,蛋膜不破,蛋清不溢。
“好钳工干的都是用机器无法加工、必须靠手工完成的精细活。”崔帅说,苦练纸张钻孔、鸡蛋打孔,就是为了锻炼双手对精度的把控能力,应对复杂条件下的生产任务。也正因为如此,年纪轻轻的崔帅已是获得“全国技术能手”称号的高级技师。
从倍感迷茫到相信技能
年少时,崔帅贪玩、爱打游戏,导致中考7门功课的总成绩还不到200分。
初中毕业,该何去何从?奔着学一门手艺的想法,崔帅来到一家民办技校就读。
头两年,理论课居多。彼时的崔帅只觉得学习枯燥乏味,“找不到方向,对未来倍感迷茫。”
一次展示活动上,亲眼见到的技能绝活让崔帅深受触动。“有位钳工老师傅,看了一眼钥匙就能记住牙型,用一把锉刀很快就‘复制’出了一把钥匙,并且顺利打开了锁。”那一刻,崔帅真的服气了,在现场使劲儿地鼓掌。
2013年,崔帅就读的技校由民办转为公办,他还享受了技校生免学费补助政策。国家持续加大对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力度,让崔帅意识到,广大技术工人的职业发展前景更加广阔。他开始觉得,“学好技术,当工人也挺好”。
崔帅动手能力很强,当他开始全然把心思放在一方操作台上,进步飞快。技能的精进也不断激励他“通过技能改变人生命运”。
技校毕业后,崔帅进入山西航天清华装备有限责任公司工作。“每当在视频中看到公司研制生产的发射台成功发射火箭升空,胸中就涌动着一股澎湃激情。”崔帅更加刻苦地练习技能,期待能早日亲身参与这项伟大的事业。
探路首品加工
2018年盛夏,崔帅在闷热的工房里参加技能集训。两个多月里,集训队里年龄最小的他“练得最苦”。高强度的训练让他的手指僵直,简单热敷后他就继续练习,深夜还要复习理论知识,一天只睡四五个小时。
时光没有辜负努力的人。在当年举行的第六届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上,崔帅获得了钳工组个人第三名的好成绩。
大赛一战成名,崔帅越干越有劲头,第二年便肩挑大梁,先后担任副班组长、班组长,带领团队承担国家重点型号产品的总装总成任务。
一次,某产品关键结构件需要在两天内完成加工装配,关键时刻却发现,传感器接收不到信号,调试工作无法进行。
重任再一次落在了崔帅肩上。“在一个长度10多米、直径两米多的圆柱形筒体里,打一个30毫米的台阶孔,传统的精密机械根本无法使用,只能靠手工操作来加工。”手工钻孔一旦失败,传感器螺纹孔受损,损失难以估量,崔帅心里并无十足把握。
经过连夜攻关讨论,他靠手工刃磨出了一种新型组合钻孔装置,成功解决了加工难题,最终确保产品按时交付。
直面挑战,取得突破,已是崔帅的工作常态。参加工作以来,他攻克46项工艺难题,发表论文20余篇,申报实用新型专利3项,累计创效2000多万元。
在崔帅带领下,509班也成了响当当的“首品加工班”,先后完成100多个品种的国家重点科研型号和航天产品试生产任务。
带领班组向“新”而行
“航天人常说,100-1=0,也就是说,做得再好,只要有一个环节不合格,就要重头再来。所以我们必须将工作做到极致。”大型有色金属筒体研制和试验生产任务,涉及十几个工种,有上百道工序、上万个零部件,作为班组带头人,崔帅不敢有丝毫懈怠。
“一个型号产品的加工耗时长达3个月。”回忆起这场“持久战”,崔帅表示,从加载、对接,到弥缝、气密验证等装配环节,他都亲自把控,每完成一道工序,他就会签出一张合格证。“前前后后,总共签出了近200张合格证”,装配任务的复杂程度可想而知。
长期在生产一线历练,崔帅拥有了一项特殊技能——他能将多张2米长的图纸在脑海中进行立体成像,快速完成从二维平面角度到三维空间弧度的转换和计算,以便合理安排工序、调配人力。
有时,为抢抓生产节点,509班需要三班倒实现24小时生产。崔帅虽然年龄不大,但抓起生产管理却井井有条。
崔帅有着自己的“管理秘籍”。比如,上密封条时必须压紧,不允许有间隙、破损等情况出现,他就安排责任心更强的工人去干;筒体上涨圈时,不仅需要体力,更需要拿捏力度与技巧,他就让年轻人尝试操作,老师傅在一旁指导。
“目前,公司正在推动改革,我们班组想要由原先的成本中心变为利润中心,还需要创新生产方式,重新梳理工序流程。”近段时间,崔帅一直在查阅新质生产力方面的资料。
他的手再次在键盘上飞舞,这一次,他要向“新”而行,为班组降本增效探出新路……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