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闽游日记》小技巧请记住这五点。(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7-06 09:48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闽游日记的作文,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事项:
1. 标题选择:标题要简洁明了,能够概括文章的主题,吸引读者的兴趣。例如:“福建之旅:寻味古韵,畅游山水”。
2. 内容安排:日记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a. 行程安排:简要介绍旅行的时间、地点、交通方式等。
b. 观光景点:详细描述游览的景点,包括景点的历史背景、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等。
c. 食住体验:分享当地的特色美食、住宿环境等。
d. 人物交流:记录与当地居民、导游、朋友等的交流,展现闽地风土人情。
e. 感想体会:总结旅行过程中的心得体会,表达对福建的喜爱之情。
3. 语言表达:
a. 文字流畅:用词准确、句子通顺,避免出现语法错误。
b. 情感真挚:用细腻的笔触描绘所见所闻,表达自己的情感。
c. 修辞手法:适当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具生动性。
4. 结构布局:
a. 开头:简短介绍旅行背景,引起读者的兴趣。
b. 主体:按照行程安排、观光景点、食住体验、人物交流等顺序展开叙述。
c. 结尾:总结旅行收获,表达对福建的喜爱
我是山东人,来了一趟福建福州旅游,谈谈我对福州的感受
我是山东菏泽人,上个月带着老公孩子去了趟福州。说实话,之前对福州没啥概念,就知道它是福建省会,离我们山东挺远的。这次去纯属意外,本来打算去厦门的,结果机票太贵了,看福州便宜不少,就改道福州了。
去之前我就好奇,福州人为啥那么爱喝茶?还有就是听说福州的榕树特别多,到底多到什么程度?福州话是不是真的那么难懂?反正带着一堆疑问就去了。
先说说茉莉花茶这事儿。我们山东人喝茶比较粗糙,就是大茶缸子泡绿茶完事。到了福州才知道,人家喝茶那叫一个讲究。随便进一家茶馆,老板都能给你摆一桌子茶具,什么盖碗、公道杯的,看得我眼花。最绝的是茉莉花茶,我之前一直以为茉莉花茶就是茶叶里放几朵花,到了福州才知道人家是用茉莉花一遍遍熏出来的,怪不得那么香。
在三坊七巷碰到一个老爷爷,他跟我说福州人一天不喝茶浑身不自在。我问他为啥,他说这是从小养成的习惯,就跟我们山东人吃馒头一样,不吃就觉得少点啥。这么一说我倒是理解了。
说到三坊七巷,这地方真的挺有意思。就是一片老房子,但保存得特别好。我带孩子逛的时候,他一直问我为啥房子都是白墙黑瓦,我也说不上来,后来听导游说这是闽南建筑的特色。最让我惊讶的是,这里出过好多名人,林则徐、严复、林徽因他们家都在这。我们在林则徐纪念馆待了挺久,孩子对那些老物件特别感兴趣。
榕树这事儿也挺神奇的。福州真的到处都是榕树,大的那种,树冠能遮住整条街。最夸张的是在西湖公园看到一棵,树上垂下来的气根都长成新树了,远看就像一片小树林,其实就一棵树。我们山东也有大树,但这种一棵树长成一片林子的,真没见过。当地人跟我说,夏天在榕树下乘凉特别舒服,比空调还管用。
吃的方面,福州让我印象最深的是鱼丸。我们菏泽也有鱼丸,但人家福州的鱼丸里面有肉馅!第一次吃的时候差点被惊到了,咬开鱼丸,里面居然藏着肉,而且鱼丸本身一点鱼腥味都没有,特别Q弹。后来专门找了家老店问老板,他说这鱼要打很久才行,还得用新鲜的海鱼。我寻思着回家也试试,结果发现根本做不出那个味儿。
还有个叫肉燕的小吃,看着像馄饨,但皮是肉做的!对,你没听错,皮也是肉。老板说是猪肉打成泥再擀成皮,我吃了好几碗,确实香。就是价格有点小贵,一碗要二十多块。
福州话是真听不懂。在酒店碰到两个本地人聊天,我愣是一个字没听明白,感觉跟听外语似的。后来打车,司机知道我是外地的就说普通话了,但他接电话的时候说福州话,那语速...反正我是彻底放弃了。
去了趟鼓山,爬山爬得我腿都软了。山不算特别高,但台阶特别多,我数了数,光是到半山腰就得爬一千多级台阶。不过山上的风景确实不错,能看到整个福州城。最有意思的是山上有好多摩崖石刻,有些字我都不认识,看着挺有历史感的。
福州人给我的感觉就是不急不慢的,特别悠闲。早上在酒店附近转悠,看到好多老人在公园打太极、下棋,年轻人也不着急忙慌的,走路都慢悠悠的。这跟我们山东人风风火火的性格完全不一样。
有几个事儿我到现在还没整明白:
1. 为啥福州的佛跳墙那么贵?一小盅就要好几百,里面到底放了啥?
2. 福州人是不是特别迷信?我看好多店门口都摆着土地公。
3. 为啥福州的天气这么怪?明明是5月份,一会儿出太阳热死,一会儿又下雨。
还有就是福州人是不是都特别有钱?我看街上豪车挺多的,房价也不便宜。是不是因为靠海做生意的多?
总的来说,福州这地方挺适合慢慢逛的,不像有些旅游城市那么商业化。就是离我们山东太远了,坐飞机都要两个多小时。下次如果有机会,我想秋天再去一次,听说那时候桂花开了,整个城市都是香的。
对了,有去过福州的朋友吗?能不能告诉我佛跳墙到底值不值得吃?还有福州除了市区,周边有啥好玩的地方吗?我这次时间太赶,好多地方都没去成。
大鱼海棠之梦幻建筑,福建土楼之行
福建土楼古籍文化旅游攻略
一、古籍中的土楼记载
(一)地方志中的防御堡垒
- 明万历《漳州府志》:"漳州土堡旧时尚少,嘉靖四十等年以来,各处盗贼生发,民间团筑土围、土楼日众,沿海地方尤多",明确记载土楼兴起于明代抗倭时期
- 清康熙《诏安县志》:"自嘉靖辛酉以来,盗贼生发,民自为筑,在在有之",印证土楼的军事防御功能
- 清道光《问俗录》:"二都无城,广筑围楼。墙高数仞,直上数层,四面留空,可以望远。合族比栉而居,由一门出入",详细描述诏安土楼的聚居形态
(二)族谱与碑刻中的建造史
- 《秀篆游氏家谱》:记载清康熙乙酉年(1705年)游先根"营地基并后龙山,扦建虎坑楼",历时十五年建成,其妻李六娘"日绩夜纺,助建虎坑楼"
- 华安二宜楼《重修碑记》:"蒋士熊公于乾隆五年(1740年)肇建,历三十年乃成",记载这座"土楼之王"由蒋氏家族祖孙三代接力建造
- 承启楼《江氏族谱》:"江集成公崇祯元年(1628年)奠基,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竣工",四代人历时81年建成四环圆楼
(三)文人笔下的土楼图景
- 明·黄文豪《咏土楼》(1556年):"倚山为城,斩木为兵,接空楼阁兮跨层层",为现存最早提及"土楼"的文献,描述其抗倭功能
- 清·《漳州府志》收录诗:"圆楼巍然,如城如堡,一炬可守,千家安堵",赞美土楼的防御价值
- 徐霞客《闽游日记》:虽未直接记载土楼,但描述闽西南"连山筑堡"的地理环境,印证土楼产生的历史背景
二、核心文化景点
(一)永定承启楼——土楼之王
永定承启楼
四环同心圆结构,直径73米,400余间房,《江氏族谱》记载"高四层,楼四圈,上上下下四百间",1986年入选中国民居邮票
- 古籍渊源:建于明崇祯至清康熙年间,江氏家族四代人历时81年建成,《永定县志》称其"天助楼"
- 推荐指数:★★★★★
- 门票价格:50元(含高北土楼群)
- 开放时间:7:00-19:00
- 建筑特色: 按《易经》八卦布局,外环分8个卦区,每卦设一道拱门 中心祖堂悬挂"二十四孝图"围屏,木雕郭子仪拜寿图栩栩如生 阴阳双井水质迥异,东井清澈西井浑浊,印证"风水互补"理念
- 交通方式:永定汽车站乘"金丰线"至高头乡
- 文化体验:每周六上午有客家山歌表演,可体验夯土技艺
(二)华安二宜楼——壁画博物馆
华安二宜楼
楼内保存593平方米清代壁画,含罕见西洋美女画像及1930年《纽约时报》糊墙报纸,体现清末中西文化交融
- 古籍渊源:清乾隆五年(1740年)蒋士熊始建,《重修二宜楼碑记》载其"宜丁宜财"的建造理念
- 推荐指数:★★★★☆
- 门票价格:70元
- 开放时间:8:30-17:30
- 建筑特色: 直径73.4米的双环圆楼,单元式与通廊式结合的典范 163副楹联中"斯堂讵为游观祈计敦书开耳目"体现耕读传家思想 隐通廊设计与56个射击窗构成严密防御体系
- 交通方式:华安县城乘仙都镇方向班车
- 必看亮点:四楼"楼中楼"结构的祖堂,木雕"九狮图"堪称一绝
(三)南靖田螺坑——四菜一汤
五座土楼按"四圆一方"布局
五座土楼按"四圆一方"布局,俯瞰如餐桌上的四菜一汤,2025年新增灯光秀,18:30-21:00亮灯
- 古籍渊源:清乾隆年间《张廖氏族谱》记载"在田楼"建造,取《周易》"见龙在田"之意
- 推荐指数:★★★★★
- 门票价格:90元(含云水谣联票)
- 开放时间:全天(夜游最佳18:00-20:00)
- 建筑特色: 步云楼(圆)、振昌楼(圆)、瑞云楼(圆)、和昌楼(圆)、文昌楼(方)构成北斗七星布局 裕昌楼(东倒西歪楼)三层木柱倾斜15度仍屹立700年 塔下村德远堂前23支石龙旗杆,象征科举功名
- 交通方式:南靖站乘景区直通车(30分钟)
- 摄影贴士:上观景台拍全景,下观景台拍"小布达拉宫"视角
(四)南靖和贵楼——沼泽浮城
楼内两口阴阳井相距仅10米,水质却一清一浊,《黄氏族谱》记载其"以松木为基,浮于沼上"的建造奇迹
建在3000平方米沼泽地上的方形土楼,楼内两口井相距10米,一清一浊,《黄氏族谱》称为"阴阳太极井"
- 古籍渊源:清雍正十年(1732年)黄氏家族建造,《平和县志》载其"以松木为基,浮于沼上"
- 推荐指数:★★★☆☆
- 门票价格:含云水谣联票
- 建筑奇迹: 高5层21.5米,为最高方形土楼,历经200多次地震仍完好 沼泽地插竹测地基的传统工艺,入选国家级非遗
- 特色体验:楼内"世界上最大的象棋盘"(180平方米)
三、古籍主题行程规划
第一天:土楼之王探秘
- 上午:
抵达永定高北土楼群,参观承启楼,重点解读大门楹联"承前祖德勤和俭,启后孙谋读与耕",观看《江氏族谱》中记载的建楼历程展 - 中午:
在承启楼旁"江家小院"品尝客家宴,推荐菜:盐焗鸡、酿豆腐(《永定县志》记载的传统食谱) - 下午:
游览世泽楼(方楼)、五云楼(最古老圆楼),对比方圆建筑差异,解读《易经》"天圆地方"理念 - 晚上:
夜宿承启楼内民宿,体验土楼星空摄影,聆听楼主讲述"姑嫂夸楼"的民间故事
第二天:闽南土楼文化线
- 上午:
前往华安大地土楼群,参观二宜楼,重点观赏清代壁画中的《二十四孝图》和西洋风情彩绘,解读《重修二宜楼碑记》 - 中午:
在仙都镇品尝"土楼三宝":土猪肉汤、苦菜小肠、糯米酒 - 下午:
参观南阳楼(圆)和东阳楼(方),对比蒋氏家族不同时期的建筑风格演变 - 晚上:
返回南靖,夜游塔下村,观赏德远堂石龙旗杆夜景,参与客家篝火晚会
第三天:南靖土楼精华线
- 上午:
登田螺坑观景台拍摄"四菜一汤"全景,参观裕昌楼,探究"东倒西歪"木柱的力学奇迹 - 中午:
在田螺坑餐厅品尝"土楼宴",必点:茶香排骨、笋干扣肉 - 下午:
游览云水谣古镇,漫步千年古栈道,参观怀远楼,在"斯是室"学堂感受《简氏族谱》记载的"课儿孙"传统 - 傍晚:
从南靖站乘高铁返程
四、古籍文化延伸体验
(一)族谱文化研读
- 体验地点:永定客家家训馆(庆成楼内)
- 内容:解读32个姓氏的祖训家规,重点研读《江氏族谱》《简氏族谱》中的土楼建造记载
- 开放时间:9:00-17:00(免费)
(二)古法制土楼模型
- 体验地点:河坑土楼群"夯土实验室"
- 内容:使用糯米浆、黄土、石灰按清代配方制作微缩土楼模型,可带走作纪念
- 费用:50元/人(含材料)
(三)客家山歌传承
- 体验地点:承启楼前广场
- 内容:每周六上午10点,客家老人教授《风吹竹叶》等传统山歌,歌词源自清代《客家竹枝词》
- 参与方式:提前1天在景区服务中心预约
五、实用信息
(一)交通指南
- 外部交通:
高铁:福州/厦门→漳州站/龙岩站(约1.5小时),转乘景区直通车
自驾:厦门→南靖土楼(2小时),福州→永定土楼(4小时) - 内部交通:
景区接驳车:南靖站→田螺坑(30分钟,15元)
包车:土楼环线一日游400-500元/车(可坐4人)
(二)住宿推荐
- 文化体验型:
承启楼江家小院(99元/晚):1932年夯土房改造,含磨豆浆体验
塔下村青普文化行馆(880元/晚):百年围屋改造,含客家打糍粑课程 - 景观度假型:
田螺坑三姐妹客栈(280元/晚):位于文昌楼内,推窗见"四菜一汤"
云水谣古榕客栈(320元/晚):百年榕树下,提供汉服租赁
(三)注意事项
- 古籍保护:土楼内楹联、壁画禁止触摸,振成楼八卦图区域禁止使用闪光灯
- 摄影提示:田螺坑上观景台早6:30-7:30拍晨雾最佳,需带三脚架
- 文化禁忌:进入祖堂需脱帽,楼内禁止喧哗,用餐时长辈未动筷晚辈不得先吃
- 最佳季节:3-5月(油菜花)、9-11月(秋高气爽),避开6-8月台风季
六、古籍文献推荐
- 必读文献:
《漳州府志·土楼》(明万历版)、《永定县志·建筑志》(清同治版)
《二宜楼碑记》(清乾隆)、《闽游日记》(徐霞客) - 延伸阅读:
《福建土楼建筑》(黄汉民)、《客家土楼与宗族文化》(林嘉书)
《土楼楹联赏析》(张胜友)
本攻略深度融合古籍记载与实地探访,通过"建筑-文献-民俗"三维视角,带您全面领略福建土楼的文化魅力。建议游览时间3天,适合历史文化爱好者、建筑研究者及摄影发烧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