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格策美文网

推荐《军人使命担当心得体会》相关写作范文范例(精选5篇)

更新日期:2025-07-06 19:48

推荐《军人使命担当心得体会》相关写作范文范例(精选5篇)"/

写作核心提示:

写一篇关于军人使命担当心得体会的作文,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确定主题:明确作文的主题,即围绕军人使命担当这一核心,展开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2. 结构清晰:作文应具备良好的结构,通常包括引言、主体和结尾三个部分。引言部分简要介绍军人使命担当的背景和意义;主体部分结合自身经历或感悟,阐述对军人使命担当的理解和体会;结尾部分总结全文,呼应主题。
3. 内容充实:在作文中,要充分展现军人使命担当的内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a. 军人的职责和使命:阐述军人作为国家安全的守护者,肩负着保卫祖国、维护人民利益的神圣使命。
b. 军人的担当精神:结合具体事例,展现军人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
c. 军人的纪律观念:强调军人严守纪律、服从命令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实际工作中践行纪律观念。
d. 军人的成长历程:分享自己在军旅生涯中的成长经历,体现军人使命担当在个人成长中的作用。
4. 语言表达:作文语言应简洁、流畅,富有感染力。注意以下几点:
a. 使用规范的书面语言,避免口语化表达。
b. 运用修辞手法,如比喻、排比等,使文章更具文采。
c. 适当引用名言警句,提升

致敬最可爱的人:军人的使命与担当

致敬最可爱的人:军人的使命与担当

一、对军人的误解剖析

“军人是什么?有什么了不起?为何要优待?”这类疑问的产生,主要源于部分人对军人职业缺乏深入了解。在和平年代,人们生活安逸,很少直接接触到军人执行任务的场景,对军人的认知仅停留在表面,难以体会到他们所肩负的重大责任和面临的巨大风险。同时,一些人过于关注个人利益,以功利的眼光看待军人的付出,无法理解军人无私奉献的精神。

这类疑问也反映出当下社会存在的一些不良现象。部分人价值观扭曲,缺乏对英雄的敬畏和对奉献精神的崇尚,只看重物质享受和个人得失。此外,信息传播的碎片化和娱乐化,也使得一些人对军人形象的认知产生偏差。我们应该加强国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让更多人了解军人的使命与担当,消除对军人的误解。

二、军人的职责与使命

1.危难时刻的冲锋者

当国家遭遇水灾、地震等自然灾害,军人总是第一时间冲锋在前。洪水肆虐时,他们不顾个人安危,跳入湍急的水流中,用血肉之躯筑起一道道人墙,阻挡洪水的侵袭;他们争分夺秒地转移受灾群众,将老人、孩子背在肩上,趟过齐腰深的积水,送往安全地带。地震发生后,他们迅速挺进灾区,冒着余震的危险,用双手扒开废墟,寻找被困的生命。在火灾现场,他们逆火而行,冲进熊熊烈火中,扑救大火,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无论是狂风暴雨,还是冰天雪地,军人始终坚守在抢险救灾的第一线,用行动诠释着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

2.战争中的无畏勇士

战争是残酷的,每一场战斗都充满了生死考验。而军人,就是在这残酷的战场上一往无前的勇士。他们怀揣着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毅然投身于战火之中。在枪林弹雨中,他们毫不退缩,奋勇向前,用自己的生命捍卫着国家的尊严和领土完整。每一次冲锋,都可能面临着死亡的威胁;每一次战斗,都可能留下伤残的印记。但他们从未有过丝毫的畏惧和动摇,始终保持着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斗志。他们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身后是祖国和人民,为了国家的利益和人民的幸福,他们愿意付出一切代价。他们是真正的英雄,是国家和人民的守护神。

三、军人形象的现实写照

1.贵州榕江抗洪实例

今年,贵州榕江遭遇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城市瞬间被洪水淹没,街道变成了湍急的河流,许多房屋被冲垮,大量群众被困。在这危急时刻,中国军人迅速赶到现场,投入到紧张的抢险救灾工作中。

他们穿着湿透的军装,在泥泞中艰难前行。有的军人用肩膀扛起沉重的沙袋,一趟又一趟地加固堤坝;有的军人划着冲锋舟,在洪水中穿梭,营救被困群众。他们的脸上满是汗水和泥水,疲惫写在每一个人的脸上,但眼神中却透露出坚定和执着。一位年轻的战士,在连续救援了十几个小时后,累得瘫坐在地上,但当听到还有群众被困的消息时,又立刻起身投入到救援中。

正是这些军人,用他们的身躯守护着一方平安,让受灾群众感受到了希望和温暖。他们是真正的英雄,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军人的使命与担当。

四、军人的崇高地位与价值

1.可敬的群体

军人之所以值得尊敬,在于他们无私地将青春和热血奉献给了祖国和人民。他们把最美好的年华献给了部队,在训练场上摸爬滚打,在边疆哨所站岗放哨,在危险时刻挺身而出。他们远离家乡和亲人,忍受着孤独和寂寞,为了国家的安宁和人民的幸福默默付出。他们的奉献是无条件的,不图任何回报,只为了履行自己的使命和责任。

社会应该给予军人应有的尊重和优待。我们要铭记他们的付出,珍惜他们用生命换来的和平与稳定。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关心军人及其家属,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同时,我们也要学习军人的奉献精神,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工作,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2.伟大的象征

军人的伟大之处体现在他们强烈的使命担当上。他们时刻牢记自己的职责,无论面对何种困难和危险,都毫不退缩,勇往直前。在国家需要的时候,他们毫不犹豫地奔赴战场,为了国家的利益和荣誉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他们的担当不仅是对国家和人民的承诺,更是对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弘扬。

军人精神对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它激励着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培养人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军人的坚韧不拔、团结协作和无私奉献精神,成为社会的宝贵财富,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3.新一代最可爱的人

说军人是新一代最可爱的人,是因为他们在各个方面都展现出了令人敬佩的品质。从贵州榕江抗洪的实例中可以看到,他们在危难时刻不顾个人安危,全力营救受灾群众,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对人民的深情厚爱。在战争中,他们英勇无畏,为了国家的尊严和领土完整,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军人形象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在当今社会,他们代表着正义、勇敢和担当,是社会正能量的传播者。他们的事迹激励着广大青年树立远大理想,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他们是新时代的楷模,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列兵授衔,谈谈新训收获

来源:解放军报·中国军号

列兵授衔,谈谈新训收获

授衔仪式上,新兵们互相佩戴军衔。梁如安摄

新兵参加军体运动会喜获冠军。梁如安摄

“现授予以下同志列兵军衔……”近日,第72集团军某新兵团组织新兵授衔仪式,新兵们完成从地方青年向合格军人的转变。他们肩上增添的不只是“一道拐”,还有身为军人应当扛起的光荣使命。当军旅人生掀开新的一页,他们期待以热血为墨、以信念为笔,书写属于自己的青春篇章。这里,推荐4名新兵的新训感悟,从4个关键词中品读他们的成长故事。

(刘华山、童祖静推荐)

关键词①:好作风

令行禁止走稳“第一步”

■新兵 彭永生

“嘟嘟嘟……”紧急集合哨声突然响起,我条件反射般翻身下床,手指熟练地穿梭在背包绳间,打好背囊和战友们冲下楼,快速整队。

这一幕,与3个月前的我形成强烈反差。从那时状况百出的手忙脚乱,到如今一令一动的整齐划一,这些蜕变已经融入我的一言一行,在令行禁止中尽显军人雷厉风行的作风养成。

还记得入营后第一次紧急集合,慌乱中我没来得及系好鞋带,和几名新战友跌跌撞撞冲下楼。班长盯着我狼狈的样子,大声问道:“战场上,敌人会等你系鞋带吗?”这句话如同一记重锤,敲醒了我对军人作风的懵懂认知。

那段日子,我经历了前所未有的考验——射击瞄准时掌心的汗浸湿枪托,战术训练中手肘和膝盖磨破了皮……日复一日的训练中,曾经的“面包被”在我手中变得棱角分明,“令行禁止”4个字渐渐内化于心。

今年新兵入营,恰逢新条令正式施行。干部骨干用新条令规正我们的“兵之初”,让我们尽快熟悉内务建设、纪律维护、队列生活等各类要求。过去喜欢赖床的我,如今听到起床号迅速起身;曾经丢三落四的习惯,也被物品摆放“三点一线”的严谨作风取代。我明白,好作风不仅是队列里的整齐划一,更是对训练工作中每一个细节的精益求精。我期待在军营“大熔炉”里百炼成钢,以更高标准培塑顽强作风、锤炼过硬本领。

关键词②:好身体

用意志扛起成长“重量”

■新兵 尹齐尧

最近,身边不少战友都在秀减重成果。和他们一样,经过新训的磨炼,我也像“变了个人”。不同的是,天生身材消瘦的我,通过“增肌”练就了一副好身板。

入伍前,身高一米八的我,体重只有60公斤。“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父亲常挂在嘴边的这句话,我来到军营后有了切身体会。新兵连第一次摸底考核,我的3公里跑和单杠成绩都垫底。看着班长的黑脸,我意识到摆在面前只有一条路:增肌。

“增肌”说起来好像很容易,但并不是加饭量增体重那样简单,注重的是肌肉力量和耐力的同步提升。为了实现目标,我在加强营养补充的同时坚持加训加练,晚上熄灯后向班长申请加练半小时,饭前小练兵提前10分钟去练吊杠,手上的茧子长了一层又磨掉一层。

渐渐地,我的身体壮实起来,随之而来的是训练成绩的提升,不仅单杠和3公里跑达到良好水平,仰卧卷腹更是突破100个。

“当身体撑不住的时候,意志会带你突围。”新训期间,这句话一直激励着我。新训结束前的一次小竞赛中,我以仰卧起坐145个的成绩登顶新兵连“龙虎榜”。

下连之前,我的体重定格在68公斤。虽然“增肌”过程很难,但在一次次挑战自我、突破极限中练就好身板,让我更有信心走好军旅路。

关键词③:好战友

那双大手温暖“兵之初”

■新兵 宋星洁

刚入军营时,熄灯后我躺在床上久久不能入眠。虽然身边战友都很友善,但我性格比较内向,不善表达,总感觉没有融入“大家庭”。

战术训练场上,班长趴在铁丝网下,给我们讲解动作要领。“星洁,你再来试试。”我把钢盔扶正,扑下身子,忍着手肘与碎石摩擦的疼痛,努力向前爬。

“成绩有进步,但发的护具怎么不戴?你看看,都磨破皮了。”班长卷起我的袖子,发现胳膊划开了几道口子。训练结束,他找来医药箱,动作轻缓地给我的伤口止血。

新训结业考核,长距离徒步行军中穿插进行10余个课目。“星洁,我看好你,相信自己!”我想起班长前一晚的叮嘱,每一个课目都拼尽全力。

天空下起绵绵细雨,让最后一段山路愈发难行。我的体力快达到极限,只觉得脖子被枪带勒得生疼,小腿像绑了沙袋抬不起来,视线变得有些模糊……

忽然,一双大手扶住我。“前面就是终点了,冲起来!”班长用力一推,我顿时又充满力量,和战友们一起发起冲锋。

新训结束,和班长告别时,我用力握了握他的手。这双粗壮的大手,温暖了我的“兵之初”。

关键词④:好传统

为血染战旗增光添彩

■新兵 温家峰

新兵入营,我第一次走进营区一个英雄连队荣誉室,除了满墙荣誉战旗带来的震撼,还有一种因年代久远产生的“距离感”:革命先辈经历的生与死的考验、血与火的较量是那样遥远,我能像他们那样去战斗、去为战旗添彩吗?

这个问号,在新训中渐渐被拉直。

第一次参加战术基础动作训练,班长给大家讲解完动作要领后,就一个猛扑钻进铁丝网,匍匐在泥水里进行示范。依令卧倒后,望着挂满倒刺的铁丝网,我还是心里直打鼓,小心翼翼摆动身体前行。

“40秒38,不合格!”没等我起身,耳边就传来班长的声音。“再看我演示一遍!”班长快速穿过铁丝网,身后泥点飞溅。

一次聊天中,我问班长:“班长,你动作那么快,不怕被铁丝网刮伤吗?”班长笑了笑,卷起袖子露出胳膊上几道新旧交织的疤痕:“当兵打仗,哪有不磕磕碰碰的?这点皮外伤算什么?咱们是军人,如果训练中都瞻前顾后、畏畏缩缩,怎么能练强打赢本领?上了战场又怎么敢往前冲?”

这些道理,入伍前我曾听人说过,但直到穿上军装,直到跟着班长在训练场上摸爬滚打,直到在咬牙坚持中一次次突破身体和心理极限,我才更加明白,军人与苦累相伴、与艰险相随,为的就是淬炼敢打必胜的志气、舍我其谁的勇气、赴汤蹈火的胆气,砥砺直面血与火、生与死的血性担当。

下连前,上级组织我们前往一处红色场馆现地参观见学,一幅描绘惨烈战斗场景的画作吸引了我。先辈们弹尽粮绝,眼神却如燃烧的火焰,双手紧握上刺刀的步枪,准备与敌人最后一搏。那目光,仿佛穿透时空,让我真切感受到革命先辈身上那股劲——除去胜利一无所求,为了胜利一无所惜。回想荣誉室里那些历经战火硝烟的战旗,我告诉自己:要像前辈们那样忠诚、担当、奋斗,让他们用鲜血染红的战旗继续高高飘扬。

(张宸铭、何飞、本报特约通讯员彭帝烁整理)

制图:扈 硕


(解放军报·中国军号出品)

热门标签

相关文档

文章说明

本站部分资源搜集整理于互联网或者网友提供,仅供学习与交流使用,如果不小心侵犯到你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该资源。

一键复制全文
下载